蚕孤坨自驾游路线
1. 易县蚕姑坨收门票吗
不需要门票。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主要景区:
1、地点:传说杨六郎远征时曾出兵。现场有一个装甲洞。
2、双龙洞:两个常年有水的天然石洞。
3、南天门:这是沧州著名的风景区,看起来像一个棕榈树。据说这是仓鼠一只手掌促销的产物。从南天门可以看到远达度假村。
4、烛蜂:是天然的石柱,独立,直指蓝天,称为烛蜂。
5、苍谷寺:叫灵峰医院。在苍谷沱主峰下50米处建有70多座大小不一的寺庙。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抗日战争中被毁了。现有寺庙10余座。
6、老君堂:从仓沱到西南大约1500米。听说这里是老子种水果的地方。
(1)蚕孤坨自驾游路线扩展阅读:
蚕姑坨简介:
蚕姑坨位于易县西山北乡沙岭村西的蚕姑坨,在这里狼牙山东麓一改其“险”,尽展其“秀”。群山叠翠,云雾缭绕,潺潺清泉,啾啾鸟鸣,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山径曲折回旋,可沿路攀缓,亦可独辟蹊径,所行处绿波潮涌,或蝴蝶引路,或松鼠伴行,山之巧然尽孕其中。忽行至豁然开朗处,近山如刀削斧凿,令人有感于鬼斧神工。
远山与蓝天相接,令人慨叹于烟波浩渺。点将台、鸳鸯树、双龙洞、碑楼院、南天门、蜡烛峰……诸景点一一映入眼帘,待你探幽览胜。
2. 游蚕姑坨500字作文怎么写
但是,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4岁起,贝多芬就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
能一一演奏。13岁时,贝多芬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
尽管如此,贝多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仅仅上完了初中就因各种原因辍学了。以后,贝
多芬坚持自学,对欧洲的大作家作品认真学习。每当乐队演奏的音乐题材与文学作品有联系
时,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这些文学作品。就这样贝多芬的文学素养越来越高,对文学作
品、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17岁时,不幸降临到贝多芬头上,他的母亲去世了,贝多芬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埋葬
了母亲,回到家里一看,父亲躺在床上,烂醉如泥。以后,父亲经常喝酒,把家里搞得不象
样子。贝多芬不得不过早地挑上了家庭的重担,与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困苦作艰难的斗争。
为了更多地掌握知识,开阔眼界,1789年,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同时,
认真地学习、研究古代神话和文学课程。在学习中,他接受了欧洲作家充满斗争精神的民主
3. 蚕姑坨的主要景点
1、点将台:传说为杨六郎出征时派兵点将之所在,在点将台处还有盔甲洞。
2、双龙洞:两处天然石洞,常年有水,从未断流。
3、南天门:为蚕姑坨最有名景点,形似手掌状,传说为蚕姑一掌推出所得,透过南天门可以看到远达度假村。
4、蜡烛蜂:为一天然石柱,傲然独立,直指蓝天,谓之蜡烛蜂。
5、蚕姑庙:也称为灵蜂院,在蚕姑坨主峰下五十米处,建有大小庙宇70多间,多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现只存10多处。
6、老君堂:从蚕姑坨往西南转下约1500米,传说为老子修成正果所在。
4. 蚕姑坨的介绍
蚕姑坨位于易县西山北乡沙岭村西的蚕姑坨,在这里狼牙山东麓一改其“险”,尽展其“秀”。群山叠翠,云雾缭绕,潺潺清泉,啾啾鸟鸣,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5. 现在这个时节(秋末,初冬)去易县蚕姑坨好玩吗景色怎么样
没什么好玩得 我就是易县得 就是荒山野岭 有点儿树 深秋季节有点儿红叶 现在晚了树叶落了 又没水 全是秃山!
6. 求保定市市区到易县狼牙山景区蚕姑坨行车路线
出保定,到满城后走保涞线西行见狼牙山风景区标志向北,走半个小时左右,就能看见蚕姑坨路标了。
或者,沿保定到易县的长途车路线,到西山北,找到易县机场,一直向上走就行了。
7. 想知道: 保定市蚕姑坨在哪
蚕姑坨位于易县西山北乡沙岭村西<a href=":map:maplinkiknow/page.html?iknowflg=1&newmap=1&l=13&t=B_NORMAL_MAP&c=12826756.53,4717569.61&s=s%26addr%3D0%26wd%3D%25E6%2598%2593%25E5%258E%25BF%25E6%25B2%2599%25E5%25B2%25AD%25E6%259D%2591%26c%3D149%26src%3D0&t=1321013609546" rel=":map:maplink">鐧惧害鍦板浘</a>
8. 易县蚕姑陀怎么走
从易县县城走京赞公路到西山北乡于家庄村口向北拐沿水泥路往里走就到了
9. 蚕姑坨的简介
蚕姑坨位于易县西山北乡沙岭村西的蚕姑坨,在这里狼牙山东麓一改其“险”,尽展其“秀”。群山叠翠,云雾缭绕,潺潺清泉,啾啾鸟鸣,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山径曲折回旋,可沿路攀缓,亦可独辟蹊径,所行处绿波潮涌,或蝴蝶引路,或松鼠伴行,山之巧然尽孕其中。忽行至豁然开朗处,近山如刀削斧凿,令人有感于鬼斧神工;远山与蓝天相接,令人慨叹于烟波浩渺。点将台、鸳鸯树、双龙洞、碑楼院、南天门、蜡烛峰……诸景点一一映入眼帘,待你探幽览胜。
山美如此,神奇的传说又使这旖旎的风光平添几分神秘与浪漫。
传说,汉朝,一尼姑在现今的蚕姑坨边一山洞里修炼,在山间遍植桑树,教世人以养蚕缫丝为生,人尊称其“蚕姑”。历经数年,终成正果,升天而去。后人便在山顶修建庙宇,为之塑身,以作纪念,尊称为“蚕姑圣母”,蚕姑坨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据最新考证,蚕姑乃“三皇五帝”之黄帝(炎黄子孙始祖)的元妃(正妻)。相传,黄帝成就霸业的地方是易县后山(黄山后土)。有一次,黄帝带领军地从蚕姑坨处路过,发现这里的人们都穿着蚕丝做成的衣服,而黄帝他们只是穿兽皮、树叶遮体,细问之下,村民告知蚕姑“教人养蚕缫丝”之事,于是黄帝娶蚕姑为妻,并将养蚕缫丝推广开来。
蚕姑庙下有一山峰,上有一天然石洞,状如手掌,名曰南天门。传说蚕姑圣母修练成仙后,一掌破峰成“门”,由此乘车飞去,而那“门扇”则被推到黄河里去了,如今手指印尚还清晰可辩,“门”的下边还有车轱辘印。春、秋两季,鸟雀们总要相约到此驻足鸣唱,仿佛是在向蚕姑圣母致敬。在山腰还有一块奇石,上面有一个竹篮形状的凹形槽,传说是蚕姑圣母当年摞篮子时留下的痕迹。
据《易县志》记载,到后晋时期,当地乡民常受契丹兵丁的抢掠,就逃往山上避难,大家自行守山,渐渐形成了一座山寨,当时庵院中有一名老尼姑名孙贤意(一说为孙深意),原是将门之女,既深通佛法,又精通武艺,乡民大多投靠她的门下,老尼姑去世后,山上众俗家弟子和尼姑们推孙贤意的弟子孙方简为主事,于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扯起聚义大旗,抗击契丹侵略。蚕姑坨因此天下闻名。山上仍存有一道道石墙,是当时的防御工事遗迹,这里的不少地名,如:点将台、草场峪、王子沟、伙脸沟、盔甲洞等还是根据当时的情形起的名字呢。到了明代,这里设“寨”称为“姑姑窝寨”,和“狼山寨”、“孔山寨”、“燕窝寨”等构成了易州西南对外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受战火等因素影响,蚕姑坨上的建筑物经历了多次扩建、重修,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元末明初,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据史书记载,蚕姑坨曾有大小庙宇70余间,在抗日战争中大多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之中,90年代,一些民间人士对其中的一部分建筑物进行了恢复。
蚕姑坨,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北京、天津、保定等大中城市的大批观光客,给“狼山竞秀”又增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