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国内外

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国内外

发布时间: 2023-01-02 13:31:51

㈠ 高温天气炙烤新能源车,车主何时不再“谈燃色变”

只有汽车商研发出了新能源的电池降温系统才能让各位车主朋友不再“谈燃色变 ”。要知道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并不是很先进,所以很多车主朋友购买新能源汽车都心有余悸,担心自己在开车过程当中因为高温天气导致汽车自燃。
说到新能源汽车自燃的问题相信很多车主都非常关心,毕竟这涉及到车主朋友的经济问题和自身的安全问题。而根据国内权威媒体所提供的数据,3000辆新能源汽车当中其中就有100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自燃,足以见得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是非常高的,而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自然是因为在高温天气下暴晒而导致,毕竟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本身就不能经过高温,而且在高温条件下汽车电池的续航里程数会变短,同时也会让汽车电池的寿命变短,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让新能源汽车电池爆炸的风险因素。

㈡ 如何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法在这

那我分享下GLPOLY导热硅胶片XK-P25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动力电池上的成功应用。

新能源汽车这两年是有发光又发热,新闻里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朋友圈是振奋人心的新能源汽车大单。很有幸,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也是搭载这一波新能源的好政策,结结实实的应用在了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里面,帮助新能源电池包更好的做热传导使者。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是一款柔软度非常好、压缩量可达到50%以上的导热硅胶片,刚好在汽车电池包里面,需要的就是压缩量大,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有效接触面积的导热硅胶片,XK-P25导热硅胶片完美的匹配了这一需求,而且汽车工作时是连续抖动震动的,导热硅胶片XK-P25的柔软度,刚好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并且紧紧的贴合在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保证了汽车运动中的热传导有效可靠性。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热阻低,比同导热系数的普通导热硅胶片,热阻更低,并且可靠性更好。分享个经典案例就是,宇通大巴的一个电池包散热,最开始选择了三款导热系数(客户实测)一样的导热硅胶片做验证,刚开始一周数据显示,三款导热硅胶片的温升相差在3度以内,这个3度也是客户正常的考查范围,皆可接受,本来客户还想着既然三款导热硅胶片热传导效果差不多,是不是可以以价格进行招标,结果在这期间,实验室数据一直照常记录,2个星期后,招标程序还没走完,实验数据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另外两款材料数据波动频繁的情况下,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表现的异常稳定,简直可以说是XK-P25导热硅胶片有点太淡定了,整个一个月的数据下来,波动浮动非常小,几乎等同一条直线(个别点微调),这个结果让客户惊讶不已,也帮助客户果断了做了一个决定,至少要保证8年以上寿命的汽车,可靠性可想而知,选择GLPOLY的XK-P25导热硅胶片似乎更能让客户安心。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被写进了BOM表,并且是唯一的料号。距离现在,已经连续大批量出货一年有余,而且不断在新项目、其他品牌的案子中成功应用。

㈢ 新能源汽车电池有防冻液冷却系统吗

新能源汽车一样有防冻液冷却系统的。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放电产生热量也需要防冻液降温;此外,电机、电机控制器、DC/DC工作产生的热量,也需要冷却液进行冷却。
防冻液的成分:
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是:百分之五十的纯净水和百分之四十的甲醇加上百分之十的其他物质。
防冻液的种类:
防冻液一般分为:乙醇-水型、甘油-水型和乙二醇-水型三种。
防冻液是否可以混用:
须使用同一品牌的防冻液。不同品牌的防冻液生产配方会有所差异,如果混合使用,多种添加剂之间很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添加剂失效。

㈣ 夏季自燃事故高发,电动车成重灾区,新能源该如何“降温”

近期的国内汽车用户可以说是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南方暴雨导致大量车辆被泡水,夏季的高温导致全国近期发生了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暴雨导致车辆被淹属于天灾,但汽车自燃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特别是电动汽车。
6月初,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郑州发生了3起汽车自燃事故,引起无数民众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一辆郑州日产帅客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并引燃了周边多辆汽车;广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在路边停放情况下发生自燃;理想ONE在街头行驶途中发生了自燃……这份名单上还有包括特斯拉、蔚来在内的多家车企。近期发生的汽车自燃中也有燃油车,但燃油车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且起火原因很多是油路老化破损等因素造成的,但电动车自燃很多发生时购买使用不久的新车,这是消费者最不能接受的。
不管是相关管理部门,还是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媒体,多年来曾无数次地强调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高度重视之下,车辆自燃仍频繁发生。细细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电动汽车自燃的“降温药”到底何时才能出现?
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整车及零部件等相关技术性能标准也根据国家补贴政策的要求而逐渐提高,成本实现了下降,但产品安全依旧是未能明显改善的问题。近年来,国内车企为了追求电动车续航里程上的不断突破,纷纷搭载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但盲目的追求电池高能量密度让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走偏了,使三元锂电池电动车自燃事件不断发生。
电动汽车发生自燃有多方面的原因:动力电池层面,在使用过程受到外力的碰撞、挤压导致电池包发生短路,进而自燃爆炸;充电时,由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达不到要求或设计不合理,或是快充电压较高导致电池发热发生自燃事故。此外,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重点在于电芯的一致性:动力电池由单体电芯成组后,如果一致性做不好,在不同放电功率下内阻不一样,电池组中的单个电芯就可能出现问题。
这里或多或少有早年间政策的关系,在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对一定时间节点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规模、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提升、成本下降目标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安全问题则因相关标准缺失而只是强调。或许是关注到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的高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5月12日发布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针对电动汽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是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该项新标准中还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这一系列对电池功能、试验等标准的细致化要求,势必将在实施后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这也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对时下频频自燃的三元锂电池的一种“降温”。有了相关安全强制标准,企业就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儿,哪些风险是不能冒的,哪些地方应保守一些。
从概率学来说,汽车作为工业商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特别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车辆自燃问题很难杜绝,但可以通过技术上、材料上的升级迭代等有效改善电动车及电池的安全问题。
以比亚迪为例,当市场上各家都在推崇高能量密度但安全性较低的三元锂电池时,比亚迪坚守能量密度较低但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通过技术上的升级以及改造电池包的设计与工艺,于今年3月底推出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在保持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并成功征服了有着电池安全测试“珠峰”之称的针刺试验。
比亚迪在刀片电池发布时直言要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以及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对于电动车汽车电池安全问题,虽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不能称为绝对安全,但至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技术、工艺等提升,在安全性上目前走在了行业最前端。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生态体系,除动力电池外,车企、桩企及管理系统厂家四方面都有责任来共同改进和推动电动车的安全性升级。动力电池供应商要生产一致性、安全性更好的电芯,电池管理系统企业要与车企密切配合,而如何监控充电情况、及时预警等,是充电桩企业思考的事情。在近几年内,动力电池领域恐怕很难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电动车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动力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等方面做好,让它们紧密地协同作战,在电芯上实现集成。
目前,不管是动力电池还是新能源车企,都不能将降低成本放在第一要务,在电动车安全性这条路上,从设计、生产线、组装到技术、工艺等,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近期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燃烧事故,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力图尽快息事宁人,消除“负面”;即便事件被广泛报道,也往往闪烁其词或避重就轻,至于车辆起火的真实原因,消费者很难知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广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满和畏惧。
安全是规范出来的,车企要重视标准、法规和监管的作用,须严格按标准和法规生产、管理、运营,共同让新能源汽车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当广大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以及车辆的安全体验像燃油车一样时,新能源汽车才有望迎来真正的市场化大发展。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新能源车被太阳暴晒后导致高温时,可以让BMS系统给电池自动降温吗

当新能源汽车被太阳暴晒以后导致汽车高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BMS系统给电池自动降温的。所谓的BMS系统指的就是一个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能够识别外部温度,当新能源汽车在露天停放的时候遭受到强烈的高温,那么数据就会传递给BMS系统,这时候汽车的行车电脑就会自动给汽车电池进行降温。
说到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就是汽车电池,而且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贵的一个配件,电池的好坏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性能。但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就是新能源电池在高温作用下很容易导致电池的续航里程数变短,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汽车自燃,所以汽车厂家才研制出了BMS系统,这种系统给汽车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自动识别外部温度,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一个降温的作用。

㈥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常见用于导热散热降温的材料有哪些

2018-07-03 1128 次浏览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而电池隔膜在动力电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是在狭小空间内将电池正负级板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造成短路,却能保证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通过。因此,隔膜就成了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工作的核心材料。

电解液是为了隔绝燃烧来源,隔膜是为了提高耐热温度,而散热充分则是降低电池温度,避免积热过多引发电池热失控。如果说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到300℃,即使隔膜不融化收缩,电解液自身、电解液与正负极也会发生强烈化学反应,释放气体,形成内部高压而爆炸,所以采用适合的散热方式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包风冷结构散热方式介绍



动力电池包风冷结构散热方式

1、在电池包一端加装散热风扇,另一端留出通风孔,使空气在电芯的缝隙间加速流动,带走电芯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量。

2、在电极端顶部和底部各加上导热硅胶垫片,让顶部、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TIF导热硅胶片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硅胶片的高电气绝缘和防刺穿性能对电池组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散热方式介绍



动力电池包液冷结构散热方式

1、电芯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传递至液冷管,由冷却液热胀冷缩自由循环流动将热量带走,使整个电池包的温度统一,冷却液强大的比热容吸收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整个电池包在安全温度内运作。

2、导热硅胶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高回弹韧性,能有效避免电芯之间的震动摩擦破损问题,和电芯之间的短路隐患,是水冷方案的最佳辅助材料。

动力电池包自然对流散热方式介绍



动力电池包自然对流散热方式

1、此类电池组空间大,与空气接触良好,裸露部分能通过空气自然换热,底部不能自然换热部位通过散热器散热,导热硅胶片填充散热器与电池组中间空隙,导热、减震、绝缘。

2、加热片方案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前的电池预热加热片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将热量传递给电池组,预热电池、导热硅胶片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耐磨性能,能有效传热和防护电池组与加热片之间摩擦产生的磨损、短路等。

㈦ 纯电动汽车如何为电池散热 纯电动汽车怎样为电池降温

1、纯电动汽车也是有冷却系统的,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会一直在电池组内循环,这样可以将电池的热量带走。很多内燃机汽车的冷却系统也是依靠冷却液散热的,内燃机汽车的发动机内有冷却液,这个冷却液可以在发动机内不断循环。

2、纯电动汽车也是一样的,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和电动机会发热,所以纯电动汽车也会使用水冷系统。纯电动汽车也是有水箱的,在电池组内循环的冷却液会到达散热水箱,散热水箱可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然后冷却液会再次回到电池组的水道内为电池组散热。

㈧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常见用于导热散热降温的材料有哪些

据我个人所知,主要有3种散热方案。
液冷散热
通过散热铝管与冷却液形成液冷散热系统,冷却液采用水与乙二醇混合物,其比例是各占50%,以S型迂回包裹整个电池组,在电子组之间增加导热硅胶片辅助热传递工作,硅胶片本身具备优秀的绝缘性能和压缩性能,能够对电池组与铝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风冷散热
通过在电池组内部增加散热风扇与通风孔,增加电池内部的空气流动性,带走散发在空中的热量;而发热量较大的正负电极则采用导热硅胶片,通过硅胶片将热量传导到基板散热效果的金属外壳上。
对流散热
通过在电池组之间与电池底部散热铝板增加导热硅胶片,而电池组的侧面则通过空气散热,除了能起到很好的热量传导工作,还能在电池组之间形成很好的隔离减震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电池之间的因摩擦震动导致的短路、磨损现象。
兰洋液态散热技术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散热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市场(比如PC、手机、投影仪等移动便携设备)、商用领域(比如数据中心、5G基站等)以及其他大型散热场景(比如激光雷达、电网基站等)

㈨ 在冬天的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为何会持续下降

此外,专家们更提出了一些平常用户不知道的小窍门。譬如用户在行驶之前,先全开暖风10分钟,加速电池温度提高,然后再插枪进行充电,将大大提高充电速度,改善充电性能。因为在电池温度较低时给车辆充电,车辆充电系统会对电池进行加热升温,达到一定温度后才能进行充电,这样会延长充电时间并降低充电性能。车主们还可以尝试制热时将温度调到最高,风速调到2或3档,可在供暖的同时节约电池能量消耗。这样做是因为纯电动汽车的暖风靠电加热,暖风使用的时间越长,能量消耗得也越快,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续航里程。

热点内容
马自达3越野车报价及图片 发布:2025-02-05 05:00:18 浏览:368
婺源房车基地电话 发布:2025-02-05 04:29:07 浏览:679
全球越野能力最好的车 发布:2025-02-05 04:09:14 浏览:53
矿山宽体车价格多少 发布:2025-02-05 04:08:31 浏览:68
进口65吨依维柯手自一体房车 发布:2025-02-05 04:08:28 浏览:749
北海自驾游一天攻略 发布:2025-02-05 03:54:09 浏览:747
商务车黑色还是银色 发布:2025-02-05 03:49:59 浏览:650
租双人自行车价格 发布:2025-02-05 03:43:38 浏览:29
h9拖挂线束 发布:2025-02-05 03:41:55 浏览:470
公司商务车用车制度 发布:2025-02-05 03:31:55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