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容易着火吗
1.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有多频繁覆盖了多少品牌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是非常频繁的。其中就覆盖了比亚迪和特斯拉等品牌新能源汽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喜欢购买新能源汽车。然而新能源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给驾驶员带来比较舒适的驾驶体验。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从而让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
需要拥有严格的质量保证。
最后我个人觉得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会出现频繁熄火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是你们汽车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所拥有的质量并不能得到比较好的保证。所以我个人认为任何厂商在进入这个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都应该选择严格把控质量。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消费者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能够让顾客拥有比较安全的驾驶状态。
2. 新能源汽车真的很容易自燃吗自燃的原因又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真的很容易自燃吗?自燃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个月内,世界各国依次产生3起特斯拉汽车自燃事故,2起ES8自燃事故。就在前不久,刚上市吉利星越PHEV车系也产生了一起自燃事故,这使新能源汽车自燃变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也引发了许多新能源汽车主的焦虑。新能源汽车真的很容易自燃吗?自燃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侃侃新能源汽车自燃的那些事儿。
镍氢充电电池有着记忆性,记忆性就是指充电电池长时间不完全电池充电、充放电,易在电瓶内留痕迹,减少电池电量的情况。就像充电电池记忆力客户日常的充、充放电力度和方式,时间长了难以更改这个模式。因此镍氢充电电池不适宜做为新能源汽车的最佳选择充电电池。什么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比大并且并没有记忆性呢?那便是锂电池。对比镍氢充电电池,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必要高于48%上下,这也就意味着同样容量用电量锂电池容积还小,净重更加轻。加上纯天然无记忆性的特点,锂电池是插混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不二之选
3. 新能源自燃率高吗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并不比燃油汽车高多少。实验室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低于燃油汽车。
物质自燃的分类:
根据热源的不同,材料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加热自燃两种。正常情况下,一般可燃物质和空气体接触会经历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但速度很慢,析出的热量很少。同时不断向周围环境散热,所以不能像燃烧一样发光。如果温度升高或其他条件改变,氧化过程会加快,析出的热量会增加。如果不是所有的热量都能散发出去,就会积累起来,这样温度就会逐渐升高。当它达到这种物质的最低燃烧温度,也就是这种物质的燃点时,就会自行燃烧,这就是自燃。物质受热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温度。
自燃的原因:
在自燃温度下,可燃物质与空气体接触,不经明火作用即可燃烧。自然点不是一个固定值,主要取决于氧化时析出的热量和向外的热传导。可见,同一种可燃物质,由于氧化条件不同,因素不同,其自燃点也不同。
4. 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不到油车一半,真的吗
7月29日,河南安阳一新能源 汽车 在充电中起火
今夏以来,中国新能源 汽车 再度迎来频频着火的季节,让人感觉,电动 汽车 起火概率相当高。但是,来自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却与我们的直觉相反: 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不到传统燃油车的一半。
9月20日,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会(GIMC2020)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介绍了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在新能源 汽车 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他介绍,2019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万分之0.49,2020年是万分之0.26,比燃油车的万分之1到万分之2,要低很多。
孙逢春院士在GIMC2020演讲
1
国家平台七大总结
孙逢春介绍了国家监管平台发现的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7大总结。
结论1
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比例低于传统燃油 汽车
2019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率是万分之0.49(2019年事故涉及187辆,2019年保有量约381万辆)。2020年以来,新能源 汽车 年化火灾事故率是万分之0.26(因新冠疫情总体出行里程减少)。而根据公安部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万分之1-2。
结论2
中国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故率显著低于国外水平
2012-2019年特斯拉安全报告表明,每行驶2.8亿公里,就发生一起特斯拉燃烧事故,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燃烧事故率是4.47亿公里1次(2018年-2019年国家监管平台统计数据)。
结论3
涉及大型车企着火的车辆较少
结论4
着火车辆中乘用车占比较大 (2020年目前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中,乘用车25辆,占起火车辆46.3%,专用车25.9%,客车24.1%,其他3.7%)
结论5
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
结论6
运动状态下着火车辆较多。 静置31.4%,行驶状态40%,充电状态17.1%,未知状态11.4%。
结论7
2017年及以前出厂新能源 汽车 事故率较高。
孙逢春还介绍,国家监管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可能发生起火的车辆做预警。新能源 汽车 燃烧事故是“可发现、可预判、可处置”的。
国家监控平台的预警能力
截至2020年3月,发生燃烧事故的车辆,有70.9%接入了国家监管平台,其中又有62.9%的车辆,在事故发生10天前,国家监管平台进行了预警提醒。
2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国家监管平台这一结论?
分析1: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件就是这么多吗?
孙逢春介绍,至2020年3月,新能源 汽车 接入国家监控平台的比例是81.89%。照此推算,如果有新能源 汽车 起火,至少八成会被记录在案。
不过, 越是老的车,越可能没有接入监管平台,而他们的起火概率比后来的车要高。 一是因为当初的技术水平差,二是一些部件老化,或无人看护。这一点,国家平台的结论也是认可的——2017年及以前出厂事故率较高。
其次,虽然监控平台接入比例比较高,但是不是所有起火都被监控了?国家监管平台“2020年目前统计的54辆着火车辆”,没有说明统计截止时间。而根据 我看到的一份基于媒体报道的统计,2020年截至9月3日,就有76起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
我个人认为, 真实的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可能要在国家平台统计的水平上高不少。
另外,在对比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和燃油车起火概率时,要考虑到,目前保有的新能源 汽车 都还比较新,而燃油车要老的多,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可能新能源 汽车 起火概率要相对升高一些。
分析2:乘用车占比较大?
这点,如果考虑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 汽车 中占比目前近8成的背景,而实际起火占比仅46.3%来说, 乘用车虽然占比大,但起火概率更小。
而且,乘用车起火容易被外界获知,而客车、专用车的起火,如果发生在企业内部场所,可能更容易被掩盖,而没有被记录下来。
分析3: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
2017年之前,中国新能源 汽车 大部分用的磷酸铁锂,但是如监管平台所说,起火比较多。磷酸铁锂本征安全性较好,但在中国新能源 汽车 实践当中,似乎并不支持这个结论。可能是在起火速度和爆发性上,磷酸铁锂比三元好一点。
分析4:充电状态起火不多?
5.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起火不断
公开资料显示,从3月8日到6月15日,国内外总共发生10起新能源汽车燃烧事故,涉及特斯拉、蔚来等17辆新能源汽车。从数据看,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占比,新能源汽车燃烧事故并不多。新能源汽车属于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关注度比较高,再加上某些媒体有意无意地炒作,一起燃烧事故够它们炒上几个月,所以新能源汽车燃烧事故发生后,只要打开网页,满屏都是相关消息。相反的,燃油车自燃虽然也经常自燃,却因为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媒体根本懒得报道。这样一来,就给不明真相的群众带来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燃油车不会燃烧的错觉了。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为驱动能源,车上高压电路密集,加上动力电池属易燃物品,的确会发生燃烧事故。引发新能源汽车燃烧事故的原因是热失控,而短路则是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的根本原因,因为短路发生时,短路点会因电阻加大,在瞬间凝聚大量热量,当热量凝聚到燃点时,燃烧事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造成新能源汽车短路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辐射,这既有质量问题,也有用户使用不当的原因,当然也有意外因素。机械滥用一般发生在交通事故后,动力电池由于受到剧烈碰撞而受到挤压、穿刺,造成外壳变形或破裂,电池内部的隔膜因此撕裂,使电池发生短路。另外,有些人好奇心比较大,闲着没事干去拆解动力电池,也会使电池受到挤压穿刺。电滥用就是短路,包括电池短路和电路短路。像电池过放过充、大电流充放电、在0℃以下的环境中充电等,都会使电池内部的一部分锂离子无法顺利完成负极嵌入,形成锂枝晶,当锂枝晶足够长时,就会刺破电池隔膜,形成短路。而车辆涉水后电池进水,则可能直接使电池短路。另外,电路老化,私改电路或加装电器,使用不合格充电设施充电,充电功率超过电路负载能力等,也会造成电路短路,引发短路燃烧,殃及车辆。不过,车辆燃烧事故对车企品牌形象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车企非常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为确保新能源汽车不发生燃烧事故,车企和电池厂商除了会严格按国家标准对动力电池进行安全测试,还给车辆加装了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温控系统,密切监控电池温度,及时控制充电电流,尽量避免燃烧事故发生。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日常用车时,一定要注意按规范用车,注意平稳驾驶,不急加速急减速,不过放过充,尽量少用直流快充,尽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要严格按规范给车辆充电,不得使用不合格充电设施充电,不用网购的大功率便携式充电器充电;不私改电路,不加装电器;不轻易涉水,涉水后要寻求4S帮助;要经常检查电路是否出现老化或磨损,按要求前往4S做定期保养;夏季尽量把车停放在阴凉通风处充电,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处充电,以免电池温度过高;严禁飞线充电和雷雨天气充电。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车辆燃烧事故发生了。 目前,国内电芯的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仍然存在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此外,电芯模块里面,可能会存在一些很难被检测出来的微短路。这些微短路,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蚂蚁穴一样,对于一个大坝而言,它刚开始是不会有影响的。但是,电动车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池包经历过成百上千次充放电,或者因为进水以及碰撞等缘故,这些微短路会不断变大,最后导致整个电芯模块的短路,然后热失控就发生了。一旦电池出现热失控现象,BMS首先要能够精准的检测出来,识别出具体是哪个电芯模块发生了热失控,然后它会马上做两件事:第一,强制启动液冷系统,以降低热失控蔓延速度,延缓爆发时间;第二,跟整车系统配合,通知乘客赶紧逃离。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BMS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只具备一些基础功能,如显示电压电流,对充电放电进行管理等等。很多厂家推出的BMS其实都还没有真正的热失控管理功能。 伴随着世界不可再生能源的逐年递减、环境污染状况的逐年增高,新能源汽车俨然成为了目前世界车市上的“新角儿”,在低消耗、低污染、低消费的整体优势之下,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也有着专属于它的安全隐患,那就是用电安全,目前国内已经发生过很多起的新能源汽车自燃、起火状况,那么面对这些频繁起火的新能源汽车,车企和生产厂商应该对汽车的哪些方面做技术改善呢?或者说新能源汽车起火不断的背景下,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基于新能源汽车本身,其起火不断的根本原因便是电池,目前虽然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发动机的应用搭配,但是电动机的加入、使用,都让它们拥有和纯电动汽车同样的用电安全隐患,而电池质量参差不齐也是新能源汽车起火最根本的原因。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潮开启之后,全国上下很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都在靠不同的手段贴近补贴合理化的边缘线,但是一味地追求政府补贴,却不合理检查自身电池质量也让很多新能源汽车在上市时便拥有安全隐患,这种隐患存在于消费者上路使用、充电的全部过程,所以如果消费者在上路行驶时速度过快、充电时相应功率不匹配都有可能引爆安全隐患,造成汽车起火的状况。同时,很多车企为了盲目迎合国家补贴政策和相应技术调整以及门槛设定,都会将自家新能源汽车所配套的电池能量密度做提高,可是这个基础并没有建立在成熟的电池制造技术之上,所以这也是诱发新能源电动汽车起火事件的另一个因素。可以说相应的起火事件,大多都是因为汽车本身的技术不合标准,偷工减料下减少的成本预算也让汽车整体的安全性更低,所以面对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的现状,车企和生产厂商应该严格要求、处理相应的技术核心,保证出厂电池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同时相应的监管部门也应该做到严格的后期检测,以此来保证消费者的购车安全,从而减少新能源汽车的起火概率。 1:新能源汽车起火不断?作为新能源汽车来说,发生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件经常出现在各个媒体的报道中,我查阅了一下有关新能源汽车自燃起火的事件,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今年1~10月全国发生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40多起!由于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市场来说更能触碰到公众的神经!2: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发生碰撞或者是线路出现问题是非常容易起火和爆炸的,因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稳定性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还有不少差距,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情就是市场上燃油车的保有量比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多燃油车每年发生的自燃事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新能源源汽车的自燃事件根本不值得一提。总结:就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还是比较少的!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本来就是稳定性不太高的东西,发生自燃事件只是概率事件,我们普通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选择那些保有量大,口碑好的新能源车。 三元锂电池的不稳定性:高于200度就有可能燃烧,一点就着,同时会释放出氧气,造成类似于火药的 热失控。一旦着火短时间内会爆燃。热失控,俗称就是失火了、爆炸了。失火,肯定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以下3种:机械:碰撞挤压、针刺。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是有序组合的,碰撞挤压、针刺等状况是打破有序组合,发生内短路释放大量的热,从而引发热失控。电:长期内短路、外短路、过充。长期内短路可理解为电池老化的一种形式;外短路可能由错接、进水等引起;过充很好理解,就是充电充多了。热:接头松动内阻大、车辆起火加热电池,引发电池热失控、二次爆炸。一般来说,电池着火了,逃不过机械、电、热这三种诱因。但电池从正负极材料到装在行驶的汽车上,经过了电池厂、Pack厂(有时候电池厂或主机厂兼做Pack)、主机厂等好几手,如果发生了自燃事故,那到底是谁的水平不行、谁粗心大意了,我们该问责谁呢?材料层面: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构成了电池单体,材料本身就决定了这种电池有多大的危险。打个比方,如果是NCM三元锂电池,不管是宁德时代造的、还是不知名三流小厂造的,只要持续过充,都会自燃;而如果是铅酸电池,那么即便质量差一些,过充也不容易自燃。单体层面:单体设计、生产质量。三星Note就是因为单体设计过于激进,受挤压后导致内短路而起火爆炸。而特斯拉所用的18650电池,一般都会设计有CID(电流中断装置)、PTC(可恢复保险丝)等安全装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NCA材料的风险——材料层面的先天缺陷,可以在单体层面来弥补。Pack层面:Pack就是所谓的“储能装置总成”,俗称电池包。电池包要做好机械设计、防水设计、高压安全设计、防火阻隔等,以保护电池远离碰撞、挤压、针刺等机械滥用,远离进水短路、错接等电滥用,远离接头松动等热滥用。 在今年2月13日,国家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里的核心主旨为提升续航里程高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降低续航里程低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因此,对于车企而言,想要获得补贴的门槛是增大了,车企想要获得补贴,必须生产续航里程高的电动汽车。此外,刚才提到的汽车起火主因,跟电池热失控有比较大的关系。那么,新能源汽车起火不断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一些厂商为了达到获得补贴的续航里程标准,盲目追求续航里程而罔顾技术上的不完善,而造成的问题。安全是汽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危害的是人的性命安全。车企研发技术的进步,必须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严格自律,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利益而忽略技术上的不完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我并没有感觉到新能源汽车起火不断。可以看一下网络上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国内外共发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9起,而截止到2018年6月份,国内外共发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10起。在比较早的2016年发生的可能稍微多一点,达到35起。像比较出名的特斯拉纯电动汽车,出现过的燃烧事件达到了40起左右,这个数据单纯来看,感觉挺多的,但是和传统燃油车相比,这些数据并不算多。因为新能源汽车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并没有太长的历史。而新兴事物最容易招来人们的关注度。不论是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都可以被人们放大传播。而尤其是坏的事件时,它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会更大。汽车自燃属于重大安全事故,不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如果那段时间发生在新能源汽车上。那么大家就可能会觉得它的电池非常不安全。其实做传统燃油车做得好的企业,他们做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对产品的把控和质量的监督过程还是比较到位的。而有些新进入的企业。他们对汽车的检测和测试方面有些欠缺,并不完全充分,为了造车感觉比较仓促。存在安全隐患的几率比较大。有些车企在生产动力电池的时候,为了增加电池的续航里程。还没有充分测试其稳定性的情况下,增加它的能量密度。给电池起火燃烧,埋下了隐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汽车的电路和线路非常多。出现短路的情况下,也容易引起火灾。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种健全的政策推出。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也会变得越来越少。毕竟不能因噎废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嘛。 @2019
6.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为何频繁不止汽车燃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随着环境污染的状况不断加重,很多新能源产品都被人们发明出来了,比如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低,而且能源的消耗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和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有一个专属的安全隐患,就是用电安全问题。在目前,我国就发生了很多起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这些起火事故之所以会频繁不止,小编认为应该和这些原因有关。
比如消费者在道路上驾驶新能源汽车时,由于行驶的速度太快了,或者是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候,电池的功率不匹配等,都可能会诱发电池出现爆炸的情况,从而让汽车起火。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频繁发生,主要原因就是汽车本身的技术问题和电池问题。
7. 新能源汽车起火是什么原因
【太平洋汽车网】主要是充电不当、猛烈撞击、严重浸水后导致的。当发生碰撞时电池组产生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短路,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最终引发起火。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部分车型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两种电池均属于液态锂离子电池。
主要是充电不当、猛烈撞击、严重浸水后导致的。当发生碰撞时电池组产生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短路,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最终引发起火。建议定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养护、养成良好安全驾驶和充电习惯。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部分车型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两种电池均属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对液态锂离子电池来说,充放电反应其实就是内部的锂离子运动过程,在长时间充电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加剧,温度逐步上升,就很容易导致起火现象的发生。
而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如果发生碰撞或者是形变,很容易发生锂枝晶现象,从而导致起火。所以从厂商的角度上来看,需要提升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和防护能力。而防护能力主要表现在底盘的防护上,因为目前的纯电动汽车电池主要布局在底盘位置。
新能源汽车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尤其是对动力电池以及相关线路的检查。除此之外需要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避免使用快速充电桩长时间进行充电。另外,也需要养成安良好的驾驶习惯,保证安全驾驶,避免出现碰撞的事故。而在选择路面方面,尽量选择路况较好的线路进行形式,避免底盘受到刮蹭。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