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旅游安全机制保障
A. 如何构建全域旅游保障体系
据报道,5月份文化和旅游部未来将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继续锁定市场顽疾,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消费、“一日游”乱象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旅游消费环境。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相关负责人尚生龙表示,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成为国家战略,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模式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模式纵深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就更需要建立适应全域旅游时代的假日管理保障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不光是假日旅游,全域旅游也有“全时旅游”的概念,真正做到全方位的立体化保障未来还需要立法层面的跟进。
文章来源:央广网
B. 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C. 绿色旅游的保障机制
观念层次
要转变传统的两种观念:一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二是“环境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担”。应该认识到旅游发展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环境投资是旅游业重要的竞争手段。如瑞士流森湖度假村强调的是“享受自然比享受舒适更重要”;奥地利维也纳黑天鹅集团则提出“提供循环与再生物品,减少浪费”;美国的旅游业也形成了“安全、无公害”的共识。
社会经济体制层次
①建立旅游者道德准则:让游客认识到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树立只购买对环境负责的公司的产品的准则。
②产业道德准则:旅游企业采用对环境敏感的方式开发与经营,并保护自然环境,决不经营动物皮毛旅游商品。
③产业指导方针:政府管理上重视多种目标平衡,多种利益协调。
科学技术层次
①实施垃圾冰冻与回收。
②建设绿色旅游设施:建设依赖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保存典型建筑风格,少建钢筋水泥高建筑,采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风格,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应尽量采用可回收建筑材料。
③节约能源,使用绿色能源;节约资源,使用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油;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等,以减少石油能耗的增长,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在日常经营中节约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避免造成水污染;纸张回收利用。
④开发绿色食品。
⑤构造绿色交通。
D. 怎样完善旅游安全保障呢
完善硬件设施平台。近年来,索溪河水利景观工程、城中村改造、城市道路“白改黑”、纳百利酒店等重点工程相继建设或完工,杨家界索道的开通运营,百龙天梯提质改造,袁家界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天子山索道的改建,景区公厕、摊棚摊点、休息点、观光台、自驾游体系提级工程取得突破,交通干线还实施了安保工程、危桥改造等项目,在重点危险路段设置了钢索护栏、防撞墙、挡土墙。坚持以设施建设夯实安全基础,2013年、2014年共实施重点项目82个、完成投资41亿元,2015年谋划实施项目50个、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各个工程项目的推进让城区、景区设施全面升级,全区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区旅游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景区游览安全网络更加完善,游客安全更有保障。
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智慧武陵源”工程,实现“安导通”智能旅游服务、气象灾害防御、WIFI、信息化咨询、武陵源旅游官网五大系统景区全覆盖,为游客平安畅游武陵源插上智慧的翅膀。坚持科技兴旅与科技护安并举,在旅游相关的林业、交警、水务、交通等部门和环保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旅游运输公司等涉旅企业安装视频,对景区森林防火进行全天候监控,对道路交通、山塘水库、水上交通等旅游敏感区域实施动态监控。尤其百龙天梯公司采用机器人针对电梯支架倾斜、钢筋应力等参数实施全天候在线安全监测,并在上下站添置安检扫描仪,加强安全预警防范能力。多数宾馆酒店升级改造锅炉,提高安保水平。健全完善“天网”工程,在城区、景区、集镇等公共部位安装完成480个高清监控探头,实现公安视频三级联网,确保社会和游客的公共安全。
完善“三必须”服务平台。扎实开展“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诉必果”的服务游客“三必须”活动,建立健全旅游服务零缺陷机制,叫响“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口号。按照“统一元素、统一风格”的要求,在主要路段路口、城区道路、景区景点新设置标识标牌154块,改造标识牌980块;按照外观、设备、标识、工装、培训“五统一”标准,在景区景点、城区交叉路口、门票站、游客集散地设立23个咨询台,确保景区随处有标示、事事可咨询,实现自助游无安全障碍。完善纠纷调处平台,在各景区设立7个警务室和5个旅游速裁法庭,全力提升工商12315、物价12358、旅游12301热线服务水平。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对涉旅企业或经营户进行诚信等级评定,诚信经营的授牌推介,违法违规的打入诚信“黑名单”并依法严处,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E. 如何保障假日旅游安全
12月20日,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元旦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年元旦将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满足广大游客对于美好假日旅游活动的向往和需要,确保全国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元旦假期,实现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的工作目标。
通知还对加强假日旅游新闻宣传、做好假日旅游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要求。
F. 结合林芝市旅游发展安全问题论加强林芝市旅游安全保障的主要措施
摘要 亲您好 一是着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在抓好旅游系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导游人员、酒店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及农牧民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是推进旅游市场综合管理体制创新,加强旅游综合执法检查,推进旅游监管协调参与机制,推进旅游市场诚信建设,三是深入持久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水上旅游安全、旅游车辆等安全设施设备等专项检查;强化通报制度,增强警示教育力度,将各地旅游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年考核,筑牢旅游安全保障网底;四是加大旅游投诉处理力度,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编发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动态,确保旅游投诉处置率100%。
G. 从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完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制度保障
未来5~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是:使海南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旅游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国际旅游岛是新阶段海南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海南能否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能否在国家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独特作用,能否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关键在于抓住机遇,把国际旅游岛这篇文章做大、做好、做实。
未来5~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1.三大战略目标
———使海南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
———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发展模式;
———走出一条以旅游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2.重点任务,概括为“4个区”
———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地区;
———相关服务业先行开放地区;
———全国第一个环保特区;
———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实现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关键一步
借鉴香港经验,在海南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日用消费品免税区,是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战略的重大举措。
1.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的基本内涵。即在全岛范围内对海内外旅游者及本岛居民实行日用消费品免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政策。对在海南出售的国产日用消费品视同出口,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率给予税收优惠。在条件成熟时,可以由旅游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免税政策扩大到相关的生活资料。
2.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的管理体制
———参照香港的部分经验,建立日用消费品免税区海关管理体制。
———在外汇管理方面,扩大免税商品标价和结算的币种范围,扩大免税商品企业的外汇自主权。
———完善免税商品质量监督制度,建立质量公示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3.政策建议
———尽快形成高规格的调研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具体方案,全力争取设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
———争取国家给予海南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一定的财政支持。
———对离境旅客实行“区内付款提货,海关离境验放”的政策。
———在全岛范围内开放免税业务,放宽零售行业准入,运用特区立法权,加强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实现服务业开放重点突破——成为旅游相关服务业先行开放地区
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关键是通过开放推动相关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1.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旅游业和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
———教育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创造世界一流人文旅游环境的根本性举措,是培养国际化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完备的医疗服务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保障。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日益增长的国内外游客对海南医疗急救体系的应急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救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融保险服务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支持。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参与主体对金融服务,如信贷业务、结算业务、外币兑换业务、资金管理业务、保险代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化体育娱乐业是提高国际旅游岛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海南主导旅游。加快海南文化体育娱乐产业开放,引进和发展国际通行的娱乐项目,就可以吸引大批境外高端游客来海南休闲度假、娱乐和消遣,从而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会展业是海南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会展业的繁荣与发展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众多游客,同时,还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旅游市场。
———电信服务是实现国际旅游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适应国内外游客的文化消费和信息咨询的需求,以及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电信产业开放进程。
2.重点任务
———完善教育开放相关政策法规体系,重点支持外资以独资、合资和合作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
———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境外著名医疗机构在海南设立独资或合资具有国际水平的医院、突发急救中心和康复中心。
———积极引进国外知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驻海南,开办各种业务。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三网融合”,逐步推行全业务经营制度。
———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影响,着力引进和培育海南特色国际知名会议和展览品牌。
———降低文化娱乐业准入门槛,拓宽体育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加大文体娱乐产业财政税收支持。
3.政策需求
———建议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审批权限下放海南,允许外商在海南独资开办职业教育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
———建议加强与商务部、卫生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在外商独资举办医院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政策支持。
———允许海南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自主设立外币兑换窗口;适当放宽海外度假游客进境携带的外币数量限制;允许海南与台港澳、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
———允许海南自主审批与重大敏感问题无关的国际会议,争取更多国家举办的高层国际论坛在海南举办。
———实行更加灵活的高尔夫旅游产业政策;赋予海南更大的中外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审批权。
实行绿色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
绿色发展战略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抉择。为此,应当努力地把建设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特区纳入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
1.环境保护特区的基本内涵。所谓环保特区,是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下,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运用世界上先进的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治理各种污染,采用严格、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区域。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地区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支持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使之成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特定区域。
2.建立环境保护特区的重点任务
———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以国际旅游岛为平台,利用优势、发展优势,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发展模式。
———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充分借鉴和利用国际经验,把海南建成世界环境保护与发展协调的典范。
3.相关建议
———建议国家在海南成立第一个环保特区,为全国建立新型的体制机制保障进行积极的探索。
———争取海南成为全国首批“低碳经济发展区”。
———争取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成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率先建立与生态补偿相适应的财税体制。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改革试验区
海南需要建立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从根本上打破旅游等重要资源的行政分割。
1.建设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本地区发展进行清晰的定位,既有利于获得中央的支持,也有利于在本地区形成共识,引导全社会力量建设国际旅游岛。
———组建五大旅游经济区,整合市县旅游资源。即南部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北部海口滨海文化旅游经济区;中部五指山热带雨林旅游区;东部博鳌“国际会展、温泉旅游经济区”;西部儋州生态工业旅游区。
——以五大旅游经济区为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成立五大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以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作为行政一体化的过渡机制,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推进行政一体化。
2.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需求
———实施全省土地统一规划管理。重点是强化省级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配能力;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使农民工、失地农民能够方便地办理城市户口,并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订《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2009~2020)》;明确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分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3.以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
加强城乡一体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紧密结合,把城乡资源整合与提高对外开放度、旅游资源要素国际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政策与国际旅游岛的改革试验结合起来。
H. 如何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①针对旺季、节假日及节庆活动秩序保障,制定切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预警制度基本上是个空白,旅客出行处于盲目状态。随着大众旅游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延长假日时间以来,旅游者对旅游预警的需求日益强烈。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于2001年开始联手建立的国内假日旅游信息预报,在每个“黄金周”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向游客预先发布全国数十个景点两三天之内的多种旅游信息,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人数、接待能力进行预测、预警,并进.行动态跟踪、监测。此举对大众化旅游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I. 外出旅游安全该如何保障
现阶段还是尽量减少外出旅游,如果实在憋不住可以做好自我防护,有风险的地方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