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车为什么那么贵
㈠ 国内的车比国外的车贵很多,是因为什么呢
国内的车比国外的车贵很多,是因为什么呢?
很多喜欢车的朋友,尤其是进口车的朋友都知道,同样的车在国外买其实很便宜,但是一旦进口到国内,就会卖得很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国内买车。比如,宝马X7在国外可能只有50多万元,到了国内4S店就价格近百万,让人熙熙攘攘。为什么豪车在国外那么便宜,在国内那么贵?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关税!因为关税是一个人的生命。但如果说只有税收问题、市场垄断、物流成本、店面维修、售后保养等原因导致进口车价格这么贵,那就太片面了!
进口汽车的进口税=关税+消费税+VALUE-ADDED税。关税=海关价格x25%销售税从1%到40%不等,取决于发动机的容量。如果汽车价格超过100万美元,就要缴纳奢侈品税。根据中国的规定,对价格超过170万元的车辆要征收20%的奢侈消费税。增值税=(关税价格+关税+消费税x17%)。
综合计算下来,进口车的税费总额约占该车的120%!另外,该车在国外离港时,国外的运输费用、国外的保险等价格都没有计算在内。一般来说,肯定有几万块人民币。同时,提车时还要交纳8.5%左右的购置税、车船税、登记费等。由于一些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只有一个总代理,基本上都是4S店。这就容易造成垄断,当然车价也是水涨船高,但随着国内汽车政策的逐步放开,平行进口的新渠道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㈡ 中国进口汽车价格为什么比国外贵那么多
为什么中国进口车价格是国外的2倍?原因都在这里
现在大家买的车一般都是国产车或者合资品牌的车,一般买进口车的小伙伴们不多,能买的起的都是有钱人。而喜欢钻研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中国的进口车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数一数二的贵,比如顶配的保时捷卡宴在中国要卖两百零几万,而同样是进口车,美国才6、70万,差距之大让人咋舌,其它很多车虽没有这么大的差距不过“腰斩”那是家常便饭,看来中国的车主真是惨啊,拿着比外国低几倍的工资,想买进口车还要花更多的钱。但我们看问题还要看它的本质,为什么中国车那么贵,我们今天就来分析分析。
ps第一,差价在哪里?谁把这些钱坑走啦?自从中国加入世贸之后,进口关税就降下来了,这些钱不是政府坑走的。当然也不是外国人坑走的,因为外国人还没坏到这种程度(除了日本)。是谁呢?很简单谁卖的就是谁:总经销商和剩下的所有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封闭式的品牌炒作,促使国人误认为这是非常高贵的牌子。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说在英国你在大街上开一辆劳斯莱斯幻影或是宾利慕尚,基本上是零回头率。但在中国,这是有钱的象征,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经销商则是在坑自己的同胞啊,真是悲哀。
第二,有人就愿意买,有人就乐意被坑。这一类人是有钱人。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代没有地主没有奸商,中国人都一样穷。改革开放之后,一部分富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富,有做生意的,又开工厂的,还有挖煤的。而其他人仍然很穷。为了表现自己有钱有身份有地位与众不同。总的说来就是炫耀。就算你有辆兰博基尼LP700,你能用到它的多少功能?你能高速公路上飙到350么?你能在市区百公里加速只用2.7秒么?都不能。但你能让人回头看你,你能让车怒吼咆哮制造焦点,你能让别人知道你很有钱,你会获得满足的虚荣心。这些才是兰博基尼这一类车的作用,真真正正用的着的作用。
对于街遇超级进口豪车大家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呢?
1 羡慕。这类人以年轻人热爱超跑豪车的人(其实也是年轻人)和拜金的人为主,他们会说,哇!好酷好有钱哪!
2 恨,这类比较仇富。这类人绝对不在少数。
3 不认识,没感觉。这类人最多,以中老年人和儿童为主。
对于坐在进口车里的人是个什么感觉呢?
不知大家又没有见过那种把排气管改装成特别响的小踏板摩托车,起这种车的人往往都是燃着黄毛或是留着艺术家头型的小痞子。这种车从身边过去,噪音大的简直令人崩溃,连狗都嫌。可他们仍然觉得自己风光无限:都在看我,我多有吸引了。实际上人们对之嗤之以鼻。 望采纳
㈢ 中国的奢侈品为什么比国外贵那么多
上个月去欧洲“穷游”,碰到一个在英国留学并工作的华人,她很好奇地问我:你们刚从内地来,是不是觉得欧洲的东西都比大陆便宜啊?我想她是问错了对象。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内地中产来讲,天天斤斤计较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又如何会觉得物价水平高出国内两三倍的欧洲会便宜货满地?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同学间,很有一些人每次出国游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扛,就像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国际倒爷。不过那时候的倒爷是背了大包小包国货去欧洲卖东西练摊,现在的国际倒爷是反向运动,背了欧洲的奢侈品回来消费。他们惊诧于我旅行欧洲一个月而没有买任何奢侈品回国,痛心疾首地对我说:你带一块瑞士表回来,差价就把你的机票赚回来了啊!真的,回国看看《都市快报》汽车版,吓了我一跳:买同一款进口车,奥迪A6,美国35万,中国70万!路虎揽胜,美国60万,中国248万!!怪不得中央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声讨国外厂商的垄断行为,希望我们的商务部能够出面制止这样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收入不是全球最高的,进口的汽车倒是全球最贵的!中国市场的欧洲奢侈品卖的比欧洲市场还要贵!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毕竟就平均收入来讲,我们刚刚达到人家的五分之一水平。所以,不懂经济学的人很容易把它用阴谋论来解释,用排外主义来对抗。这就好比原始人看到天上闪电雷劈,不能解释,就说有个雷公电母一样。其实认真想一想,如果我能制造出一个产品,全世界独一无二,怎么会就在一个富国便宜了卖,在一个穷国加价了卖呢?这明显对自己也不利嘛。马克思不是说,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吗?难道21世纪的资本家不逐利了,以排斥中国人为最高目标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呢?经济学的最简单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市场上,同样的商品只能按照一个价格出售。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厂商能够按照两个价格卖,那么刚买到便宜货的顾客就会以介于自己的买价和厂商的高售价之间的一个价格,把商品转售给另外的顾客,这样,厂商的另外那个高价格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易。所以,厂商只能按照一个价格出售商品。这样的简单理论,当然有它成立的条件。最最重要一条,就是消费者能够互相转让这个商品。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像亚航这样的廉价航空,可以把同一个航班的机票分成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旅客,价格差别还挺大。因为它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规定:特价机票是不能转让的!因为登机的时候要校对护照上的姓名,所以这个不可转让的规定是可以执行的。也因此,经济学给这种特殊情况取了一个名字,叫价格歧视。不过大部分的商品没有这个好运气,他们的供应商很难想亚航一样区别消费者。所以,这样的消费者之间的转让很容易在一个市场实现。但是,国际贸易就不一样了。欧洲和中国远隔万里,我这样的穷游儿买一张最便宜的机票也要将近五千元,况且还有签证,海关等等人为设置的障碍,所以从欧洲到中国做一趟国际倒爷的成本很高。这是价格歧视得以成立的条件之一。但是大家看一下,一旦出现了高于这种成本的巨大差价,马上会有人钻空子,海外代购的兴起,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所以要我说,与其去呼吁那帮坐在庙堂里喝茶抽烟打飞机的官老爷赶快制定对策打击国外奢侈品供应商的价格歧视行为,还不如让他们继续呆在办公室里,不要动不动就出来制定一些阻碍海外代购的政策,变本加厉的助纣为孽。如果他们真的想教训一下外国厂商,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一些支持海外代购的政策。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路虎车的卖家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他的生产成本是30万,在欧洲市场上,它发现卖60万是最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那么卖一辆就能赚到30万。现在他发现了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和欧洲就像是上海和苏州那么近,也没什么国境线海关关卡,那么他也只能卖60万给中国人,否则的话,他如果卖70万,我们就可以海外代购,从欧洲消费者手上转手买到60万的车;如果他卖50万,欧洲消费者会从中国市场代购。这就是我们讲的最简单的一价定律。如果欧洲和中国的距离拉大,就像现实一样多了海关国境,我们假设海外代购的成本是10万,那么路虎的卖家在中国的售价,可以是在50-70万之间。因为这样,海外代购是代购不了的。这就是现实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同一商品的售价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当然,每一种商品的海外代购成本是不一样的。再厉害的国际倒爷也就是顺手带几块,乃至十几块瑞士手表罢了,谁能背一个路虎汽车回来?所以,《都市快报》报道中提到,如果我们直接从海外经销商那里买一款欧版车,同样正常渠道进口,付了相同的海运费和关税,仍然能比直接在中国的4S店买中版车省下几十万。这说明,豪车厂商确实对欧洲顾客和中国顾客执行了价格歧视政策,而且这个价格差还不小。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中国的人均收入那么低,豪车厂商为啥又是把针对中国人的价格定得那么高呢?在上述例子中,既然50-70万之间都可以,为啥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70万而不是50万呢?这得去看看奢侈品的特性。毫无疑问,奢侈品的质优价高。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产量是有限的,它本来就不打算卖给市场上所有的人。如果人人都背了个LV的包包,你说它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所以,你如果看市场上有一天大多数人都背上了LV包包,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一定会寻找另一个别的更贵的品牌作为替代。因为奢侈品的消费目的之一就是引出别人的羡慕嫉妒恨嘛!所以,现在我们改动我们原先的故事,假设在一个市场上有两类消费者:一类是穷人,一类是富人。作为富人的消费者只需要一件奢侈品,比如路虎车。那么路虎车的卖家一定会把价格定得那么高,以至于只有富人才能够买得起,穷人只能看得起。这样富人才会去买。所以聪明的厂商会发现,这个奢侈品的定价是和富人的收入有关系的。如果富人的收入足以支付路虎车,那么厂商把价格定得越高利润就越大。现在来看一看欧洲和中国两个市场的消费者有什么不同。两个市场都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平均来讲,欧洲人的收入是中国人的五倍。我们可以假设,中国的平均收入是10万元,那么欧洲人的收入就是50万元。但是请注意,欧洲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小。有数据表明,欧洲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大约0.25,而中国的基尼系数,我们的国家统计局说是0.45,而学者的研究所查过了0.6!说这些或许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是举例来讲:一个像欧洲一样的市场很可能是富人占了人口的50%,其收入是70万,而穷人也占了50%,其收入是30万,这样一平均,每个人是50万的年收入。而中国呢?很有可能就是富人只占了人口的10%,其收入是91万,而穷人占了人口的90%,其收入是1万,这样的收入平均起来是10万。所以,虽然人均的收入中国低于欧洲,但是能够买得起路虎车的富人的收入(90万)却远远高于欧洲的富人(70万),那么既然中国的富人那么有钱,而路虎车的厂商又不是傻子,那么他何必把中国市场价格定得低于欧洲呢?实际上,由于中国市场的人口众多,哪怕1%的富人愿意购买路虎车,其市场潜力都远远超过了路虎车的生产能力。因此,只要路虎车的生产厂商不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其生产能力,其定价策略一定是瞄准中国市场最富有的一小撮人群,其结果一定是中国市场的价格远远高于欧美市场。这不是国外资本家不喜欢中国市场,想排斥中国市场,恰恰相反,他们每年从中国赚到的钱,数数都数到手抽筋,又怎么会不喜欢中国市场呢?所以,中国的媒体在气愤之余,应该低头好好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真正扭转现在的局面?
㈣ 请问为什么名牌车价格卖的这么贵
名牌车卖的贵是由于它发动机,装饰都比较高端
㈤ 中国车价为何全球最贵
一、对进口车而言,中、外市场巨大的价格落差有关税的因素,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以及依照排量征收的消费税,沉重的税赋无形中推高了进口汽车的价格,使得进口车到岸后完税价格翻倍成为普遍现象。
二、国外汽车生产厂商有垄断市场、操纵价格之嫌。进口汽车生产企业在经销商面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有能力利用优势提高汽车的价格。在当前4S店主导的汽车销售格局中,厂家制订了汽车零售最低限价,除此之外,汽车厂家还强推4S店形式、垄断零配件配售、禁止经销商跨区域销售等行为,这也涉嫌违背《反垄断法》。
三、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也相当惊人。一辆进口车卖到中国消费者手里,需要经过3个环节:厂家、中国总代理和4S店。有媒体记者曾采访一家路虎越野车的4S店,发现对于某款路虎越野车来说,扣除关税后,中国的价格仍比国外高了59万元,也就是说高出的价格是由路虎公司直接加上去的。由此可见中国总代理、4S店的暴利空间也很庞大,确实有挤去水份的必要。
四、国内消费者"钱多、人傻"。国内一些富裕的消费者有一种畸型的消费观,似乎不用奢侈品,不开豪车,就显示不出来自己的身份。另外,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也存在超标购买豪华公车的现象。正是由于国内消费者强劲购买进口车的需求,使得进口汽车和合资汽车有了广阔的市场,所以无论是国外汽车生产厂商、国内总代理,还是4S店都敢于向国内消费者赚取暴利。试想,如果大家都觉得进口汽车太贵,都不愿意购买,那么进口汽车价格能被推上"全球最贵"的宝座吗?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外车企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WTO公平贸易的原则,业内人士呼吁应该尽快调整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尽快扭转同款汽车“内外有别”的局面,从而维护国内消费者的正常权益。小编认为这次发改委对中国汽车行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行为的调查,加之我国的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消费,可以将中国进口车价的水份给挤掉一些,但是我国迄今还缺乏能与国外进口汽车相抗衡的民族品牌,这就使进口汽车的垄断以牟取暴利的行为很难得到根本改观。
㈥ 有的车在国外很普通,为何一进到中国就成了豪车
豪华车是相对的,与品牌认可有关。当然,与售价有密切关系!同一辆车在外国烂大街或者没有人买,到了国内就变成了香饽饽,消费者蜂拥而至,甚至只有提高印象才能买。这种车型真不少。今天我们来扒手我们常见的奥迪A4L、A6L你需要知道什么是豪华的车,例如。
丰田Elfa绝对是神奇的存在,在日本国内是普通的MPV。实际上有名的是香港。部分明星大哥们的爱,大空间,舒适,亲切地被称为“包租”。埃尔法现在以纯进口方式进入国内,加上20%的关税,售价达80多万韩元,加上加价车,要提高20多万元,这么尿性!
㈦ 为什么中国购豪车贵过国外
有以下2点:
第一、中国国内的汽车企业大部分为国有垄断性企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0~35%左右,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靠自由竞争、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左右。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利润,助推了汽车的高价格。
第二、中美两国汽车巨大价差跟中国特殊的税收政策有关。比如国内汽车厂家在生产环节要上缴17%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车辆上市销售后,购车者还必须支付约9%的购置税,车价怎样能不高?而在美国大部分州对汽车公司仅征收5%~10%的税费,终端环节也没有购置税。在日本轿车平均税率只有11%,德国则为7%。
由此可见,只有中国能够降低汽车税率,才能把汽车价位降下来。那样中国的汽车会卖的更火,更好的起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具体税收对比:
1.增值税征收方式不同:
在国家,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也就是说,厂家购入的原材料作为机器生产资料的机器设备不能扣除17%的增值税。而在欧美许多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厂家购买的生产资料已经在上一环节征收过的就不必再次征收,例如钢板、轮胎、玻璃、车内座椅、电子设备等。
由于国内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生产成本免税,所以仅从这一项上中国百姓就要承担相当多一部分成本。
2.汽车消费税征收配置不同:
消费税是国家针对特定的高档奢侈品征收的专门税收,包括酒水、烟草、汽车、化妆品等。但是在国外,汽车并不属于高档奢侈品范畴,因此没有这项增加百姓的购车负担。结合国内实际,依据汽车排量的大小征收不同比例的税收,排量低的缴纳少,排量高的缴纳多,平均税率为5%。
3.车辆购置税的征收:
国家的汽车进入销售环节需交纳10%的车辆购置税,但是在国外许多国家是没有这一项内容的。那么消费者要比国外的人民多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