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Ⅰ 国创中心:探索新能源汽车生态赋能新范式
文/郑金武
科技 部部长王志刚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上透露,2020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首位。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和生态链, 科技 创新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对此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逆势上扬,实属不易。
作为我国 汽车 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创中心以“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增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能”为核心任务,布局抢占新能源 汽车 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制高点,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生态链融合发展,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多领域多主体形成“网状生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随着 汽车 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 汽车 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 汽车 、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原诚寅表示,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而中国新能源 汽车 要真正做到大而强,需要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共同完善产业生态。基于此,国创中心聚焦新能源 汽车 各链条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坚持多方协同创新理念,最大限度利用好各类创新资源。
据介绍,国创中心与近百位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近600家国内外创业公司和创新组织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已初步形成成国内外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创新生态圈,为持续建设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生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2020年9月,由国 科技 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创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发起的“中国 汽车 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正式成立。
紫光集团是联盟的参与者之一。“通过相互赋能、协同创新、共同发展、跨界融合、共生共赢,紫光集团将携手国创中心,为推动建设我国全球 汽车 芯片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贡献力量。”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吴胜武表示。
据介绍,紫光集团将参与新能源 汽车 芯片标准制定与更新、车规级安全芯片研发与测试、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等工作。
“紫光集团将协同国创中心共同参与车规级芯片的标准制定,以标准为引领,带动 汽车 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认证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实现重点突破、协同创新、促进我国 汽车 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吴胜武表示。
在产业生态赋能上,国创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生态链融合发展。围绕“打造世界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策源地、构建世界级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生态圈”的发展目标,国创中心进一步加强前瞻谋划布局,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对接,将技术创新突破与市场规模效应有机结合在一起。
2020年12月,国创中心与交通部科研平台北签署战略协议,围绕中国大交通技术应用场景全方位合作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物流、实验检测、信息安全协同、交通智能防疫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副秘书长罗凯阐述介绍:“双方以交通行业技术创新需求为主线,以技术应用、项目转化落地为目标,建立大交通场景业务模式,以交通行业重点科研平台为纽带,围绕人、交通工具、路、桥、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等多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助力 科技 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
此外,国创中心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先后与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应用、软课题研究与应用、资源互补和共享等方面展开了相关合作。
瞄准提升新能源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持续构建新能源 汽车 科技 创新生态体系,国创中心在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方面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
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
2020年10月,国创中心(淄博)先进车用材料创新中心(简称“国创淄博中心”)正式揭牌,旨在打造世界级先进车用材料技术创新策源地及创新生态圈。
淄博国创中心先进车用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副院长许烨介绍,在双方的合作中,国创中心发挥了平台、技术、人才、应用等领域优势,国创淄博中心利用本地政策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体制机制优势等与之形成互补,在共同 探索 新能源 汽车 轻量化发展新的路径, 探索 建立轻量化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未来5年,淄博国创中心将形成3到5个国际材料研发机构全面合作和联合培养机制,建成国际级研发测试共性服务平台,吸引不少于10家国际先进材料项目、产业链相关企业或研发中心等落户淄博,服务当地企业不少于100家、全球企业不少于20家。
同时,聚焦新能源 汽车 技术(轻量化)创新拉力赛,聚集共性技术,挖掘产业痛点,推动行业创新,支持成果转化,并以此为重要转手,推动双方携手共建中国先进车用材料“轻”谷。
为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国创中心频频出招。2020年11月,国创中心与北汽蓝谷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ARCFOX极狐αT打造世界级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并利用各自优势,在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创新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国创中心瞄准前沿技术应用对前瞻性技术方向进行统筹布局,北汽蓝谷提供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和应用场景,同时又以问题为导向,对国创中心提出新技术研发、新应用诉求的新需求。”北汽蓝谷董事会秘书胡革伟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双方将形成螺旋式上升创新接力赛,共同加速创新技术上车应用,帮助整车企业降低前瞻技术评价投入和风险,助力创新零部件企业压缩上车周期和成本。
“创新是一种生态,多样性共生、开放式协同、多系统相互链接、资源丰富、自由生长。”原诚寅表示,国创中心下一步将推出生态亚马逊计划,真正打造中国的产业创新生态,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Ⅱ 极狐汽车是哪个公司的
极狐汽车是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
极狐阿尔法是北汽新能源旗下一款中大型纯电动车,以极狐阿尔法S2021款525S为例,其长宽高分别为4930mm,1940mm、1599mm,轴距为2915mm,车身采用5门5座掀背车结构,行李箱容积560至1300l。
公司简介: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创立于2009年,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Ⅲ 特斯拉科技创新中心落户哪里
2018年7月12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任宇翔在位于北京华贸中心的特斯拉中国总部接受采访时介绍,特斯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已设立在北京,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及零备件、电池、储能设备及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同时,任宇翔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北京是特斯拉进入中国的首站和总部,也是特斯拉在华最大的市场之一。
“北京创新中心”主要承担新能源产品等的研发
特斯拉宣布在京设立的北京创新中心注册于2017年10月18日,特斯拉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特斯拉(北京)新能源研发有限公司”,又称“特斯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
任宇翔介绍,特斯拉的产品其实覆盖了很多方面,比如电动汽车的硬件、软件、自动驾驶、能源存储等方面,所以,特斯拉其实是一个跨界的公司,下一步与北京市政府的合作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方面。
据了解,除特斯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外,目前,特斯拉中国区总部、运营中心、结算中心、销售公司早已落户北京。
中国是特斯拉海外最大的市场之一
2013年底,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京已设立7家体验中心和6家服务网点。
“北京是特斯拉中国总部的定位不会变,我们会在销售、服务、研发、创新等方面发挥综合性的功能。和北京市政府、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等会有很多的合作机会。”任宇翔介绍,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之一,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场,所以特斯拉非常希望可以在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中,能够参与电动汽车推动全球可持续能源和可持续交通的转变。
Ⅳ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10-80278085,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9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4条。
公司介绍: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2017-11-27在北京市大兴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泰河三街九号院二区1号楼10层。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连庆锋,注册资本40,388.3492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Ⅳ 作为科技部推动、北汽集团牵头建设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
据我所知,早在2018年3月,由科技部推动、北汽集团牵头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是继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之后诞生的第二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汽车行业首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三年以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深入探索发展路径和建设模式,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创新资源整合、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使用评价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车规芯片领域,牵头组织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专项课题,建立车规级芯片标准体系、搭建车规级芯片测试与认证平台,实现自主车规级芯片的整车集成和可靠性评价,推动自主芯片产业化应用;在汽车电子电控领域,主导开展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智能网关等关键产业应用平台的研究和开发,为自主车规芯片上车保驾护航,助推国产半导体产业化验证和规模化商用;动力系统领域,基于北汽新能源EU5整车开源平台开展国产碳化硅器件和功率模块上车搭载测试,解决行业自主IGBT及碳化硅器件上车问题,已搭载9款国产半导体器件;动力电池领域,开展高比能量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及测试验证体系建设,完成复合固态锂离子电解质膜开发,在高镍-硅碳电池体系中测试验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关键技术产业链对接方面,发布了《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
另外,在创新生态圈建设、人才高地建设、国际合作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都有长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