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组合仪表标准
❶ 电动车仪表盘符号图解
以雅迪电动车为例,电动车仪表盘符号图解具体如下:
1、绿色大圈是迈速表。
❷ 新能源汽车的组合仪表跟传统汽车的组合仪表有什么区别
你好,一般来说差别不大。都有壳体、速度表盘和转速表盘,在速度表盘和转速表盘和指示灯面板;在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传统车是燃油表,新能源是电量显示仪表。
❸ 电动汽车国家标准
电动道路车辆用 铅酸蓄电池 "GB/T18332.1-2001
QC/T 742-2006 "
电动道路车辆用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B/T18332.2-2001
QC/T 744-2006 "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18333.1-2001
QC/T743-2006"
电动道路车辆用 锌空气蓄电池 GB/T18333.2-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仪表 GB/T19836-2005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4094-1999
GB/T 4094.2-2005"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 GB/T18387-2008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 18384.1-2001
GB/T 18384.2-2001
GB/T 18384.3-200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19751-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GB/T19755-2005
❹ 纯电动汽车仪表
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
1,速度里程表
速度里程表布置在仪表板的最显著位置,指示汽车当前速度,单位为km/h,以及总里程和短程里程,单位为km,其中总里程不可更改,单程里程可以根据需要清零设定。速度里程表分为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和电子式车速里程表。
车速表和里程表通常安装在同一个壳体中,并由同一根轴驱动,或使用同一个传感器。车速表以一个磁电式电流表作为指示表。汽车以不同的车速运行时,信号处理电路将车速传感器输入的脉冲信号,转变为与车速成比例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指示出相应的车速。里程表由步进式电动机、六位十进制计数器及传动齿轮等组成,。
2,发动机转速表
发动机转速表指示当前发动机转速,单位为rpm,即每分钟转数。发动机转速表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转速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述磁感应式车速表基本相同。电子式转速表由于结构简单、指示准确、安装方便等优点在现代车辆中应用广泛。
通过指示的转速,可以了解发动机是否在最佳经济区工作,便于驾驶员选择发动机的最佳速度范围,把握好换档时机,以及充分利用经济车速等。
3,机油压力表
机油压力表是显示机油压力的仪表,单位是kPa(千帕)。机油压力表传感器是一种压阻式传感器,用螺纹固连在发动机机油管路上。由机油压力推动接触片在电阻上移动,使阻值变化从而影响到通过仪表到地的电流量,驱动指针摆动。
由于机油压力有一定的压力范围,为了清晰明了,有许多汽车的机油压力表用指示灯表示,如果发动机运转时它仍然亮着,就表示发动机润滑系统可能不正常了。
4,水温表
水温表是显示冷却水温度的仪表,单位是℃(摄氏度)。它的传感器是一种热敏电阻式传感器,用螺纹固定在发动机冷却水道上。热敏电阻决定了流经水温表线圈绕组的电流大小,从而驱动表头指针摆动。以前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都是用自水充当,很多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都用门的冷却液,因此也称为冷却液温度表。
5,燃油表
燃油表是显示油箱的油量的仪表,单位是L(升),指针指向“F”,表示满油,指向“E”,表示无油;也有用1/1、1/2、0分别表示满油、半箱油和无油。燃油表有两个线圈,分别在“F”与“E”一侧,传感器是一个由浮子高度控制的可变电阻,阻值变化决定两个线圈的磁力线强弱,也就决定了指针的偏转方向。
6,充电表
充电表显示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充放电状态,有电流表和电压表之分。以前的汽车多数是用电流表,它有一块永久磁铁,使固定在支点上的指针保持中间位置,有线圈环绕在支点周围,当有电流通过线圈时会感应出磁场,指针在磁场作用下左右摆动,摆动方向决定于电流流经线圈的方向。
因此电流表串联在蓄电池与发电机之间,当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时,仪表显示正(+)极,若蓄电池向负载放电量大于发电机的充电量,则显示负(-)极。
由于电流表接线柱承受电流比较大,不太安全,当发动机运转时,充电灯接地线路联通,充电灯发亮;当发动机未运转时,充电灯接地线路被断开,充电灯熄灭;如果充电灯仍然亮时,说明充电系统有故障。
❺ 电动汽车的仪表图标有国标要求吗
肯定有的,国际通用标准
❻ 请问电动汽车转速表和燃油汽车的转速表有什么不一样
你好 转速表就是指示的不一样 ,就是一个是显示发动机转速的,一个是电动车指的电机转速,但是对电动车而言,因为电机扭矩特性,与转速关系不大,所以行车过程中,电机转速多少我们并不太关注,仪表取而代之显示的是电池功率输出,输入状态!这是指纯电动车,要是有混动的就是组合转速表 。
❼ 新能源汽车维修中使用的检测仪表有
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都带有电池、电机等部件,带有500伏左右的高压电,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时,一定要使用专业的工具设备,做好安全防护,那么其用到的安全物件就很重要,具体有这些:
1.兆欧表
车子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碰撞、摩擦,导致高压电路与车辆底盘之间的绝缘性下降,因此要先检测高压电缆及零部件对车身绝缘电阻是否位于规定值范围内。
兆欧表又称数字兆欧表、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量仪等,主要用来检查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对地及相间的绝缘电阻,以保证这些设备、电器和线路工作在正常状态,避免发生触电伤亡及设备损坏等事故。
2.万用表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便于携带的电子仪表,可以测量交、直流电流、电压及电阻等多种电学参量的磁电式仪表,使用的万用表应符合CATⅢ安全级别的。
3.钳流表
新能源车维修诊断经常需要测量导线中的电流,由于驱动系统的导线存在较大的交变电流,必须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间接测试。钳形电流表是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测量电流。
4.绝缘手柄拆装工具
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加工并适用于电气系统拆装等操作,包括力矩扳手、快速扳手、螺丝刀等工具,必须装有耐压1000V以上的绝缘柄。
PS:防护用具
要穿着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具,其它的操作工具也应提前使用绝缘胶带包裹,除去与标准件接触点以外的裸露金属部分,避免因仪器故障或操作工具裸露金属部分误触带电部件,导致高压事故。
❽ 电动车检验标准!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本标准适用于在浙江省境内生产并在省内销售和外省生产在浙江省销售的电动自行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565-1993 自行车安全要求
GB/T 12742-1991 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GB 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QB 1880-1993 自行车 车架
3 安全技术要求
3.1 最高车速
电动自行车额定电压下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
3.2 制动性能
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电助动的以20 km/h的车速电助动骑行),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3.3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3.3.1 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
a)重物落下:按规定的方法试验时,组合件上不应有肉眼能见之裂纹,组合件前、后轴中心线之间的永久变形不应超过40mm。
b)组合件落下:按规定的方法试验时,不应有肉眼能见之裂纹。
3.3.2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
将车架/前叉组合件安装在专用振动试验机上进行垂直上、下振动试验,在规定的振动次数内,车架各部位不得有破损、明显变形或松动。
3.4 把立管静负荷
按规定的方法试验后,把立管不允许断裂。
3.5 充电器抗电强度
充电器在常温状态下电源输入端与外壳之间、电源输入端与输出端承受交流3750V,历时1min后无闪烁或击穿现象。
3.6 充电器温升
外壳温升不大于55K。
3.7 整车质量(重量)
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50kg.
3.8 制动装置
建议前轮使用鼓闸(铝轮)或悬臂闸(钢丝轮),后轮使用鼓闸或随动闸,刹车线直径不小于1.8mm 。
3.9 其余安全技术要求
其余安全技术要求按GB 17761-1999中5.1.3、5.1.4、5.1.5、5.1.7、5.2.3.1、5.2.3.2、5.2.3.4、5.2.3.5、5.2.4.1、5.2.4.2、5.2.4.3、5.2.5、5.2.6.1、5.2.6.2、5.2.7、5.2.8.1、5.2.8.2、5.2.8.3、5.2.8.5、5.2.8.6、5.3.1、5.3.2、5.3.3、5.3.4、5.5、5.6的规定。
4 试验方法
本章所用的检测设备和器具应符合GB/T 12742的有关规定。电器装置的检测用仪表,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0.5级;测功计的精度应不低于1%;直流电源的纹波系数应不大于5%;声级计精度为±1dB;测速表精度小于0.1%。
4.1 最高车速试验(电助动的不进行本试验)
4.1.1 试验条件
a)骑行者质量(重量):75kg,不足75 kg者应加配重至75kg;
b)试验环境:温度为-5℃~30℃,风速不大于3m/s,试验时应避免雨、雪天气;
c)试验路面: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d)对装有可调、可拆式限速装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先拆除限速装置或调节到最高车速,并在蓄电池处于额定电压时进行检测(注:电池处于额定电压值24V、36V、48V时,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0km/h;充足电时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4km/h。目前通用的测试方法因人、环境和仪器等因素引起的测试结果误差确定为+1km。)
4.1.2 试验方法(一)
a)在试验跑道上设置100m的测试区间,两端应有足够长的辅助骑行区,电动自行车在电动骑行到测试区间之前,应完成全部加速过程,达到其最高车速,并以此速度通过测试区间;
b)用秒表测定电动自行车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c)按公式(1)计算最高车速:
V=720/t -------------------------- (1)
式中:V-----最高车速, km/h
t-----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s;
d)该项试验应连续往返电动骑行两次,取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4.1.3 试验方法(二)
a) 在一定间距内(2m)前后各放置1条压带,当车辆在路面通过时,先后闭合两个开关,作为时间传输信号,当车辆通过压带时,压带发出信号,车辆通过两个压带时,输出信号分别是时间开始输入信号和时间终止信号,于是形成通过的时间,压带路试仪根据两条压带的间距,计算出速度,经过连续往返两次骑行,取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注意受试车应在辅助行使区间完成全部加速过程。
b) 按公式(2)计算行驶速度:
V=3.6L/t -------------------------- (2)
式中:V-----行驶速度, km/h;
t-----通过测试区间所需时间,s;
L-----两根压带间的距离,m
4.1.4 仲裁检验方法
试验方法(一)为仲裁检验方法。
4.2 制动性能试验
按GB 3565-1993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3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试验
4.3.1 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试验
按GB 3565-1993中25.1和25.2的规定进行试验。
4.3.2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试验
a) 按QB 1880-1993中6.4.2的规定进行试验;
b) 电动机和蓄电池安装在车架上的电动自行车,应包含这两个部件进行试验。如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可在相应部位加配重。
4.4 把立管静负荷试验
按GB 3565-1993中24.1.2的规定进行试验。
4.5 充电器抗电强度试验
充电器在常温状态下,电源输入端与外壳之间、电源输入端与输出端承受交流3750V,频率50Hz历时1min后无闪烁或击穿现象。
4.6 充电器温升试验
4.6.1 试验条件
温度:25℃。
4.6.2 试验方法
温升试验时,充电器水平放置在4mm厚的黑色胶板上,充电器周围20cm空间内无遮挡,试验场地为不通风的情况下。开始试验时,充电器温度应已经达到稳定,用点温计测量充电器外壳六个面上的温度,其最高温升应符合3.6条的技术要求。
4.7 整车质量(重量)测定
将整车(含蓄电池)放在磅秤上称其质量(重量)。
4.8 制动装置
采用目测和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4.9 其余安全技术要求的试验
其余安全技术要求的试验按GB 17761-1999中 6.1.3、6.1.4、6.1.5、6.1.7、6.2.3.1、6.2.3.2、6.2.3.4、6.2.3.5、6.2.4.1、6.2.4.2、6.2.4.3、6.2.5、6.2.6.1、6.2.6.2、6.2.7、6.2.8.1、6.2.8.2、6.2.8.3、6.2.8.5、6.2.8.6、6.3.1、6.3.2、6.3.3、6.3.4、6.5、6.6的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电动自行车的检验
电动自行车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包括周期检验、鉴定检验)。
5.2 电动自行车出厂要求
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方能出厂。
5.3 检验周期和样本
5.3.1 出厂检验
按批进行逐辆检验。
5.3.2 周期检验
a) 年产万辆以上者,每季度抽检一次;
b) 年产万辆以下者,每半年抽检一次;
c) 样本数量:四辆整车。
5.3.3 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只有在新产品鉴定时进行。样本数量:四辆整车。
5.4 检验项目和数量
5.4.1 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项目见附录A。
5.4.2 出厂检验项目采用逐辆检验。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中的车架/前叉冲击强度、振动强度、电动机功率、车轮静负荷等项目检验一个样本,其余项目均检验两个样本。
5.5 判定方法
5.5.1 项目分类
本检验规则将所有的项目分为:否决项目、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具体划分见附表。
5.5.2 出厂检验
根据附表的出厂检验项目,出厂产品均须达到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或按供需双方合同规定。
5.5.3 型式检验
5.5.3.1项目合格判定条件
须以受检的样本数全部合格方判定为项目合格。
5.5.3.2 型式检验的结果符合下列各条,则判为合格。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
b)重要项目应有十三项以上(包括十三项)达到本标准要求;
c)一般项目应有八项以上(包括八项)达到本标准要求。
5.5.3.3复验条件
若按5.5.3.2条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如符合下列条件者,允许加倍抽检一次。复验产品的评判方法见5.5.3.2条。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
b)重要项目应有五项以下(包括五项)未达到本标准要求;
c)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累计出现八项以下(包括八项)未达到本标准要求。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和数量
表B.1检验项目和数量
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 本标准条款 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 鉴定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否决项目 最高车速 3.1 4.1 × √ √
制动性能 3.2 4.2 × √ √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3.3 4.3 × √ √
把立管静负荷 3.4 4.4 × √ √
充电器抗电强度 3.5 4.5 × √ √
充电器温升 3.6 4.6 × √ √
重要项目 整车重量 3.7 4.7 × √ √
脚踏行驶能力 3.9 GB 17761
第6.1.3 × √ √
续行里程 3.9 GB 17761
第6.1.4 × √ √
最大骑行噪声 3.9 GB 17761
第6.1.5 × √ √
电动机功率 3.9 GB 17761
第6.1.7 × √ √
把立管力矩 3.9 GB 17761
第6.2.3.2 × √ √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 3.9 GB 17761
第6.2.3.4 × √ √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3.9 GB 17761
第6.2.3.5 × √ √
车轮静负荷 3.9 GB 17761
第6.2.4.1 × √ √
车轮夹紧力 3.9 GB 17761
第6.2.4.2 × √ √
脚蹬间隙 3.9 GB 17761
第6.2.5 ×
√ √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 3.9 GB 17761
第6.2.6.2 × √ √
绝缘性能 3.9 GB 17761
第6.2.8.2 √ √ √
制动断电装置 3.9 GB 17761
第6.2.8.5 √ √ √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 3.9 GB 17761
第6.2.8.6 √ √ √
整车道路行驶要求 3.9 GB 17761
第6.5 × △ √
表B.1(续)
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 本标准条款 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 鉴定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一般项目 把立管安全线 3.9 GB 17761
第6.2.3.1 × √ √
轮胎宽度 3.9 GB 17761
第6.2.4.3 × √ √
鞍管安全线 3.9 GB 17761
第6.2.6.1 × √ √
反射器和鸣号装置 3.9 GB 17761
第6.2.7 × √ √
电器装置 3.9 GB 17761
第6.2.8.1 × √ √
蓄电池密封性 3.9 GB 17761
第6.2.8.3 × √ √
总体要求 3.9 GB 17761
第6.3.1 √ √ √
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 3.9 GB 17761
第6.3.2 × √ √
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 3.9 GB 17761
第6.3.3 × √ √
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3.9 GB 17761
第6.3.4 × √ √
说明书的要求 3.9 GB 17761
第6.6 √ √ √
制动装置 3.8 4.8 × √ √
注:√为必须检查的项目;△为按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为不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