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长江新能源汽车销售

长江新能源汽车销售

发布时间: 2023-01-07 17:53:14

❶ 造车新势力出现三级分化 第一梯队5家企业占据90%以上销量

7月5日,汽车预言家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2020年1-6月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共完成销售约4万台。其中前5家企业销售车辆占比高达90%。

总体来看,尽管今年车市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以及新能源市场的低迷,但新势力车企的表现整体呈增长表现,或许这也是因为头部车企的销量不断提升所致。

具体销量来看,以威马、蔚来、小鹏和合众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发挥。而作为最后进行交付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也成功挤入第一梯队。而以爱驰、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以较平缓的表现处在第二梯队;而像奇点、敏安汽车等新势力车企则依旧艰难。

进入所谓2020造车新势力淘汰赛后,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的重要阶段。对于目前造车新势力而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汽车预言家尝试通过资料梳理,深度分析目前造车新势力的产业格局。

1

第一梯队:5家头部企业垄断90%以上销量

根据销量来看,第一梯队云集的多数是目前造车新势力当中的绝对强势企业,包括蔚来、理想、威马、小鹏。但也出其不意的将合众这一不经常出现在造车新势力各种榜单前部的企业囊括在其中。

但资质并不是敏安汽车能够良性发展的护身符。2019年11月,敏安汽车下发放假通知:“受国家政策、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环境和国家、地方补贴政策变化的因素的影响,公司目前遇到阶段性经营困难,正稳步实施调整变革,积极寻求突破。”

截至目前,敏安汽车裁员数已超过400人。上述放假通知也被媒体解读为又一次变相裁员的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破产清算!长江汽车非一文不值,至少“壳资源”亮眼

追逐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多少资本前仆后继,但是大浪淘沙,留下有前途的造车新势力真的寥寥无几,而洗去的何止一个两个劣质公司?长江汽车就是这一轮被洗得很惨的新势力。

2018年,长江汽车传出大量关于欠薪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这一年,也是长江汽车走向衰败直至破产的重要年份。

今年11月1日,长江汽车一高层人士告诉媒体,长江汽车的困境始于2018年下半年,随着国家补贴退坡,市场需求下滑,长江汽车开始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到2019年,随着市场进一步地收缩,日子更不好过。

今年9月29日,一纸法律文书,成了长江汽车走向破产的推进器。

据了解,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发布的破产文书显示,根据杭州万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申请,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于2020年9月11日指定相关律师事务所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长江汽车究竟欠债多少呢?这一点可以从法院的裁定书上获得答案。根据法院发布的裁定书内容显示,经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调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本院另有105件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请执行标的约2.66亿元;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告的未结诉讼案件34件,立案标的约9.45亿元。长江汽车公司自认现对外负债本金近30亿元、利息1亿余元,拖欠2019年12月以来的职工工资约4000万元。另,本案审查过程中,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材料移送本院进行破产审查,涉及执行案件5件,申请执行标的1600万余元。

事已至此,长江汽车破产清算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到了执行阶段,就差一份宣告倒闭的声明。

不得不说,长江汽车在还没有推出量产新车的情况下,就传来破产清算的消息,实在是让人无语。从市场传来的消息可以判断,长江汽车今天的局面,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资金上,没有钱救急,就是再有想法的人,也难以推动市场向前。

不过,对于长江汽车而言,虽然濒临倒闭,但不是说它就一文不值。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长江汽车是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且已成功进入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也就是说,长江汽车拿到了合法的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牌照,这个牌照对于目前审批更严格的形势,毫无疑问是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而那些手握资本,又想进入新能源造车行业的投资者,无疑具有吸引效应。

这一点,上述长江汽车高管也透露了一些蛛丝马迹,“也有投资人在接洽,目前有进展但也有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从“双资质”到破产,长江汽车的“金饭碗”碎了一地

长江汽车发展走低后,逐渐被曝出停工、拖欠工资等一系事件。根据资料,今年三月迄今,长江汽车已被杭州余杭区人民检察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等列入失信执行人频次总共65次,总计实行标底超2.35亿人民币。

同时,作为长江汽车的大股东,五龙也深陷倒闭和內部管理层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前,五龙股票价格一再下挫,李嘉诚也慢慢撤出五龙电动车的公司股东名册。最终,五龙于今年7月2日起在港交所停牌,市值仅剩4.76亿港元。

五龙自顾不暇,这对于缺乏“造血功能”的长江汽车而言,更是断了生路,结局只剩下淘汰出局。

事实上,手握珍贵的资质证书,紧随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赶上了“早场”,最终却落得倒闭的结局,长江汽车也不是头一个。当年拥有“双资质”的汽车企业并不少,包括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合众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国能汽车等,目前在销售市场成绩突出者寥寥无几,更多的是股票退市者。

这表明了,资质证书的“铁饭碗”早已褪色,那些占用资源却迟迟没有产出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在被加速淘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成都昆仑长江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怎么样

成都昆仑长江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是2017-09-21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608号附999号。

成都昆仑长江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106MA6DHYGFXF,企业法人徐英力,目前企业处于吊销状态。

成都昆仑长江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成都昆仑长江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成都昆仑长江新能源汽车运营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❺ 长江汽车覆灭记 自我消失不如痛击队友

长江汽车倒下了!

2020年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继拜腾、赛麟、博郡之后,杭州长江汽车也倒在了这个冬天。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破产文书显示,自主车企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有媒体记者发现,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目前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

让李嘉诚打眼

长江汽车的前身是在杭州公交客车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末停产。2013年,五龙电动车出资51亿元对其重组,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在2016年五龙集团宣布投资51亿,推出了长江EV的品牌,并且拿下了1150亩土地开始建新厂。

以上这些处于亏损的造车新势力压力很大,很容易从天堂坠入地狱。首先压力来自于经营现金流。任何一个公司倒闭都是由于现金流断裂,而汽车又是一个重资产,一旦现金流断裂,新势力们将面临万劫不复。虽然市值高高在上,却不能直接换成现金。

另外一个压力是来自传统造车公司。现在传统造车公司在这些新势力们的搅局中叫苦不迭,一个是因为他们更被资本市场看好,另一部分是感叹于造车新势力对于汽车的运营,让汽车公司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业,而是服务业,所以传统的造车公司也担心如果自己不改变,过几年会被这些造车新势力们甩在身后。

但是造车新势力也有自己的压力,由于造车新势力对于汽车的运营模式刚刚开始,传统的汽车商们只能是跟着自己的脚步走,但是毕竟传统的公司更具有实力,不仅仅是造车经验上,而且在资金上更是完全甩开造车新势力。

百姓评车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在风光的时候还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一面,处理不好随时有可能万劫不复,但是一旦坚持下去迟早会迎来阳光。如此看来,长江汽车的破产也不见得是坏事。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马上就要翻篇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新能源汽车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1、比亚迪

公司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2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20%,继续稳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突出,销售16.3万辆,市占率达到22.5%;新能源客车销售0.93万辆,市占率达到17%。长江证券指出,作为一家横跨汽车和电池两大领域的企业,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位列全球第二。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龙头,发力变革提升产品力,爆款频出提振业绩。从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来看,强劲新车周期+补贴新政带来盈利提升。传统乘用车方面,销量触底,精品新车带来量价齐升。动力电池方面,公司出货量行业第二,技术和成本优势领先,开启外供后发展空间巨大。受益新车热销和下半年补贴大幅提升,公司业绩将迎来明显改善。

2、宇通客车

公司第三季度单车收入48.9万,同比环比基本持平,但考虑到新能占比的环比同比下滑,预计新能源单车收入同比环比提升。虽然单车利润同比出现下滑,但环比已开始改善。公司第三季度单车利润3.9万,同比下滑1.8万,环比提升1.7万,过渡期后新能源新车型对盈利的环比改善比较明显。公司后续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为公司盈利边际变化的核心因素。

兴业证券指出,短期看,公司的成本下降幅度,新能源客车销售放量速度在与补贴的退坡幅度赛跑,其相对强弱决定公司的盈利边际走势;中长期看,新能客车行业逐步出清不可逆,公司份额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且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在欧洲突破为公司贡献新增量,公司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3、宁德时代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据行业数据,公司三季度电池装机量约5.3GWh,同比增长超60%,市占率超40%。三季报披露的公司存货约52.9亿元,环比增幅不大,预计中报中的库存和发出商品很大比例应该已在第三季度确认,综合行业特点与公司经营情况,估算公司Q3销量可能在8GWh左右,销量仍遥遥领先。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估计新增产能在第三季度已有部分贡献销量。

招商证券指出,公司多个项目累计投入占总预算的比例超过6成,预计Q3已有部分贡献销量,其他几个项目均已开工,估算公司三季度动力电池月产能已达到2-2.5GWh。公司已获得国内外主流客户的认可,未来公司现有+湖西+溧阳项目产能将达50GWh,叠加与整车厂合资产能以及海外扩产,龙头地位有望强化。

4、新宙邦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13.77%,增速有所提升。公司拟在福建邵武金塘工业园投资10亿元建设1.5万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共分为两期,其中一期投资约5亿元,一期产品包括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全氟磺酸树脂、氢氟醚等高性能氟材料,预计2020年四季度达产,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收入6.97亿元,净利润1.34亿元。

海通证券指出,福建项目是公司进军高端氟材料领域的重要一步,公司将充分利用在氟化工、半导体及电子化学品等方面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延伸与完善氟化工产业链,实现三明海斯福主要原材料六氟丙烯的配套,与海斯福形成特殊原材料的供给互补。公司是电解液行业龙头,电解液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半导体业务在未来有望逐渐贡献业绩。

5、杉杉股份

公司现有正极材料产能5万吨,其中三元产能为2万多吨。公司在高电压高压实钴酸锂上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公司稳步推进高镍产品,提升产品性能,NCM811三元正极多项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现有产能8200吨。未来公司将提速高镍市场的渗透率,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公司在长沙高新区规划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其中一期一阶段1万吨项目已于上半年开工建设,产能扩张持续推进。国海证券指出,公司电池PACK业务和分时租赁业务已经出表,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战略调整,引入外部资本,推进其市场化运作。同时服装及类金融业务已分拆H股上市,公司战略定位全球锂电材料龙头,调整后更加聚焦主业,欲将锂电材料做大做强。

❼ 新能源车企长江汽车倒闭,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发布的破产文书显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天眼查APP显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曹忠,经营范围含制造、加工、批发、零售:客车、电车、专用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装饰品等。

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目前,该公司有数十条被执行人信息,法定代表人的限制消费令已过百条。此外,该公司还有多条法律诉讼,案由包括买卖合同纠纷等。

2016年4月,长江汽车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同时杭州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随后,长江汽车加速扩张,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相继成立,并吸引不少政府背景的投资。

2016年,长江汽车成为最早一批获得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2017年12月,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长江汽车位列其中。由此,长江汽车拿到了新能源汽车“双资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长江汽车“双资质”护身仍进入破产清算,零跑代工受影响几何

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长江汽车最终也未能挺过这个冬天。

根据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发布的破产文书,造车新势力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江汽车”)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公告显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根据杭州万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申请,于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长江汽车破产清算一案,并于9月11日指定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宁波科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人。长江汽车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关材料。

11月26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随后,贝壳财经记者就参会债权人及债权申报具体情况致电长江汽车破产清算管理人时,对方表示暂时无法透露,具体情况可关注企业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但截至记者发稿时,长江汽车官微未有相关消息发布。此外,记者曾多次致电长江汽车官方电话,但截至发稿前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同日,零跑汽车官方对记者表示,长江汽车和长江乘用车不是一个主体,零跑汽车是跟长江乘用车合作的,所以不会有影响。

长江汽车之前发布的新能源车型。

深陷欠薪风波

根据法院发布的裁定书内容,经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调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本院另有105件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请执行标的约2.66亿元;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告的未结诉讼案件34件,立案标的约9.45亿元。长江汽车公司自认现对外负债本金近30亿元、利息1亿余元,拖欠2019年12月以来的职工工资约4000万元。另,本案审查过程中,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以长江汽车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材料移送本院进行破产审查,涉及执行案件5件,申请执行标的1600万余元。

不仅如此,长江汽车还一直深陷欠薪风波。

有自称为长江汽车员工的网友在长江汽车网络贴吧发帖表示,截至今年10月,长江汽车已欠薪长达11个月之久,外加合同约定的13薪,共计14个月,甚至部分员工2018年的出差报销还未拿到。对方还透露,公司会每周发布一则《居家等待通知》,但从未有过工资发放的相关信息。

今年上半年,多位长江汽车员工也在政府网站上留言称被拖欠数月工资。

手握造车“双资质”,至今却无量产车型

如今进入破产清算阶段的长江汽车也曾风光无限。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汽车前身为成立于1954年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濒临停产之际,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出资51亿元对其重组,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制造。

随后,长江汽车又将目光瞄准了当时“蜂拥而入”的电动乘用车。2015年9月。其与另外两家企业合资成立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江乘用车”);并于次年4月正式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同时杭州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为10万辆,二期年产能为30万辆。

由于长江汽车拥有客车生产资质,以及控股股东(五龙电动车)拥有电动车制造背景,这为其顺利获得生产电动乘用车“双资质”铺平了道路。

2016年5月,长江乘用车成为继北汽新能源后,第二家获得发改委审批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非传统乘用车类通过新能源乘用车准入核准的企业;2017年底,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乘用车登记在册,成为国内第五家获得“双资质”的新能源乘用车企业。

一时间,长江汽车吸引了众多关注,企业也在加速扩张,相继成立了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此外,长江汽车还在美国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官网信息显示,在商业模式上,长江汽车选择“商乘并举”,产品系列涵盖乘用车、客车、物流车、卡车等多平台车型。

然而,长江汽车的乘用车业务并不顺利。官网显示,目前长江汽车拥有奕阁、奕胜、益众、逸酷四款车型,但前三款均为商用车型,仅有定位小型纯电SUV的逸酷为乘用车型。逸酷于2016年4月发布,但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实现上市交付。

而根据长江汽车此前于2016年时公布的计划,该公司基本上1-2年就会推出一款乘用车新车型,包括C级、D级车型。但自2016年发布逸酷后,直到2018年,长江汽车才携三款新产品亮相北京车展,中间空档期长达2年,且3款新产品均为停留在概念车阶段,并无现车和量产版车型。由此,外界对其一直停留在“PPT造车”的印象中。

与零跑汽车的代工合作或不受影响

为改善经营状况,处境艰难的长江汽车打出手中最后一张牌——“双资质”开启自救。2019年1月,长江汽车与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达成代工合作。

如今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零跑汽车的生产问题也备受关注。

“长江汽车和长江乘用车不是一个主体,我们的资质是跟长江乘用车合作的,所以不会有影响。”11月26日,零跑汽车官方对记者表示,零跑与长江乘用车的合作正常进行,且目前零跑的量产车型都是在长江乘用车下线的。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汽车持有长江乘用车33%股份,是长江乘用车三大股东之一。一位律师行业的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长江汽车被破产清算后,主要会对长江乘用车的股权结构、管理层等方面产生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零跑汽车共销售新车1743辆,其旗下首款车型零跑S01在10月份仅销售62辆;今年1-10月,累计销量仅为6335辆。与造车新势力一线梯队的过万销量相比,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对于欲通过代工谋生的长江汽车而言,或也是杯水车薪。

对于长江汽车如今的结局,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期时,长江汽车迟迟未推出量产产品;且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补贴政策、消费者购车需求以及同级车型的产品力发生变化,长江汽车也没有及时跟上主流趋势。

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加剧的大背景下,多家未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以各种方式离场。但作为一家手握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造车新势力,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在令人唏嘘的同时,更折射出造车不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中国新能源客车1-4月销售2700余辆宇通位居第一

6月11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需见面会在郑州召开,金龙、宇通、广汽日野、东风长江等多家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及公交公司等市场需求方做了会议。宇通新能源客车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生产了6651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2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为4024辆,较去年同期生产的2691辆纯电动汽车大幅增长。2014年1-4月,行业新能源客车销量超过2700辆,其中宇通销量约1400辆,占比超过50%,位居行业第一。科技部电动汽车项目监管组组长王炳刚表示,下一步,政府将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

❿ 新能源车产销资质大起底,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暂停发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车“准生证”,最近由前途汽车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审批后,新车量产上市将被开绿灯。然而,缓慢的资质发放频率,对大批对产销资质渴望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新造车势力来说,就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悬挂在它们的颈脖上。

“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在日前举行的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解释了相关部委暂停发放资质的原因所在。从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大门已经关闭了整整一年时间,背后原因众说纷纭,但都避不开对已领取生产资质的15家新能源车企项目进展不一、表现悬殊的问责。

一方面是部分获得资质的企业,迟迟未进入市场,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众以及知豆,其他企业丝毫没有成为市场主流车企的迹象。

另一方面,对资质近乎“饥渴”的新造车企业,尤其是产品进度推进较快,以及融资金额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队,却又迟迟无法得到资质。为了抢新车上市的进度,一些新造车势力甚至被倒逼迂回生产——— 寻求代工或收购有资质企业。可以说,近两年冒起的新造车势力,如果说之前仍处于“PPT造车”阶段时,没有领到生产资质实属合理,那么过去一年资质发放近乎停摆后,让逐渐走向量产、走向市场的新造车企业,无奈地成为了被“歧视”的一方。在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把资质给到对的人,依旧有待破局。

停审现有新能源产能严重超标

从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获得最后一张生产资质,短短14个月时间,发改委共发放15张新能源牌照。业内曾经普遍认为新能源生产资质发放10个最合适,随着兰州知豆拿下第11张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纸准生证的新造车势力欣喜若狂,加快递交申请,以期占得先机。然而,这扇资质大门却在江淮大众领到第15张牌照之后,在没有正式文件的情况下关闭了,至今仍无重启的迹象。

为何发改委暂停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这必须从发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说起。

发改委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本是为了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也即是“鲶鱼效应”来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过,从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业的进展来看,产品推出普遍缓慢,竞争力弱,根本无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更遑论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完全辜负了国家的期望“目前审批工作处于暂停状态,主要原因是之前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审批规则相对宽松,审批速度过快,获批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一位消息人士解释说,发改委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从2017年5月开始暂停审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汽车产业链三大势力划分的话,传统车企势力有5家企业,分别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江铃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车势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云度新能源、河南速达、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国能新能源;剩余的万向集团、长江汽车、敏安汽车则属于汽车产业链势力。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这15个获得新能源准生证的“天之骄子”,现有产能加起来达到9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正在排队等待资质审批的新进入企业超过了20家,产能是这15家车企的两三倍之多。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200万辆,而现有的新能源产能已经严重超标。新能源造车热急需降温,从狂热回归理性。

事实上,拿到发改委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并非都可以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他们还需通过工信部的考核,产品被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产资质”,方能上市销售产品。而这15家车企中,获得工信部生产资质的只有6家,分别是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原因是很多车企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始终无量产车影踪。

尴尬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领取牌照超过一年时间以上的今天,有量产车型上市销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等6家车企,另外还有前途汽车、江淮大众、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4家车企计划在今年推出首款量产车型,而其余5家车企中,除了重庆金康此前表示首款产品将于明年推出市场之外,敏安、万向、速达、国能都尚无十分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也常被称为“僵尸企业”。

有产品在售的6家车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均出自传统车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瞩目的大事并非产品或销量,而是上市。事实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创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团规划为未来独立上市公司来运营,甚至从2014年开始筹备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与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锋)的关联交易方案获批,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这一国内新能源整车巨头终于登陆A股。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明确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时间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达到了10.3万辆,位居比亚迪之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第二。依托传统车企的开发平台和技术沉淀,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也双双排进去年新能源销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销售3.68万辆新能源汽车,江铃则售出3万辆,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车企中,有四家车企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铃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两年在新能源市场大放异彩的知豆。兰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车型上市,2017年实现销售4.25万辆,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仅次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车。成立于2015年的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过12亿美元,目前累计销量逾10万台,占据新能源乘用车逾10%的市场份额,纯电动乘用车13%的市场份额,足迹遍布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科技部、中关村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知豆以宁波首家“独角兽”企业的身份亮相,未来发展前景备受看好。

云度新能源则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产电动车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并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全球首发A+级纯电SUVπ7,据称这款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将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涉足乘、商两个汽车领域的长江汽车,也高调参加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带来9款产品,包括3款乘用车和6款全新纯电动物流车。据了解,长江汽车依托母公司香港五龙电动车集团在电池材料、电池生产、乘用车/商用车/客车生产、汽车设计全产业链的优势,目前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重庆建立了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在中国、昆明、贵州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甚至在美国有海外生产基地,整车年产能达10万辆,在15家获资质车企中与江淮大众并列第一。

统筹策划:南都记者 钟键挺 张泽彤

采写/制表:南都记者 何羽 钟键挺  实习生:贡芊芊

编辑:张泽彤

热点内容
石家庄皮卡限行政策 发布:2025-02-04 12:41:57 浏览:403
4隆鑫三轮摩托车价格 发布:2025-02-04 12:33:18 浏览:452
速度与激情7撞楼豪车 发布:2025-02-04 12:28:21 浏览:542
皮卡房车后斗 发布:2025-02-04 12:21:14 浏览:116
车源推荐奔驰威霆定制房车 发布:2025-02-04 12:14:50 浏览:220
全国二手奔驰房车价格表 发布:2025-02-04 12:14:43 浏览:757
去吧皮卡丘七星极限 发布:2025-02-04 12:09:48 浏览:168
东营二手皮卡百姓网 发布:2025-02-04 12:00:25 浏览:198
皮卡西随身绘本pdf 发布:2025-02-04 11:58:10 浏览:263
郑州至海口的卧铺火车价格 发布:2025-02-04 11:13:41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