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品控管理
㈠ 汽车维修厂质量管理制度
车库质量管理系统
为提高车辆维修质量,加强全厂员工的质量意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质量管理组织
本部门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吴明负责。具体质量管理由常负责。
二、质量机构的职责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汽车维修质量规章制度,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监督、检查、考核维修车辆,分析维修技术和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1)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查和质量分析。
(2)收集汽车维修的技术资料和工艺文件,确保其完整、有效并及时更新。
(3)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
(4)负责车辆档案管理。
(5)负责标准计量。
(6)负责设备管理和维护。
(7)负责汽车的检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8)负责质量纠纷的质量分析。
三是所有待修车辆都要进行三级检验,严格执行蒸汽检修前、中、竣工检验,严格执行竣工交付技术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准出厂,并认真执行汽车维修质量抽查监督制度。
四、材料仓库应严格控制配件质量,并严格进行外购配件的入库验收。
五、严禁泄露作业项目。一经发现,将严惩不贷。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2.全厂职工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机器操作规程。不允许任何人违反它们。
3.工作时不要打架、追逐或大声喧哗。
4、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
5.不要将任何车辆用于非工作需要。厂内车速不得超过8km/h,厂内不准试刹车,严禁无证驾驶。
6.加强对好用物品的管理,不要随意乱放。
7、在车间、材料室等场所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所有员工都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8、进入油库,禁止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库。
9.工作灯应使用低压(36V以下)安全灯。工作灯不应在雨中或水上使用,电线和插座应定期检查。
10.手湿的时候不要拉电源开关或插电源插座。电源线的保险丝应按规定安装,不得用铜线或铁丝代替。
1.下班前,必须切断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开关。雨天严禁电器和电机受潮。
12.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油污和杂物,将设备和工具整齐地摆放在指定位置,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13、定期安全检查。
㈡ 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汽车维修厂的生命,做好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十分必要。我整理了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篇一
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浅论
摘要:质量是汽车维修厂的生命,做好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十分必要。首先要树立质量是汽车维修厂的生命意识,加强维修质量管理;其次要加强对汽车维修生产流程的管理,提高汽车维修质量;其三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扎实地提高汽车维修质量的管理。
关键词:汽车维修质量管理
汽车维修(下称汽修)质量是关系到汽修企业兴衰存亡,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大事。目前. 我国汽修企业质量管理混乱和质量水平橘亮低下的问题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并已成为影响或制约我国汽修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汽修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对策以求引起汽修企业界相关人士乃至全社会对汽修质量的关注和重视。
一、国内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汽车维修行业展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与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中,质量管理问题长期存在,而且是阻碍企业悄伍锋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状,笔者总结了以下具体的质量管理问题。
1.1 汽车维修技术规范陈旧
在国内的汽车维修行业中,虽然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维修与检测技启晌术规范,但是在规范中涉及质量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少,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特别是在现行的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中,普遍存在内容陈旧、覆盖面狭窄、以及管理性标准、基础性标准、维修设备产品性能标准相对落后等现实问题。
1.2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在国内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热潮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现有的汽车维修企业中,国有或集体性质的企业不足20%,而个体、私营、合资的企业则占到80%左右。由于受到短期利益思想的影响,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未将质量管理纳入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中,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混乱、无序。
1.3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认证尚处于空白状态
在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向工商及行业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注册时,仅需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质量管理硬件、软件的配置,并且经过审批,即可进入汽车维修行业,而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认证体系。虽然国内汽车维修行业早已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但是在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面临较大的阻力,仅有部分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尝试运用ISO9000标准,但实际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
1.4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脆弱
从国内汽车维修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而言,多数汽车维修企业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与检验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体系脆弱的现象。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大部分汽车维修企业仅是将质量管理作为一项必须制定的制度,而没有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特别是部分中小型的私营、个体汽车维修企业,长期存在“三无”的问题,即无工艺要求、无工艺管理、无工艺文件,这必然导致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汽车维修管理与维修质量的措施
2.1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意识
建立以车主为关注焦点的思想观念,把质量保证工作做扎实,增强市场竞争力。首先要掌握有关汽车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资料,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维修行为。其次建立车辆维修技术档案和从业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将各次维修修理的情况详细记录,积极创造条件,使用电脑进行档案记录和管理,以便查询。其三对维修后的车辆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和回访,及时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了解车辆维修后的各方面情况和总结维修经验,使本企业的维修水平
和维修质量不断提高,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企业应努力创造条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2.2重视检测站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在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对社会提供维修质量检验服务,应当鼓励非营运性车辆进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质量检验。综合性能检测站应当严格按照汽车维修技术标准进行检验,特别是对维修出厂车辆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对出具的维修质量检验结果报告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严格控制“维修质量合格证”的发放与管理,不具备维修开业条件的维修业户,维修管理部门不得发给其“维修质量合格证”;维修质量检验员必须严格依据维修竣工质量检验结果对维修质量合格的车辆签发合格证,并承担法律责任;严禁伪造和倒卖合格证等不法行为。
2.3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
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从业人员的竞争,维修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是汽车维修技术进步与否,维修业户能否生存的先决性因素。维修人员要想在维修领域中站住脚,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汽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同时还要能熟练地运用汽车维修的各种检测诊断设备及各种专用仪器,排除车辆的各种故障,解决维修技术问题,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服务于客户。常言道,没有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就生产不出一个合格的产品,没有精确的测量工具,就测不出产品是否真正合格
三、完善维修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建议及举措
3.1汽车维修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规范的建议
汽车维修企业都应该形成统一规范的汽车内部维修质量管理制度,并向顾客透明化,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严格地执行。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必须贯穿于维修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将定置管理、看板管理、工艺流程、质量监控、工具及物料管理等方面按要求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使之成为维修站的行为习惯,这样维修的质量就会自然提高,这样顾客才能感受到维修井井有条、工作有节奏,心中自然放心。维修企业应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严格的用人标准,建立定期的员工汽车新技术及设备使用等的培训制度,同时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
3.2 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维修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出台维修质量的标准,并强化监管功能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类维修企业档案。要求汽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建立健全维修合同、维修项目、具体维修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检验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副本),以及结算清单等汽车维修档案。加强维修质量监管。近年来,各级运管机构在加大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力度的同时,抓好维护、整车大修、总成大修、专项修理等竣工车辆的上线检测合格率,适时对汽车维修质量进行监控。坚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汽车维修质量。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解决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状态问题。协调并与相关部委联合出台汽车配件管理的政策法规,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配件。一是要明确界定汽车配件除原厂配件、主机厂认证配件以外其他汽配;二是确定市场的准入政策;三是制定与汽车贸易政策相配套的法律政策;四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政策监管下的配件流通规则,保证配件流通的规范、合法、有序。
完善行业培训机制,建立相应的检查处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加强对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管理,进一步提升汽修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
四、结束语
为了迎接对汽车传统维修技术的挑战,必须引进新的、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汽车检测诊断及维修技术,加强科技投入的基础上,提升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进而才能构建完善的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汽车维修的质量和管理。
㈢ 汽车维修车间的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管理制度
一、不准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留长发者要带工作帽;
二、工作时禁止吸烟;
三、工作时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四、使用一切机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
五、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不准光膀子进行工作;
六、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始一切机动车辆;
七、严禁开努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八、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设备;
九、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经常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十、严禁一切低燃点的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汽车维修竣工检查制度
一、按照维修协议合同内容检验;
二、按成都市汽车大修竣工技术标准检验;
三、检验所修项目的技术性能是否达到技术标准;
四、作外观检查应完好清洁;
五、整车外观检查和试车;
六、路试后要填写试车技术卡存档;
七、按维修协议内容和技术标准向用户交车。
汽车电工安全操作制度
一、装卸汽车发电机和起动机时,应将汽车电源总开关断开,切断电源后进行,未装电源总开关的,卸下的电线接头应包扎好;
二、需要起动机检查电路时,应注意车底有无他人在工作,预先打招呼、拉手刹、放空档,然后发动,不熟练人员及学员不得随便发动;
三、汽车内线路接头必须接牢并用胶布包扎好。穿孔而过的线路要加胶护套;
四、装换蓄电池时,应有用蓄电池攀带;
五、蓄电池架发现损坏时,应立即移工修理,不得凑合使用;
六、装蓄电池时,应在底部垫以橡皮胶料,蓄电池之间以及周围也应用木板塞紧;
七、电池头、导线夹应装可靠,不准用铁丝代用;
八、配制电液时,应将硫酸轻轻加入蒸溜不内,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达到散热迅速的目的。严禁将水注入硫酸内,人员应穿戴胶水鞋和橡胶手套,戴防护眼镜;
九、蓄电池维修、装配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防火设备,防止人员铅中毒及发生火警。充电池工作间空气要流通,室内及存放蓄电池地方4米内严禁烟火。
十、切实执行电池在新装及大修后的第一次充电。初充电的好坏直接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初充电后至少应以相当于蓄电池容量的1/10的放电率放电一次,直至单电电压降至1.7V为止。再以初电的充电率充足,充足后安置24小时后方能使用。
十一、充电时应将电池盖打开,电液温度不得超过450C。
十二、蓄电池应用放电叉测量,不可用手钳或其它金属试验,防止发生爆炸。
十三、工作时,如不慎有电液落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5%苏打水擦洗,再用清水冲洗。
十四、清洗发电机、起动机及其他电器设备应使用不带添加剂的工业汽油,并注意防火。
希望采纳,谢谢
㈣ 汽车维修管理制度有哪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是良好秩序的开始。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有哪些?王昌·边肖近日走访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专家得到相关解答。现共享如下:汽车维修管理系统1。禁止赤脚或穿着拖鞋、高跟鞋和裙子上班。长发者应戴工作帽;2.工作时禁止吸烟;第三要专心工作不许笑不许玩。四、使用一切机器、工具和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要爱护使用;五、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不准光着膀子工作;六、严禁未取得驾驶证的所有机动车启动;七、严禁开启不符合驾驶证的车辆;八、未经领导批准操作人员不得使用机床和设备;九、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始终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十、严禁一切低燃点的油、气、酒精接触照明设施和带电线路。以上是边肖与汽车维修管理专业人士交流的结果。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㈤ 新能源汽车维修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具体应该怎么做
① 树立科学意识
目前,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动和混合动力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用户对故障排除和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维修人员需要积极更新专业意识,在认识到挑战的同时,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因此,应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配置先进的故障维修维护软硬件系统,优化维修工作,提高专业水平。
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日常维护项目主要包括:第一,车辆真空泵和控制器的测试。即当车辆停止时,启动车辆,轻轻踩下踏板,观察并记录真空泵和控制器的运行数据,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第二,对真空管的关闭情况进行测试,即使用测试设备和手动测试真空管路的线路和连接点,查看是否存在断开、接触不良、损坏等情况。第三,全面检查车辆电路。也就是说,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功率转换设备、控制器和电子系统等电路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损坏、短路、接触不良和异物干扰等故障。
以上就是新能源汽车维修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提供一些思路和做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多有不足,敬请谅解。
㈥ 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有哪些
汽修管理制度
一、汽车维修质保及服务承诺制度
1
、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2
、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汽车竣工合格证。
3
、维修中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4
、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自竣工出厂之日起;
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
公里或者
10
日;
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5000
公里或者
30
日;
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休息质量
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0
公里或
100
日;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
者为准。
二、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为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加强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
下制度。
1
、质量管理机构
本厂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售后经理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
负责。
2
、质量机构职责
全面负责全厂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汽车维护工艺规
范》、《汽车维护出厂技术条件》、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贯
彻执行有关汽车维修质量的规章制度,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对全厂维修车辆
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对维修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
1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进行质量分析。
(
2
)收集保管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及时更新。
(
3
)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
(
4
)负责车辆档案管理工作。
(
5
)负责标准计量工作。
(
6
)负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㈦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人家问的维修质量,不是生产管理!呃呃呃~~~
㈧ 汽车维修管理制度是什么
《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于2005年6月24日由交通部颁布。以下为更多相关介绍:修订流程:根据2015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订、2016年4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建立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根据国务院第709号令《关于备案程序、备案材料、备案受理、备案变更、备案项目后监督检查、备案不收费、备案结果公告等国务院规定内容的规定》的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机动车维修经营标准等。,形成完整的维修业务记录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机动车维修业务记录。
㈨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保证汽车维修质量,根据交通部、原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汽车修理、维护或专项维修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汽车维修业户)和各级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均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各级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交通部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对汽车维修行业维修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检查;
(三)指导、监督检查汽车维修业户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执行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
(四)组织汽车维修行业质量检查评比;
(五)收集交流汽车维修行业维修质量信息,开展技术咨询和质量诊断工作;
(六)组织汽车维修业户质量管理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七)受理汽车维修质量问题的申诉,负责进行调解处理。第四条各级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建立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测站(中心),为汽车维修质量监督和汽车维修质量纠纷的调解或仲裁提供检测依据。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测站必须是经当地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技术监督部门认定后颁发了《检测许可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第五条汽车维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与其维修类别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汽车维修个体业户应有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其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质量管理法规和本办法;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的技术标准、相关标准以及有关地方标准;
(三)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
(四)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要求,制定汽车维修企业技术标准;
(五)建立健全汽车维修业户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掌握质量动态,进行质量分析,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六)开展质量评优与奖惩工作。第六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有明确的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必须经过当地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并取得汽车维修检验员证,方可上岗。第七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资,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与企业维修类别相适应的技术管理、计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等规章制度。第八条汽车维修业户在维修生产中必须遵守以下法规和标准:
(一)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有关规定;
(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各项汽车修理技术条件,以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允许噪声及测量方法和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等;
(三)交通部第13号令发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四)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汽车修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
(五)各地制定发布的有关汽车维修技术标准。第九条汽车维修业户在维修没有国标、部标、地方标准的车辆时,应参照原车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和有关维修技术资料进行维修。第十条车辆进厂、维修及竣工出厂,必须由专人负责质量检验,并认真填写检验单。一、二类维修业户对进行汽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的车辆必须建立《汽车维修技术档案》。第十一条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实行出厂合格证制度(汽车小修和部分专项修理除外),维修质量不合格的车辆不准出厂。汽车维修业户在车辆维修竣工出厂时必须按竣工出厂技术条件进行检测并向托修单位提供由出厂检验员签发的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汽车维修业户使用的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由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和发放。第十二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执行车辆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质量保证期内,车辆发生故障或损坏,承修业户和托修单位按下列规定划分责任:
(一)因维修质量造成的车辆故障或损坏,维修业户应负责及时返修,由于维修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车辆异常损坏或车辆机件事故,由承修业户负责。
(二)由于托修单位违反使用规定或驾驶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车辆故障或损坏,不属于维修质量问题,经济责任由托修单位自负。第十三条各级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