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场辐射
㈠ 纯电电动汽车有辐射吗
任何电器产品都有辐射,但是辐射也分很多种的,不是每种都致癌的。其实车电动车上用的控制器肯定会产生电磁波,但剂量十分微弱。根据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安全标准,其中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 100μT。也就是说,普通家电只要低于5000V/m和100μT的数据,其辐射值就是在安全范围内。
㈡ 电动汽车真的会有危害人的辐射吗
2017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7万辆,今年的产销数量预计将突破百万大关,尽管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但距离国家发布的产业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200万辆还有一定距离。根据权威机构一项调查,73%的人认为电动车有电磁辐射,有约37%的人认为这种辐射甚至会影响人体健康。那么,电动汽车真的会有辐射吗?电动汽车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实际上,真正给人体造成伤害的主要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波长小于100nm的电磁辐射,它是一种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人体暴露在这种射线下几分钟就能毙命,而产生电离辐射的前提是要有巨大的能量释放,而新能源车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达不到标准。在日常生活当中,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核辐射”,而至于“医疗辐射”也是在特定流程下面完成操作,影响并不剧烈。至于手机、微波炉、电吹风等“辐射”,也并不是“电离辐射”的范畴,他们属于“电磁辐射”或者“非电离辐射”,对于人身体的伤害微乎其微。根据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安全标准,其中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 100μT。也就是说,普通家电只要低于5000V/m和100μT的数据,其辐射值均在安全范围内。测试表明,电动车的辐射远没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辐射大。况且,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已经考虑到电池辐射的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等都进行了相关的防护措施。
㈢ 电动汽车的电池是否会有辐射长期驾驶或乘坐会对人有影响吗
普及贴:电动 汽车 有辐射、辐射量绝不会影响人体 健康 。
电动 汽车 99%的车型都是直流电,直流电的频率是0也可以说没有频率,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低频率。判断辐射强度有两项重要指标: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动 汽车 这两个指标有没有超标呢?
国家对1~8hz的低频辐射要求是,公开曝露的限值为:电场强度峰值8000V/m、磁场强度为500A/m,电动 汽车 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合格的。
实测家用小型电动 汽车 车厢内的电场强度为0.1~0.5V/m之间,磁场强度为0.01A/m左右,参数仅为最高限值的1~5/80000、以及1/50000,所产生辐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是大型的纯电大巴数值也仅是电场强度2V/m左右、磁场强度3A/m左右,如此大体积有数组动力电池的电动 汽车 也不过如此,是远远低于限值的。
如果对这个数据还不能很好理解的话,简单举个例子,一般的智能手机拨打电话的时候电场强度在1~3V/m之间,磁场强度最高会超过100A/m。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台电动 汽车 可能出现的辐射量远远低于一台智能手机,如果一天内12个小时都在和手机打交道并没有致病的话,驾驶电动 汽车 开到驾鹤西归也不会因为 汽车 生病。
电动 汽车 可以放心使用,如果会致病的话国家不会普及,其普及的目的在于降低污染致病率,不会本末倒置的。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现在蓄电池都是铅酸蓄电池, 可能会有部分电解液或者重金属释放。但由于电池距离驾驶室比较远,加上发动机仓通风效果比较好,所有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由于 汽车 在高速行驶中,即使有微量的辐射也会被风吹得烟消云散。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论,特别在电动 汽车 在出租车行业刚普及的时候,有很多出租车滴滴司机反映会出现掉腿毛,相对汽油车特别疲劳的现象,但不知道是谣言还是真是情况。
对于电动车电池理论上的话是没有辐射的,电动车的辐射属于电磁辐射,等同家里的微波炉,冰箱各种电器一样,不超标的话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而且现在的电动车所有标准符合国家规范。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相关媒体测试过,在急加速的时候,地板位置会超标,但静止的时候是不超标的。
结合一些滴滴司机的反馈,有些司机会说开得久会相对油车特别疲劳,而且之前看过一个司机说,充电的时候在车里睡觉会头痛,不过这可能都是因为滴滴司机一天在车里10个小时以上有关。普通人一天几个小时可能感觉不明显。
总的来说,有没有辐射,是有的,局限于急加速的情况下,而且对人体有无害,暂时还不知道,毕竟还没大规模普及,大规模普及后才能有更真实的反馈。
所谓的辐射是指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过程,电池的充电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放电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由于是直流电,这个过程是没有辐射的。但是电能在驱动 汽车 的过程中,会转化成磁能,这个过程中有辐射,但是电磁能很容易控制辐射,铁皮或者铁丝网都可以屏蔽。所以电池本身无辐射,驱动过程会产生辐射,但是电磁辐射容易控制。
开了一年级 脚毛掉光了
㈣ 长期驾驶纯电动汽车对人体有伤害吗为什么呢
长期驾驶纯电动车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因为电动汽车在出厂的时候就经过了层层检测。电动汽车在辐射这一观点当中是值得推敲的,毕竟生活当中所有的东西都有辐射。不是有辐射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而是要把辐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电动汽车就是经过层层的筛选把范围控制住了,所以辐射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 而电动汽车就达到了这个安全标准。
总的来说有车固然方便,但不能够把车开到很远的地方。电动车还有一个不完美的地方就是可能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没电的状态,不要相信上面的虚电。一旦卡在了半路之后,只能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将车给开走。这样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千万不能够不遵守规则。
㈤ 新能源电动车有辐射吗
电动车充电时确实有电磁辐射,因为电磁是共生的。但这样的辐射并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测试显示,在行业普遍关注的频段内,电动汽车并不会持续在车内产生远高于燃油车的电磁辐射。通过2018年60个左右样本跟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电磁兼容水平大幅提升,能充分保证车辆安全。
据了解,目前工信部已经修订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这将大幅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以此来保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和安全。
(5)电动汽车电场辐射扩展阅读
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
1、通过在办公室和家庭摆放绿色植物来减少辐射。
2、合理安排家用电器,用距离进行防护。
3、使用合格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
4、孕妇尽量少使用微波炉和复印机,开了微波炉之后离开一定距离。
5、家周围有变电站、发射塔的人,及时掌握居住环境电磁辐射数据,学会保护自己必要时维权。
6、手机接通的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孕妇可以考虑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来电。
7、不要总在电子环境中工作,参加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远离电子环境。
㈥ 电动汽车辐射性大吗对身体有害吗
电动汽车辐射性不大,对身体没有危害。
虽然电动汽车在工作的时候由电池进行供电,当中会有电磁的产生,但根据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电磁辐射来说是有规定的,暴露于电动汽车内磁场的强度只要在限定值里面低于20%就算是安全,按照100μT的值来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
我国目前对于电磁辐射的测试方法是以JASO TP-13002为标准,根据标准的值来说,我国的标准为100μT,与WHO的标准是一致性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辐射是一定有的,作为电动汽车来说,在运转的时候,电池会有电流流过,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会产生的都是电磁辐射,就像我们每天沐浴的太阳光其实也是在间接或者直接的吸收了电磁辐射波。
㈦ 电动汽车有电磁伤害吗
以下是从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电动汽车容易爆炸、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污染、下雨天充电、补贴政策对行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通过相对专业的解释并结合现实生活例子的对比,来破除对新能源汽车的误解和误导。 作为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还原事实,传播真相。我们普通消费者,通过此篇文章解读,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更清楚的认识。
1.纯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
这种说法主要基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对人体产生辐射,长时间开电动汽车就相当于坐在了辐射源上,甚至会引起不孕不育、脱发、致癌等危言耸听的言论。
事实上,电动汽车电磁水平远低于常见电器 辐射值比普通笔记本还低。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做辐射,它有哪些种类,怎样的辐射值才对人体产生危害?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核辐射,比如X射线。另外,非电离设备包含部分的核电光、红外线,广播电视、家用电器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频率低于100赫兹时,主要是通过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在频率更高时,对人体产生热效应,比如红外线,它能导致发热对身体形成热效应。
至于感应的电场和感应的磁场,比如感应的电流,跟高压电流是一样的,会影响到人体的电信号。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对于生物体的作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源,对人体作用是不同的,核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不能混在一起。对生物体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决于波长(频率)及其能量的大小,并且只有在超过人体补偿机制的生物作用时才会对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据电动知家微信公众号了解,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安全标准,其中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100μT,而我国环境评价标准也将限值定为了100μT。也就是说,普通家电只要低于5000V/m和100μT的数据,其辐射值就是在安全范围内。同时WHO也已经明确,在环境中极低频场的存在形式为“电场”和“磁场”,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定义为“电磁场”;而只有非常高频率的电磁波才可称为“电磁辐射”。对于我们生活周围环境所接触到的电磁场来说,称为“电磁辐射”实际上是错误的,很容易对人造成认知上的误导,所以WHO反对错误引用“电磁辐射”概念,以免引起公众和确认有危害的核辐射相混淆。
㈧ 电动汽车充电时有辐射吗
有。
电动汽车充电有辐射,但是辐射强度很小,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由于电动汽车产生的磁场是恒定磁场,不是电激发产生电磁辐射,所以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大多数来自于汽车本身搭载的电子设备,所以辐射很微小。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㈨ 电动汽车有辐射吗
电动汽车有辐射,但是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频率低于100赫兹时,主要是通过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在频率更高时,对人体产生热效应,比如红外线,它能导致发热对身体形成热效应。
至于感应的电场和感应的磁场,比如感应的电流,跟高压电流是一样的,会影响到人体的电信号。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对于生物体的作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源,对人体作用是不同的,核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不能混在一起。
对生物体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决于波长(频率)及其能量的大小,并且只有在超过人体补偿机制的生物作用时才会对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电磁辐射的概念非常广泛,从无线电到核辐射,甚至是可见光也属于辐射的范围。电磁环境曝露对生物体的影响,决定于电磁源的波长(频率)及其能量的大小,只有超过人体补偿机制的生物作用才会对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在日常生活当中,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核辐射”,而至于“医疗辐射”也是在特定流程下面完成操作,影响并不剧烈,而至于手机、微波炉、电吹风等“辐射”并不是“电离辐射”的范畴,它们属于“电磁辐射”或者“非电离辐射”,对人身体的伤害微乎其微。
根据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安全标准,其中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 100μT。普通家电只要低于5000V/m和100μT的数据,其辐射值就是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数据显示,包括手机、充电器、电脑等电子产品均带有磁场,约在4μT左右。
(9)电动汽车电场辐射扩展阅读
影响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的强弱的指标
影响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的强弱与两个指标息息相关:一是电场强度,二是磁感应强度,也称磁通密度。
按照国家标准,在50赫兹(HZ)的工况电磁场背景下,对人体有影响的电场强度限值为:4000V/m,电磁感应强度限值:100µT,而欧洲同比的标准是,电场强度限值:5000V/m ,电磁感应强度限值:200µT。
根据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电磁辐射电磁场的安全标准,其中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 100μT。普通家电只要低于5000V/m和100μT的数据,其辐射值就是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数据显示,包括手机、充电器、电脑等电子产品均带有磁场,约在4μT左右。
㈩ 纯电动汽车辐射大吗
不大,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汽车是一种工业产品。只有当它合格时,才会大量生产出来供人们使用。汽车在制造时,会受到各种严格的测试,不仅仅是 纯电动 汽车、普通燃油车、 混合动力 汽车等。,只有在他们确定没有问题后才会投放市场。
有很多测试,包括车身的强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等。作为一款 电动车 ,对人体的电磁辐射肯定是需要测试的。
根据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WHO)电磁辐射安全标准,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100μT,也就是说,只要普通家用电器的数据低于5000V/m和100 μ t,辐射值都在安全范围内。
我们的国家标准是:最高电场强度为8000V/m,最高磁场强度为500 A/m,磁场辐射安全标准为100μT,与WHO相同。
以比亚迪K系列电动公交车为例,实测电场强度为1~2V/m、磁场强度为2~4A/m,而智能手机充电时,电场强度可达8V/m,是电动大巴的4~5倍之多,家用车的电池组容量基本在60kwh以下,大巴车一般300kwh以上,因此,家用纯电动汽车的辐射比大巴要少的多,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