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4s店处罚新闻
『壹』 汽车4S店10大宰人陷阱丨车市3·15吐槽直播报道
每年的3·15前后,都是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时候,汽车消费市场也是如此。
为帮助汽车用户消费维权,监督不诚信品牌或企业,共创和谐和文明的汽车消费环境。3月1日,汽车生活传媒集群启动了主题为“一吐为快”——2020(第二届)中国车市3·15线上吐槽直播特别节目,并推出了首篇报道《凝聚你我力量,一起来吐槽车市乱象,第二届中国车市3·15线上直播节目启动》。
花钱办假临牌
有一些4S店为了省事,会给车主使用假临牌,一旦被发现,无论驾驶员是否知情使用假临牌,一经核实临牌为假临牌,其违法行为都是无法逃避的,扣分、罚款,甚至可能会拘留,所以一定要与4S店核实清楚再上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4S店砸车再保修骗保 汽车行业乱象何时休
昨天,某报一篇《记者卧底4S店:砸坏好零件"创收",倒掉车主清洗剂"做保养"》快速登上热搜,汽车售后维修乱象再度引爆网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至2019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615亿台,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而保养与维修市场的规模也随之将不断扩大。
对于这样一个事关消费者安全与利益的行业,显然需要监管部门与行业自身以更现代化、更精细的管理,及早剔除这些行业"害虫",才能实现行业的蓬勃发展,并让消费者享受到越来越高质量的汽车售后服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汽车“三包”新政出台,4S店不肯退车罚50万!还得给你备车开
汽车作为当代社会的大宗消费之一,售后问题一直是众多车主们最为头疼的事。
辛苦打拼多年,好不容易攒下一点积蓄,甚至不惜背上金融贷款,只为与最爱的家人孩子出行时有个遮风挡雨之处。
可谁知不良商人那个黑心呐,买车前百般讨好,笑面相迎只恨生不逢时不能相认;买车后,不管不顾,若来保养便大门敞开,要来维权却投诉无门。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车主对于汽车的投诉主要体现在“售后服务”、“合同”和“质量”三个方面上。
这其中售后服务的投诉占比达到32.2%,合同问题以及质量问题投诉各占总投诉的20.7%和20.0%。那么关于售后投诉中我们广大车主投诉最多的是什么呢?
售后问题中占比第一的是“不履行三包义务”,第二项则是“不履行售后承诺”,看来即便国家有明文规定汽车销售商要履行三包义务,但真正能落实到明处的,愿意搭理消费者的恐怕没有几人。
汽车新三包即将上台,能否狠狠惩罚黑心4S店?
汽车消费者的苦大家有目共睹,关于“汽车三包”问题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终于开始有所行动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上汽大众回应4S店维修乱象,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网上引起热议的汽车4S店维修乱的情况,曝光了大众和日产的4S店,把完好的零部件砸坏重新维修,把一些机油等油液节流等,这种情况导致了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如果不是记者卧底4S店,可能大众还是无法得知这种恶劣行径,曝光后,希望引起重视,早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一、大众4S店砸坏零部件,然后重新维修或者换件再收费,上汽大众已经对下属的4S店作出了相应处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条路还是有一些阻碍的,需要我们广大的消费者万众一心,一起监督营业的经销商,也需要监督部分,起到监督的作用,品牌的主机厂,对自己下属的4S店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大家对这种维修乱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规避呢?
『伍』 整改和停业!两家车企处罚“不当服务”4S店
10月19日,一家媒体发布了一段暗访视频,揭露了两家4S店的维修、保养乱象,掀起轩然大波。
我们归纳整理了一下上述报道中,这两家4S店的服务存在的问题:
故意损坏维修车辆,骗保增加维修金额。
规定检测的项目不做检测,蒙混过关。比如蓄电池、轮毂螺丝检测。
客户购买的相关产品,只使用部分或完全不使用,据为己有。
销售产品价格虚高。热衷于推销高价低成本、利润高的产品。
相关报道发布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早就知道4S店水很深,没想到这么黑。
4S店都是独立的经营主体,一般意义上,在舆论漩涡中,经营主体应该第一时间回应,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汽车品牌方主机厂反应最迅速。
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负面新闻对汽车品牌影响巨大,甚至远大于对某一家违规经销商的影响。4S店“黑幕”曝光顷仔,主机厂最“受伤”。
也是基于第一点,我国形成了汽车终端销售由车企进行统一管理的机制。2005年,国家出台了第一版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确立了汽车品牌授权销售体制,要求销售汽车必须获得品牌授权并实行备案管理。
所以,车企成为舆论风暴的第一责任人,并且能快速做出对4S店做出整改和关停的处罚。
但事实上,车企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背锅侠”。车企都清楚4S店有很多服务问题,为了规范服务,也出台了很多规定。但4S店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暗箱操作不只是背着车主,往往也背着主机厂。
主机厂想了很多招数监督4S店,但都难以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最近几年,有些主机厂想出了一个新招:要求4S店在车主休息区和维修保养车间之间,拆掉砖墙,用玻璃代替,车主可以全程观看维修保养的过程。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巧妙,但实际上,这是主机厂万般无奈下的选择。效果不明显在预料之中:车主并不专业,即使看到问题,维修人员也可以找到充分的理由搪塞。其次,一次维修保养,短则两小时,长则几天,车主根本不可能监督。
所以,只有等问题被曝光,主机厂才能“事后处罚雀尘汪”。主机厂东风日产和上海大众在声明中都表示,感谢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监督,并不是一句客套话:主机厂苦“黑服务”已久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