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1. 旅游行业三体系认证指的那三个体系,分别是什么意思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OSHMS18000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
2. 旅游安全事故的分级 及其级别标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名游客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业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名游客以上30名游客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业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名游客以上10名游客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业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名游客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业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什么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最主要就是针对一些地方的安全的,提前的预警做的一些系统,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能够有效地预防风险的发生。
4. 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都有哪些
广义防护系统: 技术防护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红外报警、可视门禁、智能车辆制动等; 物理防护系统,包括防盗伞、防爬刺、围栏、单元门、防护围栏等; 民防系统,包括保安、防护、财产、群体防护、防护系统; 消防系统,包括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板消防水龙头、自动报警系统。至少这么多。
5. 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其核心理念也是运用PDCA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的确定,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到持续改进。
(5)旅游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扩展阅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
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6. 海外旅游安全风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出国差旅的安全问题比境内差旅更为复杂。境外出行安全既包括传统出行方式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例如被抢劫,盗窃。还包括许多难以预测的,影响范围较大的安全问题。比如说对当地的风俗禁忌不了解,语言沟通不顺畅造成误会等,这些安全问题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存在着,对出国差旅的人士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务必要充分了解这些安全问题并时刻警惕,做好安全防范准备,当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要及时的与家人朋友,当地使领馆取得联系,并取得他们的帮助,但大多数情况下,远水难解近渴,如何第一时间获得帮助并解决问题,是个难题。
7. 灾害性天气旅游安全风险防控怎么做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要督促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漂流企业和星级饭店(以下简称涉旅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完善应急预案和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好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准备;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掌握并转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必要时联合发布灾害性天气旅游风险提示。如有极端灾害天气可能影响游客安全时,要督促涉旅企业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遏制安全事故发生。要推动A级旅游景区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在存在灾害性天气旅游安全隐患的区域设立警示标语、警戒线、围挡等警示标志和阻隔设施,严防自然灾害引发安全事故。各级气象部门在发生涉旅气象灾害事件时,要及时组织开展针对性的预报会商和区域联防,准确提供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和后续气象保障服务。
各地旅游管理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将气象服务纳入旅游安全保障内容,共同推进旅游气象防灾减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共同推动具备条件的3A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灾害性天气监测自动气象站和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
8. 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势是什么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基于智能视频分析,自动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无需人工干预,能对危化品行业“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实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异常行为时,立即触发报警,有效的协助管理人员工作,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减少人力监管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