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北京旅游日记手抄报
1. 关于去北京的日记280字
第一天到北京: 刚到北京,风尘仆仆,先不要急着休息:乘坐特1路或者特4路双层观光巴士(或者直接打一辆的士),在长安街走一个来回,就是从国贸(大北窑)到军事博物馆这一段,9点半之前都能看到长安街的夜景,包括亮灯的天安门和人民广场,有助于给你留下美好的首都第一印象; 如果是打车的话,建议各位再去看看亮灯后的故宫后门,非常美,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神秘感 在北京的前几天:建议趁精力好,把故宫、长城等需要大量行走的景点先看了; 故宫---天安门路线;(行程需要一天) 毛主席纪念堂:开放时间:8:00--11:30;13:30--16:40(周一、三、五下午及周日休息);要排长队,必须提前去广场东边的马路对面寄存随身小包(建议别带包了); 人民大会堂:开放时间:8:00----11:30;14:00----17:00; 故宫:一定记得要去故宫内东北角的珍宝馆,找不到就多问问,很多人都错过了;其他收藏馆基本没什么好看的; 景山:建议别去了,就算去也别爬山,后几天要走的地方多着呢; 中午吃饭:建议带面包; 长城路线;(行程需要一天)
2. 有没有关于旅游的手抄报啊,最好是带上图片的
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3、回族
[民族简介]
回族,有人口约8,000,000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
3. 北京旅游日记二百字
放暑假了,我妈妈要去北京开会,想让我见识见识首都的美景,所以把我也带上了。
我们坐了一天的火车到达了北京,我下车一看,这里的房子比南京豪华多了,楼层也很高,最高的有三十几层,最矮的有十多层。我突然觉的口渴了,买了瓶矿泉水喝,啊,真贵!竟然有六元,南京才两元,北京是个收费高的城市。
晚上,妈妈开完了会就带着我去天安门。天安门是左右对称的 边上好像用笔描了,很壮观。天安门里面就是故宫,我和妈妈买了票 进去了。一进门,发现前面有一个房子,和天安门一模一样。走进这个房子又和天安门一样……我们走到了最后一个房子,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妈妈说故宫是皇帝的家,我一听,心想:黄帝每天在家里跑,不累吗?
早上,妈妈开了会回来又要带我去长城。长城被人们称为:八达岭长城,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人们说能登到第八峰火台的人就是好汉。长城是连绵起伏的,一会儿斜上去,一会儿坡下去。斜上去时我们很吃力,坡下去时我们很小心,生怕会滚下去似的。大约走了一小时,我们气喘嘘嘘的走到了第八峰火台,高兴的欢呼起来:我们是好汉!
北京是个繁华的城市,也是个收费高的城市。
4. 去北京旅游日记300字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早就想到北京去看一看.暑假的时候,妈妈终于带我去北京去旅游了.我们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飞机,终于到达了北京.只见北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立在大街两旁,各种商场门口灯光闪烁;来来往往的汽车川流不息,一座座立交桥像一条条龙盘在大街上.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去天安门广场.广场好大啊,可以容纳好几万人呢!广场到处是来旅游的人,还有不少外国人呢!广场的中间是一座高高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导游说有30多米高.北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是天按门城楼,城楼的正上方挂着毛主席的照片,正满脸笑容的看着人们.天安门城楼红的墙,黄的瓦,非常美丽.穿过天安门大门,就来到了紫禁城,是以前皇上居住的地方.房子多得数都数不清,每间房子都是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美丽极了.游完了紫禁城,我们去爬八达岭长城.在长城脚下,抬头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盘蜒在山峰上.我对妈妈说:“长城这么长,这么高,我不想爬了.”导游说,以前,毛主席80多岁了,还拄着拐杖爬了上去.八达岭是长城是最难爬的一段,大家要加油哦!我想:毛主席爷爷都能爬上去,我肯定也能上去.我们先坐滑车到半山腰才开始爬.我和优优姐姐一起,使劲的往上爬,把爸爸妈妈都落在后面,超过了一群又一群的游客.那些游客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可自豪了.终于到了最难爬的“好汉坡”,只见“好汉坡”又高又陡,两边装着扶手.我和姐姐不扶扶手,一口气就爬上了好汉坡.在我们的旅游团中,我是第一个爬到最高点的.我自豪地大声喊:“我是好汉!我是好汉!”妈妈为了奖励我的好表现,就买了一块纪念币奖给我.纪念币上写着“我登上了万里长城”,还刻上了日期和姓名.我把纪念币挂在脖子上,就象得了世界冠军一样自豪.后来,我们还去了神秘的地下宫殿、不忘国耻的圆明园、美丽的颐和园、令人向往的清华大学……六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北京.北京,我国的首都,以后我还会来看您的!
5. 关于旅游见闻的手抄报怎么做
旅行的诗歌旅怀 (崔涂·唐)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旅宿 (杜牧·唐)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旅夜书怀 (杜甫·唐)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程 (汪国真·当代)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秋叶萧瑟 晚来风急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 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旅游是在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行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又称做旅游。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游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公里。 旅行的名言: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陶渊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丘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约翰逊没有知识的旅游者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 ——萨阿迪旅行对我来说,是恢复青春活力的源泉。——安徒生旅行教给人们宽容之美德。 ——爱利克旅游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昧。 ——托·富勒旅行是真正的知识最伟大的发源地。 ——杜南一个人抱着什么目的去游历,他在游历中,就只知道获取同他的目的有关的知识。 ——卢梭旅游的作用就是用现实来约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 ——约翰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之在远天底下,有许多我迟早要去,也终必能去的地方——我摆脱不了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的诱惑。——余纯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刘义庆行路多者见识多。 ——托·富勒旅游是获得愉悦感和浪漫性的最好媒介。 ——麦金托什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 ——《南史·梁宗室萧恭传》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林语堂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培根谁出门远游既有补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谁就堪称哲人;然而谁只是受着好奇心的驱使而在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游玩,那和流浪又有何二致。——哥尔德史密斯财富我不乞求,也不希望得到爱情或知己朋友。头上的天堂和脚下的道路,就是我一切的追求。 ——斯蒂文森作为旅人,他得有驴一样的背,以负全部行装;狗一样的舌头,以献殷勤;猪一样的耳朵,闻百而不说一。——托·纳什旅行在我看来还是一种颇为有益的锻炼,心灵在施行中不断地进行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动。 ——蒙田旅行虽颇费钱财,却使你懂得社会。 ——佚名人出门旅行并不是为了到达某地,而是为了旅游。 ——歌德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奥古斯狄尼斯绝不离开自己祖国的人充满了偏见。 ——哥尔多尼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歌德一个人到国外去以前,应该更进一步了解祖国。 ——斯特思好旅伴可以缩短旅途时间。 ——沃尔顿
6. 关于北京历史的手抄报!排版!
北京城历史悠久,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辉煌。
旧时期时代(70万年前—1万年前)
回到5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这时的北京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在北京西南郊的山洞里生活着北京猿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之一。有了火,文明就开始了。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4000年前)
很显然,北京猿人勤劳和好学精神是值得后人们学习的,他们从山中洞穴来到广阔平原。伐木盖房,抵御野兽,建立家庭。并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工具和饰品:男人们制作出石磨盘、石磨棒,甚至能烧制出精美的陶器,少女们则把精美的贝壳串起来,做成项链。
制陶技术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标志之一,北京猿人学会了放牧和种植庄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好景不长,炎黄时期,在北京附近的阪泉,炎帝和黄帝策划了三场战争,并将战争扩大到黄河、江汉地区。从此,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诞生。
同时,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北京地区,出现了一些地方小国,其中蓟和燕最为有名。蓟国的名称据说和一种名叫蓟的草本植物有关。燕国的名称据说来源于氏族部落时期对燕子的崇拜。
西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和东周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打败商王纣建立周朝后大封诸候。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武王封功臣于燕和蓟。这一年被认为是北京建城的开始。
北京建城后长期是燕的都邑,在战国还是“七雄之一”。
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
2200多年前的秦朝统一了中国后,取消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汉朝承秦制,变化不多。这时北京是个闻名的大城。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向四面八方扩展。大约在1700年前北京有了第一座佛寺,即潭柘寺。今天的潭柘寺林木参天,庙宇错落,是一大浏览胜地。其中的两棵被称为“帝王树”的古银杏最为有名。
韩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1700年前的晋代,中国出现了300年的战乱和分裂。东晋政权在南方,北方则是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的天下。此时北京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治中心。
隋代(581—618年)和唐代(618—907年)
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运河的北部终点就是北京,此时北京被称为涿郡,拥有13万人口。
公元645年,唐太宗集大军于北京,自水陆两路攻打辽东高丽。却久攻不下,后被迫退回北京。回到北京城,唐太宗为追念阵亡冻死的士兵,下令修建了悯忠寺(既是如今座落在宣武门外的法源寺)。
此时的北京被称作幽州,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贸易中心。
宋、辽金时期(960—1234年)
唐朝以后,政治陷入混乱,北方少数民族日益壮大。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朝,北京作为陪都城被称为南京,城址在今天的白云观一带。
公元1153年(金),东北少数民族首邻海陵王定都北京,名为金中都。
如今的牛街礼拜寺和卢沟桥都是这个时代遗留下来的。
元代(1271—1368年)
公元1215年(元),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攻占北京。他的继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在北京建元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明代(1368—1644年)
公元1399年,北平的燕王朱棣举兵南进,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的帝位。朱棣认为北平乃“龙兴之地”,可北控大漠,南扼中原,于是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朱棣在元朝皇城基础上改建扩建。如今北京的绝大多数古典建筑,都是明代的遗物。
清代(1644—1911年)
满族人进北京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
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园-圆明园。并将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首都定为北京。
从此,这座历经3000年坎坷的不朽城市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7. 写两篇去北京的日记
我们是跟着旅游团去的,坐了九个小时的车。第一天去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第二天去了长城,参观貔貅,第三天去了北京土特产店(买了烤鸭,果脯),中央电视塔(鸟瞰北京),到了玉器店,看了风景···(北京的菜不太好)帮我写写内容,跪求。求两篇游故宫,看升旗仪式日记(或者是游景点的日记)。
8. 去北京旅游日记的结尾怎么写大约4行
北京好好北京.大家旅游好开心.虽然门票高一点,人多一点.我们还是很开心,肥水不流外人田,钱花在中国值得,但是大家要记住热爱祖国,北京我还会来的,
9. 求去北京旅游的手抄报,急!在线等!我是初中的,不要那种小学生画的弱智的手抄报!和奥运,精神没关系!
暑假作业?自己动手吧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