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车内饰 » i4wd房车

i4wd房车

发布时间: 2024-10-24 05:47:20

⑴ 日本出产的有哪些量产赛车

日产:
370Z
370Z 40周年纪念版车型。
这款370Z特别版基于Touring款车型生产,使用6挡手动变速箱(带Synchro-Rev功能),同时新车还拥有限滑差速器、升级的刹车系统和19寸锻造轮毂。

SKYLINE GT-R (R32、34)
继承了日产著名赛车系列SKYLINE血统,配合最新技 术,凭实力夺得"无敌战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誉。它外表与房车无异,但骨子里却是以赛车为先的设计:配备直 列6气缸2568cc。双涡轮增压引擎,未经任何改装已有280 匹马力(中里毅的战车更达380匹马力),为使如此强大的马力能有效传到地面,它更拥有日产的杰作ATTESA E-TS 四轮驱动系统,用电脑监察和控制,将引擎扭力以最佳 比例分配到四条轮胎,从而得到最高速度和最佳贴地性, 无论直路或弯角,表现同样出色。
车身编号 BNR32
车长/车宽/车高(mm) 4545/1755/134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80/148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480
引擎编号 RB26DETT
引擎型式 直列式气缸D0HC 24/L6 TURBO
发动机容积(cc) 2568
最大马力 280PS/6800rpm
380PS(改装后)
最大扭力 36.0KGM/4400rpm
驱动型式 4WD
轮胎(前后) 225/50R16 92V
180 SX
180SX属于FR(前置后驱),引擎是直列4气缸,16气阀,早期是 1800cc(175匹),91年起改为2000cc(205匹)( 真子的Sil80便是属于这型号),配备涡轮增压,其涡轮增压发挥作用时的"黏背感"更为车迷所乐道。但突然而来的动力加上早期型号的制动系统未能匹配,且FR失控难救,做成意外频生,也是”飞鸡”绰号略带不雅的原因。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RPS13
车长/车宽/车高(mm) 4540/1690/129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65/146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220
引擎编号 RPS13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气缸D0HC/L4 TURBO
发动机容积(cc) 1998
最大马力 205ps/6000rpm
最大扭力 28.0KGM/40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205/60 R15 89H
Nissan S13、14 Silvia
属于FR(前偈后驱),机械规格方面与 180SX大同小异.S13的马力只有200匹,及不上 一代的220匹,但它的车身重量分布比上一代更加平均,加上日产的多 连杆避震系统,使其转向和操控能力大大提升.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S13
车长/车宽/车高(mm) 4470/1690/129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65/146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120
引擎编号 CA18DET
引擎型式 D0HC 16/L4
发动机容积(cc) 1809
最大马力 175ps/6400rpm
最大扭力 23.0kgm/40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195/60 R15 86H

或许提及 Silvia这个名字,国内的读者们可能较为生疏,不过若说到其外销到欧美等地的输出车款,相信大部份的人至少都曾耳闻,也就是著名的SX车系。现行的Silvia是93年底时上市的第六代车型(S14)

TOYOTA:

MR-2
MR2顾名思议是一部MR车,MR即是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的意思,MR2本来解作 Mid engine,Runabout,2 seater"(意谓中置引擎,小型汽车,双座位),后来丰田 顺应一众车主要求,将MR2的意思改为"Mid engine,Rear drive,2 seater"(中置引擎, 后轮驱动,双座位)。

MR2系列为日本第一款中置引擎并大量生产的高性能跑车。外形方面,从车头看,MR2有点像Mazda RX-7FD(高桥启介 的跑车);性能方面,MR2采用1998cc L4 DOHC引擎,马力有245匹,虽非真正顶级马力, 但由于车身轻,这样的马力已经绰绰有余,加上MR2属中置引擎,重心低,重量分布 比为40:60,因此拥有敏锐的转向反应,其实力绝对不容忽视。

MAZEDA:
RX-7(FC-3S)
FC是马自达RX-7的第2代,秉承RX-7的优良传统,它配备了轻巧而高效能的涡轮增压双转子(654 x 2)转子引擎(Rotary Engine),虽然它是FR,但因旋转引擎实 在轻巧,前后重量比例极接近完美的50:50。出厂时约200匹马力,经他悉心 改装和调较后,马力高达350匹.它虽非最新型号跑车,但观其内涵,各方面的优雅平 衡

FD3S
车长/车宽/车高(mm) 4310/1690/127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50/144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200
引擎编号 RE13BT
引擎型式 Rotary Intercooler-Turbo
发动机容积(cc) 654 X 2
最大马力 215PS/6500rpm
最大扭力 28.0KGM/40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225/50 R16

三菱:
Lancer EVO.III-IX

EvoIII在95年2月推出,可说是集EvoI及EvoII的大成,其性能远超上两代,车头两则多设了进气孔用以冷却刹车系统;尾翼加大至与车体同宽,以加强空气的下压力;改良活塞,重新设计涡轮形状,加阔排气管,使马力由 原本EvoII的260匹增加至270匹。
型号: Lancer Evolution III CE9A
车长: 4310mm
车宽: 1695mm
车高: 1395mm
最大马力: 270ps/6,250rpm
最大转矩: 31.5kgm/3,000rpm
驱动模式: 4WD
它是为赢取拉力赛而设计的跑车,当然它的性能无可置疑,远远超过了EvoI及EvoII,它小巧的车身也安装了一个4WD引擎。

驾驶者:藤原拓海
车款:Toyota Sprinter AE86 Trueno GT-Apex
主角拓海的座驾,TOYOTA出产,十数年前的旧款车.与LEVIN是 生兄弟,它们基本上是一样的车,只不过是面罩及尾灯设计有分别.
86是FR(前偈后驱)布局,马力细(拓海的86经父亲文太改装过后也只有150匹),因此在第一辑头文字D里拓海只可与人比赛落斜.车身轻是86唯一的优点.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AE86
车长/车宽/车高(mm) 4180/1625/1335
前轴长/后轴长(mm) 1355/1345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925
引擎编号 4A-GEU
AE101型 4A-GEU (改装后)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气缸 DOHC16 Valve
直列式4气缸 DOHC20 Valve (改装后)
发动机容积(cc) 1587
最大马力 130ps/6,660rpm
240ps/1,1000rpm (改装后)
最大扭力 15.2kgm/5,200rpm
N/A (改装后)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185/60 R14

车主: 高桥启介
型号: FD3S
车长: 4280mm
车宽: 1760mm
车高: 1230mm
最大马力: 350ps/6,500rpm
最大转矩: 30.0kgm/5,000rpm
驱动模式: FR
FC3S的改良版,其最大马力达350匹,加上其低重心前后重量平均,是一部被誉为转向性能最好的跑车。

驾驶者:高桥凉介
车款:Mazda Savanna RX-7 ( FC-3S )
高桥凉介的爱车,其白色车身便是"赤城之白彗星" 美喻的由来.
FC是万事得RX-7的第2代,秉承RX-7的优良传统,它 配备了轻巧而高效能的涡轮增压双转子(654 x 2)旋 转引擎(Rotary Engine),虽然它是FR,但因旋转引擎实在轻巧,前后重量比例极接近完美的50:50.
凉介的FC是后期型,出厂时约200匹马力,经他悉心 改装和调较后,马力高达350匹.与拓海一战时,凉介将引擎下调至260匹,令动力输出曲线更能配合秋名山落斜的需要.
它虽非最新型号跑车,但观其内涵,各方面的优雅平 衡,正好切合凉介的冷静理论派个性.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FD3S
车长/车宽/车高(mm) 4310/1690/127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50/144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200
引擎编号 RE13BT
引擎型式 Rotary Intercooler-Turbo
发动机容积(cc) 654 X 2
最大马力 215PS/6500rpm
最大扭力 28.0KGM/40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225/50 R16

车主: 小柏健
型号: SW20
车长: 4170mm
车宽: 1695mm
车高: 1235mm
最大马力: 180ps/7,000rpm
最大转矩: 19.5kgm/4,800rpm
驱动模式: MR
它有一个Mid-Ship Engine(中置引擎),舒缓了车尾部的重量,对稳定车身有帮助,有很强的转向及加速性能,要一个出色的车手才可以控制。

车主: 须藤京一
型号: Lancer Evolution III CE9A
车长: 4310mm
车宽: 1695mm
车高: 1395mm
最大马力: 270ps/6,250rpm
最大转矩: 31.5kgm/3,000rpm
驱动模式: 4WD
它是为赢取拉力赛而设计的跑车,当然它的性能无可置疑,远远超过了EvoI及EvoII,它小巧的车身也安装了一个4WD引擎。

FR = Front Engine, Rear Wheel Drive,即前置引擎,后轮驱动

MR =Middle-Ship Engine, Rear Wheel Drive,即中置引擎,后轮驱动

4WD =4 Wheel Drive,即前或后置引擎,四轮驱动

车款: SKYLINE GT-R type:BNR32(mod.)
驾驶者: 中里毅
继承了日产著名赛车系列SKYLINE血统,配合最新技 术,凭实力夺得\"无敌战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誉.它外表 与房车无异,但骨子里却是以赛车为先的设计:配备直 列6气缸2568c.c.双涡轮增压引擎,未经任何改装已有280 匹马力(中里毅的战车更达380匹马力!),为使如此强大的 马力能有效传到地面,它更拥有日产的杰作ATTESA E-TS 四轮驱动系统,用电脑监察和控制,将引擎扭力以最佳 比例分配到四条轮胎,从而得到最高速度和最佳贴地性, 无论直路或弯角,表现同样出色.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BNR32
车长/车宽/车高(mm) 4545/1755/134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80/148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480
引擎编号 RB26DETT
引擎型式 直列式气缸D0HC 24/L6 TURBO
发动机容积(cc) 2568
最大马力 280PS/6800rpm
380PS(改装后)
最大扭力 36.0KGM/4400rpm
驱动型式 4WD
轮胎(前后) 225/50R16 92V

车款: Silvia S13
驾驶者: 池谷浩一郎
池谷的爱车,属于FR(前偈后驱),机械规格方面与 180SX大同小异.S13的马力只有200匹,及不上 一代的220匹,但它的车身重量分布比上一代更加平均,加上日产的多 连杆避震系统,使其转向和操控能力大大提升.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S13
车长/车宽/车高(mm) 4470/1690/129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65/146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120
引擎编号 CA18DET
引擎型式 D0HC 16/L4
发动机容积(cc) 1809
最大马力 175ps/6400rpm
最大扭力 23.0kgm/40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195/60 R15 86H

驾驶者: 健二
Skyline(中里毅的 R32便是属于Skyline)是日产的\"战神\", 但近代型号已是高价位跑车,非一般车主能负担,180SX便成 为了基层飞车手的至爱.180SX也有正式在香港发售,深受车 迷欢迎,得到了\"飞鸡\"绰号.
180SX属于FR(前偈后驱),引擎是直列4气缸,16气阀,早期是 1800c.c.(175匹),91年起改为2000c.c.(205匹)( 真子的Sil80便是属于这型号),配备 涡轮增压,其涡轮增压发挥作用时的\"黏背感\"更为车迷所乐道. 但突然而来的动力加上早期型号的制动系统未能匹配,且FR 失控难救,做成意外频生,也是\"飞鸡\"绰号略带不雅的原因.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RPS13
车长/车宽/车高(mm) 4540/1690/129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65/1460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220
引擎编号 RPS13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气缸D0HC/L4 TURBO
发动机容积(cc) 1998
最大马力 205ps/6000rpm
最大扭力 28.0KGM/40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205/60 R15 89H

车款: AE85 Levin
驾驶者: 武内树
阿树被奸商欺骗,买下了这辆85 Levin.Levin和 Trueno只是外型上略有不同, 结构上是一样的.但85与86则有天壤之别,85的引擎 是SOHC,而86是DOHC; 另外85也没有LSD,性能比86 更不济,除价格便宜外可算一无是处. 拓海在第11集里竟可凭85战胜其他汽车,可说是 奇迹.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AE85
车长/车宽/车高(mm) 4180/1625/1335
前轴长/后轴长(mm) 1355/1345
刹车 刹车鼓
空车重(kg) 1350
引擎编号 3A-U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气缸SOHC8 Valve
发动机容积(cc) 1597
最大马力 83ps/5,600rpm
最大扭力 12.0kgm/3,600rpm
驱动型式 FR
轮胎(前后) 185/60 R14

车款: HONDA CIVIC EG-6
驾驶者: 庄司慎吾
无论在赛车场或公路上,EG-6和AE86一直竞争不休, 可算是Trueno 和Levin 的宿敌.
EG-6属于FF(前偈前驱)车1600c.c,虽非涡轮增压,但它 拥有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引擎.意思即是电子监控可变气阀呼吸时间及开关幅度. 使耗油量保持低水平之余,还使汽车于高速行驶时得 到额外动力,因此CIVIC 汽车一直也广受车主欢迎.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EG-6
车长/车宽/车高(mm) 4070/1695/135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75/1465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040
引擎编号 B16A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气缸 DOHC VTEC
发动机容积(cc) 1595
最大马力 170PS/7800rpm
最大扭力 16.0KGM/7300rpm
驱动型式 FF
轮胎(前后) 195/55 R15

车款: S14 Silvia
驾驶者: 中村贤太
S13 Silvia( 池谷那款)的后继车种,在香港也被归入\"飞鸡\"一 族.机械规格也和S13,180SX 大同小异: FR,分TURBO和NA(自然吸气),NA中再分 Q\'s和J\'s.贤太的一辆是SR20DE,NA类的Q\'s,没大改装, 马力约170匹.

车款: LANCER EVOLUTION 4
驾驶者: 岩城清次
Evo4在96年8月诞生,与前三代Lancer不同的是,前三代Lancer是以道路版为基础改良而成, 而EvoIV则是针对WRC比赛而重新设计的,因此它可说是纯赛车血统的跑车.
Evo4加强了车身的刚性,使动力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全新设计的密齿比波箱,多连杆悬吊系统, 使操控更加稳定.
LanEvo系列最强的武器不是其极速,而是其惊人的加速力,其加速力即使在同级跑车中也是出类 拔萃的,因此LanEvo特别擅长跑多弯的赛道.

Car Data
Length: 4330mm
Width: 1690mm
Height: 1415mm
Mass: 1260kg
Output: 280ps/6500rpm
Torque: 36.0kgm/3000rpm
Displacement: 1997cc
Engine Type: 4G63
Aspiration: Turbo
Drive Type: 4WD

三菱EVO系列十代回顾:http://bbs.xgo.com.cn/thread-169941-1-1.html
HONDA:
HONDA CIVIC EG-6

EG-6属于FF(前偈前驱)车1600c.c,虽非涡轮增压,但它 拥有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引擎.意思即是电子监控可变气阀呼吸时间及开关幅度. 使耗油量保持低水平之余,还使汽车于高速行驶时得 到额外动力,因此CIVIC 汽车一直也广受车主欢迎.

赛车资料
车身编号 EG-6
车长/车宽/车高(mm) 4070/1695/1350
前轴长/后轴长(mm) 1475/1465
刹车 前碟后鼓
空车重(kg) 1040
引擎编号 B16A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气缸 DOHC VTEC
发动机容积(cc) 1595
最大马力 170PS/7800rpm
最大扭力 16.0KGM/7300rpm
驱动型式 FF
轮胎(前后) 195/55 R15

⑵ hi4-t是什么意思

越野超级混动架构。全称为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T(TANK)代表坦克专属。
Hi4-T是长城集团Hi4技术的超级越野版,是长城汽车面对新能源趋势,基于坦克平台打造的纵置混动架构,是专属于越野的技术路线,具有可持续强动力输出、全地形高效四驱、精准化智慧能量管理等特征,越野性能更强,场景满足更多,是现阶段越野新能源的优解。坦克500(图片|配置|询价)Hi4-T定位“中大型豪华越野新能源SUV”,集强动力、多样化场景、极度可靠性能三大核心优势于一体,全面满足日常通勤、近郊出游、长途旅行、穿越露营、拖挂房车多样化用车需求,为用户带来标杆级用车新体验,更彰显出坦克品牌对越野新能源化更加深入地理解及底层技术逻辑的持续进化。

⑶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各名称代码(英文缩写)

AAFS:自适应照明系统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AYC:主动偏航控制系统 主动横摆控制系统
ASC:主动式稳定控制系统 自动稳定和牵引力控制 车轮打滑控制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SR:防滑系统
ASL:音量自动调节系统 排档自动锁定装置
AUX:音频输入端口
ADS:自适应减振系统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车距感应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AWD: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ACD:主动中央差速器
AMT:电子自动变速箱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ll-Speed TCS:全速段牵引力控制系统
ACIS:电子控制进气流程系统 丰田可变进气歧管系统
ABD:自动制动差速系统
AGF:亚洲吉利方程式国际公开赛
AUTO:自动切换四驱
ASC+T:自动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
ABC:主动车身控制
AXCR:亚洲越野拉力赛
ARP:主动防侧翻保护
AFM:动态燃油管理系统
APEAL:新车满意度 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调研
AT:自动变速器
Asian festival of speed:亚洲赛车节
AOD:电子控制按需传动装置
AACN:全自动撞车通报系统
ARTS:智能安全气囊系统
AWS:后撞头颈保护系统
AIAC:奥迪国际广告大赛
AVS:适应式可变悬架系统
Audi AAA:奥迪认证轿车
ATA:防盗警报系统
ALS:自动车身平衡系统
ARS:防滑系统
ASPS:防潜滑保护系统
ASS:自适应座椅系统
AQS:空气质量系统
AVCS:主动气门控制系统
ASF:奥迪全铝车身框架结构
A-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
AHC:油压式自动车高调整
AMG:快速换档自动变速箱
AHS2:“双模”完全混合动力系统
AI:人工智能换档控制
APRC: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
ARTS:自适应限制保护技术系统
ACU: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
AP:恒时全轮驱动
AZ:接通式全轮驱动
ASM:动态稳定系统
AS:转向臂
APC:预喷量控制
Active Light Function:主动灯光功能
ACE:高级兼容性设计
Audi Space Frame:奥迪全铝车身技术
AWC:全轮控制系统
ASTC:主动式稳定性和牵引力控制系统 B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BEST:欧盟生物乙醇推广项目
Brake Energy Regeneration: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BLIS:盲区信息系统
BAS:制动助力辅助装置
BRIDGESTONE:普利司通轮胎
Biometric immobilizer:生物防盗系统
BCI:蓄电池国际协会 国际电池大会
BAR:大气压
BDC:下止点
BBDC:北京奔驰-戴克汽车新工厂
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
BF:钢板弹簧悬架
BCM:车身控制模块
BCS:博世汽车专业维修网络
BMBS:爆胎监测与制动系统
BFCEC: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CCCS:智能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CSI: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
CVVT:连续可调气门正时
CVT:无级变速器
CZIP:清洁区域内部组件
C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
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连续可变配气正时
CHAC: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CAE:电脑辅助工程
CAM:电脑辅助制造
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 转弯防滑系统
CNG:压缩天然气
CSC:全国汽车超级短道拉力赛
CDC:连续减振控制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CTIS:悍马中央轮胎充气系统
C1:超级赛车劲爆秀
CCA:冷启动电池
CRDI:电控直喷共轨柴油机 高压共轨柴油直喷系统
CFK:碳纤维合成材料
Child Protection:儿童保护
CPU:微处理器
CZ3:3门轿车
C3P技术:整合电脑、辅助设计、工程、制造数据库技术
CATS:连续调整循迹系统
CRV:紧凑休闲车
CUV:杂交车
CZT:增压车型
CTS:水温传感器
CKP:曲轴位置传感器
CC:巡航系统
CFD:计算流力仿真
CRC: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Cuprobraze Alliance:铜硬钎焊技术联盟
Cuprobraze Technology:铜硬钎焊技术
CCD:连续控制阻尼系统
Curb weight:汽车整备质量
Cross weight:汽车总质量
CKD:进口散件组装
D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DSP :动态换档程序
DSTC:动态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 动态循迹稳定控制系统
DOHC:双顶置凸轮轴
DSG:双离合无级变速箱 直接档位变速器
DCS:动态稳定系统
DUNLOP:邓禄普轮胎
DBW:电子油门
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
DATC:数位式防盗控制系统
DLS:差速器锁定系统
DSA:动态稳定辅助系统
DAC:下山辅助系统
DDC:动态驾驶控制程序
DIS: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DLI:丰田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DSC3:第三代动态稳定控制程序
DOD:随选排量
Dynamic Drive:主动式稳定杆
D:共轨柴油发动机
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分层燃烧|均质燃烧) 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
DQL:双横向摆臂
DB:减振器支柱
DS:扭力杆
Delphi Common Rail:德尔福柴油共轨系统
DTC:动态牵引力控制系统
DHS:动态操纵系统
DRL:白天行车灯
Doppel Vanos:完全可变正时调节
DPF:柴油颗粒过滤器
EECT-I:智能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
ESP:电子稳定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DL:电子差速锁
EGR:废弃再循环系统
EFI:电子燃油喷射控制系统
EV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EPS:电子感应式动力转向 电控转向助力系统
EHPS:电控液压动力转向
ECU:电控单元
EMS:发动机管理系统
ECC:电子气候控制
ETCS-I: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
EBA:电控辅助制动系统 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ECM:防眩电子内后视镜 电子控制组件(模块)
EEVC:欧洲车辆安全促进委员会
EPAS:电动助力转向
EMV:多功能显示操控系统
EHPAS:电子液压动力辅助系统
ETC:路虎牵引力控制系统 动力控制与弥补系统 电子节流阀控制系统
ELSD:电子限滑差速锁
E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S: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SP Plus:增强型电子稳定程序
EPB:标准电子手刹 电子停车制动系统
ESC:能量吸收式方向盘柱 电子动态稳定程序
ETS:电子循迹支援系统
ECT: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HB:电子液压制动装置
EGO:排气含氧量
EBCM:电子制动控制组件
EECS|EEC:电控发动机
ESA:电控点火装置
ENG:发动机
ECS:电子悬架
ECO:经济曲线
EVM:压力调节电磁阀
EVLV:变矩器锁止电磁阀
EPDE:流量调节电磁阀
ESP Plus:增强型电子稳定程序
EDS:电子差速锁
ERM:防侧倾系统
FFSI:汽油直喷发动机 汽油分层直喷技术
FBS:衰减制动辅助
FPS:防火系统
FF:前置前驱
Four-C:连续调整底盘概念系统
Formula 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FHI:富士重工
FR:前置后驱
FFS:福特折叠系统
FCV:燃料电池概念车
Front Impact :正面碰撞
FAP:粒子过滤装置
FWD:前驱 左右对称驱动总成
FRV:多功能休闲车
FIA:国际汽联
FI:前置纵向发动机
FQ:前置横向发动机
FB:弹性支柱
Full-time ALL:全时四驱
G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OODYEAR:固特异轮胎
GT: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
GDI:汽油直喷
GF:橡胶弹簧悬架
GLOBAL SMALL STYLISH SALOON:全球小型时尚三厢车
HHPS:液压动力转向
HBA:可液压制动辅助
HDC:坡道缓降控制系统 下坡控制系统
HRV:两厢掀背休闲车
HMI:人机交流系统
HSLA:高强度低合金钢
HSD:混合动力技术概念
HSA:起步辅助装置
HUD:抬头显示系统
HPI:汽油直喷发动机
HAC:上山辅助系统 坡道起步控制系统
HC:碳氢化合物
Haldex:智能四轮全时四驱系统
HID:自动开闭双氙气大灯 高强度远近光照明大灯
HI:后置纵向发动机
HQ:后置横向发动机
HP:液气悬架阻尼
HF:液压悬架
Hankook:韩泰轮胎
IICC:智能巡航控制系统
IAQS:内部空气质量系统
IDIS:智能驾驶信息系统
I-DSI:双火花塞点火
I-VTEC: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Instant Traction:即时牵引控制
Intelligent Light System:智能照明系统
ITP:智能化热系统
IMES:电气系统智能管理
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
Intelli Beam:灯光高度自动调节
IFC:国际方程式冠军赛
IQS:美国新车质量调查
IMA:混合动力系统
ITS:智能交通系统
IASCA:汽车音响委员会
IDS:互动式驾驶系统
ILS:智能照明系统
ISC:怠速控制
IC:膨胀气帘
IDL:怠速触电
I-Drive:智能集成化操作系统
ICM:点火控制模块
Intelligent Light System:智能灯光系统
ITARDA:日本交通事故综合分析中心
IVDC:交互式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J
K
LLSD:防滑差速度
LED:发光二极管
LOCK:锁止四驱
LPG:明仕单燃料车 明仕双燃料车 液化石油气
LDW:车道偏离警示系统
LDA:气动供油量调节装置
LVA:供气组件
LL:纵向摆臂
LF:空气弹簧悬架
Low Pressure System:低压系统
LATCH:儿童座椅固定系统
M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架系统
MPS:多功能轿车
MDS:多排量系统
MICHELIN:米其林轮胎
MSR:发动机阻力扭矩控制系统
MUV:多用途轿车
MSLA:中强度低合金钢
MMI:多媒体交互系统
MT:手动变速器
MPV:微型乘用厢型车
MBA:机械式制动助力器
MPW :都市多功能车
MAP:进气管绝对压力 点火提前角控制脉谱图 进气压力传感器 空气流量计
MASR:发动机介入的牵引力控制
MAF:空气流量传感器
MTR:转速传感器
MIL:故障指示灯
Multi-Crossover:多功能跨界休旅车
Multitronic:多极子自动变速器
MI:中置纵向发动机
MQ:中置横向发动机
MA:机械增压
ML:多导向轴
MES:汽车制造执行系统
MIVEC:智能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控制系统
N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
NICS:可变进气歧管长度
NCAP:欧洲新车评估体系
Nivomat:车身自动水平调节系统 电子液压调节系统
NOR:常规模式
NVH:噪音和振动减轻装置
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
OOBD:车载自诊断系统
OHB:优化液压制动
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
OD档:超速档
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
PPASM:保时捷主动悬架管理系统
PSM:保时捷稳定管理系统 车身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联机
PTM:保时捷牵引力控制管理系统 循迹控制管理系统
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
PCC:人车沟通系统 遥控系统
PODS:前排座椅乘坐感应系统
PCCB:保时捷陶瓷复合制动系统
PIM:专案信息管理系统
PATS:电子防盗系统
PDC:电子泊车距离控制器 自动侦测停车引导系统 驻车距离警示系统
PGM-FI:智能控制燃油喷射
Pole Test:圆柱碰撞
Pedestrian Impact Test:行人碰撞
PTS:停车距离探测
PCV:曲轴箱强制通风
PCV阀:曲轴箱通风单向阀
PCM:动力控制模块 保时捷通讯管理系统
PWR:动力模式
PSI:胎压
PD:泵喷嘴
PDCC:保时捷动态底盘控制系统
PAD:前排乘客侧安全气囊 助手席安全气囊禁止
Part-time:兼时四驱
PEM:燃油泵电子模块
QQLT:检查机油液面高度、温度和品质的传感器 (Quality Level Temperature)
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QL:横向摆臂
QS:横向稳定杆
RRSC:防翻滚稳定系统
RAB:即时警报制动
ROM:防车身侧倾翻滚系统
RISE:强化安全碰撞
RSCA:翻滚感应气囊保护
RR:后置后驱
RFT:可缺气行驶轮胎
RSM:雷诺三星汽车公司
RDK:轮胎压力控制系统
RWD:后驱
RSS:道路感应系统
RC:蓄电池的储备容量
Ray Tracing:即时光线追踪技术
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
RES:遥控启动键
Real-time:适时四驱
SSFS:灵活燃料技术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SRS:安全气囊
SH-AWD:四轮驱动力自由控制系统
SMG:顺序手动变速器
Symmetrical AWD: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SBW:线控转向
STC:上海天马山赛车场
SIPS:侧撞安全保护系统
SUV:运动型多功能车
SBC:电子感应制动系统 电子液压制动装置
Servotronic:随速转向助力系统
SAIC: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
SSUV:超级SUV
SSI: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
SID:行车信息显示系统
Side Impact:侧面碰撞
STI:斯巴鲁国际技术部
SDSB:车门防撞钢梁
SLH:自动锁定车轴心
S-AWC:超级四轮控制系统
SSS: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
S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降解技术
SCCA:全美运动轿车俱乐部
SS4-11:超选四轮驱动
SPORT:运动曲线
SACHS:气液双筒式避震系统
SOHC:单顶置凸轮轴
SAHR:主动性头枕
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
ST:无级自动变速器
SL:斜置摆臂
SA:整体式车桥
SF:螺旋弹簧悬架
S:盘式制动
SI:内通风盘式制动
SFI:连续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
SF\CD:汽油\柴油通用机油
SAV:运动型多功能车
SAIS:上海汽车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SUBARU BOXER: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
TTCL: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循迹防滑系统
TRC:主动牵引力系统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TDI:轮胎故障监测器 涡轮增压直喷柴油机
TSA:拖车稳定辅助
TPMS:轮胎压力报警系统 胎压监测系统
TC Plus:增强型牵引力控制系统
TDO:扭力分配系统
TCU:自动变速箱的控制单元
TRACS:循迹控制系统
TDC:上止点
TBI:(化油器体的)节气门喷射
TPS: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丰田生产体系
Traffic Navigator :道路讯息告知系统
Tiptronic:手动换档程序
TFP:手控阀位置油压开关
TNR:噪音控制系统
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
TDI:Turbo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TA:turbo涡轮增压
T:鼓式制动
TCM:变速器控制单元
TSI:双增压
Turn-By-Turn Navigation:远程车辆诊断和逐向道路导航
THERMATIC:四区域自动恒温控制系统
UULEV:超低排放车辆
UAA:联合汽车俱乐部
V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
VTG:可变几何涡轮增压系统
VIN:车辆识别代码
VSA: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Volvo Safety Center:沃尔沃安全中心
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VDIM:汽车动态综合管理系统
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VCM:可变气缸系统
VVT-I:智能可变正时系统 进出气门双向正式智能可变系统
VICS:可变惯性进气系统
VGRS:可变齿比转向系统
VSES:动态稳定系统
Variable Turbine Geometry:可变几何涡轮增压系统
VIS:可变进气歧管系统
VCU:黏性耦合差速器
VDS:汽车可靠性调查
VCC:多元化概念车
VTI-S:侧安全气帘
VVT:内置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VDI阀 :可变动态进气阀
VGIS:可变进气歧管系统
VTD:可变扭矩分配系统
VE:容积效率
Valvetronic:无级可变电子气门控制 完全可变气门控制机构
VSS:车速传感器
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
V:V型气缸排列发动机
VL:复合稳定杆式悬架后桥
VTCS:可变涡轮控制系统
VAD:可变进气道系统
VANOS:凸轮轴无级调节技术
W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
WHIPS: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 防暴冲系统
WelcomingLight:自动迎宾照明系统
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
WOT:节气门全开
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W:W型汽缸排列发动机
X
Y
ZZBC:笼型车体概念
ZEV:零废气排放
数字4WD:四轮驱动
4C:四区域独立可调空调
4WS:四轮转向
4MATIC:全轮驱动系统
4HLC:高速四轮驱动配中央差速器
4H:高速四驱
4L:低速四驱
4LC:低速锁止四驱

⑷ Evo的Evo I

在1992年9月7日正式发表亮相,并于当年10月19日限量贩卖的MITS
UBISHI LANCER EVO I,是以搭载195匹马力之LANCER旗舰车种GSR为基础车种,进行改良而成的赛车道路版,当时在日本当地造成不小的销售热潮。
基于锁定WRC参赛的开发理念,因此引擎率先大幅地提高动力,以2.0L DOHC 16气门的涡轮增压4G-63型引擎取代GSR之4G-93型(1.8L涡轮引擎)。动力比VR-4足足提高了10匹,250PS/6000rpm的最大马力更是超越GSR达55匹之多。再加上轻量化车体,而得以实现了4.96kg/ps的马力重量比。除了动力外其余部位也全面地改良为期改善车辆的操控性,除了加强全车的刚性外,更用上铝合金引擎盖以追求轻量化。悬挂系统也全面加强用上较富运动气息的制品,以提高操控性能。传动系统采用上MITSUBISHI独自开发的黏性连轴器VCU(Viscous Coupling)和中央差速器组合的全时四轮驱动,后轮则配置VCU的LSD,再加上密齿比变速箱及双活塞卡钳的前通风碟刹,威力更是如虎添翼。车身外观方面,大型保杆、独特的引擎盖通风孔设计以及后方粗犷的扰流板,再配上15吋6爪轮圈及195/55R15的跑胎,充份洋溢名符其实的战斗造型。原本原厂只打算限量发行2500台,但由于不到3天即销售一空,于是原厂再追加2500台。‧为了提高引擎冷却效率加大型开口部的前保杆及引擎盖通风孔是EVO的特色之一。
‧配置有第三刹车灯之大型后尾翼是EVO最大的特征。
‧配置MOMO制真包3幅式方向盘。
‧座椅采用RECARO可调式赛车椅。
‧RS车型因节省装备而成功地轻量化达到4.68kg/ps的马力重量比。 车 名:MITSUBISHI E-CD9A
车 种:Evolution GSR
Evolution生产数量:5000台
上市日期:1992年9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气量:1997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250ps/6000rpm
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571
2档:1.600
3档:1.160
4档:0.862
5档:0.617
倒档:3.166
最后减速比:5.443
全长(mm):4310
全幅(mm):1695
全高(mm):1395
轴距(mm):2500
前轮距(mm):1450
后轮距(mm):1460
最低地上高(mm):150
车辆重量(kg):1240 1170
最小回转半径(m):5
轮胎尺寸:195/55R15 LANCER EVO I问世1年后的1994年1月17日,充分运用WRC参赛技术,进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悬吊系统的EVO II隆重问世。其不仅洗刷之批评,且成功地转型成可随车手意识操控自如之「全面型」的进化版本。排除第一代的缺点,二度进化的EVO II历经诸多的变更。
首先4G-63型引擎因排气管压力的改良,以及气门扬升量的提升后,马力提高10匹而达到260匹,而且,随着马力的升级,密齿比变速箱的1、2档更加紧密,兼顾加速性能改良同时,3、4档亦进一步采用双锥形同步系统。另外,并将离合器压板的材质改良,使其在操作及耐久性上均有长足的进步。小标=轮胎尺寸的变更亦是重要的关键。EVO I所搭配的是195/55R15的轮胎,而EVO II则用上205/60R15的轮胎,因此后叶子板亦进行加宽工程。另外,轮距加大10mm,前、后轴距分别加大15mm、10mm,以改善稳定性。悬吊系统包含防倾杆、摇臂、避震器等均施以细部改良,大大提升了弯中的极限性能。来令片的改良加强了制动性能,1.5向机械式LSD的大胆采用,大幅提高过弯时的可控制性。外观方面,前保杆加上了下巴,后翼形状略为变更,轮圈采用与WRC参赛车相同的OZ五爪式制品,整体的成熟度更上一层楼。简而言之,EVO II即追求彻底成熟的房车,GSR与RS合计限量上市5000台。
‧前保杆下方追加大型包围,让EVO II更具动感。
‧后尾翼略为垫高,后雾灯列为标准配备。
‧驾驶舱与EVO I一样,方向盘依旧为MOMO制品。
‧RECARO赛车椅的造型变更,包覆性变佳。
‧RS的不同在于后视镜与车身不同色,且车身涂装仅有白色而已。 车名:MITSUBISHI E-CE9A
车种:EvolutionⅡ GSR
EvolutionII生产数量:5000台
上市日期:1993年12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5
最大马力:260ps/6000rpm
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750
2档:1.684
3档:1.160
4档:0.862
5档:0.617
倒档:3.166
最后减速比:5.443
全长(mm):4310
全幅(mm):1695
全高(mm):1420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65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75
车辆重量(kg):1250 118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60R15 EVO I着重性能,EVO II追求成熟,一般均认为已臻完美的境界。但大家不要忘记,EVO车系是专为挑战WRC而诞生的道路版,为求克敌致胜,丝毫不能停止进化。因此,1995年2月10日,MITSUBISHI再度推出EVO III。既是挑战WRC用车,其性能的发挥本应更胜于前一型车,否则徒失意义。因此,此一EVO III在空力性能、引擎性能等的要求远远在EVO II之上。头文字D中的须藤京一就是使用EVOIII。
EVO III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观。不论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脚、后包围及后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彻底焕然一新。换言之,在增加下压力及大幅改善空气力学的目标下,得以因应更高速的挑战。前下巴左右两侧多设了进气孔以改善煞车系统的冷却性。后尾翼加大至与车体同宽,以确保更佳的下压力,配备偏时点火系统。上一代虽已发挥出260匹的优异动力,基于WRC挑战之考虑,必须备有更充足的动力不可。因此,首先就是改良活塞,使压缩比由原来的8.5提高为9.0,并将涡轮形状重新设计,提高在高转速域时的动力表现。再者,排气系统管径加大,以降低回压,使得马力增加10匹而达到270匹。其以2.0L的排气量发挥出270匹的动力,除了令人吃惊以外,的确也震撼业界。此一EVO III是结合EVO I、EVO II之大成而迈入更高层次的「飞跃」车种。EVO III计有轻量化的RS与豪华版的GSR二种车种,限量上市5000台。
‧前保杆、下巴、侧裙等空力套件换然一新的EVO III。
‧大幅增加下压力的后尾翼,第三煞车灯的位置改至下方。
‧全新设计的MOMO三幅式方向盘。
‧座椅材质改用具防火功能的运动纤维RECARO赛车椅。
‧纯竞赛用的RS达到可怕的4.4kg/ps马力重量比。 车名:MITSUBISHI E-CN9A
车种:EvolutionⅣ GSR
EvolutionⅣ生产数量:9000台
上市日期:1996年7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6.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5MT LO HI
1档:2.785
2档:1.950
3档:1.407 1.444
4档:1.031 1.096
5档:0.761 0.825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全长(mm):4330
全幅(mm):1690
全高(mm):141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70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55
车辆重量(kg):1350 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50R16 205/60R15 EVO IV:
1995年10月,市售版LANCER实施大改款,一度传出EVO款式就此寿终正寝的消息,然而,除非MITSUBISHI宣布退出WRC,否则EVO即无消失之可能。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为前身之EVO IV正式登场!EVO III偏重于将旧型车体改良使其更完整,但EVO IV却是全新设计。此乃意味着,由于新型车体的开发成功,基本的车体刚性向前迈进一大步。由于车身刚性的更为加强,于是赋予更高潜力的引擎,再加上车辆周边配备刚性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能淋济尽致地发挥。
针对比赛而设计的EVO IV与前三代不同的是,EVO IV是以参赛为考虑而生产的全新车型,前三代则是先有市售版再进行改装,所以在基础车型上EVO IV的可塑性更高。大型化的中央冷却器、降低损耗的进排气系统、双涡流涡轮以及高角度凸轮轴的采用等,成功地发挥280PS的最大马力。引擎以外,尚采用前16吋、后15吋之通风碟,同时亦采用全新设计的密齿比变速箱。后方采用新开发之多连杆悬吊系统,大大地提高操控稳定性。外观方面,采用上空气力学更为优异的空力组件,夸张的前保杆、两盏超大圆形雾灯、更为高耸的后尾翼以及16吋多爪式OZ轮圈,使得EVO IV的战斗气息更甚。以新型车体为前身改良的EVO IV是从基本性能改良的「新世代进化」车型,包含GSR/RS两种版本,限量上市6000台。
‧风貌焕然一新的EVO IV,前下巴配置翼状的霸气。
‧后方最大特征在于高耸的后尾翼。
‧MOMO三幅式方向盘与上一代一样,配色略有不同,仪表板采用白底黑字。
‧座椅采用防滑类麂皮的RECARO制品。
‧RS设定为采用高密齿轮比的变速箱,马力重量比为4.5kg/ps。 车名:MITSUBISHI E-CN9A
车种:EvolutionⅣ GSR
EvolutionⅣ生产数量:9000台
上市日期:1996年7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6.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5MT LO HI
1档:2.785
2档:1.950
3档:1.407 1.444
4档:1.031 1.096
5档:0.761 0.825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全长(mm):4330
全幅(mm):1690
全高(mm):141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70
后轮距(mm):1470
最低地上高(mm):155
车辆重量(kg):1350 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05/50R16 205/60R15 EVO V:
驶新世代赛车EVO IV在WRC中缔造佳绩的Makinen,连续2年蝉联车手冠军,大大激发MITSUBISHI的野心。因此,在EVO IV问世后的1年半,即1998年1月26日,第五代的进化版本EVO V隆重地问世。
EVO IV在赛场上优异的表现令其它对手更加紧脚步发展,为了继续保持战果,MITSUBISHI改善了引擎扭力并加宽轮距,EVO V在整体操控稳定性上更为升级,再加上大尺寸Brembo煞车系统的采用,让EVO IV得以进一步化身为更成熟的EVO V。扭力小幅提升的EVO IV引擎动力在涡轮排气口的扩大、活塞的轻量化、散热器及油冷却器的大型化的调效下,最大马力仍维持280匹,但峰值扭力则由EVO IV的36kgm提高为38kgm,因此变速箱亦全面地增强以符合需要,这对于在赛程中成绩的缩短帮助菲浅。悬吊系统方面,前、后臂的延长、后摇臂之各个固定点的变更而促使轮距加大,前方采用倒立支柱式的悬挂设计,轮胎亦改为225/45ZR17规格,煞车系统使用尺寸加大之前17吋4活塞卡钳、后16吋2活塞卡钳的Brembo制煞车系统(RS选配),增进无比的制动力。外观上除了铝合金制引擎盖、宽型叶子板采用以外,空力套件亦焕然一新,如后方使用水平翼可四段;整的扰流板。限量上市6000台的EVO V堪称「完美成熟」的境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进化的脚步并不会就此打住。
‧轮距的加大是EVO V最大的特征,前下巴亦同步加大。
‧后尾翼采用水平翼四段可调的设计。
‧与EVO IV一样的驾驶舱设计,排档头变得较小且加了红边。
‧新样式的RECARO制SP-JJ型可调式赛车椅,采用独特的针织布。
‧RS车种之17吋Brembo煞车系统及17吋大脚均列为选配。 车名:MITSUBISHI E-CP9A
车种:SNGF SNDF GSR EvolutionⅤ GSR
EvolutionⅤ生产数量:6000台
上市日期:1998年1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8.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785
2档:1.950
3档:1.407 1.444
4档:1.031 1.096
5档:0.761 0.825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全长(mm):4350
全幅(mm):1770
全高(mm):139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510
后轮距(mm):1505
最低地上高(mm):150
车辆重量(kg):1360 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25/45ZR17 205/60R15 EVO VI :
轮距加宽大幅提高转向性能的EVO V,成功地赢得1998年WRC的车手、车队双料冠军。但为了迎合1999年WRC空力套件之比赛规定而展开尺寸变更,于是在1999年1月22日,EVO VI正式问世。1999年WRC新规定的内容是,空力套件必须?#123;于车体之内,所以EVO VI除了倾全力消除前保杆和后尾翼的突出部外,并实现与EVO V同水平的冷却效果与空力性能。车牌位置的修改、雾灯的小型化及独具特色之半球状的雾灯罩等而增大冷却开口的面积,并多多少少地减少些风阻。至于虽然将后尾翼小型化,但可?#123;式的双翼片,确保了充足的下压力。车辆的?#123;效方向从动力转移至耐久性升级基于EVO V以2L排气量发挥最大马力280匹、峰蹬ち?8kgm的惊人实力,此次变更目标锁定于信誉性的升级。
RS车型还采用世界最早之钛、铝合金涡轮。此曾经在WRC战场上试炼过,由于十分轻巧,不但减少大约50%的回转惯性力矩,同时改善引擎反应性。而在传动系统方面,离合器因承受强大扭力而进一步升级,并将双板式离合器列为RS车型的选用配备。这种双板式离合器使用耐久性优异的超耐热硬度合金材质,可耐传动扭力达标准型离合器1.3倍以上。悬吊系统也施以改良EVO V着眼于抑制侧倾的设定,但EVO VI则着重于上下弹跳的?#123;效。为了达成此一目标,EVO VI变更悬挂几何角度,降低防倾杆中心高度,增加轮胎接地性能。后方不单是传统的铝制悬梁而已,就连后摇臂、拖曳臂、传动轴等全部改为锻造铝材,以实现轻量暨高刚性的目标。
‧车牌设置于侧面主要在于提升冷却性能而非美观效果,为了迎合比赛规定的车头造型显得格外保守,但冷却性能远在EVO V以上。
‧为期符合赛车规格而缩减车辆空力套件宽度,但又要确保空力性能,于是后尾翼采用双翼片的设计来增加下压力。
‧内装格局几乎没变,最大的变更点在仪表板改为蓝底白字的设计。
‧座椅与上一代一样,差异在于颜色的更换。 车名:MITSUBISHI E-CP9A
车种:EvolutionⅥ GSR
EvolutionⅥ生产数量:7000台
上市日期:1999年1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8.0kgm/30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785
2档:1.950
3档:1.407 1.444
4档:1.031 1.096
5档:0.761 0.825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全长(mm):4350
全幅(mm):1770
全高(mm):1395
轴距(mm):2510
前轮距(mm):1495
后轮距(mm):1490
最低地上高(mm):150
车辆重量(kg):1360 1260
最小回转半径(m):5.5
轮胎尺寸:225/45ZR17 205/60R15 EVO VII:
由于Lancer车系的全面大改款,牵动着极受车迷们注意的EVO VII之发展,因此在Lancer大改之后,EVO VII会是以什么样的面貌推出众说纷纭,不过这一切在2001年1月26日EVO VII在日本正式发表之后豁然开朗。
EVO VII的外观是以全新改款的Lancer Cedia为基础,但仍保有EVO系列车款的强悍气势。车头部分大致维持该系列的风格,引擎盖上的盾形散热口,令人感到熟悉向外拱出的前后叶子板,看起来更加霸气。尾翼的设计则由EVO VI的双层式回归EVO V的单层设计。内装方面,战斗气息自然也更甚以往,否则怎敢称为「进化」,造型上以Lancer为基础,但所采用的材质与配置,都非常具有运动风格,金属质感的中控台、Momo三幅式附气囊的跑车方向盘还有Recaro专为其设计的赛车座椅,显现出不凡的气息。动力系统上,虽然仍是采用型号4G63的2.0升DOHC涡轮增压引擎,且碍于日本法令280ps的马力限制,进化方向朝扭力发展,在涡轮增压器、散热系统的改良与零件轻量化像是凸轮轴中空设计之后,榨出惊人的39.0kgm/3500rpm最大扭力,堪称世界之最。 车名:MITSUBISHI E-CT9A
车种:EvolutionⅦ GSR
上市日期:2001年1月
引擎型号:4G63
缸径×冲程:85.0×88.0
排器量:1997
压缩比:8.8
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最大扭力:39.0kgm/3500rpm
驱动方式:4WD 变速箱:5MT
1档:2.928
2档:1.950
3档:1.407
4档:1.031
5档:0.720
倒档:3.416
最后减速比:4.529
全长(mm):4455
全幅(mm):1770
全高(mm):1450
轴距(mm):2625
前轮距(mm):1515
后轮距(mm):1515
最低地上高(mm):
车辆重量(kg):1400
最小回转半径(m):
轮胎尺寸:235/45 ZR17 EVO VIII:
三菱EvolutionVII发布不过一年多,喜欢“极速战车”的人又有新的期待,Evolution VIII(简称Evo8)已经来了。280匹的马力,极速战车Evo 8的出现肯定让车迷心中荡起阵阵涟漪。从照片上看,Evo 8车身和Evo 7相比,更为盛气凌人,最大的改动是它的车头,有人说新的车头造型像“鲨鱼”,也有人说它很像“雷诺”最新车款的设计。
Evo 7总是让人觉得太“四方”了一点,显得有些呆板,E8增加了后面挡风镜的玻璃的倾斜度,看起来更有流线感。机械方面,它采用了一套六前速手动排档,比以往的5前速排档更有利于性能发挥和增加驾驶乐趣。在马力方面,入门版的Evo 8引擎容积达280匹,但扭力会稍微增加到39.8kgm。从我国的停车场赛车来看,E7的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了,许多电子配备大大帮助了车手在车道上的灵活表现,尤其是防滑控制,Evo 8可以说登峰造极。Evo 7推出后,许多行家投诉油箱太小,E8设计师显然听取了这些意见,新的油箱加大了7公升,更有利于车子在赛车场上的表现。Evo的宿敌富士Impreza STi也推出新版本,新的STi最大马力输出达265匹,逼近Evo 8,相信在赛车场上又可以看到一番激烈的龙争虎斗。
性能参数:
长/宽/高(mm): 4511/1694/1394
轴距(mm): 2601
轮距(前/后)(mm): 1471/1471
整备质量(kg): 1240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式: 直列四缸
驱动方式: 四轮驱动
发动机位置: 前置
汽缸数(个): 4
缸径/行程(mm/mm): 81.5/95.8
排量(L): 2.0
压缩比: 9.5:1
点火方式: 电喷
最大功率(kw): 88/5500
最大扭距(N.m): 176/4250
气门数(个): 16
底盘参数:
变速器型式: 4速自动
悬挂系统: 前:麦弗逊,铸铝下控制臂,稳定杆/后:多连杆,铝横梁,稳定杆
制动系统: 前碟/后碟
转向系统: 动力辅助,齿轮齿条式
轮胎类型与规格(km/h): P195/60 R15
车身参数:
车门数(个): 2
座位数(座): 4 EVO IX:
三菱公司于2005年3月3号开始发售三菱Lancer Evo9。Evo9在外观方面相对三菱Lancer Evo8 MR有了相当的改进,前脸中央的三菱标志台座被去掉了,更加气势逼人。前保险杠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使空调管道的冷却得以改良,Lancer Evo9特意在前脸挖出一个椭圆形的洞作为空气刮刀。后保险杠也在中央的下部做了一些形状上的改变,调整了车身下部空气整流效果,而从后方看去,整车的运动感也得以大大增强。
优点:车身轻量化,过弯马步扎实。缺点:低转扭力略为收敛。九代主要是从八代进化而来,因此底盘及车身主要架构跟八代相同,但部分底盘结构则沿用现行八代半MR的设计。不过,悬挂及车身高度是经过重新设定,再配合上新开发的MIVEC涡轮增压发动机,换取了更为广泛的扭矩输出。也因为动力输出的大幅强化,新车有了 更完美的性能表现。 Evo.X:
Lancer Evo.X外观造型与概念车Concept X相似度高达90%以上,动力方面名机4G63从此下台一鞠躬,取而代之的是铝合金汽缸盖且新开发4B11引擎,在涡轮增压的加持下,直四2.0升发动机可输出超过300hp,传闻将以320hp现身,最大扭矩为42.0kgm;六速手排将是Evo.X的标准配置。 在操控安全的配置方面,Super AYC、ACD、S-AWC新四轮驱动系统都是标准配置,车身尺寸则较Evo.IX MR稍微大些,为4530×1830×1470mm,轴距小幅增加25mm,达到2650mm,因此空间会更大些。
变速箱,新的S-AWC控制系统和新的高刚性车身。当然,其设计理念也变成了更快、更好开、更安全。总之,一切都是全新的。
三菱Evolution X参数 车身重量 1610 kg 轴距 2650 mm 全车长度 4510 mm 车身宽度 1810 mm 车身高度 1480 mm 油箱容积 55 L 引擎 2.0升 16气门 直列4缸 DOHC MIVEC 带中间冷却器和涡轮增压器(4B11) 变速器 6档双离合 标准排量 1998 cc 气门数 16 最高时速 242km/h 最大功率 217/6500 KW/rpm 最大扭矩 366/3500 N·m/rpm 驱动方式 四轮驱动 制动方式 碟/碟 转向助力 助力转向式 排放标准 欧Ⅳ标准 燃油系统 电子燃油喷射式 轮胎 245/40R18 四驱系统 S-AWC四驱系统 加速时间 (0 - 100km/h) 5.9s 悬挂方式 麦弗逊式支柱带螺旋弹簧和稳定杆/多连杆式螺旋弹簧带稳定杆(前/后)

热点内容
宝骏新款rm5内饰空间视频 发布:2024-11-24 15:58:55 浏览:426
宝马z4改内饰颜色多少钱 发布:2024-11-24 15:53:39 浏览:924
奇瑞威麟v5商务车怎么停了 发布:2024-11-24 15:38:53 浏览:422
鲁家电动三轮车价格表 发布:2024-11-24 15:26:40 浏览:307
去吧皮卡丘合成配方 发布:2024-11-24 15:25:59 浏览:461
二手车价格相差大 发布:2024-11-24 15:15:49 浏览:398
日产皮卡上海车展 发布:2024-11-24 15:13:23 浏览:781
公羊皮卡排气改装 发布:2024-11-24 14:59:21 浏览:269
猎豹cs1018款照片内饰 发布:2024-11-24 14:51:35 浏览:61
尼桑皮卡汽油车 发布:2024-11-24 14:27:31 浏览: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