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5年10倍新能源汽车

5年10倍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 2023-03-08 03:22:04

1. 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分析

汽车新能源专业就业前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好”。行业符合国家政策扶持标准,国家每年安排10~2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及支持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此外,财政部未来还将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推广使用混合动力公交车,继续加大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这表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将加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与日俱增。说到就业,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学生就业率非常高,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本科就业率是100%,一直高于学校其他专业。北京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所有120名研究生,15~16名博士生。其中,60%的学生选择了风电、太阳能方向进行研究,剩下40%的学生选择了电动汽车为研究方向。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读博;大部分学生去了相关研究院、研究所,包括航天二院、电科院、铁科院、天津汽研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如福田汽车、普天新能源、西门子、华为等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著名企业
电机类: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骏、京津电动等;
电池类:北大先行、中新国安(盟固利公司)、比亚迪、ATL等;
电池储能类:东莞的赛威微电子公司。

2. 车企规划达官方目标10倍 新能源车或将产能过剩

瞭望|警惕新能源车产能过剩风险

◆ 规划产能已经远远超过预期,产能过剩风险日渐累积

◆ 各类资本竞相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形成大量产能

◆ 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面临严重产能过剩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被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能够缓解当前所面临的能源与环保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以推进我国由传统汽车大国向现代汽车强国转变。

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各类投资主体竞相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分别是2012年的63.3倍和60.7倍,已经连续3年在全球产销量排名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一半以上。

但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相伴的是,该产业产能过剩风险正在不断累积。当前,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未雨绸缪化解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过剩风险。

【警惕产能过剩风险日益加剧】

一是规划产能已经远远超过预期,产能过剩风险日渐累积。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但是,根据中国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高达1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定目标的10倍。以上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能过剩已现端倪。

二是各类资本竞相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形成大量产能。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力扶持,各类资本潮水般地涌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造车运动”。一方面,传统的车企纷纷宣布了几何级的产销增长计划。如北汽新能源计划2020年实现年产销50万辆,比亚迪计划到2020年投资150亿元实现60万辆产能等。另一方面,一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乐视汽车、蔚来汽车、车和家等,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对上述车企进行了投资。

此外,一些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开始涉足新能源汽汽车领域。如格力集团、五粮液集团、中信集团、汉能集团等均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许多没有造车经验的投资主体纷纷杀入该市场后,在短期内快速形成了大量产能并为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三是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面临严重产能过剩。

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异常迅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从2014年到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8%、324%和78.6%,2016年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据测算,当前形成的产能若全部释放,会形成170GWh/年的巨大产能,大约是目前市场实际需求量的7倍多,可以满足年产500万辆的电动乘用车和50万辆电动大客车的总需求,而按照相关规划,我国到2025年都达不到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量。

【过剩风险三大成因】

首先,过度补贴等产业政策增大了产能过剩风险。

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补贴、技术研发扶持、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特别是政府的财政补贴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最大源动力。除了中央补贴外,很多地方政府按照1:1的比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配套补贴,两级政府的补贴总额高达6万~10万元,一些小型电动车变成了零成本甚至负成本。受高额补贴诱惑,大量企业不按市场实际需求过量生产,有的企业甚至违规造假“骗补”,从而埋下产能过剩隐患。

另据威尔森咨询公司发布的《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报告》,若扣除政府的补贴,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市场成交价格是合资品牌的2倍,即自主品牌车价格优势主要靠政府补贴来维持,未来随着补贴的退坡制度实施乃至完全取消,面对合资品牌强大的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国内大量靠政策刺激而建立起来的车企必将面临市场清洗,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产生严重产能过剩危机。

其次,单一GDP政绩观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风险高企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政绩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具有产值大、利润高、带动性强等特点。新建项目产能一旦形成,必将大幅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例如,某汽车集团新能源乘用车在某省的项目建成后,按年产60万辆车估算,年产值将高达600亿元,占到全省GDP的1.5%。

受利益驱动,各地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均热情高涨。目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15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这种不顾本地发展条件而盲目跟风上马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的做法,将给以后的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影响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优势企业和高效产能无法进入,弱势企业和僵尸企业得以生存,加剧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风险。

再者,行业进入门槛低也易形成大量低端过剩产能。

相比较传统汽车制造业极高的进入壁垒,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主要集中在电池等几个大的核心零部件上。据测算,传统燃油车的盈亏平衡点为200万辆,而电动车的盈亏平衡点仅为10万~20万辆。正是相对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新能源汽车易成为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当前,一些并不具备研发、生产以及制造新能源汽车能力甚至缺乏造车经验的企业,利用新能源汽车行业较低的进入门槛,采取控股、合资建厂、切入供应链等投资手段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短期内易形成大量低端过剩产能,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策兼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其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继续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根据最新产业及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研究编制新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各个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战略与目标,避免由于盲目发展引发产能过剩。

完善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出台相关采购细则,通过技术标准控制、比例控制等推进政府采购活动有序开展,有效化解新能源汽车的过剩产能。

推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伙伴关系,促进市场各个主体共同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克服政企信息不对称、产业政策滞后、政策实施效率低下等导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其二,优化政府补贴扶持方式,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目录的技术门槛,并对进入目录的相关产品进行动态调整;改变当前补贴发放的“普惠制”,转为“奖优扶强”,提高财政补贴的扶持效率。

为防止过度补贴,建议地方政府的补贴方向由鼓励购置转为支持使用,对使用环节可以增加使用年限等要求,出台停车费减免、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过桥费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扶持力度等。

借鉴国外经验,实施“汽车折价退款”的以旧换新政策等。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力度,针对“骗补”行为,建议政府部门联合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进行监管,同时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和奖惩办法,利用互联网及媒体实现社会监督。

其三,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改变单一的GDP政绩考核观,建立多元化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以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统一各个地方的财政政策,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以及车型目录,取消地方目录,强制规定进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财政补贴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对集中采购的管理,推进政府、国有企业、公共交通等单位在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招标程序等方面更加公开透明,防范各地对本地车企照顾行为的发生。

其四,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培育发展消费市场。

加强示范推广,进行消费引导。提高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数量和质量,营造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同时,强化消费引导,加强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从低碳出行理念等方面共同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方面包括出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等,“硬件”方面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售后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培育消费市场。主要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支持国内过剩产能走出去,加快培育知名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商业模式上,探索推进电动汽车或电池租赁服务、整车或固定充电桩共享服务,以及分时段租赁等。

刊于《瞭望》2018年第14期

3. 2023年电动汽车的销售量或为现在的十倍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超过3.6亿辆。NavigantResearch认为,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充电桩的快速发展,未来十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快速发展。该机构高级分析师RyanCitron解释说,“除了这些新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环保趋势也是全球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各国政府将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促进可持续交通产业的发展。同时,消费者可以逐渐发现替代交通的价值,例如缓解交通拥堵、避免高昂的燃油成本、保护环境和减少雾霾。”除了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和运营商也在尝试运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经过研究,纯电动汽车更加环保,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减少了排放。特别是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年轻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较高,这一消费群体也在向亚太等新兴市场扩张。因此,年轻消费者将是电动汽车的主要目标市场。

4. 新能源汽车5年后的电池衰减如何新能源车可以开10年吗

提及纯电动汽车,大家最关心的是就是续航问题,现在化学电池(可充电)虽有能量密度瓶颈,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池充放电管理不断优化,纯电动汽车综合续航里程上300公里已经问题不大,应付日常通勤更不在话下,剩下就是随着年限增加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了。

新能源车可以开10年吗?这大概是每位新能源车主买车前计算过的一个问题,相比燃油车,只要发动机、变速箱靠着保养就可以一直运行,没有哪家车企的发动机会说这车跑到多少公里或用多少年就必须换发动机、变速箱。当然,这也是燃油车的核心竞争力。
反观纯电动汽车,其使用的电池组随着里程的增加,容量衰减是不可逆的,达到一定的极限之后,就只有换电池这一条路可以走。简单的说,从交钱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确定了这台车总共能跑多少公里,然后你得花大价钱去换电池。

说回电池寿命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哪个汽车厂商能够保证电池的寿命时长,但根据厂商给的电池质保时间来看,大多数厂商提供的数据是电池的寿命能达到1500-2000次充放电,如果是每天一充的话,那么一年就是365次,从电池的从放电次数来看可以使用3-6年。
以吉利帝豪新能源为例,厂商给出的电池组质保是8年或者15万公里,单这一点,新能源想要开上10年动力电池还没有问题的话,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有人会说电池只是衰减,并不是不能充电使用。那么换个角度来看,同样以帝豪新能源为例,数据上给出的整车质保是三年或者12万公里,,假如一年跑上个15,000公里的话,顶多也是跑8年。等到质保期都失效之后,换配件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资。
至于说新能源汽车5年后的电池衰减如何,以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来说,其电池用过5年之后,电池容量自然有一定程度的衰减,譬如能跑480km的里程的车子可能只剩下300km左右的里程。当然,具体的衰减程度还得看车子的用情况而定。

5. 电动汽车好开吗

自己算是比较专业的写过这方面的内容,虽然不是从事这个行业。
简单点讲,电动汽车于国内而言,分成低速电动车和高速电动车。如果是老年人代步平时就几公里买个菜或者帮接个孩子什么的,通常是低速电动车或电动代步车。如想替代普通的燃油车这种,作为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指的高速电动车。如果是老年人用,低速电动车算是不错吧,使用频率不高,价格也能接受。单纯从用的角度而言,是比燃油车好些。
如果是想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言,千万不要买。看看就好,除非你有钱,买了玩玩尝鲜的想法,不在意是否值不值得会不会亏钱,那就可以买。电动车的电池占成本的一半。。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池,二年后性能基本年掉一半,这还是大品牌好质量的电动车。当然进口的某些品牌的会好些。但无论什么样的电动车电池,都不可能坚持到5年。五年后电动车的残值,按重量算连废品都不如。最直观的可以网上看看二手电动车的价格,进口二年左右的电动车价格,价格最少掉三分之一,有些可能会掉到二分之一。
另外电动车还有一个比较严重是,冲一次电能跑多远,冲电时间的问题。如固定的上下班,距离比近冲,单位可以免费冲电。在这个情况下,买电动车用还算可行。如果有一条达不到,买电动车就是自己坑自己。就算满足这个条件,算上车的贬值率,电动车用起来还是比燃油车贵许多。
以最好的使用状态来算,一年下来冲电与烧油的车,电动车使用成本可能纸面计算能少三分之二,但贬值率大概是5到10倍。而且一台电动车的寿命其实就五年,五年后换电池相当于重新买车。
假设20万买车,在跑同样里程的情况下。。。燃油车每年使用费用2万,5年10万。5年后卖掉车还值10万,也就是想开车每年需要4万。。。如果电动车20万,每年5000使用费用,五年2.5万,5年后卖最多值2万。那么每年开电动车的费用超过燃油车,这还是在电池能用五年的前提下。但事实是不可能有电池能够坚持五年。。。。
这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说明,真要技术性的说完,太长了。总之电动车取代燃油车作为家庭主要车辆使用,别尝试,会自己锤脑袋问自己为什么这么2。20万能买到什么品质的电动车,本身就是挺可笑的事,自己去查,但20万买个挺好的家用车是没问题的。
当然有折中的方案,买双动力的车。是双动力,不是辅助电机的这种。

热点内容
奥迪a6l棕色内饰多少钱 发布:2025-01-23 01:04:05 浏览:372
南骏自卸车490货车价格 发布:2025-01-23 00:59:34 浏览:951
越野杏耐 发布:2025-01-23 00:38:13 浏览:891
10佳内饰 发布:2025-01-23 00:26:20 浏览:579
自动档皮卡如何 发布:2025-01-22 23:49:25 浏览:127
新骐达内饰颜色 发布:2025-01-22 23:44:46 浏览:373
郑州出发自驾游路线不爬山 发布:2025-01-22 23:44:46 浏览:670
吉利宾瑞图片内饰 发布:2025-01-22 23:44:01 浏览:535
保时捷macan算越野车吗 发布:2025-01-22 23:29:21 浏览:429
威兰达内饰功能 发布:2025-01-22 23:20:06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