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部件电动汽车手机
⑴ 日本的科技那么强,为什么日本生产的手机几乎都没听过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人家没有必要在组装和加工上和你拼,也拼不过你,因为你的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很低,所以有些东西就干脆进口你的,何乐而不为呢?各个领域的关键技术还是掌握在人家那里,我们应当有自知之明,不要老是坐在家里自娱自乐了。我只想说,日本只是在智能手机领域竞争失败而已,说的好像日本很有远见,不愿意赚庞大手机市场的钱一样,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V,智能手机造就多少大事,不是日本不想要,主动去创新,而是日本人保守,跟不上变革,实在没办法,才放弃,改走零部件路线的好吧。就好比现在的丰田和比亚迪合作在新能源市场一样,日本押宝氢能源在全球不适用,怕淘汰被逼合作。
日本制造和日本人一样老了!发展趋势就是向下,它以前不玩成品吗?也很强的好吗?就是成品干不过别国,才只能玩上游,现在韩国,中国台湾在很多技术上开始追赶上了,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日本的配件生产优势还能维持几年!
芯片也很赚钱,但连台湾的联科发都能生产中端手机芯片,而日本一家手机芯片厂商都没有!更不要和华为比通信技术了!说配件赚钱,屏幕、存储和电池等大件被打得落花流水,索尼在单反的感光元件上都是霸主,现在在手机感光元件上都逐渐被三星赶上!日本在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上,是个典型的loser!
日本不是不想做手机,是在通讯和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赌错了很多次,被迫成为供应链中的一部分。中美是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吃了最大红利的,看看新兴科技头部企业基本都是中美的。从科技巨头退变成供应链中一小节是发展的倒退,他们不是不想做整机的,毕竟可以带动全国上下游企业,只看现在世界上最强大手机app,除了中美还有谁?
手机的发展是最快的,手机的技术和设计等等要求都非常非常高的。这十几年每一个人肯定感觉得到的就是手机业的发展是最快的。以前好多好多人认为手机的瓶颈期到了。自从苹果手机突破技术障碍之后。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手机以后的发展还会大踏步的发展。
日本的那些电子和精工科技企业将大部分的业务出售给了中国,联想和华为的研发部门最初都是收购的日本公司的业务,NEC,东芝,本田,丰田,三菱重工等企业现在都瞄准了人工智能研发,十年后,领导科技潮流的还是日本。
⑵ 日产微型电动汽车Sakura日本爆火,其需求量有多大
日产微型电动车Sakura在日本十分火爆,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这种全新一代的微型车定位是纯电动新能源系列,价格不是特别昂贵,而且续航能够达到180公里左右,也采用的是全新的外观设计,还有贯穿式的大屏内饰风格,非常受到日本年轻人的欢迎,所以销量在日本也是非常高的,很多年轻人都非常想要一辆。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做工用料以及品牌力来说,Sakura能够有如此表现力,已经非常不错,价格水平也不是很高,却采用了大量的软性材料跟钢琴烤漆面板,对于很多日本年轻人来说,能够选择这样一款车作为自己的座驾非常合适,也是全新一代微型纯电动车,开十来年也不成问题。
⑶ 日本把手机的零部件都做的非常好,为何却没有畅销手机
这是因为日本的手机公司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日本消费者,然而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国家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导致日本品牌的手机并不能够在日本以外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销售,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其他国家几乎看不到日本手机的存在,这是因为日本企业的理念限制了日本科技公司的发展。
如果日本的高科技企业能够懂得消费者的喜好的话,这对于日本的手机以及其他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不过从现在来看日本的高科技企业并没有选择这样做。
⑷ 东京大学研发新技术:通过智能手机提醒行人电动车靠近
据海外媒体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团队针对电动汽车噪音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研发出一种新技术,试图用智能手机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悉,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针对新开发的技术,通过智能手机的麦克风收集电动车电源转换器的开关噪声,从而提醒手机持有者电动车正在靠近。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通过与眼镜型和手表型可穿戴设备的链接来发挥作用。例如,研究小组还试验了谷歌眼镜上显示的警告系统,并在车辆到达离行人最近的距离之前检测到车辆的靠近。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电动汽车行驶声音低的问题,一些公司还专门为电动汽车搭建了模拟发动机声音系统。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团队研究的最新技术,从行人的角度,变相解决了这个问题。
⑸ 全球五大最顶尖的锂电池巨头
据韩国SNEResearch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动力锂电池销量约为116.6GWH。其中,前十大公司的销量总和为101.3GWH锂离子电池,占全球总销量的86.87%,充分说明当前电力电池领域,市场十分集中。
数据显示,全球前十大动力锂电池厂家中,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AESC(被远景收购)、国轩、力神共5大锂电企业。其中宁德时代在2019年的销量为32.5GWH,市场占比上升为27.87%,稳居全球第一名。中国前五大公司的动力锂电池销量就占到了全球总量的45.1%,接近全球动力锂电池销量的一半。中国的动力锂电池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中的领头羊。
全球前三大公司巨头是:中国宁德时代、日本松下、韩国LGchem。全球锂电池生产整体来看,全球动力锂电池领域已形成中国、日本、韩国三足鼎立之势,世界前十大公司全部是中日韩三国,且占据了近90%市场份额,而欧洲和美国缺乏重量级的相关公司。
根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在电动 汽车 上的装机量达137GWh。其中,宁德时代以34GWh的装机量,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24.82%。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宁德时代连续第四次卫冕全球冠军。下面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介绍全球十大锂电池巨头如下:
一、宁德时代(中国)
占有率参考值:27.87%
装机量:34GWH
全球地位 :全球头号锂电池巨头。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
概述及技术特点: 宁德时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括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在2017年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全球遥遥领先,达到11.84GWh,并成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国内率先进入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尤其是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超过松下成为全球第一;2018和2019年,宁德时代先后成为全球 汽车 巨头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沃尔沃和丰田等国际一流车企的供应商。
宁德时代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宁德时代排名第4。 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2021年7月,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
宁德时代已布局8大基地:上海,福建宁德、青海西宁、江苏溧阳、四川宜宾、江西宜春、广东肇庆和德国图林根。
宁德时代的前身是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ATL),ATL于1999年正式成立,新科的曾毓群,梁少康、陈棠华是最初的创始人。ATL公司成立凭借的就是用100多万美金购买的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专利,但当时这个专利存在一个巨大漏洞——反复充电有鼓胀问题,电池存在爆炸风险。曾毓群迎难而上最终解决了难题,做到了电池的商业化,并申请了新的专利。这项技术从此成为了ATL的立身之本。值得一提的是,2004解决了苹果MP3锂电池循环次数低的问题成功杀入了苹果产业链,一跃成为全球产业巨头。
ATL后来整体被日本TDK以1亿美元收购。2008年6月,陈棠发在曾毓群的家乡宁德蕉城兰田,斥资2亿美元投资的全国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项目奠基。
宁德时代最大特点就是主攻续航能力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若当时选择了磷酸铁锂电池,则安全性更高,但电池容量天花板低;三元电池则是容量高,但安全性低。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内电动车老大比亚迪就选择了更加安全的领酸铁锂电池,而宁德时代则ALL IN了三元电池。
宁德时代十分注重研发,拥有研发人员3300多人,占了23%的比例。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研发经费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16%,且公开授权的专利已超过2800项。如果说韩国LG技术储备更全面,日本松下电池技术更领先,那么宁德时代则二者兼具,性能平衡。比如2019年宁德时代的成本就比海外电池同行低1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充分体现宁德产品的性能卓越,超越海外龙头松下及LG。
宁德时代朋友圈十分强大。在国内与客户合资联姻,尤其对海外品牌多点突破,重要公司以股权形式锁定切入高端自主品牌供应链。在国内品牌客户方面,宁德时代与宇通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集团、福汽集团、中车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集团等行业内整车龙头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也与蔚来 汽车 等新兴整车企业(包括互联网车企、智能车企等)开展合作,并且积极布局智能 汽车 领域。全球巨头中,宝马及特斯拉的大单也纷至沓来。
二、松下(日本)
占有率参考值:24.1%
装机量:25GWH
全球地位: 世界锂电池三大巨头之一,在诸多领域领先世界而享誉全球。松下是美国 汽车 巨头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
概述及技术特点: 松下是享誉世界的日本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早在2001年全年的销售总额为610多亿美元,是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26名。松下Panasonic其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松下在诸多领域领先世界而享誉全球。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创立之初是由3人组成的小作坊,其中之一是后来 三洋 的创始人井植岁男先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综合性电子技术企业集团。
日本松下公司曾经与美国电动 汽车 巨头特斯拉 汽车 签署协定,依照协定内容,松下将在未来四年为特斯拉的Model S车型供给电池组,松下必须保证足够的电池供给。此次合作将有助于特斯拉实现Model S车型的销售利润增加。
据悉,松下和特斯拉经过长期尽力已经共同研发出了镍基锂电池组,该电池组将运用到特斯拉的Model S车型中。 据外媒报道,2021年10月25日,在一场媒体圆桌会议上,松下首次发布了该公司新电池,即4680原型电池。这款先进电池的存储容量是现有电池的5倍。松下电池部门负责人Kazuo Tadanobu表示,这款电池的发布将有助于深化松下与特斯拉的商业合作。松下在日本建立了一条4680电池的测试线。特斯拉表示,4680电池直径为46毫米,高度为80毫米,不仅能存储更多的电量,还能将电池的生产成本减半。特斯拉希望在2030年前将4680电池的产量提高100倍。
特斯拉 4680 锂电池与 2020 年 9 月首次发布。这款产品单体电芯直径为 46mm、高度为 80mm,能量密度也提升到了 300kWh/kg。电池采用激光加工的无极耳技术,总体上可减轻重量、提高生产速度,综合来看能使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 16%,输出功率提升 6 倍,并且成本还降低了 14%。
日本拥有享誉世界的匠人精神,但松下绝对算得上是个“异类”。1992年,索尼率先发明锂离子电池。1998年,松下生产的18650圆柱电池已经在世界各大笔记本电脑上实现批量装配。不同于索尼在家电领域的止步不前,松下选择通过跨界将这款电池发扬光大。而这个领域就是 汽车 领域。在索尼发明锂电池的同年,松下就已经为电动车打造了初代镍氢电池。1993年,由丰田出资80.5%,松下出资19.5%的松下电动 汽车 能源株式会社成立。1997年,全世界首辆混合动力 汽车 丰田普锐斯问世,搭载的正是松下制造的方形镍氢电池。2013年,“日本重振战略”将氢能源提到国策层面,丰田放弃纯电方向,在回到混动路线的同时,开始全力研发氢能源车。松下主力转而开始为特斯拉量身定制纯电方案,业余仍继续为丰田提供混动方案。由此,松下独霸业界的圆柱电池工艺与特斯拉笑傲江湖的BMS电控技术开始了合作,共同开启新能源车的纯电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同打造了惊艳世人的Model S与Model X系列后,松下的动力电池工艺在Model3上登峰造极。比如松下电池+天衣无缝的特斯拉电控+Model 3。
松下若与龙头老大宁德时代相比,松下的技术方面更加先进成熟,而市场占有量方面无疑宁德时代遥遥领先。比如特斯拉选择松下18650锂电池的原因之一,是其以NCA为正极,并且设计了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从而尽可能保证和提高了电池工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三、LG Chem (韩国)
占有率参考值:10.55%
装机量:31GWH
全球地位: 全球四大电池企业中唯一一个化学材料业务出身的企业。LG Chem是中国制造的Model Y车型的唯一电池供应商、欧洲市场的主要电池供应商,美国电动 汽车 的主要电池供应商。
概述及技术特点: 韩国LG集团于1947年成立于韩国首尔,位于首尔市永登浦区汝矣岛洞20号。是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LG集团目前在171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300多家海外办事机构。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讯与服务等领域。LG Chem韩国电池制造研发企业。
LG化学曾经是全球四大电池企业中唯一一个化学材料业务出身的企业,因此在电化学领域与业布局深广。LG公司是第一批进入锂电池行业的企业,对软包、圆柱技术理解十分深刻,市占率稳定在全球前三。在动力电池方面,LG公司研发投入非常果断,且借鉴消费锂电产业化经验,走软包三元路线,迅速绑定一线主机厂,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龙头。LG公司的客户囊括海外一线车企巨头,比如大众、戴姆勒、通用、现代起亚等。长期来看,LG海外市占率预计达到30%,在国内市场,LG拟与吉利建立合资电池厂,预计未来份额有望达到10%。技术上,LG最早开始布局劢力软包,覆盖大部分核心专利,压缩其他软包对手空间。软包电池全球市占率大约16%,但LG具备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形状灵活等明显优势,预计未来份额将不断提升。供应链方面,LG绝大部分三元正极自产,隔膜、电解液曾自供。
LG Chem曾经在欧洲市场凭借着雷诺Zoe、奥迪e-tron、保时捷Taycan、奔驰EQC、捷豹I-PACE等车型的强劲销售,而这些车型均由LG Chem提供 汽车 电池。更重要的是,LG在中国凭借着特斯拉Model 3的强势销售,装机量大幅上升,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其动力电池业务 历史 上最好的单季业绩,销售额达到约为165亿人民币,营业利润1555亿韩币,约为人民币9亿元。
LG Chem是中国制造的Model Y车型的唯一电池供应商,同时LG又是欧洲市场的主要电池供应商,而且LG Chem是美国电动 汽车 的主要电池供应商,它还是国产特斯拉model 3合作的主要电池供应商。LG Chem的电池主要供给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中使用。LG Chem将在明年投资5亿美元,将其南京工厂的2170个圆柱形电池的年产能提高8GWh。另外,LG Chem在中国制造的电池还将出口一部分到特斯拉的德国和美国工厂使用,这标志着LG Chem随着特斯拉在全球扩张而成为主要供应商之一。
四、比亚迪(中国)
占有率参考值:9.52%
装机量:10GWH
全球地位: 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全球独树一帜。
概述及技术特点: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享誉世界的拥有IT, 汽车 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
比亚迪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比亚迪主要大客户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其IT 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比亚迪曾经被全球权威刊物《亚洲货币》评为“2002年最佳上市公司管理奖”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9月27日,美国著名投资者"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 2.25亿股股份,约占比亚迪本次配售后10%的股份,交易总金额约为18亿港元(相当于2.3亿美元。巴菲特的投资表示了对比亚迪发展前景和品牌价值的认可。
比亚迪曾与德国戴姆勒 汽车 公司订立谅解备忘录,就电动 汽车 展开合资合作。因双方在电动 汽车 架构及电池技术与电力驱动体系中的先进经验将可实现融合。 比亚迪与盐湖股份等合作成立的“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后,启动建设“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达成合作,成为阿森纳的官方全球独家 汽车 和巴士合作伙伴。比亚迪成为网络Apollo计划第一百位合作伙伴。比亚迪与长安 汽车 达成战略合作,拟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
比亚迪基于铁电池核心技术实现能源储存,形成对智能网的技术支持。依托先进的铁电池技术,比亚迪电池储能电站可以满足能源存储、削峰调谷的需求,通过均衡用电,解决智能网在建设中的储能难题,形成对智能网的技术支持,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功率波动进行平滑。同时,比亚迪储能电站相比于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现有储能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和运行寿命优势,储能效率更是高达90%以上,远高于抽水蓄能的60-70%,经济效益十分突出,需求巨大,应用前景广阔。
比亚迪的纯电动车主要使用两种电池,一种是三元锂电池,另外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 汽车 的先行者,是最早一批推出新能源 汽车 的车企。比如秦,e6等车型就是在这时候推出的。这时候比亚迪的纯电动车上面采用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毕竟比亚迪之前一直在研发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也是它的拳头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曾经推出了刀片电池,也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在结构上进行了革新,比如相同体积能够提高50%的能量密度,已经赶上了同期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重要的是,成本还大幅降低了30%,同时安全性还得到了大幅提高。因此,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别具一格,十分有特色,并且是独家产品。
相比宁德时代使用的是三元材料电池,三元材料的特点能量密度更高,但安全性许多差一些。比亚迪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如三元材料,但安全系数更高。事实上,宁德时代赌三元材料电池技术,更多是时代的产物,比如新能源有大量的政府补贴,而补贴的条件是,续航越久补贴越高。所有新能源车企想要拿到补贴必须使用国产电池技术。
比亚迪更注重安全,没有刻意去追求能量密度。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维修难度上远远好于宁德时代,因为刀片电池可以只管坏的一部分。宁德时代电池在充电速度上明显优于刀片电池。
五、三星SDI(韩国)
占有率参考值:3.6%
装机量:8GWH
全球地位: 全球小型消费锂电池市场三星SDI独占鳌头。宝马推出了纯电动 汽车 Megacity动力电池供货商。
概述及技术特点: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 , 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由李秉喆创办。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旗下各个三星产业均为家族产业,并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管理。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电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网络、三星火灾、三星证券、三星物产、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其中三家子公司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2009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三星电子占据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价值排名第19位。
从广发证券之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获悉:在全球十大锂电池企业中,日本有两家,韩国有两家,剩下全部是中国企业,其中宁德时代及比亚迪是中国的龙头。据起点研究统计,日本的松下和索尼曾经占了全球16.7%的销售额,韩国的LG化学和三星SDI占据了22.5%,其余的绝大多数由中国生产。早在2000年,三星SDI开始进军动力电池领域。2015年三星SDI100%收购MagnaSteyr从事电池业务的子公司MSBS,从此三星SDI构建立起从电池单元、模块到电池组完整的电动 汽车 电池业务体系。在全球小型消费锂电池市场中,可以说三星SDI独占鳌头。但在动力电池领域,相比当时的全球巨头松下和LG化学,三星SDI无论营业收入还是动力电池出货量都稍逊一筹。
2009年,宝马推出了纯电动 汽车 Megacity,SBLimotive成为Megacity动力电池供货商,为三星SDI打开了动力电池市场。2014年7月,三星SDI与宝马签订电动 汽车 电池扩大供货及共同开发新一代电池材料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巩固了三星SDI与宝马在动力电池上的伙伴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三星SDI已被选为30多个 汽车 电气化项目的核心的电池供应商,并且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比如首次安装三星SDI电池的 汽车 有Fiat500e(纯电动 汽车 ),宝马i3(纯电动 汽车 ),宝马i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许多OEM厂商的其他车型。
三星SDI与松下、LG化学不同,三星SDI动力电池封装形式以方形为主,同时积极跟进21700电池的生产,正极材料主要采用三元NCM和NCA材料。方形硬壳电池能够生产大容量单体电池。另外,方形电池壳体多为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内部采用卷绕式或叠片式工艺,对电芯的保护作用优于于铝塑膜电池(即软包电池),电芯安全性相对圆柱型电池也有了较大改善。方形电池的不足之处在于型号太多,工艺很难统一。
三星SDI依靠三星集团雄厚的资本、研发及资源实力,在动力电池领域大显身手。三星SDI除了方形动力电池外,还坚持发展圆柱动力电池和固态电池。特别是在固态电池方面,比如三星SDI在2019底特律车展上,特别提出了“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蓝图”,力争在未来的电动 汽车 市场中拥有技术竞争主导权。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创立经久不衰的公司需要伟大的产品。”这句话也适用于动力电池企业。事实上,在动力电池行业深度洗牌过程中,决定动力电池企业命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品质、性能与差异化特征,谁都不会例外。
⑹ 日本产的电子产品电脑、汽车都有什么品牌
电器和消费电子类产品:松下空调电视相机音响洗衣机冰箱、索尼电视相机笔记本电脑手机音响、夏普电视手机、三菱电机和三菱重工空调、卡西欧电子类、精工表爱普生打印机、东方表、西铁城表、佳能相机打印机复印机、尼康相机、奥林巴斯相机、东芝电视笔记本电脑、三洋洗衣机电视机、京瓷相机手机、雅马哈电子产品等。
汽车、摩托车:日产公司两个品牌尼桑和英菲尼迪;丰田有雷克萨斯、丰田、皇冠、斯巴鲁;本田有讴歌、本田以及本田摩托车;三菱汽车;马自达汽车(现属美国福特汽车控股);五十菱汽车;铃木汽车摩托车;雅马哈摩托车。
服装:美津农运动品牌
啤酒、饮料:三得利、麒麟
烟:七星
眼镜:野尻
电子元器件:几乎所有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里的部分元器件,比如半导体元器件,主板里的一些东西等
一些国产汽车使用日本产的发动机,比如三菱发动机较多用于国产汽车中、红旗有几款用尼桑发动机、以及很多国产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配件、普利斯通轮胎、优科豪马轮胎
多数国产全自动洗衣机用日本产的电子控制芯片
化妆品:SK等
还有一些日本产的药品、保健食品
很多国产电视用日本产的液晶屏和其它关键部件
⑺ 为什么日本的工业科技那么发达,他们生产的手机却不行
对于日本手机制造商来说,制造一部完整的手机已经是低端产品。大型科技公司更愿意为手机提供配件。我们都明白原因!撇开日本提供的手机配件不谈,市场上应该没有高端机器!你可以研究为什么硬件近年来在高端计算机上发展得如此之好。大部分原因与日本的手机制造产业链有关。在谈了很多之后,我知道日本手机公司已经多次进入和退出中国市场。他们每次进来都会大惊小怪,每次出去都会红着眼睛。索尼爱立信的索尼爱立信品牌是卖点。后来,合伙关系破裂。爱立信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再也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索尼曾多次进进出出,但这款手机不适合中国市场。事实上,日本的手机只在日本销售,没有人把它们带出这个岛。目前尚不清楚这是有意的还是无能为力的。
⑻ 可实现手机无线充电 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制新系统
According to the Daily Telegraph of September 15
Fujitsu
a Japanese technology pany
has created asystem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charging multip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mobile phones
digital cameras and laptop puters without the need for cable connections.
Electric cars users may also eventually be able to charge their vehicles wirelessly using the same technology,said the pany
which unveiled a prototype system at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 conference at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Claiming to be the world's first of its kind
the technology works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 *** ission of electricity using magic fields beeen the charger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e system enables wireless charging at distances of up to several metres
with the ultimate aim of installing public "charging spots" on the streets in order to enable easy charging around the clock. Scientists at Fujitsu Laboratories are planning to mercially sell procts incorporating the new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s early as 2012 but did not disclose how much they would cost.
"This technology paves the way to integrating pact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s into mobile phones and enabling multiple portable devices to be charged simultaneously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 on their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charger
" the pany said in a statement.
Mobile phone users in Japan can currently top up their batteries using disposable portable plug-in battery-operated devices
available at most train stations and convenience stores. However
phone panies warn prolonged use can damage the phones.
The pany added: "We are also looking at applying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to fields other than portable electronics
including power tran *** ission beeen circuit boards or puter chips
and providing mobile charging systems for electric cars."
据《每日电讯报》9月15日报道,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制出一套可以同时为多个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的系统。
富士通公司在大阪府立大学电子信息通讯学会的会议上推出这一原理系统。该公司称,电动汽车的使用者未来也可以利用这种无线充电技术为汽车充电。富士通公司称,该系统是世界上首个无线充电系统。这项技术利用充电系统和电子产品之间的磁场传输电能。
该系统可以在距离电子产品几米远的地方进行无线充电。研究人员的最终目标是在公路旁建公共的“充电站”,以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富士通公司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计划最早于2012年让采用这种系统的产品上市,但他们未透露这些产品的售价。
富士通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项技术为无线充电技术与手机的整合铺平了道路,并使多种便携式电子产品不受其与充电系统的距离限制同时进行充电。
”
现在,日本的手机用户可以使用一次性便携式充电器为电池充电。在大多数火车站和便利店都可以购买这种产品。但手机公司警告说,长期使用这种充电器可能对手机造成损害。
富士通公司还表示,希望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以外的领域,包括电路板或电脑芯片之间的电能传输,以及为电动汽车提供移动充电系统。
⑼ 为什么我们的手机,数码相机,电脑,电视,冰箱,所有家电,电子产品核心部件都是日本的,包括汽车。
手机的核心部件是芯片和屏幕,芯片是美国的和台湾的,屏幕有国产的也有台湾的,也有大陆的!还有韩国的!
数码相机现在全球都在用日本的,电脑的核心是cpu,cpu肯定是美国的,显示屏有韩国的,日本的,台湾的,大陆的,主板主要是大陆的,。
电视几乎全是大陆研发生产,也有部分日韩的。冰箱核心部件压缩机,有日韩的,也有大陆的,汽车的核心部件有发动机,变速器,地盘,有日韩的,欧美的,大陆的!
全球各地的都有,自主研发的也有,绝对不是你说得都是日本的,太夸张了,即使是日本最巅峰的时期也不是这样!
⑽ 日本的科技为什么没以前强势了
《2015年全球创新企业百强》里,日本以40家企业超过拥有35家的美国成为冠军。
在中国媒体声嘶力竭地鼓噪所谓日本失去的20年的同时,日本企业却依然牢牢地保持着自己的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的掌控力。
你知道多少中国企业在向日本支付专利使用费吗?你又知道有多少国企是要依靠日本企业给予特许才能制造产品吗?中国制造严重依赖采购日本的高端零部件,从手机显示屏到WiFi模块,乃至微小的储能电容陶瓷等。相比较美国的苹果和韩国的三星,中国自主品牌的手机是使用日本零件最多的手机。如果没有了夏普和JDI的液晶显示面板,没有了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摄像头,日本旭硝子的面板玻璃,中国就别想造出来手机,平板电脑,超大屏幕电视 和电动汽车。
我们只从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中日本的撤退就妄断日本企业的创新力。因为日本的创新正在进行方向性的战略调整。日本电子企业的大众市场的撤退换来的是在上游核心部件的商用领域的主导控制权的巨大提升。
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和手机这些日用消费品的低附加值已经不在日本的眼里了。人家正在从B2C向B2B领域猛进:日本企业从家电业摆脱出来,在医疗,能源,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了令人惊讶的突破,正在开始迎来盈利的阶段。
松下在汽车电子,住宅能源领域,夏普在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水和空气安全领域,索尼在手机摄像头等核心部件,医疗内窥镜,日立在核电和癌细胞精准放射治疗领域都取得和保有巨大的领先优势。
日本在创能和蓄能领域目前是世界最先进的。松下的电动汽车电池,松下和三菱的氢燃料电池,三菱的可涂抹式电池都是可以引领时代的技术,对人类摆脱化石燃料能源的新能源时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日本研发的机械外骨骼技术已经超过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