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河南新能源汽车投产

河南新能源汽车投产

发布时间: 2023-03-04 19:04:02

⑴ 比亚迪能给郑州带来多少gdp

新浪科技
31.8万粉丝
关注
行业巨头相继落子中原,郑州搭上新能源末班车?

新浪科技
2022-11-07 17:16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官方帐号
关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是郑州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新方向。
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 宋豆豆 报道
2021年11月,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成立之初便重磅推出了《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报告》,对十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沿城市的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深度分析解读。
今年,21世纪经济报道与汽车之家强强联手,在去年《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报告》的基础上共同打造的《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拟)将于年底发布,选取城市从去年的10个扩充为15个,核心数据也从规模实力、产业密度、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等产业端数据,扩充了新能源汽车城市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消费特征、消费保障等消费端数据。
在报告正式发布之前,我们首先将15个新能源城市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与盘点,在去年《寻找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基础上,今年的系列报道升级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商业地理》。
最后一站,来到喊出“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口号的郑州。
8月24日,一款荣威iMAX8EV纯电动商务车在郑州经开区量产下线,标志着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年产30万台的整车第二工厂正式投产。
“从2017年9月27日投产至今,我们在郑州已累计生产120万辆汽车了,仅整车不含上下游产业链,上汽在郑州创造的产值累计已超800亿元。郑州基地已成为上汽乘用车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制造基地和最重要的出口基地。”上汽乘用车郑州分公司总经理丁波难掩喜悦。
5年突破百万辆,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是郑州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的一抹靓丽剪影。随着新旧动能转换,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换道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掀开了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回首过去,在21世纪初中国汽车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期,郑州未能抓住乘用车市场的发展红利期,但不可否认的是,郑州也积累了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基地、海马汽车等6家整车企业以及精益达、比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
凝视当下,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增长期,看到600公里外的合肥押注蔚来,1000公里外的上海抓住特斯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化身“风投机构”深度参与造车,收获巨大关注的同时,构建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合肥们”崛起的重要支撑,郑州开始坐不住了。
在新与旧的裹挟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筹码被摆上牌桌,郑州也逐渐开始显露“野心”。从引进比亚迪项目,到宇通集团旗下新能源商用车基地项目开工,再到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二期投产,甚至在官方文件中直接“点名”两家造车新势力——重点引进特斯拉、蔚来,郑州毅然投入到“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竞逐赛中。
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认为,目前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形成了以宇通客车、新能源专用车(环卫车)为代表的国内领军企业,为做大做强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不够健全,产业联动性有待提高;二是缺乏乘用车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三是创新投入不够,行业人才缺乏,高层次产业人才供给能力不足形成掣肘;四是充换电站建设缓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配套还需提升,应用场景还需扶持。
再造一个“富士康”?
提到郑州,除了胡辣汤、烩面被津津乐道之外,富士康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12年前,当深圳富士康准备将工厂内迁,落地郑州惊讶了所有人,但也开启了郑州产业升级和城市跃迁的新篇章。
十余年的开花结果,郑州富士康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最直接的影响是GDP和就业。数据显示,自2010年富士康在郑州建厂以来,为约3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此外富士康进出口额一度占郑州进出口总额的近81%。
与之相伴的是相关配套产业接连涌现。富士康进驻的郑州航空港区陆续吸引了3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郑州举足轻重的千亿级支柱产业。
在富士康的带动下,2018年郑州GDP破万亿,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之后稳中有进,在中部六省省会中仅次于武汉,坐实中部“第二城”交椅。
如果说上一个十年依靠富士康单核驱动,那么下一个十年随着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落户”郑州,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了新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郑州基地坐落于郑州航空港区南港,与位于北港的富士康遥相对望。
比亚迪和郑州的牵手不可谓不迅速:2021年9月,河南省政府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9月,郑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注册成立;2021年10月,郑州比亚迪7.27亿元竞得郑州4宗约4104亩工业用地;2022年5月,郑州比亚迪竞得约4417亩工业用地。
据了解,比亚迪兴港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由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投资约120亿元,占地约250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60亿元,计划2023年年内建成投产,达产后总产值10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总产值200亿元,提供约1万个就业岗位。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以此次项目开工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双方战略合作,积极助力河南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事实上,兴港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只是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的一部分。目前坐落在郑州航空港区南港的比亚迪生产基地已在建设当中。据推断,郑州比亚迪生产基地建成后,年产能或将达到40万辆。
尽管比亚迪在西安、长沙、长春等多地布局,郑州并非其唯一的宠儿,但比亚迪的落子为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新的可能。
除了比亚迪之外,已投产的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第二工厂未来将有更多纯电动、混动车型将布局投产;位于郑州市经开区的宇通集团新能源商用车基地项目已开工,基地建成后,将实现纯电及氢燃料电池全系卡车的规模化生产,预计到2031年,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一汽解放新能源汽车郑州基地项目完成签约,进一步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今年8月郑州市政府与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为后者规划500亩左右的用地规模。
不仅如此,河南省在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整车、配套设备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加速布局。9月宁德时代洛阳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中州时代)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0亿元,主要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
此外,焦作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多氟多、洛阳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创新航、许昌的配套设备制造商许继电气等均集中在郑州都市圈内城市,为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较强竞争力。不过需要警惕可能导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局面,这将不利于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
电动化错失先机,加速追赶自动驾驶第一城
事实上,与许多从零开始追逐风口的城市不同,在这座占地7567平方公里的城市,郑州汽车产业基础并不薄弱。汽车产业成为其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主要布局在郑州经开区、郑州航空港区、中牟县、管城回族区、荥阳市。
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个汽车制造厂的落地,会吸引数十家、上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
当下郑州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等6家整车企业,已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整车产能达到161万辆,并引进投建兴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拥有宇通重工、郑州红宇等专用车企业15家;拥有精益达、比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30%,全市汽车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
聚焦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郑州第一批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拉开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序幕。
然而,与同为中部城市的长沙、合肥相比,郑州并未把握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相关企业近20家,2021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67万辆,这与2021年排名第一的上海(产量为63.2万辆)有着超出10倍的差距,对于试图跻身第一阵营的郑州而言并不容易。
今年上半年郑州市新能源车产量约1.75万台,仅占全市汽车产量(16.45万台)的10%。同期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长30%。
有分析认为,郑州汽车产业的转型起步较晚,主要由于郑州在传统汽车产业上相对发达,若全力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难免会产生“抢自己饭碗”的顾虑,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郑州并未抢到先机。
不过,随着汽车电气化变革的大幕拉开,燃油车领域蛰伏已久的郑州看到了希望。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的相继落地等顶层设计的加持为郑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广袤的空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便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千亿元级郑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2年2月,《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直接“点名”两家造车“新势力”——重点引进特斯拉、蔚来汽车等,宣告河南加入特斯拉第二工厂“争夺战”。
今年5月,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40%,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推动全省汽车整车产值达到5000亿元、零部件及配套产值达到5000亿元、销售及增值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除了省级层面的支持,郑州也将野心全部写入规划中。
今年6月,《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发布,鼓励上汽集团、东风集团产品结构调整,布局生产畅销新能源车型,加快推进比亚迪乘用车项目建设,支持其他重点企业加强合作提高产能利用率。“十四五”期间,全市力争新引进2家以上实力雄厚的新能源整车企业。
同期,郑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动力及燃料电池产能达到15万套,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产能达到10万套,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此外,郑州在2020年便牵头组建城市群申报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并于2021年底得到正式批复。按照《郑州城市群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实施方案》,郑州将在4年示范期内示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4445辆,建设加氢站82座。
需要注意的是,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汽车产业链发生颠覆性变革。
郑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部署中大力强调汽车智能化发展,比如《意见》提出,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20家以上、50亿元以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2-3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基本构建,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力争达到30%。
目前中原科技城已引入华为河南区域总部、阿里云中原研发交付中心、网络自动驾驶基地、东软华北区域总部等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企业。
此外在无人驾驶公交领域,郑州加入了“自动驾驶第一城”的争夺战。2015年8月,自动驾驶客车在郑开大道上公开路试;2019年5月全球首条在开放道路上运行的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郑东新区智慧岛开跑;2020年6月,宇通自动驾驶客车在国内开通首条自动驾驶商用智能公交线路;去年底网络自动驾驶公交开启运营,首批投入运营的有10辆,巡航速度为每小时近40公里。
不过,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或发放政策先行区道路测试牌照,或开放自动驾驶测试区域相比,如何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以及加大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切入汽车工业智能化升级,是加速追赶自动驾驶第一城的郑州需要思考的课题。
新能源渗透率显著提升
一个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氛围的驱动。
截至2022年6月底,郑州市汽车保有量约445万辆,在全国各个城市中排名第六。相比整体保有量而言,郑州市汽车的千人保有量成绩更为突出,达到349辆,仅次于苏州,排名全国城市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千人保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22年3月,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7.8万辆,新能源汽车千人保有量14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辆),与苏州、武汉水平相当。

2022年上半年郑州市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5万辆,同比上涨72%,低于全国115%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6%,较2021年同期的渗透率11%已有显著提升,且高于全国22%的渗透率水平。
根据汽车之家平台数据分析,郑州新能源消费关注指数0.95,郑州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关注程度属于“比较关注” ;新能源消费购买指数0.57,新能源购买偏好度处于中等水平。
从具体车型上看,郑州市新能源销售品牌以中国品牌和新势力品牌为主,合计占比达91%。其中,中国品牌占比57%低于全国水平(66%),造车新势力品牌占比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销量排名来看,厂商在郑州的销量断层严重、市场集中度高,上半年销量破万的厂商仅有比亚迪,其他销量均不足5千台。

从车身形式来看,郑州新能源用户更偏好SUV。分级别市场来看,郑州用户对各类SUV的喜好均高于全国。

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趋势和未来的销量空间也让更多经销商积极涌入。根据汽车之家经销商信息数据统计,郑州共448家经销商;其中新能源经销商渗透率91%,略高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
产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作支撑,而市场需求的原始驱动力就是消费。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除了产业端不断发力,如出台《郑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郑州市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等多项政策外,郑州也在加快需求端的拉动。
2022年5月,全国多地通过派发消费券、购车发补贴等方式提振消费市场,郑州官宣发放总额达1亿元的消费券,发放数量近2万份,最高额度8000元。6月1日至8月31日,在郑州市范围内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小型非营运车辆并完成新车注册卡牌手续的消费者,均可申领。
9月郑州再度发放1亿元汽车消费券,共计1.8万份,其中燃油车消费券8千份,共计4千万元;新能源车消费券1万份,共计6千万元,重点支持新能源车购车消费。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间,在郑州市各区县(市)指定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5万元以上小型非营运车辆(包括新能源车、皮卡车,不包括二手车交易)的个人消费者(户籍不限)和企业并在郑州市办理新车注册上牌手续的购车者,均可申领。
“真金白银”补贴之外,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郑州市也在进一步加快并提升充电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
《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30万辆,力争达到50万辆,全省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2000座以上、各类充电桩15万个以上。
“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这是今年8月,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透露的郑州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新方向。理想很丰满,但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竞逐中,能否成就下一个富士康,能否讲述新的郑州故事,需要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
132
23个金币已到账
金币可兑换现金
立即提现
展望2023年,汽车行业2022年上险复盘:政策助力,新能源高增长
远瞻智库

关于新能源车,车主们最想吐槽的10件事,有没有你的一票否决项?
二师兄玩车
8评论

特斯拉2023生产目标180万辆,平均售价将高于47000美元,毛利率将高于20%
蓝鲸财经

看更多热点资讯

⑵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河南新美景电动汽车这家企业

新能源汽车成十二五投资热点
国内最大纯电动客车制造基地河南投产
首批20辆客车交付许昌公交公司运营 此举将有效缓解交通污染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在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这使得新能源汽车成为十二五投资热点。2011年1月1月上午,国内最大的纯电动客车制造基地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正式投产,由河南新美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投资生产的首批20辆”中文牌“纯电动客车下线。之后它们将立即交付许昌市公交公司使用,成为中原地区最早用上”零排放“公交车的二级城市。据悉,此举将有效缓解城市公交污染,提速内地城市的环保进程。
2011年1月1日上午11时11分,国内最大的纯电动客车制造基地车辆下线仪式在许昌市襄城县第三工业村河南新美景电动汽车工厂1号车间举行,20辆中文牌纯电动客车下线,型号分别是HNX6120EVG的单层12米城市公交车和HNX6110EVSG的双层11米城市公交车。据悉,这20辆纯电动客车将率先交付许昌市公交公司使用。随后,逐步在河南省大中城市铺开,最终实现公交“零排放“。当天,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曹志恒、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北京科技大学整车控制技术专家余达太、河南环宇集团董事长李中东先生等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下线仪式。
该基地占地6000亩,于2010年3月18日投入建设,一共6个车间,年生产能力达2万辆,是国内最大的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目前基地已完成16万平方米的第一期工程建设, 1号、2号车间已经竣工投产,3号、4号、5号、6号车间的主体钢结构已经完成,三个月内将陆续竣工投产。
河南省新美景电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贾秉成介绍说,由于公司已经掌握了成熟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加上独有的“车身轻量化“以及电池超长续驶能力,使得基地生产的纯电动客车最早具备了量产和商业化的条件。
据悉,基地生产的“中文牌“纯电动客车将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以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的大中线城市,而诸如许昌等中原腹地省市也将成为他们的重点销售区域。
首批下线的20辆纯电动客车将率先在许昌市投入使用。许昌市公交公司****表示:“经过多次上路试验,中文牌纯电动客车车况好、用电省、一次充电可行驶超过360公里。在许昌这种中等城市十分适用,今后将根据进一步的运营情况,加大纯电动客车的运营投入”。据悉,许昌市之所以成为中原地区最早使用纯电动客车的城市,主要在于政府加大投入,在市区新建了10套充电桩设施,已初步具备纯电动客车的运营条件。
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说:“新能源汽车必将市场化,而市场化初期阶段需要公共系统首先介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个人用车的电动化。河南新美景以生产纯电动客车入手,这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明智之举。”
北京科技大学整车控制技术专家余达太说:“中文牌纯电动客车可以承载86人(一般客车的标准承载量是86人),高峰期能够容纳百余人,三个小时充满电,一次性行驶超过360公里。客车在香港、海南、山东、河南等地的试运营情况显示路况稳、问题少、节油多、电池耐用、里程长。而且中文牌纯电动客车是国内唯一一个采用‘车身轻量化’即车身铝合金技术,单层客车轻3吨,双层客车轻5吨,进而使得中文牌纯电动客车相对其他一般纯电动客车,承载人数更多,电池使用之间更长,整车控制水平更稳。而且中文牌纯电动客车还提供以旧换新服务。”
河南新美景董事会主席贾秉成称:“河南属中原腹地,人多地广,生产经营成本相对教低。而以河南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将有效调控南北方两个大区市场的销售、售后,以及材料采购等相关环节。此外,政府的支持与纯电动客车的发展密不可分。目前,一台中文牌纯电动客车市场价格是130万,河南当地政府补贴50万,政府再补贴50万,这样一台车其实只需30万。”
许昌市引进国内最大的纯电动客车基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样显而易见。据悉,基地建设初期就可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而随着整个产业的逐步启动与完善,公司实现产业化集群后,可带动当地的物流、交通等相关配套产业,未来可产生1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工厂招收的工人年龄基本在20—25岁之间,平均工资在1500元左右,主要是来自许昌市、襄城县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所有的工人已经在山东临沂市总厂完成了6个月时间的培训,后续会进行持续的技能培训。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到,作为国家七大新兴战略之一,要推进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至15%。同时,国务院提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科技部部长万钢前不久在武汉举行的“汽车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高层论坛”上表示:“未来5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从科研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他表示,未来5年的科技计划中,将进一步增大对电动汽车科技研发的投入,继续支撑和引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以及关键零部件工业的体系,筹划电动汽车充电站、加氢站基础设施,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需求。
内地省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中不甘落后,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大力投入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的扶持。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河南省日前出台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在5年内建成我国中部地区电动汽车制造中心。这项已经开始实施的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把河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国内一流的动力电池生产中心和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零部件生产中心。河南省将通过推动省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厂商进行进行战略重组,提升竞争优势,加大研发扶持力度,尽快突破关键技术,设立产业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
内地省市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推广纯电动客车方面,社会效益尤其凸显。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公认的城市环境的隐形杀手。城市空气污染物中四成以上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硫化物、微粒等都来自机动车排放,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呼吸、免疫、血液、遗传等系统都会造成急性损害或长期不良影响。大气污染物中的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定程度,会使人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可吸入颗粒(PM10)每增50μg/立方米,人的死亡率就会增加5%。
中国社科院相关负责人说:“纯电动客车由于完全靠电运营,零污染的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提高有直接的效果,解决汽车尾气的排放对于推动绿色环保城市的建设有决定性的意义。国内最大的纯电动客车落户河南,辐射中部腹地城市,必将有效推动中部省市公交系统的电动化,提速内地省市环保城市的建设。”

⑶ 官网查看新港岛2021年陈俊延集团的最新消息

2021年的最新动态目前无法查到,但是在2020年的11月、12月分别新增两条法律诉讼,在3月31号发生了企业状态变更企业状态从存续(在营、开业、在册)变更为注销
新港岛(控股)集团,成立于2018年3月,总部位于海南澄迈县生态软件园,建筑面积达7100平米,是一家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生态农业、电子商务等综合性、多元化的集团公司。
拓展资料:
时间回到2015年,当时还是河南金一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河南省金一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陈俊延访问韩国,成立了河南金一集团在韩国的分支机构,并以此开始其韩国“事业”。据该韩国知情人士搜集到的证据显示,陈俊延及其河南金一集团在韩国召开各种活动和会议,向韩国人兜售其公司股权,表示两年后河南金一集团将在中国股市上市,并鼓励韩国人进行投资。
为了鼓励韩国人买河南金一集团的股票,陈俊延向投资人承诺,如果河南金一集团两年内没有在中国上市成功,他们就会以两倍的价格回购出售的股票。“然而,河南金一集团并没有在中国任何证券交易所上市,陈俊延不负责任地逃往中国!”
更为戏剧性的是,陈俊延和他的河南金一集团在韩国大肆吹嘘,其开发了一款新能源汽车,并将此推出市场,不过,韩国媒体发现,这款汽车居然和陆风X7一模一样!此举惹得陆风汽车厂商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声明,指责金一集团虚构和陆风汽车的合作并进行虚假宣传,表示将追究金一集团的法律责任。
光蹭陆风汽车还不够,肆意妄为的金一集团和陈俊延甚至向韩国人吹嘘,他们已经成功收购了中国的野马汽车,为此,陈俊延还让人跑去野马汽车的一家工厂拍摄,由于这个原因,韩国投资者相信了金一集团的收购一说。除此之外,河南金一集团和陈俊延还伪造了中国的专利证书。
对于募集的资金,陈俊延许诺将会由基金管理,还将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100%担保。然而,随着陈俊延跑回中国,韩国投资人的一切都打了水漂。“据我了解,中国也有很多受害者,为什么政府不把陈俊延抓起来?”韩国的研究人士向晨讯观察说。
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陈俊延已经将河南金一集团进行了注销,并在海南注册了海南新港岛控股集团。

⑷ 河南发文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五个目标/五项重点任务

易车讯 日前,河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机遇,加快融入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河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主要内容如下:

产业布局: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引进培育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以下简称郑州城市群),重点发展燃料电池载货车、客车,加快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以郑州、许昌、鹤壁、焦作等市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基地。

主要目标:产业规模跨越增长、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配套能力大幅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和公共领域绿色替代。

其中,产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40%,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推动全省汽车整车产值达到5000亿元、零部件及配套产值达到5000亿元、销售及增值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基础设施方面,到2025年,全省充(换)电和加(储)氢技术水平和设施规模、运营质量显著提升,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5000座以上、充电桩15万个以上、加氢站100座以上,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

公共领域方面。到2025年,除应急车辆外,全省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

主攻方向:扩大整车规模、做强配套产业和做优增值服务。

其中整车规模方面,依托宇通客车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宇通商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升新能源客车竞争优势、新能源乘用车规模并积极发展新能源载货车

配套产业方面,打造千亿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电机电控产业集群。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将依托骨干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快推动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创新,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锂电池、钠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加快石墨烯负极、纳米硅负极等电池关键材料和固态动力电池、锂硫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动力电池企业改造升级、扩大产能,引进培育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重点任务:加强技术攻关、做强优势企业、强化推广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和推进融合发展。

其中优势企业方面,研究组建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整合新能源汽车资源,盘活汽车产能。支持企业组建产业联盟(联合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化、专业化企业集团。支持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品牌、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方式联合研发、生产产品,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连接器、保险盒、插接件等细分领域,大力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领域补短板,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推广应用方面,各地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环卫车辆、巡游出租车和接入平台的网约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省、市级党政机关每年新增、更新公务用车采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50%。以客运车辆为应用牵引,以货运车辆为主要应用场景,以乘用车为辅助,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打造河南氢能文旅、物流示范名片。

⑸ 河南新乡引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上汽荣威、海马新能源、郑州日产。
1、上汽荣威:上汽荣威来自上汽郑州工厂,也是最近几年河南发展势头最快的汽车品牌。
2、海马新能源:海马汽车在郑州有生产基地,总部也从海南搬到了郑州,也算是郑州的一个本地车企。
3、郑州日产:说到郑州的汽车品牌,最不能回避的就是郑州日产,这是日产在华第一个工厂。

⑹ 河南国投成绿驰汽车最大股东

从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情况。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内本就低迷的车市变得愈发冷清,这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造车新势力而言,它们比以往更接近被淘汰的门槛。

为了“活”到最后,造车新势力一直在寻求多方力量的支持,有些车企想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还有些车企想得到地方政府帮助……来自企查查资料,绿驰汽车日前发生股权变更,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河南国投”)已正式入股绿驰汽车并持有60%的股权,成为绿驰汽车最大的股东。

与此同时,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绿驰汽车”)。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曾保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于去年7月开始下滑。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景气、疫情以及资金困境,是目前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不得不面对的三座“大山”,它们会改写新能源市场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投资额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粗略计算,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方有意投资及已经投资的新能源汽车规模超过了千亿元。2014年以来,包括河南、贵州、陕西、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投资兴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远远高于东部省份。
以下电动汽车资源网就2014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整理如下(截至2016年2月23日不完全统计),供业内参考:
一、2016年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
1.御捷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无锡惠山 投资30亿(江苏)
2016年1月5日,总投资约30亿元的御捷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投资建设S1(两门两座电动轿跑汽车)、V1(五门五座电动汽车)、EX(纯电动SUV汽车)、VK(纯电动厢式物流车)四大平台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包和控制系统生产及集团总部、研发及营销中心。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于2017年6月正式投产,四大平台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工业产值超100亿元。
2. 新能源汽车项目有望落户白银区 计划投资7亿元(甘肃)
2016年1月5日,甘肃陇南汇海汽车制造销售有限公司就白银汇能元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入驻该区进行了对接洽谈。该公司所属白银汇能元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拟选址于白银银西产业园装备制造园区,占地300亩,计划分3期投资7亿元,建设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预计一期占地50亩,投资2亿元,年产2万台;二期占地150亩,投资3亿元,年产5万台;三期占地100亩,投资2亿元,年产3万台。
3.武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将投资51亿(湖北)
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5年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将投资51亿元在汉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该项目拟于今年开工建设,2017年正式投产,zui终将形成1万辆新能源客车、3万辆新能源轻型车以及1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
4.庐江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项目投资30亿(安徽)
2016年1月28日下午,庐江县举行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10亿AH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拟选址位于县经开区城西大道与环湖南路交口,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值不低于120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
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5万辆纯电动汽车和5亿10亿AH动力锂电池(含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生产线亿AH动力锂电池(含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6月底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份竣工,2018年7月份投产,投产18个月内达产。
5.新能源高速乘用车项目落户广平 投资20亿(河北)
2016年2月,总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高速乘用车项目落户广平,年产20万辆新能源高速乘用车,年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可解决就业2000人,带动发展相关配套企业50余家。
6.申沃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入驻山西孝义投资50亿(山西)
2016年1月16日,山西孝义市与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客车联合研制生产基地项目在太原正式签约,入驻孝义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在五年内生产规模达到5000辆的产能,预计年产值可达70亿。
二、2015年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
7.合肥德电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合肥市新站区投资100亿(安徽)
2015年2月28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合肥德电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合肥市新站区。合肥德电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在2015年三季度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三季度一期建成投产。预计项目一期达产后可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值超百亿元。二期将建设轻量化底盘和开放性零部件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
8. 五龙电动车在杭州建新能源客车项目 投资51亿(浙江)
2014年6月8日第十六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三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上,签约的纯电动新能源客车项目,由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所在地为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51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5亿元,计划2015年建成后,实现2万辆纯电动中巴车、纯电动轻中型商务车的生产能力。
9. 高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落户炎陵投资20亿(湖北)
2015年4月17日,高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签约仪式在炎陵县举行。高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选址在炎陵县九龙经开区西园区,由香港佳盈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兴建。
该项目总投资为20亿元,占地500亩,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中巴车、校车,以及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配套汽车零部件。全部建成投产后,3-5年内可达到生产整车20万辆的规模,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亿元,上缴税收20亿元,并力争在A股上市,可吸纳1000余人就业。
10. 17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南京溧水 投资超过30亿(江苏)
2015年4月17日,南京2015新能源汽车论坛暨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介会在溧水区万驰国际赛车场举行。会上,有17个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落户溧水,总投资超过30亿元。设计研发类项目3个、科技类项目5个、产业类项目9个。比亚迪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形成年产1万辆纯电动轻卡生产能力,为全国产能zui大的纯电动轻卡生产线亿元的中欧威能新能源电池项目、投资2亿元的普斯迪尔充换电设备及电池包项目、投资2.1亿元的越博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投资2亿元的东宇汽车线束和电子器件项目都填补了南京的产业空白。
11. 北汽新能源汽车落户常州 投资100亿(江苏)
2015年4月18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常州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5亿元,将年产5万台新能源汽车。一期项目将利用常州英田汽车工厂及新增的153亩扩建厂房进行生产,力争diyi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于2015年9月底下线亩新建整车工厂,计划投资85亿元,达产后可年产新能源汽车15万台。项目三期将进行局部改造,改造提升后总产能将提升至每年30万台。
12. 北汽两大新项目再落常州投资50亿(江苏)
2015年12月28日,常州市与北汽集团在行政中心就北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北汽集团常州产业基地两个项目进行签约。北汽集团常州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年产30万辆整车及配套零部件、物流项目。其中一期将年产15万辆SUV、MPV和轻型客车,二期重点生产新能源汽车,打造有利于常州市汽车产业升级的良好生态链。
13.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3项目落户章贡区 投资60亿(江西)
2015年8月23日,赣州市章贡区与北京东誉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优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60亿元的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章贡经开区水西产业园产城融合、赣州新材料产业基地等3个项目成功落户章贡区。
据了解,北京东誉达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和章贡经开区水西产业园产城融合配套项目。其中,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专用汽车、改装车、乘用车整车生产以及上下游相关产业、新能源汽车研发为主,项目将分五年建设完成。
14.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河北南宫 投资30亿(河北)
2015年8月,由法国kgm公司与河北龙一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南宫市经济开发区。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项目将采用法国zui先进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打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产品。项目投产达效后,年可生产电动汽车4万余辆,实现产值65亿元。
15. 天津高新区开建全球zui领先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基地 (天津)
2015年9月7日,中国恒天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于日前落户高新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据介绍,中国恒天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将在高新区投资设立新能源汽车总部,将北京恒天集团收购的国外高端产业项目及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落户高新区,包括:新能源汽车全国销售中心及运营中心;世界领先水平的电源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设计与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研发试验中心、中欧新能源汽车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心、远程******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基地,包括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新能源物流车等专用车组装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选址在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占地265亩,计划于2015年内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16.成都首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基地落户金堂 投资30亿(四川)
2015年10月23日,成都市首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项目——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金堂县。这个投资30亿元,占地300亩,建设年产整车10万台、销售收入3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部件和相关配套项目聚集。
该基地11月将开建,2016年可以投产,主要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售价30万—50万元,预计2017年上半年diyi台整车可下线. 河南许昌兴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投资100亿(河南)
2015年10月28日上午,许昌市政府与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打造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
据了解,拟建的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用地3000亩,分为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00亿~500亿元,形成以电动汽车整车为主导的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18. 中德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安徽省城 投资200亿(安徽)
2015年10月30日,总投资200亿元的“年产20亿安时固态动力锂电池生产中心及中德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安徽合肥高新区。
中德新能源汽车设计研究院项目,由安徽博澳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德国克拉尼设计研究院,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战略定位进行全方位合作,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500安时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电池生产工艺技术及ABMS电源管理技术,结合欧美工业设计领域zui新的新能源汽车设计理念,建立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厂。
19. 众泰集团投资璧山高新区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投资100亿(重庆)
众泰控股集团于2015年6月24日与璧山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主要生产新款SUV、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整车规模达到20万辆,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30亿元。同时,众泰汽车投资项目还将带动100余家配套厂商落户璧山,配套企业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该项目预计于2017年底建成投产。
20. 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浦口经济开发区 投资10亿(南京)
2015年12月1日上午,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浦口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一期占地规模96亩,投资10亿元,将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包括三个平台,分别是城市客车混合动力总成、城市客车纯电动动力总成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21.合肥中航新能源汽车落户赣州经开区 投资约60亿(江西)
2015年12月2日,合肥中航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赣州经开区举行。合肥中航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项目由合肥中航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60亿元,规划工业用地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项目整体达产后,年产值将不低于240亿元,年上缴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
该项目主要建设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应具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 20亿AH动力锂电池(含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的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等。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将建成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及配套项目;二期工程将建成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及配套项目。
22. 新能源客车基地投产武汉 投资51亿(湖北)
2015年国内纯电动车客车巨头——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基地花落武汉“车都”。2016年底,年产能1万台商用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将先期投产。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基地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总投资51亿元,占地800亩,其中一期项目用地300亩。项目投资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介绍,除南京基地外,公司通过与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将在武汉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计划在2015年内动工,商用纯电动大客车生产基地预计在2016年底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约5000至1万台。
23. 曹妃甸振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投资约150亿(河北)
2015年12月12日,曹妃甸振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曹妃甸工业区新兴产业园区举行。曹妃甸振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园区,项目规划占地40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将引进德国zui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电动车动力总成18万台套、年产4亿安时锂子动力电池,还可生产汽车座椅、电动轿车、电动公交(大巴)及城市出租车等,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4. 望江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投资12亿(安徽)
总投资12亿元的安达尔新能源汽车项目于2015年落户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由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主要产品是安达尔牌新能源客车,规格为6-12米的纯电动、气电混合型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安达尔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已于2015年底基本建成,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2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同时,望江经济开发区正积极推进安达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汽车零部件为支撑的产值超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25.力帆股份投建河南新能源电动车项目 投资额约22亿(河南)
2014年4月1日,力帆控股与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政府签署《力帆电动车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力帆电动车项目总投资额约22亿元,该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力帆电动车项目生产厂房、办公及辅助用房,项目计划生产LF520、LF520i、LF320、LF330新能源电动车,其中一期预计投资总额为3亿元,预计产能为1万辆/年,预计总产值为5亿元;二期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9亿元,产能预计为10万辆/年,总产值为50亿元。
26. 内蒙古包头市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 一期拟投资50亿 二期拟投资100亿 (内蒙古)
2014年4月4日,记者在包头市发改委获悉,2014年包头市将在包头装备制造园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包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拟投资50亿元,计划2014年利用现有车间,建设年产1800辆新能源客车组装生产线亿元,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占地500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
27. 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落户邢台威县 投资3.2亿(河北)
2014年6月,由浙江尤里卡机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专用差速电机和5万辆系列电动车项目正式落户威县。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5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专用差速电机和5万辆系列电动车,年可实现产值约6.6亿元,年上缴税金约2000万元,带动2000人就业。建设企业将成为一家集差速电机、控制器、后轿、轮毂、内饰、整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电动车生产企业。
28. 新能源汽车项目入驻郴州 投资20亿(湖南)
2014年8月6日,广东珠海市茂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郴州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署协议,在郴州经开区兴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珠海市茂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计划在郴州经开区建设茂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总用地规模1050亩,计划总投资为20亿元,可年产各类新能源汽车50000辆。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2018年全面达产。2014年项目启动一期建设,2015年底一期项目可建成投入生产运营,这个项目将填补郴州市汽车制造业的空白。
29.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南宫 投资10亿(河北)
2014年9月,总投资10亿元CSG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南宫。该项目由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和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建成后,年可产微型电动汽车15万辆,产值30亿元。三期工程投资5亿元,增上微型电动汽车生产线万辆微型电动汽车。同时根据市场情况,与三期工程同步计划追加投资10亿元,上防暴SUV生产线条,生产康巴特牌防暴SUV装甲车。建成后,可年产防暴SUV装甲车1.5万辆。
30. 瑞华30亿新能源项目落户长兴 投资30亿(浙江)
2014年10月29日,浙江长兴县首批10辆纯电动大巴正式投入当地公交运营。该批纯电动大巴由瑞华集团制造,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250km。瑞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采用电池+电容耦合方式的技术路线,旗下电动大巴产品在上海已推广超过500辆,续航达250km,运行情况良好。瑞华集团2014年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形成年产13000台(套)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电控、电池、电容、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年产3000台纯电动汽车车身底盘的生产能力。
31. 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落户天津 一期投资5亿 二期投资3亿(天津)
2014年10月29日,位于海滨街辖区内的天津泓锋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与北京东方财星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组建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根据京津两企业签署的协议,新成立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一期项目将于2015年启动,计划投资5亿元,可实现年产各类电动汽车3000辆。二期投资3亿元,实现年产各类电动汽车15000辆。
32.科德丰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荆州 投资15亿(湖北)
2014年11月5日上午,荆州市举行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会,荆州区政府与江苏科德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就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事宜签约。科德丰新能源汽车项目选址在荆州区临港工业园,将建设汽车电池及零部件配套,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基地、整车装配线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电动车3000辆、电池1亿安时,年总产值将达到56亿元,年税收超过1亿元。
33. 河北定州建全国zui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投资20亿(河北)
2014年12月,定州市与具有新能源汽车顶尖技术的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签约,针对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分散、产能不足等情况,合力打造集研发、实验、生产、销售和检测于一体的全国zui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主要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实验和销售基地。一期工程总投资8.5亿元,建设厂房3.5万平方米,年产各种新能源电动商务车及关键零部件2万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6.7亿元,年利税2.6亿元,可提供500人的就业岗位。
34. 比亚迪新能源车项目落户青岛 投资30亿(山东)
2014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山东总部、出口基地和电动车及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户青岛城阳区。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比亚迪汽车新能源项目位于棘洪滩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内,规划占地1000亩,根据规划分三期建设完成,整个项目预计2017年全部建成。项目主 要生产纯电动轿车、中巴、小巴、物流车等产品,以及从事车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这意味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将实现岛城本地化生产。
项目正式投产后,预计diyi阶段年产1000辆大巴车,主要用于公交车辆,第二阶段达到年产能3000辆,第三阶段达到年产能5000辆。达到5000辆规模的线. 邢台县签约红星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 投资30亿(河北)
2014年12月23日上午,邢台县政府与中科动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汽车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红星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项目是邢台县谋划建设的红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3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5亿元,占地500亩,引进中科动力C3、C5等成熟车型,形成年产15万辆整车产能;二期投资15亿元,占地500亩,实施新车型开发,建设汽车研究院,新建两条汽车和电动车总装生产线,扩建四大工艺产能,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总产能。红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占地2000亩,园内除红星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项目外,还将投资20亿元建设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汽车制造四大工艺生产线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为一体的新型汽车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60亿元、税收10亿元。
36. 吉利首个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南充 投资70亿(四川)
2014年12月3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投资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该项目成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国内布局建设的首个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也是国内产品谱系zui广的新能源商用车项目。
此项目选址在南充市嘉陵区,总投资70亿元,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期建设周期24个月,总占地1000亩。改造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和发动机加工、电控等主要生产工艺,以及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和试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年产新能源商用车10万台和燃气发动机5万台的生产基地

热点内容
父子拉风豪车 发布:2025-01-23 12:43:09 浏览:165
承德兴隆山景区自驾游攻略 发布:2025-01-23 12:39:19 浏览:98
自驾游路线推荐广州出发 发布:2025-01-23 12:39:16 浏览:887
amiibo房车卡有什么用 发布:2025-01-23 12:27:30 浏览:980
二手房车升顶房车 发布:2025-01-23 12:26:43 浏览:940
哈工程定向越野 发布:2025-01-23 12:26:39 浏览:254
长安林木越野 发布:2025-01-23 12:25:13 浏览:819
帝豪ec7车身贴花图片 发布:2025-01-23 12:06:43 浏览:758
皮卡车可以越野吗 发布:2025-01-23 12:06:34 浏览:324
哈尔滨豪车盛宴视频 发布:2025-01-23 12:05:49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