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轼去哪旅游好
㈠ 如果你可以带一位古代诗人去旅行,你会选谁
如能有幸穿越回古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百分之百会选苏轼!原因有三:
大才子
苏轼有“千古第一文人”之称,乃古今中外少有的通才。其文,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有“苏黄”之称;其词,有“苏辛”之称;其书,名列“宋四家”之首;其画《枯木竹石图》,以4.636亿港币成交。他还会作曲,通水利,善发明,懂医药……确实是千古风流人物!
肉:“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
酒:“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羊羹:“秦烹惟羊羹,火候足时它自美”
羊蝎子:“味甚喜之,如食蟹螯”
生蚝:“肉与浆入与酒并煮,味甚美,未始有也。”
河豚:“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朋友多
苏轼生性豪放旷达,交友众多,门生遍布。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一生密友王巩,莫逆之交陈季常,古道热肠巢谷,患难之交徐大受,最佳损友佛印,诗友黄庭坚,画友文与可……他的朋友既有名士,也有布衣,定不会嫌弃我这个后来人吧!朋友多了,路自然好走,自然不会乏味!
一路有名士相伴,有美食可享,有良友作陪,岂不快哉?我还是早点洗洗睡吧,说不定能与苏子梦游一番!
㈡ 苏轼有关的旅游景点
苏轼的一生重要的城市
眉山(出生地)
开封(年少成名)
杭州(意气风发,莫欺少年郎)
黄州(诗书与柴米)
惠州(甘甜与凄苦才是人生本质)
儋州(终归尘土)
苏轼一生从21岁第一次出川后,就踏上了旅途终其一生,都是不断的在路上,最后也是死在路途中,他的足迹遍布了北宋王朝的大半河山,最北到了定州当时是北宋的国境线,最南来到了海南的儋州,我挑选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的城市来做一条,追寻东坡先生的旅游线路,我们把起点放在四川的眉山,终点放在海南的儋州。
眉州(眉山)眉山地处成都平原,紧挨着成都市,在苏轼的那个时期叫眉州,如果是通过飞机前往的话建议可以直接飞成都的双流机场,我觉得小小的眉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卧龙,苏家父子三人在此勤学苦读,一出川后便是名誉天下,唐宋八大家苏氏一门独占三。来到苏氏故居,寻找苏轼的幼年是如何度过的。他的一生从此开始,我们的旅途也这开始。
旅游贴士:景点眉山三苏祠,门票40,开放时间9点到18点
开封北宋的都城当时叫汴京,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的汴京的都市风貌,苏轼就是在此考中了状元,而一举成名天下知”从一个在父母庇护下,只管读圣贤书而不需要考虑其他的翩翩少年郎,苏子瞻转变为需要需要心怀家国天下的苏轼,只可惜的开封在河南这个中原地区的中原,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了千年的变迁和战乱,现在开封城想看到宋代的景观已经很难了。推荐大家去一个叫清明上河园的主题公园,虽然是现代的但整体的设计建造是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都城为背景的,园区还有很多演艺活动,是个体验宋代文化的好去处。
旅游贴士:景点清明上河园,门票120,开放时间9点到22点
杭州苏轼到杭州时是带着失意,当时已经36岁的他,与北宋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格格不入,虽然已经是步入了中年,仍然倔强得不愿成为一个圆滑的油腻男,是江南的美景和西湖的湖水洗涤了苏轼的那灰霾的心情,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自此一心只想着在一任为一方造福,更愿意能到地方上造福一方百姓,带领着杭州的百姓治理西湖,修苏堤,到现在就给我们留下一个5A景区,杭州西湖杭州城的招牌,如果不是苏先生把西湖治理好,许仙也不会随便跑去西湖溜达也遇不上白娘子吧。
旅游贴士:景点杭州西湖,门票免费,开放时间24小时
黄州(黄冈)这里是苏轼转变为苏东坡的地方,乌台诗案后苏轼历经磨难,在那暗无天日的诏狱里,把这个中年人身上的锐气全部的磨灭了,从名满天下的大文豪,到现在被柴米油盐所困,在此之前我在苏轼身上看得到很多李白的身影,苏轼在黄州的赤壁写三首关于脍炙人口的诗词,更多人喜欢的是,这一首《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每次我觉得生活过得不如意的时候,我就想起这首词和苏轼在黄州的那段岁月,他身上的那种淡然洒脱。
旅游贴士:景点黄州东坡赤壁景区,门票35,开放时间7点30到17点3
惠州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被贬惠州时苏轼已经是59岁了,在平均寿命不足40的宋代,这已经是高龄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可能这次就会死在岭南了,安排了后事就只带着最懂他的爱妾朝云和小儿子赴惠州,在惠州自掏腰包号召募捐又治理出了一口西湖,受到了惠州人的爱戴,还能饱尝岭南佳果,吃荔枝吃得不亦乐乎,这段日子大概如荔枝般甜,后来朝云却病逝了,苏轼把她安葬在惠州西湖的孤山下。
旅游贴士:景点惠州西湖,门票免费,开放时间24小时
儋州这里是苏轼的人生最后一站了,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海南岛基本上就是贬官的墓地,10人去者9人无归,这一年苏轼62岁了,换做旁人此事时可定已经心死绝望了,可苏轼还是写得出“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这种乐观的诗词来赞美海南的春天。在离开海南返途的路上,这位宝藏男孩也病逝了,结束他波澜壮阔而已平静如水的一生。
我们即使不能拥有东坡先生的才气,也该学习东坡先生那乐观的天性,生活越是打压我们,我们越要微笑的面对生活。
㈢ 古代诗人都喜欢游山玩水,那么他们是怎么去旅游的
古代诗人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租用车子去旅游。
古代诗人都喜欢游山玩水,为了学习也为了找灵感。普通人在古代出游的并不多,毕竟去一个地方就要马上乘很久。除非是居住地方的搬迁或者商人,还有诗人。诗人的旅游路径是可以堪比马蜂窝的,也可以密密麻麻让你感叹。像杜甫因为仕途受到影响,到处颠沛流离,几乎是绕着当时的土地一圈。苏轼是走被贬哪就找吃的模式,路径走出一个小问号。
这些诗人出游之前,必定要先翻一下问卜书籍,挑个好时间才出发。从唐代起,已有相关的旅游书和旅游图,不仅介绍名胜古迹,也会写可住的民宿和注意事项等等。
也会有很多诗人参看沈括的《雁荡山》、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会更加激起游山玩水的心。游玩的路上有时还没有厕所,因此还会带着夜壶马桶之类的生活用品。虽然诗人描写得很美,实际路上碰到的问题要比我们开车旅行要麻烦得多,但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㈣ 苏轼的词对旅游人文的影响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㈤ 有关大诗人苏轼的相关旅游景点
与大文豪苏轼有关的景点很多啊,典型的有:
1、杭州的苏堤,苏轼在杭州当市长时带领群众治水患所修;
2、黄州定惠院,在今湖北黄岗县,苏轼被贬谪在此生活了4年多,写下有名的《卜算子 寂寞沙洲冷》,有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还写下了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跋》;
3、海南的琼海。苏轼第二次被贬谪,就是被贬到这里,当时只有他小儿子苏过跟随,现在还保存着一些东坡生活遗迹。
㈥ 苏轼一生去过多少个地方
苏轼一生主要走过的地方:
眉山——开封——凤翔(今宝鸡附近)——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黄州——南京——颖州(今安徽阜阳)——扬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岛内)——常州。
附上苏轼一生足迹地图。
㈦ 1.赤壁赋苏轼为何旅行人为什么要旅行2.苏轼出游的心情如何为什么会这样3.赤壁赋苏轼为何唱
摘要 这恰是王叔远高妙之所在!苏轼与黄庭坚半师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着共同的命运;佛印是苏轼最为知己的僧友,他浪漫机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谈给东坡以某种启示。知己同游,是何等的欢愉畅快!王叔远将黄庭坚、佛印与苏轼同游赤壁的场景刻在核舟上,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表现,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想象,他是想通过这三个人同游的场面更为形象地表现《赤壁赋》里苏轼表达的那种豁达意境。 由此可见,核舟的“奇巧”之妙,不仅在于雕刻技艺,更在于内容构思。它需要雕刻者对表现的内容具备准确而富有想象力的理解。
㈧ 苏轼的爱好有哪些
苏轼最著名的一个爱好就是美食
扩展:苏轼关于美食的诗词
1.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3.浣溪沙·咏橘
宋代: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4.和蒋夔寄茶
宋代:苏轼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従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5.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宋代:苏轼
一气混沦生复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见利欲饮食事,各有爪牙头角争。
争时怒发霹雳火,险处直在嵌岩坑。
人伪相加有余怨,天真丧尽无纯诚。
徒自取先用极力,谁知所得皆空名。
少微处士松柏寒,蓬莱真人冰玉清。
山是心兮海为腹,阳为神兮阴为精。
渴饮灵泉水,饥食玉树枝。
白虎化坎青龙离,锁禁奼女关婴儿。
楼台十二红玻璃,木公金母相东西。
纯铅真汞星光辉,乌升兔降无年期。
停颜却老只如此,哀哉世人迷不迷。
㈨ 你为什么喜欢苏轼
如果说唐有李白、杜甫,元有赵孟頫,明有王阳明,那最富人文精神的宋代,尤其北宋,超级明星是谁?我的答案是苏轼。
为什么我们推崇宋代,为什么西方人称宋代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海洋帝国,商业国家?不仅是城市繁荣,经济发达,出现“交子”,炸药、造船术、印刷术……更是因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宽松的政治生活。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看见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在学园或公共场合宣传自己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我们会发现人文民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辩论。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在激辩中出真理。而北宋的朝堂上也出现过这样的形式。各种政治观点都可以在朝堂上辩论。所以出现了很多改革家,范仲淹、王安石;也出现了一些政治道德捍卫者,包拯、赵忭、范镇、富弼;也出现了一些墙头草,王圭、蔡京之流。但总体说真宗、仁宗朝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但这一切终结于新政之后的反复党争之中。特别是章敦执政后,对一些政治对手的迫害方式已超出了外放。死者要开棺戮尸,还要革去子孙的功名。
我们的超级明星苏大学士偏偏处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变法影响他的一生。他处在党争之中的漩涡之中,最后都干成了村长级别的官员了。有人说如果苏轼提前生个二三十年,他将比晏殊过得还要快活。
我喜欢他的原因,一是他的政治性格——耿。如果苏轼想追求功名利禄,他的脚随便往任何一方踩一下就会成为领袖人物。但他偏不支持任何一方。他不仅批评改革派的急功近利,任用奸逆,也批判王安石等人为一己之私偏全面废除新法的做法。脚踏两条船可能站不稳,可一条船都不踏势必要掉进水里,苏轼一生的宦海沉浮可以说归因于他的固执。他没有政治倾向,即便身居高位,他的为官原则依旧是最初的为民请命。他总是站在底层人民中,切切实实地感受民生艰苦和烟火之乐。他眼睁睁地看着饥荒之年百姓易子而食,所以他不辞辛苦再三向朝廷请粮;他也在丰年和农民打成一片,教他们把“富人不肯食,穷人不解煮”的肥肉烹成佳肴。所以当他晚年在海南无处安生的时候,那些嘲笑他这个赤脚文人的村民纷纷来帮他搭建房子。
二是他的生活情趣。以前有人问我,自古以来任选一人做伴侣会选谁。小时候我总说李义山,因为我欣赏他的才华。长大后,我会说苏东坡。因为我觉得和这样一个人生活一辈子不会觉得乏味。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坏天气里,他依旧给你晴朗的意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如水的好天气,他不会因为时辰不对就放过。
大事上,他有他辛苦的坚持;生活里,他积攒无数点滴快乐。他可以被仰视,也可以被喜欢。
㈩ 苏轼喜欢什么
苏轼喜欢游玩风景,他还喜欢美食,
喜欢作诗,喜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