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适应寒冷地区吗
① 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那个最适合东北
这三种动力的汽车相比个人认为还是混合动力的车型更适合东北,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温度比较低,对于纯电动汽车或者是燃料电池汽车来说,都会存在着启动困难或者续航公里数比较短的问题。
② 东北能不能开纯电动汽车
可以开,但是电动车在东北不适合使用,是因为气温低,但不是因为气温低把电池冻没电了,这次测试的天气相较上次更加寒冷,最高气温零下15度,最低气温零下23度。还是在室外停24小时,然后在下雪情况下,长春晚高峰最拥堵路段去测试他的续航,空调温度设置到26度,一个小时大概行驶了10公里。
耗电量是非常惊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空调,在这个气温条件下,相信不开暖风会被冻死在车里,当然如果有人说自己开车时候穿长款貂皮大衣,头戴海龙的帽子,穿水獭皮的鞋,这样不开暖风我也没意见。因为燃油汽车空调系统的暖风热源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液提供,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在系统构成上存在着差别,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又有不同的特点。
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作为空调压缩机的动力源,也没有发动机余热可以利用以达到取暖、除霜的效果。供暖方面主要靠PTC电加热器或热泵,通俗一点说,就是在车里烧“电炉子”,所以冬季耗电量大的罪魁祸首就是空调了,在东北,这种必须开空调的冬天大概要持续5个月左右。在这种极限条件下GE3的续航历程确实有大幅度的缩水。但是这种极限条件是东北用户冬季用车最常见的情况。
③ 纯电动汽车适合寒冷地区使用吗
你好 现在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经很不错了,500到600公里续航的车型正逐渐成为主流。低温衰减的情况下,这些高续航车型的剩余续航能力也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用车需求。并不会出现冬天用车困难的情况。只有哪些用车需求大,续航要求高或者车辆本身续航能力差的用户,才会在冬天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是否适合购买电动汽车,还得结合自己的用车需求来判定,而不能武断的只看环境因素。
④ 电动汽车适合在东北开吗
电动车 不适合在东北地区行驶。东北地区推荐插电式混动车。冬季可将发动机作为主机,使用混动模式。其他季节,插电式汽车作为 纯电动 汽车使用。
纯电动汽车在东北地区的使用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低温下,电池活性下降,充电容量下降,续航里程下降。这个取决于厂商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如果能利用充电枪的电荷提前预热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电池温度,影响就不会那么大。2、空低温下调制热容。不像压缩机制冷,制热耗能大,花样少。目前主流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电热丝、PTC、碳晶等。电热丝功率最高,发热最快,类似电吹风,但很难长时间使用。PTC加热慢,类似充油散热器,加热后功率会有效降低,真的太慢了。冬天东北室外温度很低,电池电量下降。再加上取暖需求,续航里程真的下降很多。3.车身结冰也是困扰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使用的一大难题。燃油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发出的热量会融化车身上的冰。而纯电动汽车转换效率高,放电时几乎不发热,所以车身上的冰是融化不了的。如果冰位于 轮胎 间隙、转向机构、制动机构等位置,可能会影响运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⑤ 东北的低温适合买新能源汽车吗
从东北的供暖日期:11月5日至4月10日就可以看出来,东北的冬季真的很漫长。虽然一年中有五个月都处在供暖期,但实际上只有3个月温度比较低,这三个月温度最低时可以达到-30°。所以这三个月内纯电动汽车的日子不好过。
华冠K50宣称其独创的RESS可充电能量存储系统以及主动式液态冷却及加热系统,保证车辆在-30°C至+55°C环境正常使用,续驶里程不受影响。
所以,在购车之前需要先咨询清楚车辆是否配置有电池温控系统才是决定车辆在东北环境能否使用的关键所在。
⑥ 混动车型适合北方地区吗有什么依据呢
混动车型在北方地区使用没有任何缺陷,因为混动车型有发动机作为基础,因此不用担心续航问题。
现如今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因为消费者存在猎奇心理,所以也更愿意去选择混动车型。不过对于北方的车主来说也会产生很大的顾虑,那就是温度问题,对于纯电动车型来说,在冬季的时候会出现续航大打折扣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没有充电设备的车主,更是感到压力十足。如果是混动车型,在北方地区使用则没有任何缺陷,我们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先去了解汽车性能。
驾驶车辆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目前我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续航焦虑普遍存在,如果在东北地区的小城市一定要理性购买纯电动汽车,避免因续航焦虑影响自己的正常出行,混动车型在驾驶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日常保养,出现问题也要及时修理,避免影响驾乘安全。
⑦ 电动汽车冬天很容易冻坏吗
不会的。电动车在冬季时需要保持充电8小时左右,夏天可以简短两个小时。有些市民不注意,习惯进行一整夜的充电,这样会简短电池的使用寿命。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取决于消费者的充电次数,充电越频繁,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越短。
消费者尽量使用原配充电器,及时充电,不要等待电力低于30%或报警灯亮后再充电。在电动车启动时,不要立即启动电池,最妥当的办法就是骑行助力。
电瓶的保养方法:
1、切忌亏电存放。亏电状态是指电瓶使用后没及时充电,电瓶亏电时容易出现硫酸盐化,硫酸铅结晶物附在极板上,堵塞电离子通道,造成充电不足,电瓶容量下降。亏电状态闲置时间越长,电瓶损坏越严重。电瓶闲置不用时,应每月充电一次,以延长电瓶使用寿命。
2、要定期检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十几公里,则很有可能是电瓶组中至少有一块电池出现断格、极板软化、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等短路现象。此时,应及时到专业电瓶修复机构进行检查、修复或配组。
⑧ 适合东北开的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适合在东北开吗 电动车 不适合在东北地区行驶。东北地区推荐插电式 混合动力 汽车。冬季可采用发动机为主,混合动力模式。在其他季节,插电式汽车被用作 纯电动 汽车。东北地区使用纯电动汽车主要存在三个...
适合东北开的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适合在东北开吗
电动车不适合在东北地区行驶。东北地区推荐 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冬季可采用发动机为主,混合动力模式。在其他季节,插电式汽车被用作纯电动汽车。东北地区使用纯电动汽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低温时,电池活性降低,充电容量降低,续航里程减少。这取决于制造商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如果可以利用充电枪的电荷提前预热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电池温度,影响不会那么大。2、空调制低温热容。与压缩机制冷不同,供暖消耗大量能源,诀窍很少。目前主流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电热丝、PTC、碳晶等。电热丝功率最高,发热最快,类似电吹风,但很难长时间使用。PTC加热慢,类似充油散热器,加热后功率会有效降低,真的太慢了。冬天东北室外温度很低,电池电量下降。再加上供暖需求,续航里程确实下降了不少。3.车身结冰也是困扰纯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使用的一大难题。行驶一段时间后,燃油车发动机发出的热量会融化车身上的冰。但纯电动车转换效率高,放电时几乎不发热,车身上的冰无法融化。如果冰面位于 轮胎 间隙、转向机构、制动机构等位置,可能会影响运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试驾皇冠2019最新款
一汽皇冠2019款试驾:
1、这台全新的皇冠是15代的车型,源自丰田TNGA-A后驱平台,这台量产的新车和以前曝光的日版的皇冠的外形几乎是一样的,这也可以说明,丰田在此款车上下的功夫,算是非常良心了,这款车采用的是大面积的倒梯形的前脸进气格栅,两侧的犀利的大灯造型,相互搭配,下方还有一条不规则的镀铬饰条装饰,横向的将左右两边的雾灯框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
2、在动力方面,这款全新的皇冠搭载的是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245马力,为了确保这款车的动力输出充足,还提供了2.5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版本,最大的输出功率为226马力皮,配的是8AT的变速箱,或者是e-cvt的变速箱;
3、这款车的内饰依旧是采用了丰田家族化的设计,采用的是全新多功能的 方向盘 造型,非常的运动,双圆式的仪表盘显得有些老旧了,中控台采用的是悬浮式的大屏幕,科技感爆棚,中控台的面板上也是使用了大量的镀铬饰条装饰,整个内饰的挡次和质感,在用工用料上也是非常的有挡次,保证了该车的豪华感,就是为了让这款车看起来符合高端c级车的定位。 适合东北开的电动汽车 试驾皇冠2019最新款 @2019
⑨ 电动车在北方的冬天能开吗
北方地区主要是低温气候影响纯电动车电池,表现出电池续航里程衰减,效率降低。但随着现在纯电动车技术的更新迭代,汽车的温控系统也在升级,电池材料的选择利用,低温问题已经在慢慢的改善。
北方城市冬天适合开纯电动车吗?电池技术相较锂离子动力电池,钛酸锂动力电池的低温表现更为优越。钛酸锂电池能够实现在零下45摄氏度条件下正常充放电,耐宽温上限可达60摄氏度。目前,配备了此类电池的纯电动客车已经在内蒙、辽宁、海南等气候特征明显的区域运营,且运行情况良好。
北方城市冬天适合开纯电动车吗?智能温控系统以江淮iEV6E运动版上的技术来看,新一代液冷21700三元电池包,与Tesla类似的液冷技术,可将电池温度迅速控制在15-35℃适宜范围,-30℃~55℃环境温度下车辆均可正常使用,该技术保障了电池单体失效不引发电池包起火、爆炸,也确保了电池寿命、快充性能、低温性能。
⑩ 冬季测试真不少,但寒冷地区真的不适合买电动车
对于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来说,虽然相比传统燃油车用车成本更低,但是所搭载的电池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低温条件下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受到抑制,导致影响续航表现。“畏寒”现象明显,那么在寒冷地区真的就不适合购买纯电动汽车吗?
所以,对于寒冷地区来说并不是不适合购买纯电动汽车。而要想普及纯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来完成。当然,作为车企和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仍然需要加大技术研究,真正解决纯电动汽车"畏寒"的现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