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开始整顿电动汽车
⑴ 电动车新规定11月起执行
11月1日起电动车实行新规如下:
超标电动车是指重量超过55公斤,车速超过40公里每小时的电动车,这类电动车比较危险,车上也没有脚蹬子,车主继续驾驶这类电动车上路会被罚。我国有些城市要求电动车必须上牌,车主必须戴头盔,不戴头盔,没有挂牌,不但会被扣车,还会被罚款。
我国有一部分城市放开了超标电动车的限制,延长了电动车新国标的过渡期。浙江省将新国标电动车的过渡期延长到了2022年12月份,截止到现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进行缓冲,2022年12月之后超标电动车将不允许上路行驶,市面上大量的电动车都会被淘汰。
三轮电动汽车迎来新政策
有关部门除了管理两轮电动汽车,对三轮电动汽车也有了严格的要求。以前我国很多省份都不管老年代步车,允许老年代步车以及一些三轮低速电动车上路。如今我国浙江等省份开始加强对三轮低速电动汽车的管理,老年人想驾驶老年代步车上路必须有家人的担保。
⑵ 保定首个环保法规治理大气率先布局雄安汽车电动化
5月,《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保定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颁布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保定空气污染严重,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之列。《中国环境研究报告》显示,机动车是保定市PM2.5的第二大本地贡献者。保定正在积极建设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网络,打造智慧绿色出行新方式,助力大气污染防治。雄安新区成立后,汽车电气化有望提速。业内人士表示。构建快速高效的交通网络,构建绿色交通体系。这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突出的重点任务之一。雄安新区是一座新建的城市。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最佳的规划和发展条件。雄安新区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以电动汽车驱动为主的城市,并成为国内首个城市。绿色交通城市名片第一城。率先布局雄安的充电桩和电动车企业有望受益。
⑶ 2022年保定机动车上绿牌的条件
上绿牌照条件:1、本市户籍人员。2、持有我市核发的有效居住证,且最近连续24个月以上在本市缴纳(不含补缴)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市户籍人员。3、驻深部队(含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军人。4、持有效身份证明,按本市公安机关规定办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且近2年内每年在本市累计居住9个月以上的华侨、港澳台地区居民,以及在本市办理签证或者居留许可连续满2年且每年在本市累计居住9个月以上的外国人。
插电式混动车可以上绿牌。
关于插电式混动车的更多资料如下: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简称PHEV)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有一台发动机。
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相对比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
⑷ 保定限行时间2022最新规定
保定限行时间2022最新规定如下:
一、限行时间:
2022年1月3日—2023年1月1日(不含法定节假日、周六、周日)期间的每日7:00—19:00时。
二、限行规则:
为方便周边出行,限行尾号轮换规则与京、津保持一致。尾号是字母的以字母前一位数字为准,特殊时段及重污染天气I级红色预警期间限行措施另行通告。
(一)2022年1月3日至4月3日尾号限行规则:
星期一:限行4和9。
星期二:限行5和0。
星期三:限行1和6。
星期四:限行2和7。
星期五:限行3和8。
(二)2022年4月4日至7月3日尾号限行规则:
星期一:限行3和8。
星期二:限行4和9。
星期三:限行5和0。
星期四:限行1和6。
星期五:限行2和7。
(三)2022年7月4日至10月2日尾号限行规则:
星期一:限行2和7。
星期二:限行3和8。
星期三:限行4和9。
星期四:限行5和0。
星期五:限行1和6。
(四)2022年10月3日至2023年1月1日尾号限行规则:
星期一:限行1和6。
星期二:限行2和7。
星期三:限行3和8。
星期四:限行4和9。
星期五:限行5和0。
以下车辆不受限行措施限制:
1、公共汽车,大(中)型省(市)际长途客运班车,客运出租车(不含租赁车辆),持有运输管理部门核发旅游客车营运证件的车辆,经市公安交管部门核定的单位通勤班车和核发校车牌证的校车。
2、执行任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应急救险车。
3、悬挂合法新能源号牌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残疾人驾驶的残疾人专用汽车(注册地为保定市主城区)。
4、法律法规明确的其他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限制的车辆。
⑸ 注意!8月1号起各地电动车迎来新规,这些规定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电动车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让大家的生活得到了便利。不过有些居民在行驶的过程当中,是没有按照相应的交通规则,所以出现一些违法行为,另外也造成很多的交通事故。不过根据相应的新闻可以了解到,8月1日起各地电动车迎来新规,这些规定会有效改善当地的交通情况,因为明确表示,对于一些道路违规行为严惩。
其实小编当地对于电瓶车,就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果不走非机动车道、不戴头盔、并且逆行,查住之后,是要进行拍照的,而且也要缴纳罚款。另外也经常能够看到逆行的车辆发生车祸的现象,所以尽量严格规范自己,这样才能够共创文明城市。而且电瓶车给自身带来的伤害,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⑹ 电动车开始大整顿,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上路,违者罚款
答:阐述的电动车是指电动力二轮车,不包括电动汽车等。一、电动车属性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
⑺ 低速电动汽车2021年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年最新电动车新政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对电动车生产企业做出新的要求,对消费者在日常使用的电瓶车也做出新规定,此举有利于完善电瓶车企业合理规范生产;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购买电瓶车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电瓶车产业结构创新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保障。此管理办法于去年4月15日开始实行。
一、将对电动车进行速度限制,意味着今后电动车不能随意超出限定的速度了,不然是违反相关规定的,现在限定为每小时不得超过25千米行驶速度。
二、在购买电动车的时候注意购买新国标的,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上牌的,购买车辆后需要上电动车牌,没有车牌的将不能上路行驶,一旦被发现也是会被处罚。
三、现在电动车的重量由原来40kg调整到新国标的55kg,重量包含电池在内,这样有效增加行驶时长。
四、电动车速度可以行驶到50千米每小时的,必须上牌照,这类车型归为电动摩托管理。
五、电动车需要安装有脚踏板并且还要防火、防水,没有脚踏板是不允许上牌。
六、电动机功率从240KW提高到400KW。
七、不合标准的电瓶车不允许生产,消费者有权退货超标车。
⑻ 电动车进入“整顿期”,载人罚款,家长犯难了:我骑车娃后边跑
说到电动车,方便是方便,让人头疼,也着实让人头疼。
南京的一大景观就是电动车了,在南京有个说法:什么车都不怕,就怕马路杀手电动车,这些电动车狂得很,红绿灯都敢闯,马路上的各种车辆给他们让路。
正是因为电动车的这种“霸道”,几乎每年都很严重的电动车车祸。
近两年,电动车的整顿频频上限,先是要求戴头盔,然后电动车上牌照。
事实上,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这条规定,有不少骑电动车载人的路人被罚款处理。
关于电动车载人的明文规定是:时速不超过25千米每小时,不能载超过12岁的孩子,而时速超过50千米每小时的电动摩托车,只能载一个成年人。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纷纷吐槽: 如果载人要罚款,那我们接送孩子,大概就需要孩子在后边跟着跑了?
电动车载人是否会受到限制,也不是一刀切的,另外能否载人,跟电动车的型号也有关系。
不过这些规定,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电动车实在是应该整顿,这样才能减少电动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过,电动车的确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基本上就是使用电动车,有少数家长开车接送。
上文中提到了,家长也不要感到恐慌,上文提到了不是所有的电动车都不能载人,即便是电动车的型号不合格,也不会一刀切,让老百姓重新购买电动车。
经常在马路上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家长骑着电动车,后座上坐着两个孩子,有的是前边站着一个,后边坐着一个。
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方便,一次性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
但是这样做也是非常危险的,之前南京就出现过这样的一个交通事故,一个老人载着两个孩子,发生了严重的车祸,最后不幸身亡。
我们听到要求的时候,不要先急着跳脚,要先把孩子和自身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即便是没有规定限制,也应该把孩子和自身的安全放在首位,麻烦一点没有关系,保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妈妈骑着电动车,后座上坐着六七岁的儿子,母子两个的姿势就很耀眼。
妈妈翘着二郎腿,儿子站在后座上。
妈妈没有安全意识,儿子也是胆子大。
孩子宁可胆子小一点,也不要胆子太大,容易出现危险的,都是那些胆子大的孩子。
家长安全意识灌输到位,时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孩子就会小心翼翼,首先想到的是“是否安全”,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家长就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从小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包括出行的时候过马路、乘坐电动车、坐私家车坐安全座椅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一点点提醒,孩子才能一点点接受。
当孩子的安全意识形成之后,他们最喜欢问的一句话就是:这样安全吗?
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意识,说明家长教育到位。
孩子上学一般都是片区的,如果孩子在自己小区附近上学,距离不远的话,真的可以考虑步行接送。
现在的人们非常依赖电动车,一出门就是电动车,上次回到妈妈家,发现家里人的概念中,走路超过5分钟的距离,都是远的,一定要骑上电动车。
其实我们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如果步行距离在15分钟以内,完全可以步行接送,还可以趁机锻炼身体。
电动车确实带给人们很多方便,人们对电动车也过于依赖了,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幼儿园或者是小学距离比较近,走路接送孩子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⑼ 近期开始严格管理整顿老年代步车,你怎么看
国家应先出台老年代步车管理标准,法律法规,让老年代步车能合法上路,这样不就好管理了吗,不要一刀切,难道道路只是为单轻松人修的,年轻人合法上路就没有交通事故了,建议国家,交通部门考虑划出电动车道,各行其道,违者重罚,这样做老年代步车有法可依,一切都就解决了。
现在没有标准,源头也不管,让卖让买,但是不让开,这个不合理。最好是加强引导和监管,等待国标出来再严格管理整顿老年代步车才更有意义。
老年代步车的问题也很简单,第一标准得先出来,现在没有标准,即使你买了想上牌都没法上牌,车管所也不知道怎么给你上牌;第二源头监管,有没有生产资质,生产的车辆是否可以销售?如果不能销售那就全部停产,只有这样先管理起来,才可以谈的到现在市场上保有的的车辆的管理整顿。
如果出了新的标准,可以给予一定的期限,让市面上的车去按照标准整改,如果可以的话就上牌、买保险才能上路,如果不合格的禁行、查扣都可以。但是现在没有标准,是如何严格整顿呢?是一律全部禁行查扣么?这个也不行的。
另外就是驾驶者的问题,因为现在不上牌不要驾照,所以很多人买了但是不懂交通安全法规,那是不是在销售的时候就必须强制学习?买车可以,预约去学习,或者按照三轮摩托的D照也可以,总归不能啥都不管,现在就可以清理整顿。
老年代步车发展的很快,是因为契合了现在很多人的代步提升需求,而且也不单单是一方面的原因,国家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车企的标准要求,购买者只是最后一环,前面都没做好,现在来管控购买者不让上路,可是即使想正规上牌也上不了的呀。所以真不能简单的一刀切,我们向来都是市场先发展,然后暴露问题再逐步规范。
低速电动车未来将是很好的代步工具,但是需要规范发展,这点大家也有共识,只是不能发展这么多年了,说整顿就全部禁行,这样得做法不可取。
有些人对老年代步车或电动三轮车似乎有成见、而且情绪很激动、描绘的情景与现实大相径庭、说什么乱走乱停、逆向行驶、闯红灯、横冲直撞、占道停车、更有甚者说老人无法无天、以上这些行为都是真的吗?总该举一两个例子吧?老人怎么无法无天怎不说出来?歧视老人本就不该、诟病老人更是恶意、说话要凭良心更要负责、不要被自已的良心谴责。
应该打击,没有工信部的批准,一切厂家生产的电动车都是哄老年人钱的,口口声声不要驾照,车有合格证,交警路上不查。都是厂家在忽悠人。最最终损失的是老百姓。买下就上路不懂交道规则,撞红灯,占道。交通事故频发,交警不扣车不打击能行吗。现在,只能在乡村道上开一开还差不多。国家应该是出一个标准。对老年人应该是考什么照,驾什么车做出名文规定。不符合要求,厂家不得生产。现在各行其是。生产厂家没工信部批文一律不得生产,工商不能办照,从源头上治理。
做为百姓只有刃没办法吗?让你走你就走不让走就别走,不是百姓说了算。
老年人是没路可走的,只能在小区里逛逛,因为你出门要开老年代步车,会影响交通,坐公交吧还的让年青人让坐,所以说老年人,就应该是在家呆着,没办法,老年人处处难
应该管理,加强交通意识,按交通法规行驶,因为老年人也是 社会 一员,人人都要老,没老怎有小,同在蓝天下,因该有他,她们的空间!
不让销售是最好的 既然你让销售 那就有需求, 有需求他就有人买 。可以规范一下 。不能一边儿让销售这边儿不让上路 。切实体谅百姓的日常生活困难, 接送孩子小车挺方便的 ,希望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谨慎的研究 。
管应该管,不能一刀切,对那些违规的坚决处理!代步车也确实给家里有老年人,病人,学生,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家庭解决了很大交通问题。真正违规的老年人开车有多少?马路上那些拉货的,拉客的,四轮车在快车道行驶的大有人在!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取消代步车等于砍掉老年人的腿,您让老年人带孩子挤公交车?挤地铁?现实吗!再说北京疫情不是稳定,万一感染新冠谁负责任?我想责任一定是这个主张取消代步车的负责人!这个责任太重大啦!
我认为严格整顿管理老年代步车是有必要的,但要处理好也是需要下大功夫的。首先要明确一点,老年代步车这个工具并没有错,问题是出在驾驶它的人身上。
⑽ 电动车最严整治来临,上牌、考证、戴头盔
交通工具的出现,是解决人们出行的需求,而能够解决需求,理应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不过,有一款交通工具,即便在我国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但是一直都是“褒贬不一”,没有一款交通工具,会像它一样,一边是被高度依赖,不可缺失的交通工具,一边又被人嗤之以鼻,被喊道是城市交通最大隐患的交通工具,这就是电动车。
在2018年之后,从两轮电动车治理开始,各地就频繁制定规定,从推广上牌、考驾照、戴头盔,到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让两轮电动车生产、销售、上路有了一个完善的标准,当然,作为电动车的另外2个成员,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规范治理也紧随其后,而面临8月,电动车“规定潮起”,多条新规实施。
事关两轮电动车的新规有哪些
电动三、四轮车生产有了标准:近期,湖南长沙、北京均发布了和电动三、四轮车这类低速电动车有关的规定,其中在对生产有了明确的标准,要求严禁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动三、四轮车,个人或单位也不能购买这类低速电动车。
电动三、四轮车上路有了标准:相对其他车辆,电动三、四轮车一直在上路行驶都是缺乏管理的车辆,而近日北京、长沙等地的管理通告,让这类车上路有了标准,根据规定,包括电动三轮、四轮车在内的低速电动车,想要上路必须要获得牌照,而对于不具备申领牌照的车辆,北京给予2年半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申领临时号牌,也可以合法合规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