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观环境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观环境

发布时间: 2023-02-18 22:00:23

新能源汽车职业环境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政治因素:
1、 中国产业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
2、 中央及各省市从产业规划、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行业管理及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
经济因素:
1、2015年,中国车市增速明显放缓,且中国的汽车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重塑产业结构,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
2、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利于普及。
社会因素:
1、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达到60.6%,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2、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更高;
3、社会人口基数大,人口红利当前仍具有效用。
技术因素:
1、 电池、电机及电控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
2、 相比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壁垒较低,中国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
3、 中国车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及阻碍因素
促进因素:
1、 政策利好:中央及地方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频频出台扶持政策;部分城市对传统能源汽车采取限行限购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降低牌照获取门槛。
2、 用户认可度提升:80/90后作为消费主力,对兼具有经济性与环保性新能源汽车持欢迎态度,随着相关技术升级,消费者认可度逐渐提高。
3、 商业模式创新:各大车企及汽车经销商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出现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以租代售等模式,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4、 汽车能源清洁度提升:相比于传统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能源清洁度方面有所提升,有利于缓解大气污染。
阻碍因素:
1、 充电基础设施落后: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配比为11.78:1,车桩配比不协调,用户充电不方便,阻碍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
2、 电池技术不成熟:现阶段,中国的电池技术水平不成熟,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低,限制其进一步推广;
3、 行业秩序待规范: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骗补贴、质量差等不规范行为,行业亟待进一步规范。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
1、 探索期,2001-2014,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推动
(1)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863”重大科技课题;
(2)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3)2009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4)2010年,国家公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
(5)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宣布截止2017年底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
2、启动期,2015-2020,主要推动力仍在政府
(1)2015年,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
(2)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累计产销5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2016年9月,财政部公布新能源汽车厂商骗补名单,并予以严惩;
(3)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将进一步在营运车辆中得到普及,并继续渗透私家车领域。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加快与互联网结合。
3、高速发展及应用成熟期,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告诉发展期

❷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是怎样的

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2014年中央对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为5.7万元,虽然较2013年减少3000元,但是补贴力度依然较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3.325万元,新能源汽车还可以享有地方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除了购车补贴之外,中央进一步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车型,免征车辆购置税。此外,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财政补贴政策有望出台,总补贴规模或达千亿元级别。整体来看,财政补贴持续到2020年,部分省市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新能源汽车不限购、公务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等一系列政策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但是除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之外,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且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仍缺少来自消费者的自发需求,因此仅靠政策刺激无法取得长久发展。企业不应以获取政策补贴为目的,应该发挥主动性,寻找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扩大市场需求。

❸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机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国际上,多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诸如英国、法国、荷兰等。看中国,发改委已经表示,原则上将不再批准新建传统燃油车企。

两极分化

得益于我国环保事业的纵深挺进,并且开局就迎来了政策补贴,所以新能源车企发展事半功倍。如今,补贴退坡,准入门槛浮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多却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相关车企的质量和技术等系统“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性能,造车技术,整车服务等领域都将成为各企业的争夺点。如此,新能源车企有没有创新力,有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完整产业链就决定了市场份额争夺的最终结果。很显然,在市场加速优胜劣汰条件下,内部分化现象是必然会出现的一次大清洗。

❹ 新能源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噪音明显减小。 2、城市不易形成热岛效应,特别夏季。 3、交通顺畅性会改善,得益于纯电动汽车的稳定性和操作的平顺性。 4、对空气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❺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❻ 新能源汽车的宏观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近3年连续名列世界第一,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惊人,生产79.4万辆,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分别占燃油汽车产销量的2.74%和2.69%,高于2016年同期产销量占比1.21%和1.61%。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3万辆,占总汽车保有总量2.17亿辆的0.7%。可以看出,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体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成绩更加突出;但与传统汽车行业发展状况相比,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但增长趋势显著。
乘用车领域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阵地。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乘用车推广57.9万辆,占当期总销量的74.5%。商用车推广19.8万辆,占当年总销量的25.5%。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33.6万辆,占当年新能源汽车推广量的43.2%,较2015年私人购买占比24.8%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社会新能源汽车环保效益认知的不断提升,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实施,家庭消费者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导力量。
汽车动力电池装机电量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为36.4GWh,增长超过20%。从车辆细分类别来看,乘用车电池装机电量约13.7GEh,同比增长50%;客车电池装机电量约14.3GWh,同比下降10%;专用车电池装机电量8.4GEh,同比增长165%。动力电池蓄电和安全保障技术进步为电动汽车培育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充电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新能源汽车续航更加便利。截至2017年,公共类充电桩约21.4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约8.6万个,直流电充电桩约6.1万个,遍及全国各省市。私人专用充电桩23.1万个,其中北上广深充电设施建设位列前茅。截至2017年,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比约为3.43:1。新能源汽车产销和充电桩设备建设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进展快,发展潜力大
中国从“十五规划”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组织实施了“十五期间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开发汽车整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期间推出了26项国家标准,累计796项国内外专利,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公共平台技术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整车、电池、电机测试平台。整车技术方面,实现了纯电动汽车续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电池轿车采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平台技术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电动化底盘、整车控制等三大系统的应用和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氢气安全性、整车燃料经济性等三大技术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三、新能源汽车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场创新能力强
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空间小、投资风险大、技术研发期长、投资回报慢,在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整车生产、推广、充电设施建设和动力电池研发和运营方面持续获得政府帮助。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发展,2014年接连出台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为主,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和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2016年中国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共277项。2017年政府又颁发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关政策更加健全,技术研发制度更加成熟,市场发展稳定有序。基于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建设工业强国的考虑,新能源汽车未来仍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而技术发展落后和充电设施欠缺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障碍,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离不开政府扶持。在建设低碳、节能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必将拉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

❼ 一个新的汽车产品投入目标市场前需要考虑哪些宏观环境

经济、社会、政治的环境。

从政策的角度,无论是国家十三五规划还是汽车产业规划,都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节能汽车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从经济的角度,宏观经济的稳定及居民收入的增长,仍将为汽车市场稳定增长提供支撑。从社会的角度,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及家庭架构的变化将促进汽车市场增长及车型结构的调整。

介绍

宏观环境对于汽车市场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的诸多重大变化,将深刻影响汽车市场的发展。

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宏观环境的正确把握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

❽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在业内普遍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主流企业均加快了新产品上市的节奏。中国品牌方面,2018年江淮汽车有5到6款新车上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广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外资企业方面,大众、日产、丰田等外资企业也加快了在中国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步伐。

二是技术升级加快。有车企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新能源车技术升级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三大变化。首先是到2020年新型动力电池将实现产业化。其次是轻量化,产业将逐步形成以铝合金、复合材料为主的整车轻量化技术平台,推动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链形成。再次是智能网联化,产业逐步实现驾驶辅助技术产业化应用,形成部分自动驾驶技术平台。

三是自主品牌将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发展也迎来了契机。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经济支柱产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国际化合作。

❾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和前景

能联网的未来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的高度,纷纷布置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接智能化网络技术成熟、嵌入式传感器、雷达等新部件,更致力于为产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生产方面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热点内容
嘉陵70改装越野 发布:2025-01-27 12:04:18 浏览:554
4500车越野车报价 发布:2025-01-27 12:04:14 浏览:653
老款帕拉梅拉内饰颜色 发布:2025-01-27 12:00:55 浏览:274
福田房车g9哪里卖 发布:2025-01-27 11:51:24 浏览:833
奔驰s库存车价格 发布:2025-01-27 11:48:26 浏览:23
越野车故障 发布:2025-01-27 11:39:48 浏览:100
倾盆大雨内饰的词语 发布:2025-01-27 11:15:56 浏览:158
女生发朋友圈晒豪车 发布:2025-01-27 11:08:38 浏览:664
海格龙威皮卡玻璃开关这样匹配 发布:2025-01-27 10:49:45 浏览:107
凌志小矫车价格及图片 发布:2025-01-27 10:49:37 浏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