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租车换电动汽车了
『壹』 2021年出租车换新能源新政策
2021年出租车换新能源新政策如下:
1、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及燃料电池汽车;
2、二手车异地交易,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 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的通知》,全面打通二手车市场堵点、痛点,加快形成二手车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二手车流通和新车流通一样便捷;
3、二手车销售增值税征收率下调,根据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二手车经销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法律依据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为每一辆新能源汽车产品建立档案,跟踪记录汽车使用、维护、维修情况,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踪记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情况。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状况、故障及主要问题等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编写年度报告(见附件6)。年度报告应当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存档备查。第十九条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或者动力系统(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与已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同的,或者增加、变更生产地址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本规定第八条所列的材料,原则上应当进行现场审查。
取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准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相同类别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准入的,只进行资料审查。第八条 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的文件。
(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材料。
(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办理投资项目手续的文件。中外合资企业还应当提交中外股东持股比例证明。
『贰』 深圳燃油车还可以改营运吗
燃油车不可以改营运,深圳的营运出租车已全部切换成新能源电动汽车。
燃油车营运车辆被纯电动营运车辆逐步替代,这是一个趋势。使用纯电动车跑网约车的成本要比燃油车低很多。许多司机为了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会主动的去选择使用纯电动车来营运。
2016年的时候,深圳市就明确非纯电动车的运输证有效期,不过超过2020年12月31日。司机们可以重新去购置相应的车辆继续从事网约车工作。
『叁』 深圳长期开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对真的像传言那样对人体有那么大危害吗
电动汽车辐射频率为几十赫兹的工频,和家用电一样,如果对电动车辐射敏感,那对交流电机,变压器也会敏感,有一小部分人是这种体质的。
『肆』 出租车2020年新政策
2020年并没取消淘汰出租车,只是部分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传统燃油出租车逐步退出市场,推广新能源出租车。相应的燃油补助有可能应用到新能源出租车补贴上,致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行业。
事实上,重庆、广州、深圳等已经开始出租车电气化进程。早在2016年,太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纯电动出租车城市。今年年初,深圳也基本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全电动化。此外,广州还提议到2020年底全面实现出租车全电动化。由此看来各个城市公共交通领域,越来越多纯电动车为大家服务。
出租车实现全面电动化是大势所趋,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据计算,每辆出租车换成纯电动车,每年能减少5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15棵树。而全国目前已超过50万辆出租车,意味着换成出租车就相当于种植750万棵树。
『伍』 深圳模式和杭州模式,出租车纯电动推广该何去何从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不利于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2009年初,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但是,各个示范城市在采购新能源汽车时,都以本地利益出发,优先采购地方企业产品。深圳优先采购本地车企比亚迪的电动车,北京采购北汽福田混合动力公交车,上海则全力支持上汽集团。特斯拉等国外电动车厂商进入中国也为本土电动车产业带来机遇。与传统美国市场不同,国内高净值人群对于汽车的消费需要宣扬个性、标榜品味。而国外电动车的高端定位正好迎合这部分人的需求。随着高净值人士中不断的推广,大量公共场所也将愿意增加充电桩的建设。一直以来,电池成本、续航能力、充电桩建设都是阻碍电动车发展的难题。在电池技术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充电桩数量的增加也有助于国产电动车的推广。
长期来看,驱动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因素并未改变。首先,中国对于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超过50%,这严重威胁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发展电动车可以降低能源依赖。第二,中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环境污染的良好手段。第三,最为先进的传统内燃机汽车技术牢牢掌控在欧美日韩等国手中,未来只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投入,才可能使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逆袭”。短时间内,电动车还并不能大规模进入寻常百姓家,但私人电动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国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激发消费需求还须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同时消除地方保护,给电动车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陆』 为什么深圳现在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车
修订草案的说明指出,这次修订,是为了加快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新工作部署。
一个月9000公里,每天充1次电,天天快充,最高1块8一度电,充满1次需96元,一个月则需要2894元;而你如果选择家用充电桩慢充,最低3毛一度电,充满1次需16元,一个月仅需要480元。
『柒』 深圳,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的城市
这一次的广东旅行,又到了深圳,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大事儿”。
这个位列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改革开放“窗口”城市,有一个重要事物,正在悄悄地“消失”。
老规矩,我们先说重点。
1
出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叫了一辆出租车,不到十分钟,一辆贴有某网约平台标识的白色小轿车“嘎吱”一声停在我面前,司机从驾驶室下来帮我装好行李,上车、安全带、稳稳当当,一路蓝天白云。司机专心地开着车,我就看窗外的风景。
就在这会儿,我突然间发现,深圳马路上的很多车,都变成了“绿牌”。
出租车是绿牌,公交车是绿牌,道路清洁车是绿牌,就连拉货搬家的车,很多都是绿牌。
我问司机:这个绿色的车牌子是“深圳特有”的牌吗?
司机回答说,那是“电动汽车”专用的车牌,深圳的公共车辆已经“基本都换成这种牌子了”。
司机还告诉我说:现在(2019年10月),深圳的出租车基本都已经换成绿色车牌的电动车了,“汽油出租车”在全深圳也“仅剩几百辆”了。
下之车后,我特地站在路口上观察了几分钟,真的,深圳的街头,几乎是看不到使用汽油的“蓝牌”出租车的存在了。
我忽然意识到,这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儿:深圳,或许会成为中国第一批“汽油出租车”消失的城市!
2
日新月异这个词儿,用在深圳这样的城市身上,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
深圳发展得太快。我忽想起几年前,邻居阿姨有一次很自豪地“炫耀”她在深圳工作的儿子:他工作可忙啦,一周只休息一天,周六都上班呢!
若干年后我明白了:不是不允许休息,是休息不起,这个城市的一切都蒸蒸日上,稍不留意,就会被同行“干掉”,被时代抛弃。
说回这次旅行。还是那辆出租车。
半路上我把目光从窗外收回,使劲儿咂摸着各种“革新”背后的意义,感慨万千。司机也很感慨,话也多了起来。
但他始终坐得笔直,一条丝光顺滑的领带直“勒”到嗓子眼儿,干净的白衬衫绷得紧紧,连一丝丝褶皱都没有,衬得脸色平和温存。我问他:你们一定要穿成这样吗?
他笑了笑,张张嘴想说什么,忽然间又收住,大概是想到了车上有随程录音:对呀,公司规定的,必须这么穿,习惯就好。
你会发现,深圳是一个特别“规矩”的城市。
至少在我走过的这么多城市里,要论对“规则”的重视和遵守,深圳的执行力名列前茅。
坐地铁,大家会安安静静地列两侧等待,很少跟下车的乘客抢“上”;
买东西,大家会自觉地排队。也遇到过有人插队,立即遭到“全员抵制”,大家同力协契团结起来把插队的人“塞”去队尾;
马路上,各种车辆在“八丈远”的距离开外,就已准备好了礼让行人;
哪怕是一个郊区的冷冷清清的电影院,都不允许把味道很“冲”的食物带进放映厅里……
3
这个城市很新。如同“一张白纸”,几十年来,几代年轻人在这里身体力行地“完整”着这些规矩。它让人觉得舒服,便民。
深圳的公园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公园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身影,他们各自带着家乡的不同民俗习惯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语言交互碰撞,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深圳。
这是一个比较“开通”的城市,这里不会“限制”网约车,这里的街道从来不会“几十年如一日”,每次出门都有可能见识到一些“眼前一亮”的新东西。
求同存异的深圳,也让人很安心,无论早班晚班,想吃一口热饭的时候,永远都有路边小店为你开着一扇门。
深圳的公交车会运行到很晚很晚,夜班车通宵达旦。当你坐上凌晨两点钟的巴士,你会发现和你一起走夜路的,是那些带着折叠车、顶着头盔出门的代驾司机们。
而公交车师傅并不会责怪他们的装备“占地方”,只会很客气的提醒一句:往里收一下,不要挡住客人。
同是都市夜归人,谁怜萧瑟知秋风。
4
在深圳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换了别的城市,可能会不习惯。
这个城市的很多东西都是“超前”的,各种新生事物往往会在这里做“试点”推行。
比如说深圳的地铁里这两节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车厢”,就很是人性化。
虽然目前看来这车厢不遇突发状况它就如同虚设,但深圳从不缺乏勇于尝试的精神。
还有一些通常意义上“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深圳如鱼得水。
比如我就在某一个滂沱的雨夜,发现了放在站牌旁边的“共享雨伞”——这种随手都有可能被“顺”走的日常用具,在深圳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服服帖帖。
这个城市里的面孔大都很年轻,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深圳才有了坂上走丸的今天。
5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没有所谓的地域歧视,也不存在“排外”,在国内一线城市中,深圳是最容易落户的一个,只要努力,这里永远保留你的一席之地,它很“公平”,它也很容易让人获得小小的“幸福感”:
全国各地的美食,这里都找得见。哪怕你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深圳,只要搜一搜,依然有可能寻得到你从小到大吃惯的那一口独属于你家乡味道的小店。
当你怀着激动的心情进了那个小馆子,就会发现那里的老板真的是你的老家人,说着只有你们俩人听得懂的方言,互相一打招呼,原来大家的祖辈是旧相识。
在深圳,“他乡遇故知”的概率真的很大。
……
虽然深圳并不是很完美,也有很多缺点,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在很多方面的“全国领先”。
深圳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幸福感的城市,关于它更多的故事,且听我下次分解。
(注:本文图片来自近几次深圳旅行途中随手拍摄。)
我是大红姐姐,旅游FM主播,环球旅行体验师,专注小众目的地,分享冷门秘境。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