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纯电动汽车发生自燃
Ⅰ 威马电动汽车e5充电会自燃吗
威马电动汽车e5充电会自燃。
威马汽车曾在2021年9-10月期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烧4辆电动车而备受关注。去年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在街头发生自燃;随后10月,连续两台福建威马出租车发生自燃;10月27日,又有一辆北京的威马电动汽车发生自燃。
为此,威马电动车也宣布召回相关车辆,召回共计 1282 辆。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表现出巨大生命力的同时,新事物的发展也带来许多新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爆炸事故也呈现多发的态势,仅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6462起,这一数据已远超过往年的平均数。
市场保有量快速扩大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安全防控水平,显得更为紧迫重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会给予新兴产业时间的试错,但试错付出的高额代价无法估计,解决安全问题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Ⅱ 威马EX5连发四起自燃事故,官方紧急回应并宣布召回
10月27日21时左右,一辆EX5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内发生起火。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已发通知进行排查,并禁止电动汽车进入地下车库。
10月13日凌晨,福建又一辆威马EX5电动车发生自燃,此次车辆是在充电时发生起火燃烧的。车辆在几分钟内被大火包围,至消防部门赶到之前,车辆已被全部烧毁。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汽车民生网点评:
希望10月27日这次自燃事故是最后一次,毕竟威马汽车在自燃事故连续发生之后,果断采取了对存在隐患的威马EX5实施了召回处理。
相对于广汽新能源AionS(埃安S)今年发生的多起自燃事故,厂家既少有回应,也不实施召回,处理同样的自燃事故,态度却与威马汽车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在汽车召回的路上,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既需要厂家的自觉行动,也需要主管部门下力气监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汽车召回制度的初衷才能圆满达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福建一辆威马汽车EX5再次发生自燃,烧成铁壳
近日,据国内汽车媒体报道福建发生一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事故车辆疑似一辆威马EX5车型。
威马汽车官方声明回应称,8月25日在威马汽车成都研究院内,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报废的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解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出现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情。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未涉及任何人员损伤。同时,威马已经展开报废试装车辆隐患排查,将对所有报废试装车进行复审并及时清理,同时进一步完善报废试装车辆追踪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威马汽车承诺,旗下正式量产车均历经多种严苛测试,安全性能高于国家标准。
不过就目前几次自燃事故来看,威马汽车承诺好像就像一句空话,多种严苛测试,安全性能高于国家标准,却变成自燃成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燃」炸了的威马
对于电池厂商而言,中兴高能将会立即被清退出威马供应商之列,并将逐渐淡出市场,原因很简单,没有主机厂会再冒险采购,即使很便宜。
而对于其他电池厂商来说,头部电池厂商将会更加受市场青睐,这里面有两个主体,一个是车企,另一个则是消费者。
消费者会加深对所购车辆电池供应商的选择,电池供应商品质和品牌优势会凸显。同样车企会在降本和供应商选择上作出极大的平衡。
在对威马事件的评论中,国内某电池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朋友圈的一席话可谓一针见血。
他表示:「威马事件,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从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折点,消费者将快速觉悟成熟,主机厂采购电池的话语权不得不向终端消费者的喜好倾斜,将不得不更加慎重选择电池,而不是惟低价和关系论。」
这就是这次事件对市场影响的深度。品质厂商会重新吃会本应该属于它们的市场红利,未来电动汽车会因为电池品牌而产生相应的溢价,而电池品牌也会因为汽车品牌而深入消费者心中。
写在最后
这次威马的召回不同与此前蔚来的召回,那个时候市场不成熟,消费者本能地会给企业一定的预期空间,如果即使调整影响不大,至少从现在来看蔚来的销量是没有受影响的。
但现在不一样,相比之下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度,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是有要求的,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现在出问题就会对威马的产品信心力不足。
威马表现比较好的是反应比较快,主机厂能够在出现问题后正视问题,本身是值得鼓励的。
从召回的材料说明来看,环节出现在工艺方面,因为所涉及的电芯技术是相对成熟的,所以不会是由于电芯技术不成熟而导致(有别于NCM811)。
从电芯的这一波质量门事件,有三点我觉得对国内企业来说是值得从中汲取的:
做好追溯:从材料到电芯再到整车,做好全流程的追本溯源;
工艺过程控制是重中之重:对于电芯来讲,技术一旦成熟,如果材料没有问题,工艺是影响电芯质量的最大根源,这个领域对国内整体来说是偏弱的;
做好电池热失控后召回的应对措施:电池热失控是一个行业性难题,做好电池系统层面的监测很重要。
电芯的质量事件如果蔓延开来,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是极负面的影响,这会加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35天内接连发生4起自燃事故,威马汽车引发新能源汽车信任危机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已升至世界首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时有发生。去年,特斯拉和蔚来就曾深陷“自燃门”。除此之外,像比亚迪、广汽新能源等较为热销的新能源品牌也都发生过自燃事故。据不完全统计,2018和2019两年,在我国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超过了80起。
而就在近日,又有一个新能源品牌因为短短一个月发生四次自燃事故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它,就是前不久刚刚完成100亿D轮融资的威马汽车。虽然这几起事故均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引发了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不信任及恐慌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此次并没有披露这些被召回的车辆其电芯是由哪家供应商所产,但是据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目前有多个动力电池供应商,其中包括宁德时代、谷神、力神、苏州宇量、塔菲尔能源、瑞浦能源、中兴高能等。
威马汽车此次所召回的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其对应的电池生产商应该是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曾表示,目前,因电池问题导致起火的新能源汽车事故占起火总数的60%左右;第二大原因是碰撞,由此导致起火的比例为21%。也就是说,电池问题仍然是电动车起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此次的威马汽车自燃事件,也有网友指出,威马汽车这35天来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几乎要毁了整个行业。虽然这位网友的措辞有点过激,但是毫无疑问,在经历这一系列的自燃事件之后,消费者在短期之后确实很难恢复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在小编看来,造车新势力目前在研发技术和时间沉淀上缺乏积累。虽然威马汽车此次主动发起了召回,并为可能存在问题的车辆免费更换由其他供应商提供电芯的动力电池包,但是谁也无法保证,类似的状况后面还会不会再次发生,或者说,市场上还会不会再出现“另一个威马”。
(注:以上配图均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威马频繁自燃:电池是动力源泉还是定时炸弹
当前的造车新势力头部梯队中,局势似乎已经渐渐明朗,蔚来、小鹏、理想形成了Top3格局,而早前被看好的威马汽车却悄然掉队了。
在威马汽车紧锣密鼓筹备上市的关键阶段,接连发生的几起自燃事件对这家车企造成了不小的打击。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10月5日和10月13日,福建市两辆威马汽车自燃;10月27日,北京一辆威马EX5自燃并发生爆炸事故。新能源汽车自燃向来触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如此频繁的自燃背景下,威马汽车的安全性也遭遇了空前的质疑。
目前,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都已上市,威马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此时的集中自燃事件,必然对其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消费者顾虑,挽回品牌形象,成为了威马亟待解决的问题。
频繁自燃的背后,威马汽车不仅需要面对上市焦虑,更应反思其电池安全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