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企业社会责任
㈠ 腾势汽车简介
2012年3月30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和戴姆勒按照50:50投资合资成立的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其全新的汽车品牌——腾势,英文名称为DENZA,致力于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发展环保节能、安全舒适、品质卓越的电动汽车,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品牌的口号“EV the Future”也正式发布。这个全新品牌是国内目前第一个专注于新能源的汽车品牌。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势汽车)是由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与世界豪华车制造巨头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于2010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
腾势汽车推出了中国首个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品牌DENZA腾势,专注于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发展环保节能、安全舒适、品质卓越的电动汽车,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进步。
比亚迪拥有业界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戴姆勒拥有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整车制造科技,腾势汽车有效整合了比亚迪和戴姆勒双方的技术、工艺、设计等资源,深度洞察了中国国情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历史性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以创造更美好自然和人类生活为己任、以制造最为卓越的产品为使命、以持续进取以保障带给大众最优的价值体验为特征的品牌核心价值,为消费者生产便利舒适、高级别安全性、世界级精良制造工艺的电动乘用车。
腾势汽车深信: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们生活品质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电动汽车是划时代的新一代汽车,它将重新定义汽车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的角色。
腾势汽车凭借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精湛的设计制造水准,在保证卓越绝伦的驾乘体验的同时,实现汽车高效能、零排放,促进汽车与自然的和谐友好,为消费者提供高环保、高品质的汽车生活,从而为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难题提供先进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践行汽车企业与环境友好的社会责任。
㈡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客车
国内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宇通公司2011年7月20日宣布,投资24.35亿元的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基地在郑州新区奠基。据悉,这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和制造基地。据悉,该基地将于一年后建成,为宇通带来1万台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其中节能型客车6000辆/年、新能源客车4000辆/年。宇通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未来全国客车年需求量增长率约为7%,新能源客车的比例将快速增长。据了解,宇通计划到2012年推出从10米到18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7米到14米纯电动城市客车;到2015年实现市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的全覆盖。
据了解,此次宇通投入巨资建设的这一基地,核心在于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当前全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研发需要持续较大投入。而要实现新能源客车的商业化,必须要解决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这是新能源客车商业化的基础。相关信息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结束在大型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示范运行的产业化前期阶段,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和小型电动车。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保有量在急速膨胀。车轮滚滚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来自国家安监总局的消息称,“十一五”以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7.6万人,占所有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数的80%以上。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占全国各类事故总量的50.8%和81.5%,较大事故占71.5%和69.7%,重大事故占32.1%和37.8%。
为此,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表示:从2011年发生的10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看,有9起事故涉及客运车辆,占到总数的90%。客运安全仍是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很显然,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一个以“造福社会、兴旺企业、富裕员工”为经营理念的企业,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承载生命安全的客车制造商,在构筑安全和谐的社会进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又该为社会发展做点什么呢?
宇通客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晁莉红解析了一家客车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她说:作为一家客车企业,除了像其他公司一样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外,还应承担特殊的社会责任。安全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人们对很多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会发现,如果司驾人员和乘客具备了一定的安全逃生知识,有些伤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一直在考虑,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还要在客车产品安全研究之外,也能够为乘客的安全教育贡献绵薄之力。此次我们制作和发布这个安全乘坐须知片倡议版就是想借机倡议更多的人们增强安全意识,关注客车安全管理。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一起努力,一定会让乘坐客车的人们旅途更加安全愉快。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我们做得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的态度是真诚的,也会坚持做下去。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先生在发布仪式上的讲话则指出,宇通发布“客车乘坐安全须知宣传片倡议版”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对客车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体现了宇通的快速反应能力领先于行业,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客车企业的成熟风范和社会责任感;从解决客运安全的效率来看,定位准确,是一种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也是一种提醒、一种警示,也为乘客带来一份温馨和尊重,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实用前景。
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部长蔡暄在发布仪式上代表客运企业讲话,他表示,客运企业对这样一部科学而人性化的安全教育公益视频的出现期待已久。对乘客进行安全教育,真正站在乘客的角度,传播乘客需要注意和了解的安全知识重点,是一种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同时也会提升和完善公路运输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他在讲话中呼吁其他客运单位的同行们也都关注和安装这个片子,真正把司驾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一个百年企业,往往是一个道义集团,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利益集团。他认为,代表社会机体存在的工商企业,是先验的,应社会的需要而生;企业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企业组织发挥社会功能、履行社会责任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说,社会责任应该纳入到企业的总体使命和责任当中去。
宇通客车始终将造安全车作为产品价值的核心理念。2009年春,宇通推出的"价值探索之旅"大型互动体验活动,揭示出"耐用、安全、可靠、节油",是宇通迈向世界数一数二最大客车制造商的价值基因。
实际上,当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汽车所呈现出的社会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现。安全、能源、污染就是矛盾最大的体现。汽车发展是否可持续,与这些矛盾是否可协调联系在了一起。
为此,晁莉红说: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商,其实在社会责任上,比其他企业多了两个特殊的社会责任,那就是道路交通安全和节能环保,这是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后,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这两个社会责任,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是应该长期肩负的。宇通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聚焦于这两点。
正因如此,宇通不仅致力于打造安全、节能的产品,还承担倡导和推广安全、节能方面的责任。
2007年,宇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价值连城"活动,以"为您创造更大价值"为核心,采取点对点、数据说话的体验式营销服务模式,深入各地客户当中,对驾驶员进行科学节油培训,开展节油比赛,推广节油技术和节油产品,获得了广泛好评。
2009年,宇通协助交通运输部,举办"宇通杯",用节能驾驶技术驾驶节能的客车,树立起营运效率新的价值标杆。
宇通在北京对外发布其新的营销战略——“安节价值体系”,这是顺应“安全驾驶”和“节约能耗”这两个最重要的价值需求,而构筑的技术、技能、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价值体系。
前不久,刚刚拉开帷幕的第二届“宇通杯”,正是围绕这一价值体系,用信息化技术+科学的方法,让“能手成林,安全、节能意识成风,安全、节能竞赛成网”的一次社会责任的践行。
而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此前部分客车企业也都尝试着制作过各自品牌客车的乘坐须知视频,但可以说都是浅尝辄止,此次宇通客车的行动是国内客车行业首次真正面向全行业进行大力推广客车乘坐安全须知倡议视频。
很显然,宇通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㈢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新建企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纯电动乘用车”,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具备外接充电功能的串联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分别指国家标准GB/T 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中第3.1.1.1.1款和第3.1.1.1.2.1款所定义的车辆。“乘用车”包含轿车和其他乘用车,是指整车(含底盘)为自制的、国家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1.1款至第2.1.1.10款所定义的车辆。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监督管理。第二章投资管理第五条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应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 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 号)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规定。第六条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
新建企业可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第七条新建企业的投资主体应按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编制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投资项目申请企业的企业概况、基础能力、试制样车说明及证明材料(见附件一)。第八条新建企业的投资主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
(二)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三)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包括车身及底盘制造、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整车装配等主要试制工艺和装备。
(四)自行试制同一型式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少于15辆。提供的样车经过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在符合汽车国家标准和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在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整车轻量化、经济性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见附件二)。第九条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能力的研发机构。至少具备整车及动力系统匹配、整车管理系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车辆轻量化、车辆安全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试验检测能力以及对整车产品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力。
(二)与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相适应的车身成型、涂装、总装等整车生产工艺和装备,以及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等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和一致性保证能力。
(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
(四)新建企业要有履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的承诺和措施,并提供担保企业和经公证的担保期不低于5年(以项目建成投产为起始点)的担保合同。第十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依据《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申请进行审查,并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意见。第十一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对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申请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由纯电动乘用车行业专家库中的专家组成投资项目评审委员会,对投资项目申请企业提供的附件一和附件二的真实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
纯电动乘用车行业专家库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建。第三章准入管理第十二条投资项目完成建设后,新建企业及产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通过考核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按单独类别管理。第十三条新建企业生产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应使用该企业拥有所有权的注册商标和品牌,且符合乘用车、电动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所采用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应当是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新建企业须提交对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质保承诺,质保承诺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规定。
㈣ 动力电池打响“去钴战”
作者 | 刘丹丹
编辑 |?王双双
5月18日,蜂巢能源的“无钴,芯未来”发布会,又一次将贵金属钴推上舆论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银灰色富有光泽的金属,钴曾经是颇受艺术家青睐的蓝色颜料来源。然而伴随着电动汽车浪潮的兴起,钴“摇身一变”成为锂电池制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正极材料。
一边是水涨船高的钴金属价格,一边受制经济与工业水平大量使用童工的非法采矿,在非洲刚果(金)这片钴金属主要产地上,每一克钴元素可能都掺杂着鲜血。
不过,从今年开始,这种“魔幻”的现实或将得以改善。2月份特斯拉表示将自主研发含钴量可能为零的新电池、3月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5月宁德时代透露无钴电池技术储备、广汽新能源表示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将从实验室走上实车…...对于多家车企的一系列举动,业内人士表示,一场动力电池“去钴战”正在打响。
01
企业的“去钴化”探索
一直以来,在动力电池产业中,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电池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未曾停歇。更加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续航能力更强的三元材料电池稳定性较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元锂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还必须使用昂贵的钴金属当作正极材料。
尽管现在大部分车企在生产电动车时,都选择了三元锂电池,但“去钴”仍是新能源巨头车企以及动力电池厂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作为全球新能源电动车的风向标,特斯拉也长期饱受电池成本之苦,公司CEO马斯克一直有着“无钴”的想法。2018年6月,对于有观点认为钴供给稀少将成为Model3扩产的“绊脚石”,马斯克回应称,旗下电池的钴使用量已低于3%,次代电池用量还将降至零。今年2月18日,特斯拉对外透露消息称,其将自主研发新电池。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新电池的含钴量可能为零”。据了解,特斯拉将在5月第三周举办的“电池日”公布最新的“无钴”电池技术。
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刀片电池。按照比亚迪官方透露的数据,刀片电池有极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普通磷酸铁锂难以解决的能量密度问题上实现了不小的突破,“未来两年内规划单体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对此,业内人士评价道:“当更加安全的刀片电池克服了能量密度难题,三元材料电池将很快失去霸主地位。”
5月11日,宁德时代也透露了新研发方向。在2019年业绩发布网上说明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有自己的无钴电池技术储备,目前研发进展顺利,正在想办法完善供应链,“因为是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
5月13日,广汽新能源也对外宣布,今年底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将从实验室走向实车,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搭载相关技术成果。据了解,这种“超级快充电池”仅需8分钟就可以将电池充电至85%,充电时间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
仅仅5天之后的5月18日,蜂巢能源正式发布两款无钴电池。在技术上,蜂巢选择通过用与钴相近的同族元素替代钴来实现“去钴”。据了解,该产品最早将于2021年6月份推向市场。
02
多重因素推动企业“去钴”
为什么“去钴”会成为趋势?这背后不仅涉及成本与技术,也牵扯到企业社会责任。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探明的钴资源储量仅为700万吨左右。“由于战略稀缺性,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境内的钴矿资源已经处于限制开采状态。而伴随着5G的普及,钴价格更是一路水涨船高,今年最高已经达到28万元/吨,历史最高记录达到80万元/吨。”一位材料专家告诉记者。
以特斯拉曾经于2018年公布的Model3电池钴用量4.5kg/辆这一数据为例,按照当年年底钴报价34.7元/吨的价格计算,在2018年卖出约为138000辆Model 3的特斯拉,仅为生产Model 3就将花费超过2.15亿元购买钴金属。对于所有如特斯拉一样使用三元锂电池的车企来说,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在成本之外,技术瓶颈也是“去钴化”的一个原因。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曾表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已经看到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了,高镍材料、碳硅负极的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在300Wh/kg左右,正负不超过20Wh/kg。
而最新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实现量产的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普遍已经达到200wh/kg,包体160wh/kg,这意味着行业“天花板”已经触手可及。有动力电池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三元锂电池短期内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厂商的下一步要么是研究去钴降低成本,要么是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
或许相比于成本以及技术这两个原因,企业社会责任看起来与钴金属没有太大关系,但事实上这也是企业考虑“去钴”的重要原因。
位于非洲的刚果(金)地区拥有着占全球已探明钴储量的49%,但受限于经济以及工业发展水平,刚果(金)地区有大量的手抓矿(人力开采,往往使用童工)以及非法开采。同时,在童工、黑矿问题之外,非法采矿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系列污染,受此影响,部分村落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对于使用钴的电动车型,有媒体曾经用“生来带着‘原罪’”来形容。
03
“去钴”存在无限可能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对钴元素的依赖居高不下,一边是成本、技术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实现“去钴”,“摆在企业面前的是一条两难的路。”动力电池专家告诉记者。
据上述专家介绍,钴作为三元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起稳定结构的作用。目前还找不到其他的新材料可以替代钴在三元电池中的作用。三元电池谈论‘去钴化’只能说是降低钴的用量,如果想实现完全去钴,未来两到三年内,全球电池厂商都做不到量产。
“目前,三元材料的去钴发展方向,一是让材料具有更高电压,二是使材料具有更高容量。其中,在具备更高电压路线上,如果想要实现去钴,三元材料镍钴锰则变成二元材料镍锰酸锂,但目前还没有能与之匹配的电解液。因此目前更可能实现的路线是寻找高容量的材料”,在阐述完“去钴”路线后,该专家还告诉记者他关于特斯拉无钴电池的猜想,“或许是干电池技术+超级电容”技术。
据了解,特斯拉曾于2019年5月收购了全球超级电容与干电极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Maxwell,其已经在电池“去钴”上探索了多种可能。
在三元材料之外,该专家认为,本质为磷酸铁锂电池的刀片电池如果能突破能量密度限制,或许将有机会取代三元锂电池的地位。蜂巢能源最新发布的通过用与钴相近的元素替代的路线也存在无限可能。只不过,一切都需要交给时间来考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新能源汽车与国家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有哪些关系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就是双碳”数字化变革的一个典型的行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个领域,从十四五”纲要有个突破口,就是把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了,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发展、环保、社会责任与治理水平的提高相统一的局面。双碳”目标会让我国各个方面都产生转变,包括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管理的转变,这些都是涉及到治理水平提高的问题。
要关注双碳”数字化,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各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刚刚开始,在消费领域数字化改革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产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当下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还没产生较大影响。
㈥ 赛那车机弹窗广告,丰田客服回应:没有永久关闭的方式,如何看待此事
目前国内汽车厂商在车辆制造中还没有拿出值得认可的安全驾驶和车辆充电方案,就已经开始了对于盈利广告的植入,这对于品牌影响力是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和影响的。
我非常不认可丰田的这类行为,这已经相当于侵害了群众的合法选择权益。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尚不完善的时代之下,不将多的心思花费在制造和研发上面,反而优先探索起盈利方面的情况,这根本就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认知。
我极不认可丰田汽车的这类营销广告行为。
希望许多车辆企业在制造新能源汽车时,应该以车主的驾驶体验和安全为主要目标,承担起自己的车辆制造发展和社会责任。而不是在盈利方面多做花样。丰田目前的实力并没有跟上我国的其他新能源企业,就预先的在开屏广告上多加心思,这违背了车辆企业制造的初衷和初心,是会受到市场群众的批评和抵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