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游季节 » 去炎陵旅游日记

去炎陵旅游日记

发布时间: 2022-03-20 19:24:15

❶ 有人去过株洲炎陵--酃峰么如果去的话大概需要准备些什么大概需要花费多少

去过。你是徒步旅游的嘛。周五晚上到山脚下。,周六早上爬山横穿凌峰。周日可以下山。带好驴友专用的。帐篷。登山鞋子。食物。等等,晚上睡觉冷。带羽绒带和羽绒衣服

❷ 关于描写炎陵的优美句子

炎陵县是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不仅有大自然的格外垂 炎帝陵公祭炎帝
青,而且有许多先进文化在这里发祥、光大。

炎陵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不乏奇、绝、古、名。斑斓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壮丽的河山,在这里交相辉映,

炎陵县全境为八面山,万洋山及青台山环抱,境内河溪纵横,峰峦叠翠,名山秀峰,异彩纷呈

炎陵是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州第一陵——炎帝陵,以超时空的力量,牵引着海内外炎黄子孙跨洋过海,前来谒陵祭祖寻根探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原始、秀丽野趣吸引四方来客考察探险、避暑疗养、观光旅游;神话第一山——湘山公园,集神话传说、名胜古迹、旅游健身于一体,使游人流连忘返。

❸ 炎陵在哪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
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地处东经113°34'-114°07',北纬26°03'-26°39'。东西宽50.49公里,南北长50公里,环周200余里,俗称五百里山水。全县总人口20万,其中客家人约占66%。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县,区域分布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和庄园”。
炎陵县原名酃县,始建于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因“邑有圣陵”——炎帝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炎陵是中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州第一陵——炎帝陵,牵引着海内外炎黄子孙跨洋过海,前来谒陵祭祖寻根探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原始、秀丽野趣吸引四方来客考察探险、避暑疗养、观光旅游,景区内珠帘瀑布区域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13万个/cm3,为亚洲第一。同时拥有湖南“四个第一”:湖南第一高峰——酃峰(神农峰),海拔2115.2米;“湖南第一林”——我国南方成片面积最大的10万亩原始森林、世界罕见的珍贵孑遗植物福建柏群落、“植物活化石”南方铁杉顶级群落;湖南第一臼——由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冰臼;湖南第一瀑——高300多米、由两个梯级瀑布组成的白水瀑。

❹ 株洲炎陵有什么好玩的

主要就是有一个炎帝陵,主要是祭祖,意义在于游玩!
然后有个桃源洞,我前年去开发了80%作业,空气还是比较清晰,有点原始森林的感觉,但是离县城都要跑一个多小时,而且山路十八弯,自己开车做好准备,坐车的话去那边车次也比较少,不过进去可以品尝当地野菜和野味!

❺ 株洲炎帝陵旅游景点介绍

摘要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西濒斜獭水,炎帝陵自宋乾德五年(967年)建庙之后,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1]炎帝陵核心景区面积5平方千米,总规划面积102.5平方千米。[2]

❻ 炎陵是什么地方

炎陵县地处湘东南 边陲,东西宽50.4 9公里,南北长50 公里,环周200余 里,俗称五百里山水。建县于公元12 11年(嘉定4年),原名酃县。因华 夏始人炎帝葬于此,1994年更名为炎 陵县。炎陵是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 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神州第一陵——炎帝陵,牵引着 海内外炎黄子孙跨洋过海,前来谒陵 祭祖寻根探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原始、 秀丽野趣吸引四方来客考察探险、避 暑疗养、观光旅游。

❼ 想从株洲市去炎陵玩 计划旅游景点 神龙谷 炎帝陵 桃源洞 要多久的时间游玩旅游路线乘车路线是怎样的

株洲到炎陵82元,神农谷和桃源洞是同一个地方,两天时间足矣。

❽ 炎陵县旅游

炎陵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东西宽50.49公里,南北长50公里。炎陵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54"至114°07′15",北纬26°03至26°3930"。炎陵县辖6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1个国有农场、1个社会事务管理局,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19.14万人(2012年)。
2013年,炎陵县地区生产总值48.9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1.6%。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曾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境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神州第一陵的炎帝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神农谷。炎陵县境内保存着华南地区面积最大(10万亩)的原始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13.6万个/cm3,为亚洲第一,分布有全国面积最大的万亩杜鹃花、最原生态的高山湿地景观、名动中外的“千年鸟道”等。
旅游资源

炎陵是毛泽东、朱德等伟人进行过诸多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的红色根据地,现存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革命纪念地。现已开放红色遗址有“中国工农红军在炎陵县革命活动纪念馆”、“名人园”、“接龙桥战斗遗址”、“叶家祠”、“周南学校”、“上洞红军医院”以及“江家试馆(红军标语)”等。

炎帝陵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它坐落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湖南省最佳景区。炎帝陵主要景点有:炎帝陵殿、神农大殿、御碑园、碑廊、九鼎台、圣火台、牌坊、阙门、石雕祀像等。四周配建规模宏大的奉圣寺、胡真官祠、天使行台、崇德坊、宰牲亭、时祭公馆、咏丰台等古建筑群,也有鹿原洞、霞桥、池(又名洗药池)、黄杨山、龙爪石等胜迹。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东北部,距离炎陵县城45公里。1992年成立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更名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湘山公园

湘山公园(又名炎帝公园),位于炎陵县城西边的湘山,总面积1.13万亩,其中国有林面积1.07万亩,水面积0.06万亩。
主要景点有:湘山宝塔、湘山古寺、湘山门楼、知青阁、红军桥、五子庙、名人园、游泳池、游乐园、铁索桥、红军战斗遗址等。
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将烈山改为洣泉书院。1996年洣泉书院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洣泉书院一直为炎陵县文化重地。

红军标语博物馆

红军标语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博物馆主体建筑,第二部分为文化广场,占地总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占地面积15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博物馆陈列的红军标语是从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至1938年2月(湘赣游击队)期间的标语。
梨树洲风景区
梨树洲风景区位于炎陵县策源乡的梨树洲村,分上洲、中洲、下洲。平均海拔1450米。梨树洲景区是炎陵县七大旅游区之一。
大院农场
大院农场位于炎陵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西麓,东接江西遂川,南与策源乡相邻,西、北与十都镇和江西井冈山市交界,距离炎陵县城46公里。
万寿宫
万寿宫是毛泽东、朱德第一次会师旧址。

宋朝郡主赵玉蝶墓
赵玉蝶是宋朝淑德皇后族尚宋诸王女、长沙郡主,后随夫尹鹏飞迁居酃县霞阳留田。2008年12月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江家
桥头江家是毛泽东旧居。桥头江家位于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现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担丘
八担丘位于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小铺头,保护范围553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孟雄故居

何孟雄故居位于中村乡龙潭村何家组,始建于晚清时期,系江南民宅,当地俗称“何家大屋”,是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故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诉苦
军民诉苦台位于中村乡中村墟头,是毛泽东当年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发动群众参加土地革命所在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❾ 跪求一份关于炎陵的调查报告

炎陵县原名酃县。因华夏始人炎帝葬于此,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东与江西(宁冈、井冈山、遂川)交界。全县总面积2030.24平方公里,人口196652人,其中农业人口147964人,非农业人员48688人。县辖15个乡镇。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1亿元。炎陵县建县于嘉定4年(公元1211年),原名酃县。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座落在县城之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为纪念这位华夏文明的伟大先祖,1994年4月5日,酃县更名为炎陵县。炎陵县公路交通发达,106国道贯穿全境,距铁路醴茶线茶陵站61公里,距京广线株洲站224公里,距郴州站172公里,距广州站620公里,距京九线井冈山168公里,茶陵火车站在县城设有办事处,可办理通往全国各地的客货运输。
炎陵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电传和无线寻呼,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电话能在全国漫游。2001年小水电开发创历史新水平。落实20处40台,总投资1.5亿元,总装机30995千瓦,开工新建电站9座,改造增容2处,建成后年增发电量1.56万千瓦时,相当于前50多年来开发总量的76%。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完成了井冈路高标准改造,湘山路一期工程建设,中心广场硬化、亮化、绿化建设,霞阳北路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1年新入区企业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100万元。
炎陵县物产资源丰富。境内竹木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700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4000万根。2001年,笋竹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围绕“扩面、提质、增效”,新造和扩面笋竹林486.67公顷,发展各类笋竹加工企业45个,采伐楠竹200万根,加工楠竹120万根,加工鲜笋1.5万吨。笋竹产值达1.025亿元。县内盛产香菇、木耳、茶叶、玉兰片、竹笋、魔芋、绞股兰、杜仲、厚朴等山产品以及玉环柚、柰李、高山雪晶梨等优质水果,还盛产各类名贵中药材。 炎陵是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州第一陵——炎帝陵,以超时空的力量,牵引着海内外炎黄子孙跨洋过海,前来谒陵祭祖寻根探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原始、秀丽野趣吸引四方来客考察探险、避暑疗养、观光旅游;神话第一山——湘山公园,集神话传说、名胜古迹、旅游健身于一体,使游人流连忘返。
珍闻传奇,英雄业绩,光荣传统,炎帝精神,激励后辈,催人奋进。历史和今天的交融,独特的资源优势,独有的文物名胜,自然天成造就着炎陵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以来,这块土地展示出前所未 有的勃勃生机,已成为湘东南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炎陵县工业已初步形成依托电力发展的冶金、建材、陶瓷业;以竹笋、水果、魔芋、山野菜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工业;以竹木资源为优势的高档家具、装饰材料等竹木产品加工业。

建置沿革
[编辑本段]

据史书记载,自置海阳县起,炎陵县已有1673年的历史。
秦汉期间,隶属南海郡揭阳县。东晋咸和六年(331)设立海阳县, 改属东官郡管辖,东晋义熙九年(413)置义安郡,郡治设在海阳县内。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全国撤郡设州,翌年,义安郡改名潮州(因本州东南部濒临大海,以“潮水往来复”之意得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又恢复义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义安郡再次改称潮州。唐玄宗天宝六年(742)改州为郡,潮州改名为潮阳郡。唐乾元六年(758)复属潮州。元代,潮州改称潮州路总管府。明清两代,潮州改为潮州府。
宋代以后,海阳县幅员逐步缩小,北宋宣和三年(1121)割出永宁、祟义、延德三乡另建揭阳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废揭阳县,重新并入海阳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划光德乡的弦歌、清远、汫洲三都,太平乡的宣化、信宁二都,怀德乡的隆眼城、秋溪、苏湾三都,共8都,置饶平县。嘉靖四十二年(1563)割海阳县的下外莆、中外莆、上外莆三都和揭阳县的蓬州、砣江、鳄浦,饶平县的苏湾,共7个都,置澄海县。
清乾隆三年(1738)又割出海阳县的丰政都和揭阳县蓝田都,大埔县的清远都,嘉应县的万安都,组成丰顺县。

1951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粤东办事处在炎陵县成立,同年11月,撤销粤东办事处,成立湖南省人民政府粤东行署。
1953年1月,拆县属和城属的城关镇,设炎陵市,当年改名潮州市,县市平行并立,同属粤东行署领导。
1958年底,撤销潮州市建制,并入炎陵县。
1979年8月1日,恢复潮州市建制。
1980年1月,以潮州镇和下津、六亩、卧石、黄金塘、社光5个大队的地域重建潮州市,县、市再次分开建制。
1983年7月1日,县市合并取消炎陵县建制,统称潮州市。
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辖炎陵县、饶平县、湘桥区)的同时,恢复炎陵县。县城设于枫溪。
1992年4月23日在枫溪挂牌办公。同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县城迁址庵埠。

热点内容
20万以内的全顺房车 发布:2025-02-02 09:12:08 浏览:259
500拖挂房车图片 发布:2025-02-02 09:09:00 浏览:417
犯盗窃罪电瓶车价格二千八百元 发布:2025-02-02 09:08:23 浏览:370
浅谈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发布:2025-02-02 08:46:05 浏览:967
奔驰e300有越野的 发布:2025-02-02 08:38:45 浏览:514
东方之子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2-02 08:24:37 浏览:284
越野车改成跑车 发布:2025-02-02 08:24:36 浏览:82
环形沙发款b型房车 发布:2025-02-02 08:17:16 浏览:647
10年雪铁龙世嘉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2-02 08:07:32 浏览:862
买辆豪车出租有钱赚吗 发布:2025-02-02 08:07:21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