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成效

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成效

发布时间: 2023-03-01 03:26:08

❶ 2021年研发翻倍营收企稳 五菱汽车加速外拓绘新能源车产业蓝图

2022年3月31日,五菱 汽车 (0305.HK)公布2021年业绩,2021年实现收入144.09亿元,同比减少6.3%;归母净利润亏损2414.8万元,亏损较2020年收窄27.7%。

4月25日,五菱 汽车 公布完整年报,从五菱 汽车 过去这一年的表现来看,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属于意料之内。但是公司在零部件、整车及动力系统三大业务布局日臻完善,潜力逐渐显现。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高度景气之下,五菱 汽车 既有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加持,又有新客户的不断涌现,目前加大研发力度为未来谋篇布局,整合集团内外资源,加速外拓绘电车蓝图。

研发费用翻番 原材料涨价、缺芯等致收入小幅下降

对于收入小幅下降,五菱 汽车 解释称,主要是由于 汽车 动力系统分部及商用整车分部的收入减少。

分业务来看,2021年五菱 汽车 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商用整车、 汽车 动力系统收入占比分别为49.37%、31.16%和19.15%,基本保持稳定。 汽车 动力系统营业额为人民币27.59亿元,较2020年下降11.4%;商用整车业务营业额为44.90亿元,下降11.9%。

占比最高的 汽车 零部件业务营收保持稳定,营收为71.14亿元,同比略微减少0.5%。这主要是因为2021年原材料(钢材等)持续高企,加上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及主要客户减产。

从盈利角度看,五菱 汽车 目前最主要的 汽车 零部件业务经营溢利大幅增长236.3%至8855.9万元。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新产品的推出和新客户的开发。据了解,2021年五菱 汽车 研发推出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核心零部件产品,并拓展了长城 汽车 、北汽福田、奇瑞、东风小康等外部市场以及伊朗、意大利等海外市场零部件产品。当然,也包括了“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车桥产品。

商用整车和 汽车 动力系统业务都受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半导体供应趋紧的影响。2021年五菱 汽车 出售约98000辆专用 汽车 ,较2020年减少14.8%,经营溢利为1815.6万元,下降82.5%; 汽车 动力系统分部年内售出发动机总数约205000台,同比减少约12%,录得经营亏损7369.60万元。

盈利能力承压在行业中是普遍现象。2021年即使是国内新能源 汽车 龙头的盈利能力也因为成本上升而有所削弱,五菱 汽车 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多少在市场预期之中。如果不考虑供应链因素的扰动,五菱 汽车 的业绩或将更加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五菱 汽车 2021年加大了研发力度,也对利润造成了一定压力。2021年年内由于推出若干新产品,公司研发开支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研发费相比2020年增加约2亿元,并主要用于新能源车产品的开发。

聚焦新能源 加速外拓新客户

汽车 零部件是五菱 汽车 的核心业务模块,在2021年, 汽车 零部件业务加速外拓,新客户快速起量。据了解,2021年五菱 汽车 向长城、北汽福田、奇瑞、东风小康等主机厂供应零部件收入占分部总收入的25%。换言之,五菱 汽车 在保持上汽通用五菱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地位的同时拓展外部市场,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逐渐改变客户单一的局面。

凭借着较为丰富的业界经验,五菱 汽车 零部件分部擅长设计开发产品,目前正转向商用车和乘用车细分市场,2021年其研发推出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核心零部件产品,主要为包括MPV、SUV、皮卡以及新能源 汽车 等车型配套,现已搭载在售价在20万+乘用车上。

新能源领域是五菱 汽车 零部件业务分部关注的重点。年报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五菱 汽车 零部件分部已开发并投产微型商用车、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的电驱动桥,得到了主要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及长城 汽车 、北汽福田及重庆瑞驰等 汽车 制造商的认可,定点接洽新能源车主机厂持续增长。2022年,五菱 汽车 也将进一步完善电桥产品组合,进一步获取售价30万+乘用车市场零部件配套业务。2022年,主要为长城 汽车 配套零部件产品的湖北荆门零部件基地将正式运营投产。

汽车 动力系统业务方面,五菱 汽车 在紧抓国六产品市场的基础上,拓展了上汽大通、东风 汽车 、长安 汽车 等客户的配套车型,上汽通用五菱以外的外部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进一步增至52.9%。随着客户新能源车新品推出加快,五菱 汽车 的混合动力系统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已成功承接上汽通用五菱、江淮 汽车 等多款混动车型,将在2022年下半年批量上市,形成新增长源。在2021年4月19日,其自主研发的“菱擎”前置后驱混合动力系统正式发布,能够实现油耗降低30%以上,拟搭载于五菱新能源在研新车型G200产品首发上市。

2022年,五菱 汽车 将聚焦混动,对混动的核心部件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技术改造,同时新建混合动力总成三合一/四合一装配及测试生产线,2022年将形成年产 10万台套混动总成批量生产能力。

在整车业务方面,2021五菱 汽车 渠道铺陈取得一定成效,新能源 汽车 销售体系营销力成熟,2021年营销渠道网点建设累计达120家以上,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公司新能源物流车产品自2020年上市以来,销量倍增,共售出新能源车超10000辆,同比大幅增长113%,市占率为11%(微面及微卡细分市场),创 历史 新高。

在海外拓展方面,五菱 汽车 成功拓展了欧洲、非洲、东南亚及北美等海外市场。特别是与日本ASF、美国ELMS等行业大客户开展ODM合作,2021年对美国市场出口近千台新能源物流车,公司以国际化商业物流标准,高要求推动产品研发升级,解决同城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菱 汽车 管理层对商用整车分部的业务前景毫不动摇,认为亏损状况是暂时的,主要是由于半导体供应短缺影响以及额外研发成本影响,2022年将稳固现有市场,提升品质,丰富不同座位及长度车型,转型发展电动车型,匹配发展智能网联及无人驾驶技术。

参与重组五菱新能源

不难发现,对于五菱 汽车 而言,无论是零部件、动力系统还是整车,新能源 汽车 都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关键词。事实上,新能源 汽车 代表着五菱 汽车 的成长性所在,其在新能源 汽车 方面已经初步描摹出一幅蓝图。

2021年12月1日,五菱 汽车 发布参与重组五菱新能源的自愿性公告,将分期入股五菱新能源 汽车 公司,这将是五菱 汽车 战略性融入全球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变革的重要步骤。按照约定,2023年6月30日之前,五菱 汽车 可选择进一步认购五菱新能源的新股本权益,将其持股比例增至50%以上。时隔近四个月的时间,五菱 汽车 于2022年3月31日再次发布重组公告,五菱 汽车 、广西 汽车 、五菱工业及五菱新能源订立增资协议,五菱 汽车 及旗下五菱工业分别有意向五菱新能源出资3.06亿元、3亿元。根据意向书所约定,广西 汽车 及五菱新能源已订立第一期注资合约,据此广西 汽车 将向五菱新能源出资人民币16亿元。增资完成后,五菱新能源将由广西 汽车 、五菱 汽车 及五菱工业分别拥有70%、13.37%及13.13%之股权。

选择分期进入,而不是一次到位,此举或是母公司对五菱 汽车 的保护。众所周知,造车是重资产行业,五菱 汽车 巧妙借助控股股东广西 汽车 集团的力量发展新能源车产业,可视新能源车业务发展情况,以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的态度做出更高质量的投资决策。

五菱新能源出表后将以联营公司的身份使用权益法核算。五菱 汽车 预计,增资及出售事项将确认收益净额5700万元。重组后,一方面原于五菱工业在新能源车方面的研发支出将转移至五菱新能源,有效降低研发成本。五菱工业将有更多资金投入开发更具价值含量的新能源零部件产品及开拓更多新能源主机厂客户,有利于增强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盈利预期有望提升。另一方面,五菱 汽车 得以深度绑定五菱新能源,不仅能获取五菱新能源稳定的零部件业务量,更能享受到整合市场资源形成的生态优势和发展红利。

另外,重组完成后,五菱新能源和五菱工业可分别专注于各自优势领域专业化发展,又能产生良好协同效应。五菱新能源将在新能源 汽车 制造及销售等业务上更聚焦于客户的需求,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或将拥有积极、乐观的销量。同时,五菱工业将作为五菱新能源战略重点供应商,为五菱新能源提供新能源车零部件产品,可为业绩带来稳定增长点。

五菱 汽车 积极布局新能源车领域之外,不断开拓出海业务。据相关人士透露,五菱 汽车 来自日本、美国等海外市场的订单将逐步增加,特别是来自美国的订单争取在2022年实现出口业务新突破。此外,2022年1月,借助RCEP有利条件,五菱 汽车 母公司广西 汽车 集团与日本ASF公司携手合作开发纯电动物流车,合作金额达2.1亿元,计划在今年12月实现量产,并朝着2030年实现10万辆的目标迈进。值得一提的是,重组完成后,五菱新能源车的出口业务仍保留在五菱工业公司,未来海外市场的出口增量将并在上市公司报表内,或将形成稳定的价值增量。

从国内市场来看,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全年渗透率已经达到15.5%,而新能源商用车的全年渗透率只有3.9%,电动化空间巨大,尤其以轻微客车型为代表的新能源轻型物流车,在政策及市场双轮驱动下将迈入高速增长期。

背靠大客户,五菱 汽车 业绩有充分保障。五菱 汽车 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是A00级新能源重要的玩家。截至2021年末,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EV全年销量累计426452台,宏光MINIEV12月还以55729台的销量再创中国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纪录,蝉联16个月中国新能源销冠。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了27.4%。

在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渗透率逐月提升之际,五菱 汽车 有望牢牢抓住这一 历史 机遇。

(CIS)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光明。
1、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目前国家财政扶持节能减排,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新一轮汽车促销的亮点。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2、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比较广。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竞聘,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师;还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
3、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新能源轿车的装配、检测、维护能力和汽车与配件营销服务能力。

❸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怎么样

新能源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前景广阔。

❹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相关措施有哪些具体应该怎么做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

高校管理者在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按照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护实训室建设要求,引入新的运营模式,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充分满足学生的技能和实践需求。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否则整个培训体系无法达到培训与实践的目的。如果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室的建设忽视实践,必然导致不适应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因此,现代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推进培训与实践。整个建设过程都是基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将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实践与实训室建设理论相结合,充分提升专业人才在效率改革和质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❺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充电设施保有量持续上升,补贴幅度退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幅度的大规模退坡表明将迎来全行业大洗牌,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遇到较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汽车的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❻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会大步前进,有望取代燃油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1、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有更高期待。这也倒逼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变革,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协同创新,让中国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2、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瞄准技术制高点,企业要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下功夫,推动品牌建设,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❼ 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沼气,天阳能热水器等产业。这些项目都可以发展。摘要: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与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未来产业,我国也确立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但由于我国起步晚,且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甚少,必须着眼于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开始于21世纪,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该计划制定了以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的全面发展计划。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的规划,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计划初步量产,并在2020年达到全面产业化,市场推广覆盖率将成为世界领先。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引导和资金倾向方面继续重点扶持但是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在发展新型能源汽车产业必须首先认清我们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创新能力低下
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核心,作为动力提供的动力电池,其造价高、循环寿命较短、能量密度较低,许多核心技术我们仍未掌握,须依靠进口来获得部分材料,而且缺乏相关的技术团队,虽然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可以看出后续的人才供应不足,很多技术已经被市场淘汰,大大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整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产业化转型正在进行,研发过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应更加关注。
1.2 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技术攻关、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针对目前各单位已研制出的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还有试验考核、技术调整完善、生产工艺准备、市场推广以及技术标准制定、政策引导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也比传统汽车高出很多,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度过艰难的市场导入阶段。与传统汽车开发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仍处于产品的初级阶段。要真正实现其产业化,尚需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
1.3 消费缺乏对电动汽车的认识
尽管纯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车具备用车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但是截止2013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足5万辆,2013年全年销量1.76万辆,同比增38%,低于全球平均增速。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公交、出租等政府公共领域应用为主,私人领域消费量占比很小,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理解,不愿意轻易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借助营销模式创新,让消费者更多的来体验纯电动汽车,形成消费的示范效应。
1.4 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科技人才相当匮乏,尤其在基础研究和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研发方面。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开发、试验验证等技术能力与传统汽车相比,仍然很不完善,也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存在严重的科研人才瓶颈。在管理人才方面,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需要配备专业化的人员队伍,从管理的角度弥补技术方面存在的局限,形成对技术故障的高效、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管理能力,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建立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从示范工程走向产业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示范工作即将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大规模的铺开,相关管理方面的人才将出现较大的空缺。
1.5 相关配套设施严重缺乏
新能源汽车能否在市场上普及,除了汽车技术本身因素外,还取决于社会配套设施跟进的程度。比如是否有足够的燃料、是否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燃料;是否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加氢站、加气站;是否有足够的车辆维修网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和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是新能源汽车不能快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而言,专业充电站的设置缺乏就是一个很大的软肋,这也是电动车商业化运营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位从事电动车研发的技术人员说,专业充电站的成本不低,一个专业充电站要花费30万元。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达到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如何降低成本、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

2.1 我国拥有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天然优势
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在水电、风能、太阳能方面存在较大潜力。同时,而生产锂电池所需的锂、稀土等资源都可以通过得到充足的国内供给。而且中国的资源能源状况更适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系统。中国目前油气资源相对缺乏,制约了传统的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但其他资源的多种替代性又可充分发挥资源多样性的优势,为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型新能源汽车打下基础。
2.2 我国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力度巨大
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政府花费的功夫远远大于其它国家。事实上,中国目前是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最高的国家。在较高补贴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已经接近同型号传统燃油汽车,以比亚迪F3为例,比亚迪F3DM(混合动力车)低碳版豪华型市场价格为16.98万,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双重补贴后的价格为8.98万元,仅比比亚迪F3豪华型的售价高了1.3万元。另外,以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为主的供电企业已经建造了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在数量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欧美日等主要汽车生产国。也就是说,补贴已经到位,充电设施也已基本到位。如果需求量大,充电站、充电桩的数量仍会迅速增加。
2.3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城市化水平不到46%,距离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距离。我们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能到55%,到2030年在65%左右,2050年可能会达到中国城市化高峰。这样的城市化看似一年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但是其中内含的问题非常巨大,意味着一年有1200万到1300万人走入了城市。这样对中国的城市化而言,我们带来的问题就非常多。就汽车而言,随着中国老百姓消费结构的升级,去年增长了46%,这样的态势还要持续下去。我们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乘用车总量将近2000万辆。而伴随着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会更加紧迫,这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

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市场标准体系和准入机制
各地区应具备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监管。过去不少地方实施地方保护政策,差别定价,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二次检测,对汽车企业建厂以及零部件采购设置了众多地方性规定,这虽然有利于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但不利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企业危机感的提升,无法刺激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创新力。从准入制度着眼,从源头上进行一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形成一整套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改变一些陈旧观念和做法,舍弃一些权力和利益,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3.2 推进技术创新和关键零部件研发
企业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技术创新上来,努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同时避免技术侵权,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电池循环周期是未来我们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同时应该努力降低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汽车技术的研发,把传统技术的研发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吸收外来技术,长期以来我们还难以在市场上形成主导地位。
3.3 政府应制定完善的支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对于购买者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制性采购,形成消费示范效应等。在税收政策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口给予关税优惠,降低其生产成本,对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对购买者按其所购车辆的等效节能指标给予一定的购置税减让。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提倡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开发性金融信贷政策体系,解决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研发资金来源。
3.4 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可度
大部分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更高。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仍处于观望阶段,车市叫好不叫卖,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仍存疑虑,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问题十分担心,当然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难点,新能源汽车不善于长途旅行,偏远地方充电困难,充电时间长都是未来销售过程中的巨大难题,厂家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吸引消费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5 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完善相关设施布局,尤其是着手高速公路配套工程的开展,以便给予新能源汽车更高的活动范围,且必须做到数量合理,布局科学,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用电实施优惠与补贴,并增加充电桩的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度的基础上提高充电效率。把相关配套设施纳入到新建社区、楼盘、写字楼的规划中,尽可能的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4总结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长远看来潜力巨大,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细化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为长远发展制定合理的计划,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竞争力,抓住机遇,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大众的认可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❽ 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分析

汽车新能源专业就业前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好”。行业符合国家政策扶持标准,国家每年安排10~2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及支持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此外,财政部未来还将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推广使用混合动力公交车,继续加大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这表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将加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与日俱增。说到就业,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学生就业率非常高,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本科就业率是100%,一直高于学校其他专业。北京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所有120名研究生,15~16名博士生。其中,60%的学生选择了风电、太阳能方向进行研究,剩下40%的学生选择了电动汽车为研究方向。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读博;大部分学生去了相关研究院、研究所,包括航天二院、电科院、铁科院、天津汽研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如福田汽车、普天新能源、西门子、华为等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著名企业
电机类: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骏、京津电动等;
电池类:北大先行、中新国安(盟固利公司)、比亚迪、ATL等;
电池储能类:东莞的赛威微电子公司。

热点内容
超大欧式拖挂房车 发布:2025-01-24 04:52:04 浏览:15
h2棕色配什么颜色内饰 发布:2025-01-24 04:45:29 浏览:522
2020年6月份国内旅游 发布:2025-01-24 04:43:11 浏览:218
2手汽车价格计算方法 发布:2025-01-24 04:19:33 浏览:236
香港租用七人车价格 发布:2025-01-24 04:19:32 浏览:422
现代朗动新款内饰图片 发布:2025-01-24 04:09:13 浏览:182
轿车的购置税是裸车价的多少 发布:2025-01-24 04:08:32 浏览:683
湖南省内短途自驾游攻略 发布:2025-01-24 03:59:02 浏览:960
怎么换尼桑新轩逸内饰灯 发布:2025-01-24 03:57:29 浏览:107
集装箱拖挂车规定 发布:2025-01-24 03:49:59 浏览: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