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爽牺牲最大的电影是
Ⅰ 求雨就下雨是咋回事老子是如何回答的
翻开史籍,天下大旱,耕地干裂,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这些触目惊心的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经常发生。十年即有九旱,农民们多以为天旱是得罪了龙王爷,为求得龙王爷开恩,赐雨人间,就一系列形式各异的祭祀,祈祷仪式,这就是求雨。
那么,为什么要用龙求雨呢?龙是什么时间成为雨神的呢?
龙是中国人发挥想象力幻想出来的动物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受到格外的重视,后来又成了国人象征祥瑞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由于龙的叱咤风云和独特的威力,它能够化身为天子和伟人,因而又是天子和帝王的象征,富有神力,威风无比。
其实龙在古代神话中,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如《山海经》中的应龙和烛龙就是这样,汉代祈雨也常用土龙。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佛经称诸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有雨”,随着《华严经》的流行,后人求雨也就专祈龙王了。
《晋书·僧涉传》:“僧涉者,西域人,不知何姓。少为沙门,苻坚时入长安……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中天辄大雨。” 由此看来,晋代就有请龙祈雨。不过这是胡僧咒语而来的,并不是烧香磕头的去请雨。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玄宗曾辛东郡,天大旱烈暑,时圣善寺有天竺僧无畏,三藏,善召龙致雨之述,上遣力士,疾召无畏……”这是胡僧咒龙入钵致雨。
上述,我们不难看出祀龙的心理的转化经过,是与胡僧与龙的关系是逐渐的崇拜、崇敬而扩大起来。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后,把佛经中的龙和中国古代的龙相融合起来,然后再产生祈雨之举。
海州地区的求雨的习俗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每年春季常常发生旱灾。所以,从城镇到乡村都要各式各样的求雨仪式。城镇居民自发组织“保会”,筹备求雨事宜;有专门烧香拜佛的组织“盂兰会”,热心操办求雨活动。广大的乡村在盼情的形式下,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发动,众立即响应,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各地有自己不同的雨神,所以求雨的方法也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一是:祭龙求雨法
求雨仪式与龙是分不开的;求雨前七天内,不准杀生,否则求雨不灵。
城内的神庙所供奉的“玄天大帝”,又叫“北极大帝”,在诸神中的地位较高,能调遣龙王,所以求雨最大的动作就是请它出坛,即将它的塑像抬到求雨现场,命龙布雨。求雨时街道两则的墙上贴满彩色的标语,叫“雨帖子”,意为对雨下请贴;空中横拉三角形彩旗串,叫“雨吊子”,意为天上的雨掉下来。雨帖子和雨吊子上面写着“风调雨顺”、“沛然下雨”、“大雨倾盆”等等。求雨人要敞头赤脚,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呈现出一派下雨的景色。求雨的队伍最前面的是锣鼓开道(只准两鼓一锣,击鼓多于鸣金),随后抬着北极大帝的神像,神像前放一个瓷瓶,神像后是保会的求雨队伍,边走边击磬木鱼并唱“求雨”;“小人求雨,万民得济;神灵慈悲,赐雨湿地;生灵获救,雨住水干;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向着“龙潭”(民间把大旱不干的渊子称为潭)进发。到龙潭边,用空瓶在潭内装满水,叫“取水”;抓一条泥鳅放在瓶内,叫“请龙王”再把北极大帝和装泥鳅的水瓶,一起抬回神庙院内,露天让太阳暴晒,直到下雨,才把北极大帝抬进殿内归座,并把瓷瓶内的水和泥鳅送回龙潭内,叫“送龙王”、“还水”,否则下次求雨就不灵了。此中求雨的形式,不仅耗资大、用人多,更主要是北极大帝仅此一尊,只能在城里进行,且知州以下的各级官员都要参加。
另外在集镇和大村庄求雨,一般都是在门板上用烂泥塑一条龙,鸡蛋壳作龙眼树枝杈作龙角,小蚌壳嵌在龙身上作龙鳞,泥龙塑好后,搭起一席蓬,把它放在蓬内“正位”,头前摆设香案,点烛焚香磕头祈祷,请求老龙显灵,大发慈悲,行云布雨,挽救生灵。然后求雨队伍敞头赤脚,打着三角形黄龙旗,敲锣打鼓,或配以乐队,抬着泥龙,每次停放休息,均要烧香磕头。最后把泥龙抬到有水的河边,烧香、磕头、祈祷,然后推入河内,要它戏水作雨。
二是:女性求雨法
在海州地区的求雨习俗中有,所谓“七女祈雨法”、“七个大姐扒阴沟”。在无力抬龙求雨的庄子,可组织七名童女,每人头戴雨帽,手拿锄头,到人家庭院内的阴沟上作象征性的扒掘,意为扒通阴沟准备下雨淌水,边扒边说:“七个大姐扒阴沟,下雨下的漫海州,大河满,小河溜,今年庄稼大丰收”,连扒七家阴沟,连说七遍。
利用女性,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作为牺牲,贡献给神灵作为祭品,这在中国是有传说的。因为神灵多为男性,人们便根据现世间男性喜欢年轻女性的奉献而常常施用于神界。古时候中国有所谓河伯娶妻,人们把年轻女性投于江中献于河神的传说。宗教中的尼姑,修女之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女子牺牲自己在现世间的青春,把自己奉献给上帝及宗教的产物。利用女子求雨,反映了人们这样一种心迹,似乎也是历史上上述作法的某些遗传。
三是:扒旱魃。
旱魃能兴妖作邪,迷惑老龙,不让天下雨,造成一方旱灾,而且只旱别人家的地,自己后代人家的地不旱。必须把有旱魃的坟墓扒开,将尸体烧掉,天才能下雨。清末民初,赣榆县夹谷山(孔子会齐侯处)一带,连年春旱成灾,树死禾焦。人们认为旱灾是离海不远的黑林地方某家坟墓内的旱魃作怪。山前山后的八大“黄谷峪”和十二“小洪爽”(夹谷山后边有八个庄名叫黄谷峪,山前有十二个庄名叫小洪爽),共二十个庄子的居民,自发联合到黑林扒旱魃,把一个坟墓内的尸体扒出烧掉。
那么,旱魃是怎么来的呢?相传黄帝有个女儿,名叫“魃”,住在昆仑山的共工之台上,常穿一件青衣服,摸样不漂亮,据说还是秃头。(《山海经?大漠北经》毕元注:“《玉篇》云,女,秃无发,同魃”)。但是她的身体里面装满了大量的炎热,在一次帮助父亲的重大战役中,消耗的能量太多。可怜的天女魃,只能留在地上,不能上天了。她居留的地方,总是旱云千里,颗雨全无。受她的灾害极大,都非常恨她,叫她“旱魃”。总想方法来赶逐她。
“扒旱魃”的习俗在中国很多地区都存在,明人杨循吉《蓬轩别记》写道:“河南、山东愚民,遭亢旱,辄指新葬尸骸为旱魃,必聚众发掘,磔烂以祷,名曰‘打旱骨桩’。沿习已久。”虽然明王朝已经下令禁止此风流行,但是,实际上直到清代,这一旱时发墓磔骨的礼俗在民间依然盛行。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载:“近世所云‘旱魃’,则皆僵尸。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清代法律有严禁这种风习的条文。袁枚《子不语》中“旱魃”条也可见发墓启棺,“获而焚之,足以致雨”的说法。“旱骨桩”又写作“旱孤桩”。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可以看到有关的文字,可见直到近世中原民间依然保留着这种礼俗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