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动汽车参考书
❶ 求电动汽车发展和关键技术的参考文献
据我所知国内尚无商品化的电动汽车。同济大学由德国归国的万钢教授主持研制电动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史广奎研究员在研制混合动力汽车。国外就是丰田、本田在国内汽车展上能看到。在德国、法国街上能看到电动汽车。
茜茜918补充:听说奇瑞的电动汽车试验续驶里程达到了200公里,这很了不起,由此推测;电池应是镍-氢电池或锂电池(而不是一般国内一些厂厂家试制电动汽车采用的铅酸蓄电池),那样的话,成本会很高,很难单靠厂家将其普及开来;而如果采用铅酸蓄电池,续驶里程会很低(几十公里就要充电),不适用。至于电机国内完全可以生产。应该说,由电池驱动的非公路行驶的电动汽车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工厂的“电瓶车”,现在一些旅游区的“电瓶车”,还有游乐场的电动车,都是电动车,那些电瓶、电机都是国内生产的(容易了解生产厂家)。但我想你不是搞一个玩具型的电动车吧!
电动汽车普及率最高的法国,其电动汽车的推广,是依赖于法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在日本,每一辆电动汽车要政府补助100万元(车价很高)。
国内生产厂家研制电动汽车的意义在于,在技术上不能与国外拉下太多。
❷ 《新能源汽车技术解析》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解析》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KB4jzfhUbrFTDlPdFvrdcA
简介:《新能源汽车技术解析》全面系统地解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详细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介绍了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组成、原理及特点;重点讲解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充电技术、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制动能量回收、能量管理控制、仿真分析等关键技术;介绍了每一类新能源汽车的实例。本书层次分明,内容新颖,条理清晰,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及具体实例,通俗易懂,引用了*新的电动汽车标准,实用性强,可供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还可供新能源汽车爱好者阅读。
❸ 汽车理论(第4版)的书籍目录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常用符号表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一、汽车的驱动力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
三、汽车行驶方程式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一、驱动力一行驶阻力平衡图
二、动力特性图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二、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四、附着率
第五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第一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一、使用方面
二、汽车结构方面
第四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
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研究
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
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
四、能量管理策略
五、实例分析一一丰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rius
六、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计算
第六节 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
一、路上试验
二、室内试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第二节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第三节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第四节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第五节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一、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二、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三、发动机、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一、地面制动力
二、制动器制动力
三、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一、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二、制动距离的分析
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一、汽车的制动跑偏
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二、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三、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五、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六、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七、辅助制动器和发动机制动对制动力分配和制动效能的影响
八、制动防抱装置
第六节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一节 概述
一、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
二、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三、人一汽车闭路系统
四、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
第二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
一、轮胎的坐标系
二、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
三、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四、回正力矩一一绕OZ轴的力矩
五、有外倾角肘轮胎的滚动
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一、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
二、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一一等速圆周行驶
三、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四、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一、汽车的侧倾
二、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
三、侧倾外倾一一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
四、侧倾转向
五、变形转向一一悬架导向装置变形引起的车轮转向角
六、变形外倾一一悬架导向装置变形引起的外倾角的变化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一、转向系的功能与转向盘力特性
二、不同工况下对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三、评价高速公路行驶操纵稳定性的试验一一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
四、转向系与汽车横摆角速度稳态响应的关系
第六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一、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与“不足-过多转向特性”的关系
二、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特性的基本概念简介
第七节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
一、极限工况下前轴侧滑与后轴侧滑的特点
二、横摆力偶矩及制动力的控制效果
三、各个车轮制动力控制的效果
四、四个车轮主动制动的控制效果
五、VSC系统的构成
六、装有VSC系统汽车的试验结果
第八节 汽车的侧翻
一、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二、带悬架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三、汽车的瞬态侧翻
第九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
一、低速行驶转向轻便性试验
二、稳态转向特性试验
三、瞬态横摆响应试验
四、汽车回正能力试验
五、转向盘角脉冲试验
六、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一、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一、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
二、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C。(n)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C。(f)
三、路面对四轮汽车的输入功率谱密度
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一、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二、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
三、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四、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
第四节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一、运动方程与振型分析
二、双质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三、车身加速度、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四、在路面随机输入下系统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
五、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影响
六、主动与半主动悬架
第五节 双轴汽车的振动
一、振型分析
二、使Wm小于Wz,减小俯仰角加速度
三、计算前、后轮双输入系统振动响应时的单轮输入折算幅频特性
四、轴距中心处垂直位移Z和车身俯仰角位移Q对前轴上方车身位移Z的幅频特性
五、车身上任一点P的垂直位移Z对前轴上方车身位移z的幅频特性
六、Z2p及Q功率谱密度和均方根值的计算
第六节 “人体一座椅”系统的振动
一、“人体一座椅”系统的传递特性
二、“人体一座椅”系统的参数选择
第七节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一、平顺性试验的主要内容
二、平顺性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一、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
二、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第二节 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
一、土壤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关系
二、土壤法向负荷与沉陷的关系
三、半流体泥浆及雪的密度对通过性的影响
第三节 车辆的挂钩牵引力
一、车辆在松软地面上的土壤阻力
二、松软地面给车辆的土壤推力
三、挂钩牵引力
第四节 牵引通过性计算
第五节 间隙失效的障碍条件
一、顶起失效的障碍条件
二、触头失效的障碍条件
第六节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第七节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一、通过性试验的主要内容
二、土壤参数的测定
参考文献
习题
❹ 老师你好,我是学新能源汽车的,请问较好的关于这类的书,能推荐几本
几本汽车方面的书籍:柴油机调速新技术、传动轴和万向节、动力工程现代测试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内燃机原理、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❺ 请推荐一本汽车设计方面的书籍。
现代汽车设计概论
作者:(英)朱利安//哈皮安-史密斯
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本书介绍现代汽车设计技术。全书共分16章,包括汽车各组成系统的设计,如发动机、车身底盘、变速器、悬架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书中还包括与汽车设计相关的多方面内容,如汽车制造技术,现代材料及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防撞性及其对汽车设计的影响,汽车的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人机工程与乘客适应性,汽车失效预防,汽车设计发展历史和趋势等。本书是汽车工程、制造和汽车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理想入门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和运用等领
❻ 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看什么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7 工业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解析》,《新能源汽车》,《走进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总装技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电动汽车检查与维护》等等。
❼ 国外的电动车哪些比较好
1、特斯拉。作为纯电动汽车旗帜品牌,2003年特斯拉成立,总部设在了美国加州硅谷,特斯拉汽车前卫的造型、惊人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把电动汽车推向了一个高峰。特斯拉的知名度和销量始终名列前茅,被公认为最好的纯电动汽车。
2、日产LEAF。和特斯拉定位不同,日产LEAF,没有炫酷的外观,豪华的配置,超强的科技感。它以稳定品质,和燃油车非常接近的驾驶感,赢得了实用型车主的喜爱。
3、宝马i3。宝马作为百年豪华品牌,纯电动汽车i3是宝马非常得意的作品。未来感、炫酷的外观,繁杂的内饰,都透漏出它的与众不同,并且饱含宝马操控的基因,只是特立独行的单板驾驶,实在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4、雷诺ZOE。ZOE体现了雷诺简洁、感性、和温暖的设计理念。雷诺ZOE,这款在中国鲜为人知的纯电动汽车,其实早在2010年的北京国际车展的雷诺展台上就已亮相,当时ZOE就以概念车的形态吸引到了无数人的目光。
作为雷诺纯电动家族成员之一,与Clio身形相当的概念车展示了雷诺的全新设计理念,同时还配备了全电动零排放动力系统。
5、比亚迪E6。和特斯拉同年研发上市的纯电动汽车比亚迪e6,秉承了比亚迪品牌一贯的低调、实用性特点。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唯一在国外销售的纯电动汽车,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被消费者接受,当做出租车,不辱使命的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7)国外电动汽车参考书扩展阅读:
世界各国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和突破。日本一直以来,出于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及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的考虑,日本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
从当下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形势来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
美国。美国的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来自日本的同行逊色不少,三大汽车公司仅仅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还未能实现产业化,来自日本的混和动力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挪威。2012年挪威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1万辆,占当年新车销量的比例达到5.2%,这对人口仅500万人口的挪威来讲颇引人瞩目。挪威市场的电动汽车多为日产Leaf车型,2012年日产Leaf型车在挪威汽车销售市场上排名第13位,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有Revas和KewetBuddies等。
❽ 纯电动汽车论文的参考文献
纯电动汽车论文的参考文献
纯电动汽车论文的`参考文献1
[1]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上)[J].汽车科技.2007(06).
[2]杨孝纶,刘晓康,汪斌.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J].变频器世界.2007(07).
[3]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下)[J].汽车科技.2008(01).
[4]余群明,石小波,王雄波,杨振东.电动汽车技术(5)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大众用电.2008(05).
[5]曹秉刚,张传伟,白志峰,李竟成.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01).
纯电动汽车论文的参考文献2
[1].范从山.电动汽车技术原理及发展展望[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03
[2].祝占元.电动汽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09
[3].高义民.现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陈世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5].刘长江.充电站之战电动汽车新机遇[J].第一财经周刊.2010,4
纯电动汽车论文的参考文献3
[1]陈翌,孔德洋.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01:71-81+127.
[2]罗布·恩德勒,沈建苗.客户体验:特斯拉的取胜法宝[J].IT经理世界,2014,18:38-39.
[3]李美霞.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纯电动汽车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及市场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朱成章.对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质疑与思考[J].中外能源,2010,09:11-15.
;❾ 有没有哪些关于汽车行业的书籍或者文献可以推荐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会有汽车,不过有些新手司机对于汽车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想看一些书籍或者是文献之类的来帮助自己,有很多毕业生为了求职,就想进入汽车的行业,会提前准备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在这些工作中能够有所帮助。给大家推荐一本乘用车身零件典型案例的书籍,这本书最主要的就是讲解很多零件开发的案例。
有了汽车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也是难免,所以汽车碰撞估损这本书也是有很多核心的内容,比较贴近于实际生活。仅参考认证的学生以及考生,在汽车维修保险公司以及行业中,或者是保险估赔的人员,对这本书比较受用。可以了解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的熟悉汽车保险理赔的事件,也能够掌握汽车所构造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轿车广泛与承载车身的结构,只要是了解汽车之后不只是对工作,对汽车使用也有明显的优势。
❿ 最近写毕业论文,求一些有关汽车新能源发展的外文参考文献,有翻译好的更好,急需, 谢谢!!!!!!
外文参考文献怎么提供给你啊,至少留个邮箱地址吧,如果需要回复邮箱地址即可,至于翻译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帮到你,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从文献资料中找也是很花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