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报告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产销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动力电池制造企业、中游的整车厂和下游的充电桩产业以及汽车后市场。
能源供给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
同传统燃油车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给配套体系的建设,快捷、高效、覆盖面广的能源供给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供给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充电模式,一种是换电模式。自充电模式是很多国家研究的重点,从技术路线来讲主要包括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形式,前者可充分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充电,满足车辆运行的需求,多集中于居民小区及办公区域停车场。快充则是在特殊需求下对电能的补充,主要建在机场、火车站、医院、购物中心、加油站等公共场所;换电模式是一种将车辆及电池分开考虑的形式,用户可以像加油一样及时得到能源供给。
中国动力电池PACK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动力电池PACK市场有车企、电池厂、第三方企业独立运营模式,同时也有合资生产的模式。不论是车企、电池厂或是第三方企业为了更好地整合企业资源与技术,合作模式多样。
传统和新兴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方面,传统车企倾向于在自有内燃机技术基础之上,先推过渡型新能源汽车如插电混动汽车,而新兴车企则更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研发。
近七成新能源汽车存在里程衰减
根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部分受访车主的调查发现,在不同的购买时间,有近七成车主表示新能源汽车出现不同程度的里程衰减。电池的衰减与行驶里程和温度有关。一是行驶里程越长,充电次数越多,衰减越大;二是温度越高,衰减越大。此外,据媒体报道,车主实际用车时续航里程与购车时部分商家宣传不符,也是车主感到出现续航衰减的原因之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推出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充电桩产业的发展,充电桩的发展渐入佳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包括三个环节,上游设备生产商、中游充电运营商和下游问题解决商。国内参与充电设施运营的包括:专业的充电运营商、电动汽车企业、网络运营服务公司等,主要通过搭建运营平台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增值服务”,但因前期投资巨大且电动车尚未大规模应用,充电运营行业普遍没有实现盈利。另外,在现实状况下,充电桩的互联互通正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其作为发展难点一直被行业诟病。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政策利好 充电桩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由于利好政策的推动,分布式民营充电站在全国迅速建立,而面对这个充电潜力巨大的市场,民营资本已经纷纷加入。
2、动力电池冷却技术升级
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动力电池PACK热管理技术将会日渐突出,冷却技术也将进一步升级。
3、新能源汽车将在电动基础上,借力互联网创新思维,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新能源汽车将会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与自动化驾驶与共享出行相叠加。并将引领未来的出行格局,对绿色环境和绿色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
4、在硬件供应链方面具备独特堡垒的整车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利
在整车厂投资标的方面,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还没有那么开放化的现阶段,安歇在传感器、动力电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硬件具备独特堡垒的整车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利
2. 马斯克称中国的电动汽车领先世界,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目前到底如何
我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中国新能源车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性能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我认为在不久的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会出现在全世界。
3. 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 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现状
国家的补贴扶持一直以来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推手,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纯电动汽车(EV)普及正在踩下急刹车,2019年销量减少4%,首次出现负增长,叠加疫情的冲击,市场消费萎靡。为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政策推迟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拼的必定是技术和产品实力。在特斯拉的冲击下,内资企业迫切需要提升技术水平来提升其竞争力。
(一)纯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纯电动汽车将是我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以能源供给方式为依据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趋势下,电动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近两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禁售燃油车等相关政策的推动,纯电动更是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但是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行业来讲,纯电动汽车将是我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分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经济学描述,是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应用的行业。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被认为能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大约在2.6亿辆左右,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80多辆,与发达国家的千人保有量水平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仍有增长空间。
6. 电动车行业的述职报告
如下: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电动车产业迅速增长,从弱逐渐到强,在中国众多的产业中独树一帜。目前,我国电动车市场主要是由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组成,前两类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同时也在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平台建设方面为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各种激励政策的鼓舞下,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增加对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投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发展电动车具有独特的有利条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市场。中国人口众多,具有世界最庞大的客运交通市场,因此也具有世界最庞大的电动观光车、电动小轿车市场,这为中国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特殊的市场有利条件。
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能源角度看,未来电动车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其开发将关系到众多工业的兴衰,可能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电动车在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运营态势及战略咨询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电动车相关概述、中国电动车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电动车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您若想对电动车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电动车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电动车行业概述
第一节 电动车定义及分类
一、电动车定义
二、电动车分类
第二节 电动自行车
一、电动自行车定义
二、电动自行车的主要部件
三、电动自行车构造特点
第三节 电动汽车相关概述
一、电动汽车简介
二、电动汽车的结构
三、电动汽车优缺点
四、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和特点
五、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方式
六、燃料电池汽车简介
第二章 电动车行业全球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13年全球电动车行业市场概况
第二节 2013年全球主要国家电动车行业市场概况
一、欧洲地区
二、北美地区
三、亚洲地区
第三节 2013-2017年全球电动车行业市场趋势预测
第三章 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电动车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电动车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动车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四章 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分析
一、2011年电动车市场形势回顾
二、2012年电动车市场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2011-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电动车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 电动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一、2010-2012年我国电动车行业总产值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电动车行业总产值预测
第二节 电动车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2010-2012年我国电动车行业产量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电动车行业产量预测
第三节 电动车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2010-2012年我国电动车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国电动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第六章 2010-2012中国电动车行业生产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10-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0-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0-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七章 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 中国电动车行业竞争现状
一、同行企业间竞争分析
二、电动车产品竞争分析
三、营销方式竞争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动车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生产企业的集中分布
第三节 中国电动车行业竞争中存的问题
第四节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八章 中国电动车行业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
第一节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江苏雅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青岛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电动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电动车市场供需及价格发展趋势分析
三、电动车产品自身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电动车行业市场供给预测分析
二、电动车行业市场销量预测分析
第四节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投资领域
二、主要项目
第二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竞争风险
四、其他风险.
第三节 专家投资建议
参考来源: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05/R0502/201302/20-122972.html
7.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8. 年终盘点,300多万电动汽车,行业首份大数据来了
2020中国新能源 汽车 大数据研究报告,是第一份我国新能源 汽车 真实用户报告,不分车企、不分地域、不分车主,作为 汽车 人参考年终盘点一部分,将其中重点内容,特别针对于私家电动车的用户行为与读者分享。
从2017年开始,在我国生产的新能源 汽车 都需要强制纳入国家监测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数据,一是接入电动 汽车 车型、电池、电机、车重等 静态信息 ;二是用户在使用电动 汽车 过程中产生的 运营动态信息 。
截止到2020年5月,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一共接入了 332万辆电动 汽车 ,约占到整个电动 汽车 保有量80% 。
该平台的数据是在国家层面统一管理, 都是我们真实的电动 汽车 用户在祖国大陆上跑出来的数据,含金量极高 。
电动 汽车 用户的使用行为有哪些?
可以划分为出行和充电两个维度,按照使用时间,分为了每一次行驶时长、行驶里程、充电时长,每日的行驶里程、充电时刻,每月行驶天数、快慢充次数等等指标。
2019年私人用户对电动 汽车 的使用程度,相比于18年有明显提升, 线上率到达88% ,说明私家车用户对电动 汽车 使用更加活跃。
2019年用户平均每一次使用电动 汽车 时长为0.47小时,每次行驶13.15公里,略低于2018年。
而纯电动 汽车 用户每次使用时长集中在15-30分钟(占比47%),行驶里程集中在5-10公里的比例更高(占比35%)。
汽车 人参考认为, 这个数据符合了目前私人市场集中在A00级别纯电动 汽车 ,或是作为家庭第二辆车(增购)的特征。
2019年用户每一次平均充电3.97小时,每次快充时间多集中在一个小时内,而每次慢充时间从1小时到8小时分布比较均匀。
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用户每次充电的起始电量,2019年相比于2018年有所降低,电池起始电量为39.3%。
该数据反映了私人用户对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的焦虑程度 ,也反应了 公共充电设施 的一个发展情况, 从趋势上来看变好了 。
2019年私人用户每天使用电动 汽车 时长为1.54小时,每天行驶42公里,高于2018年。
在工作日早晚高峰的使用比例更高,即主要用于上下班, 无论BEV还是PHEV都呈现出相同的特征 。
用户月行为指标是很多车企用于研发电动 汽车 的重要输入。
2019年私人用户每个月使用电动 汽车 15.62天,相比于18年不到两周有大幅提升。
行驶里程也有大幅提高,每个月行驶高于2000公里开始占有一定比例,说明 用户对电动 汽车 的使用认可程度在上升 。
从另外一角度,针对于纯电动 汽车 ,有约25%大部分用户月均行驶低于200公里,这部分大概率是家庭的第二辆车。
月均充电次数也是主要看BEV,BEV月均充电次数7.4次,每个月平均快充1.22次,平均慢充6.63次,以慢充为主。
基于以上大数据分析, 汽车 人参考初步得出两个结论:
1. 私人用户对电动 汽车 的使用和接受程度正在 一点点上升 。
2. 私人电动 汽车 目前主要机会还是集中在 家庭的第二辆车 ,使用场景为平时上下班代步。
除了受限牌等因素不得不购买的刚需,作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主要发力点,也就是能让用户首次买车就落在电动 汽车 (A级别),目前没有突破,需要继续挖掘,有机会。
9.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年产量逐年上升,突破200万辆。从销量来看,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324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欧洲市场占比第一,为43.06%;中国市场约占41.27%,排名第二。分产品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汽车为新能源汽车主要产品,占比合计在99%以上。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升级时期,全球产量呈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早在19世纪就已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它曾大获成功,但是好景不长,到19世纪20年代,由于大油田的不断发现降低了汽油的价格,以及内燃机的技术进展,汽油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而当时的电动车速度低、续航里程短又价格昂贵,遭到了淘汰。此后数十年间,尽管仍有一些电动车问世,但受制于居高不下的成本和续航能力的短板,电动车一直未能达到商用规模。
直到20世纪末期,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加深,人们才再次将目光转向节能环保的电动车。进入21世纪发展电动汽车己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重点,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升级时期。
——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