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维修触电案例
① 电动汽车的维修中会有什么风险呢
在已有电动汽车中,汽车电压都超出了百伏特, 有部分电动汽车瞬时电压能超出750V, 部分小型电动汽车电压值能达到100V左右。因此在电动汽车的维修中特别容易发生发生触电等风险,本文小编就维修中的风险给大家仔细的进行介绍。
电动汽车相关维修人员需要在规范化、安全化的工作场地开展各项维修工作, 所以维修场地安全性对维修人员人身安全具有较大影响, 因此当前要定期对维修场地进行深入检查, 做好维修现场各项事务管理工作。当前诸多维修单位一半会将需维修的电动汽车集中放置管理, 加上维修场地秩序混乱, 各类需维修的电动汽车交叉混乱放置在一起, 容易诱发较多安全问题。例如某辆电动汽车在持续充电过程中产生氢气, 氢气属于易燃性物资, 充电过程中氢气与电动汽车电池极柱火花相撞, 会诱发严重爆炸事故与火灾隐患问题。
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② 新能源电动汽车触电
一,切断电源的回路,若导线落在触电者身上,可以用干燥的木棒,竹竿挑开导线。
二拨打救援电话
紧急呼叫应包括以下五点内容:
1.发生在何处?
能将发生事故的详细位置信息(城镇、街道、门牌号等)说清楚。2.发生了什么?
2发生了什么
简要描述紧急情况,以便急救指挥中心评估必须采取何种措施。
3.有多少伤员?
4.是何种伤势?
当有两种及以上的伤势,应先说明最严重(可能危及生命)的伤势。
5.等待询问!
三、紧急救助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意识丧失,救助者应立即进行抢救。使伤者仰卧在平地或木板上,头向后仰,解开影响呼吸的上衣领口和腰带
③ 东风俊风新能源维修如何断电
关闭电源。
部分车是拔掉钥匙,一键启动的车辆需要将钥匙撤离,类似特斯拉没有一键启动的车辆,只需要将钥匙撤离。断开小电瓶负极接头前,大家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低压电瓶是整辆车所有车载仪器的电源,一旦断开仪哭将不再工作。低压电瓶一般位于前机舱位置,打开前机舱盖即可看到。注意与正级接同区分开,避免触电。新能源汽车特有的电池维修开关,一般设计在在电池包位置,拔出即可切断电池包电源,当然不同车型断开方式会有所不同。
拔掉BMS的保险丝,这个方法专业性较强,需要先找到新能源汽车保险丝盒位置,不同车型结构会有所不同,BMS电源保险丝一般位于主驾驶仪表位置下面或前机舱位置。盒盖背面标注有BMS电源保险丝位置,拔出就能切断电池电源的供应。
④ 在维修电动汽车的时候为什么被触电电击了
因为电动汽车的电路涉及的比较多,当出现漏电的情况,有可能是自身没带绝缘设备缘故。学习新能源汽修必须去专业的学校学习。
⑤ 新能源汽车绝缘故障解决方法
电动汽车有一个很大的潜在让人害怕的地方是触电,因此有了一份专门针对车辆电气安全的安全标准《GB/T 18384.3-2015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 部分:人员触电防护》。里面有关于电气安全的部分有不少,其中对于绝缘故障可能造成高压电暴露,引起人身伤害。这个起始阈值也做了最小的规定,动力系统的测量阶段最小瞬间绝缘电阻为0.5kΩ/V交流、直流为0.1kΩ/V。 各整车厂开发的纯电动车辆, 则根据各自设定的电压等级来确定动力系统的绝缘电阻报警阀值,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绝缘检测的策略和容错策略。图1 整车绝缘问题概览
第一部分 绝缘检测的故障原因
电动汽车绝缘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
内部:这部分我们细致的展开,从大的来看,主要是电解液泄露、外部液体进入、绝缘层被破坏之后,电池模组和单体出现了导电的回路。这类故障发生之后可能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主要是打火和烧蚀,引起模块内单体的短路故障)。
在大的模组内,我们可以找到通过模组内部、BMU、BMS和模组与托盘等多种绝缘突破路径。
BMU对于Coating的要求很高,大量有电位差的线缆通过连接器接入,如果出现凝露和电金属迁移,容易在内部产生各种潜在导通路径
模组内部由于振动、冲击导致磨损、错位,如果出现绝缘纸、蓝膜失效的情况,就会出现绝缘问题
BMS和BDU这两个部件由于高压的直接接入,如果出现隔离失效,就会产生类似软短路的情况发生
下图所示,真正绝缘问题出现电击人的情况,都需要出现人本身去接触电池的一端输出才会出现下图的电击事件发生。
2. 电池外部的高压回路:这部分可以通过接触器断开而隔绝
a) 高压连接器和高压线缆:这里比较多的情况是两种,一种是局部放电引起的绝缘失效;还有就是连接器金属物质迁移导致的绝缘失效。
备注:在这个案例里面,通电,高温,潮湿,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电连接器内部金属构件发生了表面镀银层的电迁移和主体材料的腐蚀,产物在电场的作用下附着在绝缘组件上并将外金属套壳和与内金属触条一体的金属构件连接,从而导致电连接器绝缘阻值大幅降低失效。
b) 高压用电部件内部出现绝缘失效:把内部的连接器、连线归于上一类以后,基本就考虑功率部件相关的绝缘防护是否合理。特别的如电机、变压器内绝缘情况。
从场景上区分,可以分解成充电状态、正常状态、涉水、碰撞事故、结露、暴雨、淹没、清洗等状态。这是贯穿整个寿命周期和使用场景对各个环节进行考虑的结果,当然实际整车级别的验证测试也需要涵盖。
从路径上分,可以从爬电距离、固态绝缘和空气间隙等方面对绝缘进行破坏。
以上这些,都算是真正绝缘发生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就是绝缘检测电路和算法本身受到干扰或者出现了硬件的损坏。我们可以细分为:
绝缘检测超差:受到外部干扰检测出来过高,设计范围超差
绝缘检测失效:电路由于开关(光耦或者高压继电器失效)出现失效
第二部分 车辆诊断与处理和漏电车辆处理
我们还是以LEAF为例,其DTC分了三个故障:
模式A:是从动力源头切断任何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主要响应比较高等级的故障
模式B:考虑电池的故障在一定范围内之类,限制电机输出功率,在充电模式下充电停止(阻止了能量回收)
模式C:限制电池包的输入和输出功率
模式D:仅亮起故障等,其他不做处理
这里的三个定义为处理绝缘值信号(P33DF是判断信号异常高、P33E0是采集信号异常低,P33E1是出现绝缘报警),这里分层的原因主要是是对整个故障错误分类。不过我倒是看到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在这里可以有几个区分点:
启动之时:启动的时候检测可以根据数值、诊断电路本身情况、整个系统上电的范围,可以判断出问题出在哪里。根据数值的不同选取处理办法。严格来说,根据在不同状态下,绝缘电阻的测量误差可以做不同的策略。
充电检测:这个我会后面仔细谈一谈快充多回路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在法规层制定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的涉及和探讨。
车辆行驶过程中:这点是我觉得很保守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有各方面的干扰存在包括纹波、电压在大电流充放过程的变化,使得整个记录的频次需要用计数器来做;根据数值也可以做不同的策略来判断这个严重情况,执行限功率或者更好的措施。
区分了DTC之后,当发生了绝缘故障之后,对于维修人员首先应保证人员安全,操作者须配戴好有一定安全等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通常有使用年限要求),如绝缘手套(橡胶手套+外用手套)、绝缘鞋等。
这里有个绝缘电阻的参考表,用绝缘表来测非带电部件还是比较管用的。从车辆的寿命周期考虑,维护过程中还是安置一个MSD是比较靠谱的,能够在接触器粘连和各种意外条件下保证总线上是没有电的。
⑥ 新能源汽车中,如果出现触电,触电后抢救的流程是什么
先脱离电源再现场急救,医疗救援、医疗保障,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