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安徽新能源汽车介绍ppt

安徽新能源汽车介绍ppt

发布时间: 2022-12-26 21:31:27

1. 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我开了3年比亚迪,又开了1年特斯拉,新能源车有3大缺点,奉劝想买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其中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和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

新能源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而生,造车新势力出现在了大众视野,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从PPT造成到实际交付的元年。

如今3年过年了,你们还能记住多少造车新势力的车标,其中又有几家新能源车活了下来?

我们现在能在路上看见的造车新势力车,可能只有小鹏、蔚来、理想ONE、威马,这些新能源车活了下来,一方面是它们的车型足够优秀,另一方面它们本质上还是资本的产物。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新能源车虽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它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有自身的不可避免的缺点,还没有完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仅靠卖车还养不活自己。

我自己开了3年的唐DM,还开了1年的特斯拉,前一段时间试驾了小鹏P7和蔚来ES8,对新能源车有较深的感受,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我在使用新能源车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实际的用车感受,以及买新能源车是否要注重品牌?

缺点一,担心电池安全

我担心的第一个安全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时,电池可能遭受挤压变形发生短路自燃。

我们以新能源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非常大,一旦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外力挤压破坏,就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剧烈燃烧,一旦电池出现短路燃烧,基本上几分钟就可能烧毁一辆车,几乎没有救下来的可能性。

车子烧毁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出现变形,人一旦被困车中,这时要是出现电池自燃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我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充电时发生自燃,危及其它车辆或造成不可承受的财产损失。

新能源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就非常担心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如果仅是自己的车烧了最多自认倒霉,但要是危及周围车辆,那么事情就大了。

其中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在地下停车场充电,如果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出现自燃,那么危及的车辆将更多,造成的财产损失将更大,甚至会危及人生安全。

这两个关于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许是我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很多人可能会说燃油车也会同样的问题,是的,没错!但是燃油车出现自燃,只要发现及时,是可以被扑灭的,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很难扑灭!

好在我所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而且现在的车企也非常注重电池安全,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出了三元锂“弹夹电池”。

虽然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并不是动力电池的一次发明创造,但是这两种新的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成功的降低了电池在发生挤压受损短路出现自燃的概率。

这两种电池安全解决方案都成功的完成了电池穿刺实验,在这种极端的测试中,两款电池虽然都出现了短路冒烟现象,但是都没有出现明火,这就大大的增加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让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更加的放心。

缺点二,充电难,耗时耗力

关于充电难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前几批新能源车主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随着充电桩的普及,想要充电已经没有那么困难了,但是这个还要看具体城市。

深圳和太原的充电桩就非常普及,我所在的芜湖市充电桩普及率就稍微差点,我一开始就经常出现满城找充电桩的情况,好在芜湖市不大,对我造成的影响有限,但是也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想要购买新能源车,首先就一定要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充电桩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可以查看小区和公司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至少能够保证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够随到随充,如果无法做到这样,那么就证明充电桩数量是不够的,对你之后用车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自己所在小区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

我之前住在老小区,连个固定车位都没有,所以更不可能安装私人充电桩,而且当时我开的还是二代唐DM,充满电要6个小时,这就更加造成了我充电不方便。

如果自己所在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自己所在的城市充电桩又不是很普及,那么我建议你暂时别买纯电车,可以考虑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对充电桩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大。

缺点三,无法避免的里程焦虑

很多人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50公里,甚至有的车宣布续航1000公里,我们不应该再把里程焦虑作为新能源车的缺点来说了。

其实这句话很好反驳,我们看看这些长续航新能源车的售价就知道了,最少23万以上,有的还在35万左右,这些车根本就不在大众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内,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在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左右。

300公里的巡航能够干什么?跨市还可以,跨省就难了点,所以正在担心续航里程的还是这些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稍微出趟远门,首先查询的就是沿路的充电桩位置,其次祈祷自己不要排队,只有成功到达目的地才能长舒一口气。

想要购新能源车的朋友注意了,如果你预算有限,无法购买长续航的纯电车,那么奉劝你三思,即使你一年也不出一趟远门,但是长续航能力不能没有!

如果你还是想买新能源车,我建议你考虑一下秦PLUS DM-i,这款车13万左右,满电满油续航800公里以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我建议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

首先我对造车新势力的车是非常欣赏的,它们的造型设计、内饰做工、智能配置都是顶尖水平,可以说新能源车在国内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小米、创维、360等 汽车 都宣布跨界造车。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转型,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够留下来的车企目前未知,但是可以确定造车新势力的未来生存压力很大。

我们不知道哪些造车新势力可以一直生存下去,所以购买它们的车就有了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更换电池!

电池是昂贵的,一款50kwh的动力电池,市场价在6万左右,如果车主自行更换,那么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好在一些车企承诺电池终身质保,还有一些车企承诺对三电系统8年或12万公里质保。

我们先不讨论电池质保需要什么条件,就讨论一条,我们的新能源车可以开8年,那你的车企可以运营8年吗?

这就是我建议大家购买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最主要原因,这些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作为销量保障,还有实体厂房、有技术积累、有财力支撑, 它们的生存能力是优于造车新势力的,我们买它们的车,至少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车还在,车企没了。

新能源车的用车感受

燃油车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体验,动力强,油耗就高,动力弱,起步就顿挫,新能源车肯定也有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

好的体验有:起步快,动力足,超车行云流水,有不错的操控感,并且用车成本低,保养便宜,有着好看的造型和不错的回头率。

不好的体验:首先总是在充电的路上和考虑是不是要充电了,其次是乘客的乘坐体验不好,容易出现晕车现象,最后是保值率低,二手车难卖。

对于这些不好的体验,我还是能在接受的范围内,买来新车又不是当二手车卖的;平时不出远门,所以里程焦虑慢慢减轻了;只是乘客容易晕车的现象,目前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写在最后

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的趋势,但还是有一些缺点存在着,对于想买新能源车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如果盲目追赶潮流,没有考虑实际情况,那么就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和自责。

我很喜欢新能源车,但是还是想要奉劝一下人在购买之前要三思,毕竟车是奢侈品,更是消费品,只有自身真的需要,才是最适合购买的。

电车确实像数码产品一样,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有明显的更新换代,所以永远是买新不买旧。个人认为电车真正的"优势"是与政策限制密不可分的,比如北京这样严格摇号、限行的地方,电车指标意味着你能尽快拥有车辆,获得一定的补贴并且节省购置税(8年摇号大概率不中和两年摇号大概率中签的差异)。

现在10-20万的电车普遍是500+的续航里程,北方冬季大概350-400,日常使用甚至非高峰假期出行没什么问题。今年新出的电车20-40万价位里程普遍1000+,出行压力更小。

但是既然你问缺点,说明还没做好准备接受电车,或者说没有迫切性——那么如果可以选油车,不妨先买了用着。传统的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通用性,就像上面说的,主流的经济型新能源车也要10-20价位,主流的燃油车一般在10万以下就有很多选择,10-20可以选中档以上的进口车了。而且电车虽然故障率低,但是配件维保通用性不高,基本上正经的毛病都得厂家4S店修理。

总之,结合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电车代表未来,如果3-5年以后买车,直接电车、或者其他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吧。如果现在买而且当地没有指标压力,不妨买个性价比高的油车,先开个3-5年

2017年买的北汽EX260,续航里程250公里,家里有车位安装了充电桩,跑了43000公里。家里还有一辆油车,整体电车用车感受:

1、很香,在市内上班用电车很方便,用电成本相当于油的十分之一,连续几年的电费每年大概1200元左右。保养了两次大概四百元左右。

2、电池也没感觉衰减,充满电还是显示250公里,基本没在外面充过电,晚上回家充上,第二天满电,可能一直是在家用慢充,电池保护的比较好吧。

3、电车操控性很好,加速很快,现在基本上不愿开油车了。当然,跑远一点的话还是开油车。目前计划再换一辆600-700公里的电车。

4、如果家里有一辆油车,第二辆上电车绝对没毛病,如果有家用充电桩就更香了。

5、目前除了里程短一些没有其它什么缺点。现在市面上新车都600-700公里了,里程焦虑应该缓解很多了。

只要你喜欢,现在完全可以选择购买新能源 汽车 。

但是最近先不要考虑入手特斯拉,其他的新能源品牌你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这段时间特斯拉的刹车失灵真的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新车还涨了价,这个时候显然不是购买特斯拉的最佳时间,你可以先看一下别的品牌。


然后早期的新能源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省下油钱换电池;新能源车的油耗的确很低,但是车价高,二手车保值率极低,电池如果出现故障维修成本相当高,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建议购买新能源 汽车 的原因。


但是新能源车子的优势也很大:首先这个电车的提速是比燃油车快的,而且加速非常平顺,油耗非常经济,如果不考虑油耗的问题保养也很便宜;但是这个缺点也很明显:纯电的车子冬季续航里程偏低,夏天一开空调这个续航刷刷的往下掉,充能也不如燃油车方便快捷,燃油车加油最多几分钟,电动车充电就是快充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救援:燃油车没油了你可以选择拿个铁桶去加油站加油(不要用塑料容器装汽油,容易引发火灾),电动车没电了你八成只能叫拖车,或者来个柴油发电机给你现场充电;反正这一块上,燃油车的表现要比新能源要好一点。

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又不能随心所欲的开!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保证不捧不黑,我会完整介绍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乘坐体验、后期费用、保值对比、续航能力、缺点感受仅供参考。


我第一款车,比亚迪G6,燃油车,手动档,2011年上牌,2014年过户给小舅子。悲剧的是刚过完户深圳限牌,1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一辆比亚迪工程部测试的比亚迪E6纯电动车,5万块钱,那辆车被我兼职跑滴滴不到一年就赚回来了。17年办理营运证之前免费更换一次电池,续航回到400,之后挂靠到租赁公司,每月可得租金4000,后来三千,明年可能就两千或者一千了,无所谓,那个车跑到现在已经36万公里了,早已完成了他的使命。


2017年5月,我又落地一辆比亚迪纯电动E5,当时比亚迪纯电也的确没什么可选,其他的品牌我也信不过,这辆车买的也贵了些,落地接近15万,续航300公里。买这辆纯电我就是用他来兼职赚钱的,好像不到2019年吧,我就连本带利赚回来了,之后因为赚职单也比较少,再加上赚回来没什么动力了我也就没怎么跑,目前总里程是十万八千公里。


接下来我从六个方面解析纯电动车究竟值不值得买,会不会后悔买。


首先谈谈驾驶体验,车身重,稳,加速快,我的e5官方表显0——100需要16秒,但是我依然可以很自信的告诉你,以经济模式起步100码时速以内我可以秒杀40万以下任意一款燃油车,当然这并不代表100以上就会提速慢,而是燃油车速度起来了动力也强劲了,这个的确要承认的。所以我现在看到有人买比亚迪汉EV在纠结7.9秒和3.9秒的百公里加速,我就感觉好笑,其实不用纠结,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纯电动一脚电门踩下去,发动机转速直达10000转,而这个10000转是直接转化为动力的,而油车就不行,你一脚踩下去油门是到底了,但是,燃油要转化动力还需要一个燃烧的过程,所以还是会慢很多。


其二,乘坐体验,相信很多人有听说乘坐电动车会晕车,坐燃油车不会晕车,这个我也不否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就是电动车起步或者加速都是直接提升动力,没有一个动力转化的过程,再一个就是动力回馈调至过大,时速过高丢开电门会导致车辆自行急剧减速,我们都知道,急加速或者急减速都会导致乘坐人员晕车,无论你是电车或者是燃油车。但是,车是死的人是活的啊,我开这么多年的电动车,一直开的就是电力回馈最大模式,却极少有人说晕车的。首先,急加速是可以控制的,和燃油车一样,你只要不猛踩油门,一样可以很平缓加速的,这种情况下你再晕车那我就没办法了。同理,电力回馈也是一样啊,你可以慢慢丢弃电门啊,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把电门一下子丢掉啊,或者你可以调成电力回馈标准模式啊,不急加减速怎么会导致乘坐人员晕车呢?很多无知之人说是辐射造成晕车的,这里我就笑笑不说话了,自己去查去。

其三,使用及维保费用;众所周知,纯电动车是没有发动机的,所以保养方面是不需要有换机油、换滤芯这些东西的,以我的E5为例,我的车保养手册是要求12000km保养一次,我每次大概是14000km左右去做保养,保养项目就是洗车,保养目的就是怕出现什么故障4S店甩锅,保养费用是120元一次。我的E5行驶里程是108000km,除去头两次免费,总保养费用是600元。再来看充电费用,由于我是有公司免费充电,极少在外面公共充电桩充电,据我了解,夜间23:00——次日早上7:00是充电费用最便宜的时候,这个时候充电好像每公里不足1毛钱,白天稍微贵点,咱就按平均价吧,每公里0.12元应该是够了,以我车里程为例,总充电费用应该不到13000元。咱们做一个对比,燃油车同里程送两次保养情况下,后续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一次保养费用400元,燃油费用按每公里0.5元计算,算上保养燃油车比电动车多出29600元。

其四,算完使用费用当然要算保值率,我不知道15万落地3年半十万八千公里的燃油车现在还能卖多少钱,我也没兴趣了解,我只知道我的车卖了3.8万(我现在买了比亚迪汉EV),加上29600元的使用差价,实际对比燃油车等于卖了67600元。我认为那些单纯说电动车不保值的就是在耍流氓,实际是电动车使用越久,越能凸显他的保值率,而且不用担心其他问题,比亚迪电池是终生包换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依然选择比亚迪的原因。至于我为什么要换车,首先是我觉得这个车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本钱捞回来了,再一个这个车空间的确小了点,想换个更大的,最重要的是汉EV的长续航可以足够我长途行驶了,省得每次还要同亲友换车。

其五,续航能力,上面有说过,需要换一辆续航能力更强的,这个主要看自己需要,我也见过一个跑货拉拉的面包车续航能力只有200km,疫情期间从深圳送口罩到安徽的,只是如果是我是没那么大胆的,但实际是以我的车跑一千多公里也是可以的,现在高速上到处都是充电桩,只是要充五六次电着实也太麻烦了。换汉EV的话路上我充两次电就可以回老家了。可能我的车一直是使用慢充的原因吧,三年多来我的续航基本没变,上次实测是2020年5月份,冷空调一档的情况下,满电续航270往上,和新车差不多了,这个结果我也挺满意的,慢充是比亚迪标配的7KW的桩,实际电流是5KW,充满需要8个多小时;身边也有免费换电池的车友,最高数据是充电能力下降到29.6KW(新车标可充43KW)即免费更换了一次电池,也就是说电池续航下降32%左右,具体更换标准建议问下4S店。

其六,电动车缺点,首先就是续航焦虑,买电动车你首先需要定位好买来是干什么的,如果只是作为城市代步用,不经常远途,还是很省事的;再一个就是北方地区真不建议买,我实测过开3挡暖风,车辆不动的情况下每分钟耗电约2——3km,什么概念?就是一辆续航300KM的车,车辆不动的情况下,开3挡暖风,约2小时就能把你车里的电放完。所以电池取暖的成本相当高。另外一个就是充电,如果你没条件安装自己的充电桩,或者你居住的周边5kM范围内没有公共充电桩,建议你还是不要买了,否则你会后悔的。

如果常出远门建议插混,如果生活圈不出省,纯电足以了。有充电桩和没充电桩是一天一地两种体验。另说开过电车是不会换回纯油车了。

车马上就三年了说下感受。

350的续航,冬天200出头,其他300+,家里有桩。

北京用车,确实很省钱,无论是电费还是保养。而且车也好开,不限行,不用费脑子记尾号轮换。

600+长途开过两次,300+长途开过四五次,长途用时要比油车费时。

但是这是三年前的车,现在再买续航应该普遍500+了。500的续航,高速冬天怎么也能开到300+,这样无论是长短途,都没问题。即使一辆车也可以满足多用途用车。

建议买续航600+以上的车,按电量买,80度以上的。用起来绝对值!

荣威,3年,跑了1万多,续航由420变成402啦,车也有点儿松的感觉,其他都好。都是自己家里充电,没用过快充。北京的冬天,续航到过380。

2. 新能源汽车是什么

题主你这个问题有点广泛啊。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为了让你更加清楚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我就根据我驾驶的北汽EV200来给你说说新能源汽车。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点,新能源汽车也分成几个大类,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而我的这个是属于混合动力汽车。
其次,简单说说我认识的新能源汽车吧。我家北汽EV200里程较长,跟比亚迪不相上下,我很自豪这一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一是环保,二是节能,三是不用摇号啊,不用摇号,不用摇号!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作为北漂到北京的普通人,好不容易买了辆车,但是摇不到号是多么的苦恼,新能源汽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一般汽车开起来的话,刹车起步如果技术不好容易不平稳,但是我家北汽EV200还是很平稳的,而且坐在里面噪音也很小,十分安静,我问过一起的同事,他们也比较过,觉得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新能源,好像各方面都比较轻巧和安静,而且污染很小啊。唯一一点有待考量的就是动力是否充足,但是就我的驾驶经历看来,觉得还是十分足够的,至少普通的代步完全没有问题。

3. 左手江淮右手蔚来,安徽省将成为新能源领头羊

安徽省的汽车工业起步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晚,毕竟早在1968年4月,江淮汽车制造厂就成功试制成功了一辆2.5吨的载货汽车,只是来到了改革开放这个合资与进口车横行的年代,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大众、丰田、本田等舶来品大赚销量和口碑,而安徽的造车工业则似乎有点掉队了,毕竟自力更生难度更高。
数据显示,虽然安徽也加入了长三角经济圈,但它的汽车工业产销规模要弱于周边城市,而且奇瑞和江淮受限于品牌溢价较低的现状,只能力拼中低端市场,盈利水平着实不高。

期望实现整体转型,从农业大省升级为工业大省的任务,让安徽一届又一届的掌舵班子操碎了心,但伴随着新能源产业布局的平地而起,机会终于来了。

大众与江淮联姻 博弈还将继续
其实安徽一直期望以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的方式,来盘活国有车企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链,奈何第一次江淮混改引入的建投投资虽然贵为背景深厚的央企,有钱是肯定的,但本身的管理水平并没有带给江淮更多的经验,也没有提升企业的抉择效率和执行效率,毕竟央企本身就以稳与慢出名,央企与国企的组合,对扩大规模提升行业形象有极大裨益,但对安徽急需的对机制和治理机构的整改并没有预想中的作用。
引入外资成为了另一个解法。这一次,培养了上海现代汽车工业半壁江山的大众汽车决定出手。在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拿下了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且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取了关键的管理权。
瞬间咸鱼翻身,要知道,在2020年年初,江淮大众还一度进入了“分手剧本”,坊间传闻两者在产品层面停滞不前,甚至江淮大众的研发中心除了一个奠基仪式,其他毫无进展。彼时大众挥舞着西雅特,时而向前一步时而向后一步,撩拨自己的合作伙伴。而江淮也没安好心,他们虽说是准备与大众联手在新能源车市布局,实质上还是窥探着大众手头拥有的燃油车资源,一旦“勾引”成功,前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说不定江淮大众也能成就三分天下呢?然而对西雅特的追求被否,捷达品牌开心地将之收入囊中,当时直接动摇了江淮大众的根本……
当然对于大众来说,这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毕竟此前大众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要调整各家合资公司的股比,上汽大众中外股比为50:50,一汽大众中外股比为60:40,而此次虽然在最弱的江淮大众上成功实现了目标,如果运营得当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另外两家合资公司的股比态度。

毕竟先得做出成绩,说话声音才能更响亮。
而对于安徽的工业布局来说,损失掉控股权也没啥,毕竟此前江淮大众就属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而让大众控股之后,起码大众会更加上心,投资有了,新车也就有了,比如此前念念不忘的大众MEB电动平台,以及电动车工厂和研发中心,要知道当初为了给桑塔纳做配套,养活了多少配件厂,而一旦设想中的5年内推出5款纯电动车真能实现,那么无疑安徽的汽车工业将会获得一次难得的超车机遇和挑战。
捡漏蔚来 并获得重要话语权
根据2019年披露的信息,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销12万辆,已经占据了全国10%的比重,并且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底子还算不错,但并没有一个足够强势的领头羊,所以当蔚来出现困境时,安徽伸出了援手。
李斌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新创的公司没有融到200亿人民币的能力,可能比较难开始一个新的汽车品牌。”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发出一句感叹:“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融资速度是造车新势力的命门所在,只有拿到钱才有接下来的研发、建厂、量产、铺设渠道等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新势力的理念可能会与传统造车企业不同,但最终都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你可以颠覆动力科技,但不能颠覆生产和销售的模式。

融完市场上的钱,让对手无钱可融。在这场速度竞争中,我只要比对手多融到钱,对手就会因为资金流断裂而进入安乐死,博郡汽车是这样,拜腾汽车也是这样。

蔚来原计划在上海建厂,据称地址都去考察过无数次,但特斯拉这个“小三”出现后,“未婚妻”蔚来直接被一脚踢开,也间接导致了蔚来接下来的融资计划难产,起码得想个法子把这事儿给圆回去。
在危难时刻,安徽国资委挑中了蔚来,这个时间点卡得非常棒。按照原本蔚来的计划,京沪两地是唯一的选择,这两个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实力强,并且一旦与城市发展绑定,售价明显偏高的蔚来也能够从政府采购中得到一些分润,并且京沪本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就明显更好,牌照问题卡住了不少想要拥有一台车的消费者,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也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因而不到山穷水尽,蔚来是绝对不会将基本盘从这两个城市撤走的。

但没办法,上海不要它,北京看不上它,偏安安徽绝对不是最佳选择,即便是来到合肥这个省会城市。但这可能是唯一能够融到的救命钱,人穷则志短,不得不低头。

那么对于安徽来说,将蔚来收入囊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了中国唯一一个在定位上可以与特斯拉掰一掰手腕的品牌。如果说一个国产品牌将最便宜的车卖到30万以上,大家都会觉得这绝对是自杀行为,但蔚来通过疯狂的烧钱,让市场接受了35万起的ES6以及46万起的ES8,这与一众围绕20万左右的消费市场做文章的造车新势力门,成功拉开了差距。
同时,蔚来已经具备了黏性非常强的粉丝群体,同时由于蔚来一贯注重服务的传统,已购车用户也愿意将车型推荐给身边好友。根据李斌自己的话来说,从去年9月开始,蔚来ES6已经连续8个月蝉联了电动SUV销量排行榜冠军,而在刚刚过去的5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3436辆,其中ES6为2685辆,ES8交付751台,从而让它的累计销量达到了42342辆,其中10429辆是在今年完成的,前景可期。
不出大意外的话,蔚来是活下去了。同时,由于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蔚来也开始反省自己以往的做法,李斌靠砸钱砸出了一个高端品牌,但中后期继续砸钱意义不大,而是应该专注于精细化服务上,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要求也没那么高,只需要差不多等同于奥迪、雷克萨斯就已经超乎他们想象了。当然,蔚来在服务上的花费依然是在烧钱,但速度相比过往要慢了一些,目标是从过往每年每单亏损4000多元,能够控制到只亏损1000多元,这个差额如果能实现的话已经足够让穷怕了的安徽投资人满意,而如果真的像规划那样,在第二季度实现毛利率转正,而且在年底达到两位数,安徽就是真正捡了一个大漏。

更何况,按照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的协议,蔚来来到安徽之后,会将中国总部设立于此,并“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这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让安徽更好地整合由科大讯飞、京东方、江淮大众、国轩高科等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合作。

写在最后
前景很美好,但新能源产业链也需要足够的购买力支撑,毕竟大家都喜欢支持本土企业。
安徽2018年GDP为37114亿元,总量全国第11名,人均则位列全国第13名,不高也不低,但势头相当不错,特别是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之后,它可以承接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产业转移,再者人口大省也必定会带来更多的政府采购机会,这对于蔚来或者江淮大众来说,也有着光明的前景。
当一系列基础夯实之后,安徽将真正在新能源市场上提速,它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不好说,但我觉得,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新政解读:30万元以上车型不补——5张PPT看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新政解读:30万元以上车型不补,续航门槛提高至300km——5张PPT看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从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

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

此外,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将调整为“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

新政从2020年4月23日起实施,其中4月23日-7月22日为过渡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优优摩托车价位 发布:2025-02-06 04:33:11 浏览:162
华颂20t商务车 发布:2025-02-06 03:59:31 浏览:438
2008年1月份自考旅游法规试题 发布:2025-02-06 03:59:25 浏览:153
哈尔滨平房车让进么 发布:2025-02-06 03:42:51 浏览:264
直播豪车从哪里来的 发布:2025-02-06 03:42:15 浏览:395
皮卡宝贝焰白酋雷姆 发布:2025-02-06 03:31:31 浏览:733
房车长度新规 发布:2025-02-06 02:53:22 浏览:407
17座九龙考斯特车价格 发布:2025-02-06 02:53:22 浏览:193
福特新世代属于商务车吗 发布:2025-02-06 02:51:43 浏览:916
皮卡轮毂轴承有几个 发布:2025-02-06 02:39:07 浏览: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