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图
❶ 跟着榜单买电动车!11月销量Top10 年底清仓推荐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以及消费需求释放,国内车市持续回暖,再加上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上升。1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
另外2021款唐DM依旧提供两种电池版本,在NEDC工况下,四驱性能版的纯电续航里程为81km,四驱高性能版的纯电续航里程则达到了100km。
最后,购买新能源汽车还可以领补贴!下一期我们将讨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欢迎大家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位居世界第二
不是第二,是第一。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超过3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4.2万辆和29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1万辆和6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完成0.2万辆,同比呈现增长。
从新能源汽车走势情况来看,全年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局面,3月份开始月销量超过20万辆,8月份超过30万辆,11月份超过40万辆,12月份超过53万辆,表现出持续增长势头。2021年,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4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4.3%。
新能源车电池能用几年?
一般,理论上来讲,电池寿命在十年,甚至更久。不过实际使用对于理论电池寿命还是有比较大影响的,比如暴力驾驶、大脚油门、充电时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电池折寿。
❸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 ,渗透率5.4% ,到2022年上半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占全球销量六成以上 ,市场渗透率超21.6% ,保有量突破1100万辆 。连续七年居世界首位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已超两千万辆 ,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
❹ 2014年11月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排行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2014年11月,中国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为比亚迪秦、E150EV、ZotyeE20、比亚迪e6、晨星和荣威E50。2014年11月,中国电动车销量排名与上市时间成反比,颇具戏剧性。除了继续以微增态势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比亚迪秦,E150EV首次突破千车大关,以1040辆的好成绩成功跃升至第二名。此外,今年9月才上市的启辰晨风的表现也相当抢眼,仅3月份销量就达到277辆,与上市已久的荣威E50形成鲜明对比。
❺ 2018年纯电动汽车销量TOP3城市在哪里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新政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态势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以来的首个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了大幅度增长态势。展望2019年汽车市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而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力。
对于目前正处于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众多权威专家在会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既有着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正视问题,推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汽车产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市场下滑,但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势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3.4%和38.2%。累计方面,2018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其中,2018年1-12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
2018年12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244517台,同比实现正增长:34%。全年累计销量707692台,同比实现正增长:58%。累计销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天津、郑州、杭州、广州、上海,潍坊、南昌、柳州。其中潍坊私户比例最高,达95.3%;杭州公户比例最高,达72.8%。
2018年纯电动车全年销量前10解读:
①·
北汽EC系列凭借90637辆的销量再次获得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冠军,且相比同期增幅达到了16.6%。同时与后面的纯电动车型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另外有3款北汽新能源车上榜;
②· 2018也涌现了不少新晋的纯电动车型,比亚迪元EV、荣威Ei5等车型;
③· 2018年销量前10的纯电动车型中,小型车、微型车居多,价格便宜、续航能力长、配置较为丰富成为这些车型热销的原因。
2018年全年中国纯电动车企业销量TOP10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最受欢迎的10款纯电动车解读
TOP 1: 北汽EC系列
● 补贴后售价:5.98万-6.18万元
● 纯电续航里程:162km
● 2018年全年销量:90637辆
TOP 2: 奇瑞eQ
● 补贴后售价:5.98万-6.98万元
● 纯电续航里程:301km
● 2018年全年销量:46967辆
TOP 3: 比亚迪e5
● 补贴后售价:12.99万-13.99万元
● 纯电续航里程:400km
● 2018年全年销量:46231辆
❻ 新能源汽车热销排行榜
基于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数据,对2019年全球市场电动汽车(乘用车,包含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动动力车PHEV)销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5、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
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主要为宝骏E100。宝骏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车身长宽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轴距1600mm,转弯半径仅为3.7m,整备质量为840kg。
❼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解读: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当ModelY国产入市,当LYRIQ这样的产品全面投放之时,新的战局才真正开始。
大幕缓缓拉开的时候,我们终会看得到:谁才是主角,谁会被抛弃在黑暗之中。
相关阅读:《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两端的数据对比|朱校长专栏》
文|赵小查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230万辆。
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全世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660万辆,占整体汽车市场份额近9%。中国新能源汽车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欧洲,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30万辆。占到新车销售的21%,创下历史新高。
在巴西、新西兰、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国家,电动汽车销量增幅超过200%;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增幅超过100%。
❾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
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车批发总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量为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二者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也会越来越快。
即便到目前,全球车市仍未摆脱缺芯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芯片紧张的局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所用的芯片数量翻倍增长,由此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即使芯片可以恢复正常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依然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产能不足、价格上涨同样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近期则涨到29万元/吨,仅一年涨幅就达到了480%;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上涨到了38万元/吨,涨幅接近60%。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Q3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涨幅超170%。
因为原材料价格提升,随之导致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电池产品涨价20%的公告,天能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而车企在生产制造环节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比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目前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持续增长将带动整车终端售价迎来新一轮上升。
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多角度摊开来看,与其说这一波涨价潮是新能源车企有意而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更为贴切。可以预见各类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将有上汽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十多款纯电新车上市,如无意外,这些上市新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必然会稳步提升,同时伴随补贴红利进入“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投入更多,以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过渡转变。
❿ 单月销量刷新历史记录!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览
10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称,9月,汽车市场进入传统旺季,产销双双超过250万辆,创年内新高,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3万辆,环比和同比均呈大幅增长,分别达到13.6万辆和13.8万辆,环比增长28.9%和26.2%,同比增长48%和67.7%。
截止到2020年9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9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6.9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4.5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0万台、云快充运营4.9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6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4万台、万马爱充运营1万台。这9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3%,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7%。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