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能源汽车规划
A. 四川正制定充电桩布局规划未来或采用车电分离创新模式
充电桩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环节。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汪海林在第二届中国锂离子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场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省正在制定充电桩布局规划,目前正在考虑将充电桩配置到居民小区和停车场。未来将采用充电电池和整车分开运营燃哪的创新模式,建设充电和换电站。汪海林说,目前四川省有1000多个充电桩,大部分集中在成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规划政策何时出台,充电桩数量如何布局,目正团前仍不清楚。汪海林进一步表示,在目前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四川省经信委也在研究如何解决电池管理问题,或许会采用充电电池与整车分离的创新管理模式,建设充换电站供消费者选择。中国皮清码a股充电桩相关概念股主要包括许继电器,阿尔金,上海莆田等等。
B. 政策利好、基建落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下“快进”
无论是从节能减排的必要性,还是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来看,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我国也正在遵循着这一路径在稳步推进当中。
然而任何一个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梳理。由于我国自2018年开始遭遇了车市整体下行,同时再叠加此次疫情的关系,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自然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也随即出台。但政府相关部门在出台救市政策的同时,依然没有忘记新能源汽车这一根本发展轨迹,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在最大程度地利好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稳固优势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获“官宣”
昨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公告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消费者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四川观察报道指出,2020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在四川投资8000余万元,加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拟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105座(其中,公交站3座、高速快充站15座、城市公用站33座、小区充电站40座、专用站14座),建成充电桩约2000根,加上目前现有的站点,届时成都每5公里半径就至少有一个充电站。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切实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相关企业加大投入,必将有利于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在地方上进行落地。
事实上,不仅仅是成都,全国各地也都在有效地推进着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工作。随后,当国家层面针对“新基建”的政策细则正式出台之后,也必将再对我国充电桩设施的完善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
马曰: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为广大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正向影响。而与此同时,由于“新基建”风的刮起,或也将带动着我国充电桩事业的迅猛发展。真正受益的自然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说其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亦不为过。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保持清醒,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过分依赖补贴、人们的安全、里程焦虑还未完全解除。新能源汽车赛道依然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行符合当下时势所需的政策引导、市场调整,这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的方向调整、用心程度把控,都仍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政策利好、基建落地,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但究竟跑向何方,市场和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领域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我省在人才和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推进高性能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高端软件等行业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双轮驱动,建设国家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000亿元以上,增加值9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在中西部保持第一。
下一代信息网络。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以及“三网融合”信息网络建设,统筹宽带接入。强化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加快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带动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发展宽带无线城市,加快先进信息网络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延伸覆盖,普及信息应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围绕重点整机和战略领域需求,大力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自主开发能力,重点发展通用、新结构中央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微型系统级芯片、关键IP核产品、射频识别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及系统芯片、非接触IC卡芯片等。积极发展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液晶显示面板(TFT-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LED),加快发展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片式电子元件、高频率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微特电机与组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新型显示前端用基础新材料和新器件。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加快发展面向市场的基础软件、移动计算软件平台、网络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内容加工处理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加快高端软件开发和自主软件应用,支持金融、交通等关键领域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研发。积极发展物联网环境下的交通物流、远程医疗及护理、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数字虚拟技术,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专栏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发展目标
三网融合全面推广,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基本完成,宽带无线城市大规模发展,网络装备产业进入国内前列;新一代显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传感器、新型派碰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电子元器件自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重要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应用能力大幅提高,掌握网络信息服务关键应用和基础平台技术,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0%,基本形成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进入国家先进行列。
二、重大行动
1.关键技术开发:可信网络平台技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软件及软件服务技术,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技术,宽带无线与移动通信和光通信技术,智能终端、泛在网技术,微型系统级芯片设计技术,新型显示技术,新型显示生产线专用设备关键技术,射友知频识别、新型传感器技术,物联网集中平台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新型元器件和电子材料生产技术等。
2.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建立产业联盟和创新联盟,提升数字电视、移动通讯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工程中心、实验室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智能传感等领域工程实验室,建设平板显示共性技术研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软件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业务标准库、知识库和案例库建设。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3.产业化:推动数字电视下一代传输演进技术、接收终端、核心芯片发展,积极推进集成电路、LED、微机电系统(MEMS)、智能传感器、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产业化;加快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LED)尘告谈中试和量产。
4.骨干企业培育:实施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扶持计划,鼓励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和重组,支持基础产品企业与应用企业建立创新联盟。
(二)新能源产业。
把握世界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发挥我省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新能源开发转化和装备制造两大重点,加快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促进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互动,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产业结构低碳化,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产业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增加值600亿元。
核电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核电装备科研、设计、试验、制造、安装到核燃料供应、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整体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核电装备制造,非核动力装备,核岛设计与系统集成、核岛和常规岛设备、高性能核燃料元件。发展AP1000、EPR第三代蒸汽发生器、核电汽轮机、发电机、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和主管道等核电主设备,积极推动核电配套产品自主开发和国产化应用。建立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供应集成采供体系和核电技术服务体系。构建核电设计服务、关键模块与部套件生产、基础材料和能源生产的完整产业体系。推动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应用。重视核电安全技术研究,加强核应急能力建设,提升核应急管理水平。
太阳能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关键材料、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他新型电池及组件等晶硅光伏产业。积极发展碲化镉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纳米晶硅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等薄膜光伏产业。加快发展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菲涅尔透镜、聚光光伏电池、太阳跟踪装置及控制系统等聚光光伏产业。积极发展坩埚、清洗蚀刻、丝网印刷、光学镀膜、磁性溅射、组件测试等光伏生产设备。建设一批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电站、离网型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系统,积极探索推动试验示范光热电站建设。
风能产业。以整机产品配套为重点,积极发展1.5MW以上陆地风机和3MW、5MW潮间带及丘海系列风机、变频装置、控制器、齿轮箱、双馈式与直趋式发电机、柱轴承/偏航轴承/变浆轴等各类轴承、液压控制系统、润滑成套设备、主轴、轮毂、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并网逆转变控系统、输配电设备等。实现风机整机制造规模化和系列化。加快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场,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生物质能。加快生物质直接燃烧固化气化发电等技术产业化,形成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设计、集成和制造能力。研制生物质能源成套装置,积极发展沼气能源成套设备、分布式生物质固化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分布式沼气发电成套设备、可再生生物质锅炉、生物质气化炉热解新技术成套设备。积极发展麻疯树等提取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发电。
智能电网。开展新能源发电的系统仿真、功率预测和并网运行控制等先进技术研发及推广,加强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技术保障。完善输电线路状态检测,加强智能变电站建设,促进居民用电智能化管理。积极推动智能电网运行体系建设,提高智能电网管理运行水平。
其他新能源。以电动汽车和电站储能为主要应用领域,重点发展以超级电容、大容量锂电池、含钒液流电池等为主的储能器件制造和储能系统集成,以及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并网等方面的示范应用。
专栏3 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发展目标
掌握先进核电技术,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太阳能利用设备及新材料的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示范;掌握先进风机组整体设计能力;突破下一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二、重大行动
1.关键技术开发:第三代核电核岛与常规岛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技术,兆瓦级以上陆地和海上风机模块化设计制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高效晶硅、非晶硅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光热发电技术,聚光发电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及燃烧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高效转化技术,燃气发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大功率储能电池及智能电网技术、动力电池技术等。
2.产业化:推进核电系统集成、关键模块和零部件,大型风电整机、新型风电机组和零部件,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配套设备等产业化,加快开发利用清洁高效能源,推动煤层气、页岩气以及生物质能等产业化发展。
3.市场培育: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示范,适时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加强适应光伏发电发展的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推动生物质能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开发建设,促进生物质能加快应用。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进民用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行业领域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增加值400亿元。
民用航空。重点发展军机、公务机、无人机、直升机等整机和临近空间飞行器,国产大飞机机头和ARJ-21新支线飞机机头、机身等关键部件,大型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零部件,航空电子系统产品,航空机载设备及配套产品。积极发展机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及成套设备、航空物流系统及设备。发展通用航空整机平台、配套产品、航空服务、通用机场,构建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体系。发展机体、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的维修,推进航空再制造、客改货业务、航改燃机系列产品发展。
航天及卫星应用。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航天及卫星应用技术推广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大型火箭、亚轨道火箭、空间服务系统及设备、卫星载荷系统、星际链路系统等宇航产品,推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系统开发,发展卫星运营增值服务,构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航天产业链。推进卫星地面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宇航级关键元器件开发,实施北斗用户终端批产工程、高分遥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园、北斗导航运营中心、高分遥感数据中心,建设区域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体系、卫星导航运营服务体系。
轨道交通。依托国内唯一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和相关企业、研发机构,抓住城际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机遇,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加快发展高速铁路桥梁关键功能部件、高速铁路的线路设备、高速动车组运载装备、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设备等,建设高速铁路功能部件试验检测中心。
智能装备。以先进重大装备为特色,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智能专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关键部件、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等。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系统和智能充(放)电系统。
专栏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发展目标
民用机、军机发展和应用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国产飞机发展的关键部件生产能力;掌握先进轨道交通核心技术,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需要;智能装置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领域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重大行动
1.关键技术开发:民用机、军机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实验验证技术,空中管制、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卫星通讯、导航定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应用技术,高速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制造技术,高速精密机床制造技术、远程智能化加工技术等。
2.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航空航天重点试验验证设施建设,提高航空航天的综合技术开发能力。推进轨道交通装备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试验验证条件。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推进中高档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化。
3.产业化:积极发展民用机、军机以及国家大飞机项目中立项的大飞机机头及部分前机身部件和通用机载设备,加快发展大型航空设备、航天电子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等主机或配套产品, 加快高铁大功率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等机车车辆产品及数控刀具、量具及合金材料、高速电主轴、机械主轴、高精度智能化、数字化测量仪器仪表及其他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化进程。
4.市场培育:开展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包括市场开发、航空租赁、维修服务等在内的航空服务业,推进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四)新材料产业。
紧跟材料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的国际新材料发展新趋势,发挥我省在科技、人才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重点推进稀土、钒钛、硬质合金等产业领域的发展,建成国家重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增加值600亿元。
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稀土贮氢合金系列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及贵金属催化材料、碲化镉/硫化镉、锂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铜铟镓硒复合薄膜材料、含钒陶瓷、高档锐钛型钛白、特种有机硅、氟单体以及高附加值有机硅、氟下游产品、硅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
先进结构材料。重点发展钒钛低(微)合金、新一代节约合金资源不锈钢、工程塑料、硬质合金数控刀具、人造聚晶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复合片、金属陶瓷材料及刀具、量具、矿用合金、耐磨零件及深加工产品、钨丝、钼丝和钨钼制品、硬面材料、新型焊接材料、功能性炭黑及碳石黑材料、高档钛材、高纯金属材料等产品。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超高强芳纶纤维、芳纶1414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热致性纤维、聚甲醛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醋酸纤维等重点产品。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水平。
生物医用和共性基础新材料。重点发展新一代组织诱导性人工骨、软骨、肌腱等器械和组织工程化制品,医用聚氨酯及聚乳酸等合成和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表面抗凝血改性的人工瓣膜、血管支架,心肌补片、封堵器、人造血管、生物瓣膜等介入治疗和心血管系统修复器械,血液采集、分离、纯化材料和制品等产品。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专栏5 新材料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发展目标
围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等三大领域,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品牌,培育龙头企业。
二、重大行动
1.关键技术开发:钒钛磁铁矿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新型节能多晶硅生产及硅材料副产物回收综合利用技术,工程塑料新产品开发及深加工和应用技术,高端氟硅材料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纺纶、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工业纤维、玄武岩纤维、聚甲醛纤维、热致性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化技术,稀土矿产资源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及综合回收利用技术,超细晶、超粗晶、高精度硬质合金及制品制造技术,生物医用材料制品及植入器械开发技术等。
2.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形成产业技术联盟或产学研联盟,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和技术创新团队,围绕重点领域初步形成“研发-中试-成果转化-产业化”创新链。重点骨干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产业化:加快钒钛、稀土、硅、锂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推进含钒、钛、稀土、硅、锂材料的产业化,推动化学新材料及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的发展,积极推进超硬材料及刀具、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用植入器械产业化进程。
(五)生物产业。
抓住全球生物产业加速发展的机遇,发挥我省生物资源、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重点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生物育种等行业的发展,开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名牌产品,建成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增加值30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化学合成药。重点开发预防传染病疫苗、治疗用生物疫苗、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以及破伤风、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1N1甲型流感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溶瘤重组腺病毒注射液、新型抗体类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新型抗体类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等。加快发展中药资源、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现代中药新品种深度系列开发。攻克血浆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延伸血液制品产业链。推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支持发展化学高仿药。
生物医学工程。加快推进医学与其他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开发能力。重点发展重大传染病诊断血清试剂、快速诊断试剂、医用磁共振、数字化X射线机及附属部件、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超声影像设备、血液透析设备等高端医疗诊断设备。
生物农业。支持发展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生物育种产业,积极发展动植物转基因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培育动植物超级种。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推进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应用。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开发畜禽副产物蛋白肽等产品。开发基于非粮原料的下一代生物能源,研究开发利用农作物副产品提供生物能源技术,重点支持麻风树、粉葛等优良种源的选育和种植基地建设。
生物制造。以培育生物基材料、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和做强现代发酵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突破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关键技术,培育发展生物醇、酸、酯等生物基有机化工原料,推进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生物材料产业化。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食品、化工、制浆、制革等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工程微生物与清洁发酵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四川泡菜发酵功能菌相关研究和应用。
生物技术服务。重点发展新药先导物筛选与合成,原料药与制剂GMP中试设备,促进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试验设计等专业化第三方服务。积极发展干细胞医疗及研究类生物治疗服务。发挥现代中药、基因技术等研发优势,推进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开展生物数据挖掘,建立生物信息共享体系,实现生物数据资源共享。
专栏6 生物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发展目标
形成基因工程医药、新型疫苗、抗体药物、现代中药等为代表的一批处于国家先进水平的新药开发平台,制药技术和装备研制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现代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产品创新平台,实现一批新型绿色农业生物产品产业化发展。
二、重大行动
1.关键技术开发: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及纯化关键技术,基于功能基因的生物技术药物设计关键技术,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技术,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药有害残留物的监测与分析技术,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诊断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生物有机质提升技术等。
2.创新能力建设: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依托优势企业建立完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药研发平台。建设区域性重要粮油作物、园艺作物和主要畜禽生物育种及产业化设施,强化生物育种工程化能力。
3.产业化:大力发展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药物;肺炎、脑炎等预防传染病疫苗;治疗用生物疫苗和血液制品。推动中药饮片及提取物、中成药的创新和产业化,推进抗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疾病化学药的产业化。
4.产业升级:推进生产工艺创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六)节能环保产业。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重点加快高效节能设备、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领域的发展,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技术和产业基础。到2015年,力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增加值300亿元。
高效节能。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利用、高参数节能环保锅炉成套设备、高压高动态电气驱动系统、区域热电联产、节能风机、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成套设备、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煤层气及瓦斯等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电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无极灯、节能建材等绿色节能产品。积极研发推广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压水型推进器船舶、混合动力机车等新型节能运输工具。
先进环保。重点推广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备、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高含盐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大力发展烟气脱硝成套装置、烟气脱硫关键设备、油/水分离过滤机械、多效真空制盐节能减排成套设备、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大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电子废物拆解处理、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土壤有机质提升、环保检测设备、环保生态药剂、机动车尾气治理等重点环保产品和技术。
环保节能服务。推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龙头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形成节能服务产业体系。积极鼓励和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各类节能技术服务机构提供专业能源计量和审计、能效测试、节能项目设计、节能量检测、培训咨询等专业化节能服务。加强全省节能监测监管网络建设。推广特许经营模式,发展合同环境管理、碳交易、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环境监测等咨询服务。开展环境保护设施行政代执行试点工作。
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发展共伴生矿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航空产品、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产品和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废旧家电再生资源产品、再生金属、再生橡胶等再生资源产品。推进农作物秸秆、实用菌菌渣等农产品副产品的循环利用。
专栏7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发展目标
推广应用重大节能技术装备,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企业迅速增加;突破环保产业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有比较优势的先进环保产业基地,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环境服务业有较大发展;推广应用先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重要资源再生利用能力明显提高。
二、重大行动
1.关键技术开发:煤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节能锅炉(窑炉)设备制造与集成技术,节能机电和家电产品制造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烟气脱硫及脱硝成套技术,生活垃圾成套处理技术、污泥处理技术、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治理技术,钒钛清洁生产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瓦斯及垃圾气发动机燃烧和控制技术等。
2.产业化:大力推广《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和《当前鼓励发展的环保产品(设备)》中的技术和产品,开展重点节能技术示范、产品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推进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实施节能产品惠民行动、重大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示范推广清洁、脱硫脱硝生产技术。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和高效发展,实施再制造产业化行动,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行动,促进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稀贵金属矿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及橡胶回收综合利用。
3.商业模式创新: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环境管理,大力推进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市场化、社会运营服务,发展环保节能服务产业。
D. 动辄上千万!四川重金鼓励新能源,以后也是个电动车大省了
[汽车之家?行业]?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拟制了《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进一步鼓励、推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发展。该《征求意见稿》具体包括18条措施(详细举措),涉及主机厂、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等多个产业链主体,每一条都针对性地给出具体奖励/补助金额。
例如对车企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到:对省内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销量分别达到1000辆、200辆、500辆、50辆的,每个车型给予开发生产企业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四川省将进一步支持省内整车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扩大销量,对新能源乘用车、货车、客车产品年销量达到10000辆、5000辆、3000辆,且年销量同比增长10%以上的,给予销售额0.5%的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意见稿强调了对氢燃料电池产品的支持力度,将把氢燃料电池产品纳入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支持范围,根据成套设备和单台设备的单价和实际销售总额按一定比例给予研制单位和用户单位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在智能汽车方面,支持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对投资大、产业带动强的项目按相应测试设备投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支持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改造。
《征求意见稿》还提到,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公路客运、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港口等领域的应用,党政机关更新公务用车的,除特殊情况外,应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全力推进公交电动化(含氢燃料电池汽车)。2021年,成都市公交车新增和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为新能源汽车。为了在充电方面给予支持,《征求意见稿》计划将充电基础设施及加氢站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用地指标方面予以支持。(消息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编辑/汽车之家才丽媛)
E. 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四川(南充)站启动
12月28日,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收官站于四川南充正式启动。本站活动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满足美好出行需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启动仪式合影】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组织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国家能源局。本次四川(南充)站活动得到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省能源局支持,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 南充市人民政府承办,汽车纵横、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协办,并得到了阳光财险、平安租赁、途虎养车等四家单位的战略协助,在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线上展销及直播、保险支持、金融方案和车辆及充电桩维修等多个方面共同推动新能源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哪吒汽车、长安深蓝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新能源、中国一汽奔腾、北汽福田图雅诺、吉利远程汽车、沃尔沃汽车、凯翼汽车、平安租赁汽车金融事业部以及途虎养车等多家企业参与本次活动。
新能源汽车下乡“正逢其时”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同样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推动绿色发展、保障农业安全的战略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做线上致辞,他表示,“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研究并配合相关部门出台的减半征收部分乘用车车购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购税等促消费政策,修订并完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及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规模化示范应用等举措,对统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取得积极成效。”
在此前提下,连续三年开展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过先后在山东、江苏、海南、云南、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新疆多地接力举办,正让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千村万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农村地区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条件,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能够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带动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助力农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2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依然坚持举办,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主办方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在致辞中表示,“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其中特别强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当前,绿水青山越来越成为广大乡村地区的主色调和重要的宣传品牌,因此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可谓正逢其时。”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逐年深入,其成效也逐渐显现。何毅表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不仅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还伴随着汽车企业通过供给侧改革,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历程;同时也伴随着消费者从怀疑、试探到最后欣然接受新能源汽车的过程。”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着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600万辆,达到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650万辆,成为带动汽车行业增长的绝对主力。以此视角,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有力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
不过,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何毅表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走深走实,仍然需要广大汽车生产企业沉下身子,加强研发,推出更多适合广大乡村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各地政府也继续推动和营造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消费和使用环境,为满足乡村人民美好出行需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新能源汽车下乡成产业发展“助推剂”
当前,四川省正力求充分将省内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蒋伟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四川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更是将其纳入四川省‘6+1’现代产业体系予以重点培育支持,通过努力,四川省已初步建立包括整车、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及营销服务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同时,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和锂矿资源优势,四川省大力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同步培育和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 “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同比增长86%,建成充换电站450余座、充电桩约14万个。全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明显成效。”蒋伟介绍道。他同时强调,此次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收官之站在四川举办,是对四川汽车产业的肯定和鼓励,“四川将继续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新兴产业培育,并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系列活动,为助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做出应尽的贡献。”
四川省在加快推进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电气化水平的基础之上,南充市正依托对汽车汽配产业的布局发展,畅通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循环,刺激城乡汽车消费。“作为成渝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我们已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全市汽车汽配企业已达205户,整车产量突破2.6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稳居全省首位。去年10月,汽车汽配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南充市委古正举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科普宣传,政策推荐,提高社会公共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释放汽车等大众商品消费潜力,加快培育消费新的热点,进一步在全市农村地区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更多满足老百姓绿色出行的需要。”
活动期间,多家厂商的多款车型推出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纷纷前往现场驾乘体验、选车购车。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育林表示,此次活动,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推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保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履行国家的双碳战略,依托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开发更多绿色环保、节能高效、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推动清洁创新发展,为南充汽车汽配产业集群转型提供更多助力。”
哪吒汽车川渝战区总经理石磊则认为,新能源汽车在乡镇农村有着巨大潜力和机会,“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我们将持续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坚持渠道加值,用行动坚定不移的去推动新能源汽车优质服务,为广大用户创造极致出行的体验,全力做好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
作为活动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合作伙伴,途虎养车则落地多项新能源售后服务措施。途虎养车西南公共事务总监赵丁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上涨,三电系统的售后服务已成为关注焦点。途虎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稳岗就业、新能源标准制定等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已在县域市场新开1200多家工场店,助力解决城乡“双创”及职业技能培训等问题,并通过同步进行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下乡”,提供遍布全国的汽车维修、电池检测、和充电桩维修等服务,力求让乡村车主“买的方便、用的放心、修的正规”,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据悉,2023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还将对本年度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并对活动举办三年以来的取得的阶段成果总结发布。相信在政府、行业、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F. 四川达州市实施三大举措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四川实施三大举措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首先,规划线索。发布《达州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目前,西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机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两个重点项目已经启动。到2015年,年产天然气汽车3000辆,电动汽车10万辆。二是纯首政策支持。《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明确在项目立项、土利利用、财税支持、行政审批等方面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吸引强者是三招。通过产业链投资和海外团队投资,引进3000辆总投资5亿元的鼎富安凯天然气汽车。引进重庆蔡中电动汽车10万辆,总投资20亿元;引御扒进年产50万NM3/D天然气镇裤昌综合利用生产线和总投资1.55亿元的重化装备制造生产线。
G. 大盘点:17省市“十四五”新能源规划,多地明确清洁能源发展规划
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打开电器,电能大多来自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而非传统的火电;走出家门, 马路上再难见到石化汽油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新能源 、清洁燃料 汽车 等……
自从2020年中国“双碳”目标后,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 财经 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均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 社会 热议的话题。
为实现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各地陆续推出详细的进程规划,而像石化、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将面临新的能源结构调整压力。近期,全国17省市(自治区)已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均涉及新能源利好消息。规划文件均在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转型方面进行了着重强调,其中,广东、江苏、河北等部分省市出台的文件中制定的目标水平整体较高。
河北省:
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及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
上海市: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培育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增长点,延展绿色经济产业链。在公共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 汽车 ,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绿色交通体系。
贵州省:
2021年,贵州省将抓好四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利用现有水电站送出通道,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新增600万千瓦。
西藏:
十四五期间,西藏将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底,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
甘肃省:
甘肃酒泉将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致力于建成千亿级规模的清洁能源产业链。
陕西省:
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山西省:
全力培育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 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促进可再生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青海省: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建立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系统,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发展储能产业,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海南、海西清洁能源基地,推进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保护性开发,开展水风光储等多能互补示范。
江苏省:
江苏将继续发展光伏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产业。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26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GW、14GW,江苏省在“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9.16GW。
浙江省: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到2025年为止,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00万千瓦和630万千瓦的目标,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
四川省:
四川的“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即甘孜、阿坝、凉山州及攀枝花市,在“十四五”期间的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2000万千瓦。
基于在资源和政策方面的优势,成都将氢能产业的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为了完善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成都将在2022年之前建设加氢站15座以上;1条氢能源新型轨道;1个氢燃料发动机研究中心等。
山东省:
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2021年山东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409万千瓦以上。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农渔业”开发模式。近日,山东利津县刁口乡4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项目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云南省:
“十四五”期间,云南将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加快金沙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以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大型水电站基地以及送出线路为依托,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
广东省:
十四五期间,要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江西省:
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发展,到2025年力争装机达到19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生物质装机分别达到700、1100、100万千瓦以上。
内蒙古:
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壮大绿色经济,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项目新增并网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到“十四五”末,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超过1亿千瓦。
辽宁省:
培育壮大氢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建议”指出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洁净能源等产业部署一批创新链。
H. 四川新能源汽车发展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和发展规划。昨天早上,与&other新生力量·新能源·新力量&rdquo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主题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川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
四川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谈现状
去年,四川汽车产量占全国的5.2%。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去年,四川汽车产量达到150.8万辆,同比增长15%,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2%。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SUV、公交车、卡车、特种作业车等较为完整的产品序列。,并初步从整车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昌租发展到充换电设施。到2020年,四川还将力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量提高到30万辆,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四川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优势
基础资本资源和人才优势明显。
程应该如何基本拥抱新能源汽车2.0时代?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30年的新能源汽车研究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理事、清华大学教授陈全实对与会代表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一步是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充电设施。
对此,他提出&ldquo调整、巩固、丰富和提高。八字方针:调整思路,把高速发展方式调整为高质量发展方式;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丰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转化;提高产品质量、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布局服务体系,就实现了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对四川并不陌生的陈全实告诉陈教授,在谈及成都首都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时,他认为包括成都首都在内的四川资源禀赋优势非常突出,锂矿资源占全国探明产量的52%,初步建成国家级锂材料和锂电池生产基地,水电资源也非常丰富,居全国第一。同时市场潜力巨大,成都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保障。此外,成都基础大学还拥有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基础首都分院等实力雄厚的院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优势明显。&ldquo下一步,成都基础需要认清自身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扬长避短,鼓励创新,瞄准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羡坦&rdquo。
四川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合作
&ldquo新生力量&rdquo瞄准基础资本市场。
就国内汽车市场而言,造车&ldquo新生力量&rdquo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的生力军。他们如何看待它作为一个基本的大都市市场?
新特汽车被称为最年轻的造车新势力,其首款产品围绕续航、面值、智能、品质和价格进行定义。信特汽车副总裁宋森告诉记者,这款车是信特今年的量产车,将于下半年分批交付用户,交付地点已选定为成都之都。&ldquo此外,我们还在与成都资本相关部门就深度合作进行沟通,合作内容最早可在两个月内确定。新特汽车的R&D和制造基本有可能落户成都。&rdquo宋森告诉记者,成为基础资本最有希望的原因是成为一个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更强更智能的第二辆车也将有望诞生在基础资本耐派兆。
今天,边肖汽车的简介到此结束。以上是汽车边肖简要介绍的四川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在昨天的会议上,23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品牌集体亮相,发布了最新车型和淘汰方式&ldquo2018中国(成都首都)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向所有方向展示整个车辆。电力&rdquo同时,车联网的核心技术和淘汰方式也聚集了国内造车的新旧力量,围绕新能源、新技术、新变化、新车型等模块&ldquo变道超车&rdquo新思维、新实践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动力。
百万购车补贴
I. 最高奖励1000万,四川省鼓励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发展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关于征求《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此公告的发布是为了加快推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对于新能源领域和智能汽车方面,意见稿中称,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国家支持建设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专项奖补,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专项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见稿还将,充电基础设施及加氢站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用地指标方面予以支持。在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设施的,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