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功能安全

新能源汽车功能安全

发布时间: 2022-12-17 01:19:00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18384.1-2001)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车载储能装置的安全要求,以保证用户和车辆周围环境的安全。本标准适用于最大工作电压低于660伏或1000伏的电动乘用车和最大设计总质量小于3500千克的电动商用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的电动车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指导电动汽车的装配、维护和修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全文下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二部分功能安全与故障保护全文下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三部分电击防护全文下载

⑵ 如何判定新能源汽车是安全的有什么检测手段

引言:新能源汽车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有很多,大部分的车企已经展开了相关的研发,那么如何判断新能源汽车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呢?有什么检测手段呢?

总结

新能源车辆的发展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而且未来必将会有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完全的去替代油车的。但是至于到底是使用了什么样的驱动,还是不可知道。所以希望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关的研发,并且也能够进行资本市场的投资。

⑶ 2个月烧了8辆,究竟什么样的电动汽车才安全


​又到了电动车“自燃”季?

不完全统计,仅4-5月全国各地已经被曝光的电动 汽车 自燃起火事件就高达8起。这里面有长达3年的旧车,也有刚提不久的新车;有新造车企业,也有传统车企,有低端车型,更有高端车和热销车型。

其中在统计的8起事故中,有2辆车处于驾驶状态,有2辆车处于充电状态,有3辆车处于静止状态,有1辆车遭受碰撞。

连续发生的自燃起火事件,再次考验着人们对电动车安全性的信任感。

而就在几天前,由工信部组织制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电动 汽车 的三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分别是:GB18384-2020《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38031-2020《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主要规定了电动 汽车 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

当然,电动 汽车 的自燃也不一定就与电池有关,也有可能是高压电路故障、配件老化磨损等都有关系。因此在上述国家强制标准中都有一一体现。

而电动 汽车 所装载的动力电池系统是重中之重,这次强制性标准中,特别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同时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目的就是为了给司机和乘客预留逃生时间。

在此之前,国家对电动 汽车 和动力电池安全性强制标准一直存在,电池企业会在电池组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电芯、BMS、PACK等多层级的防护,也会通过主动和被动策略来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但电动 汽车 还是照烧不误。

这次的5分钟是首次做出时间量化,要求电池管理系统在识别单电芯热失控信号后,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策略,争取在5分钟之内把热失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消息一出,又一次引发三元和磷酸铁锂安全之争。

大家普遍的认知是,三元电池尤其是高镍电池能量密度高,但活性强稳定性差,磷酸铁锂电池稳定性好,可惜低温性能差,能量密度也不高。

而5分钟理论一出,似乎也让高能量密度的高镍三元电池面临质疑。

但磷酸铁锂电池就一定安全吗,大家一定还记得2018年间发生的电动车自燃事件一起接一起,有不少是装载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物流车和电动小车。

无论三元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如何最终还是和企业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有关。

目前动力电池业界反馈的消息来看,从热失控“警报信号”发出开始计算,现有主流的三元电池都能远超5分钟的标准。

注意,这里是主流。

现在市场上每家企业的电池技术不一,电池型号非常多,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尺寸、电芯类型、容量和热失控触发方式,这使得每种电芯和电池系统在热失控的过程存在很大差异。

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能力筑起这5分钟的生命墙。

既然以锂电池的特性和现阶段的技术水平,热失控很难避免,那么可通过阻止起火和延缓的方式,预留逃生时间。

所以,无论你是磷酸铁锂还是高镍三元,都必须筑起这几分钟的生命墙。

对于有技术水平实现的大企业来说,这相当于是一道安全合格证书,对于落后者来说,就是淘汰标准。

车企和消费市场对高续航里程和低电耗的追求很难停止。

从2019年开始,新能源 汽车 产品竞争升级,冲击高端市场,高续航必不可少,也形成了续航里程的攀比风。例如2019年底就已经有不少自主品牌纷纷杀入了600km续航市场,今年更是有无700km不足以称霸的势头。

这种压力转嫁到动力电池身上,就变成了对能量密度的追求。例如2019年开始,三元高镍NCM811电池很快得到了高端车型的青睐。

从2020年纯电动车型申报情况来看,有部分车型所搭载的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最高达到了180Wh/kg甚至190Wh/kg的级别。

这种电池对安全控制的技术和设计、制造、模组、管理系统等环节的技术不达标,就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这个时候能设下强制标准,也是另一种控制与警示。

当中小企业还在低端市场厮杀,大企业们预见了趋势,走在了前列。

例如由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率先爆出无钴电池,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刚刚也发布了无钴电池,这属于全新的电池材料配方和路线;宁德时代的CTP电池组还有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不再单纯的从电池材料入手来提高能量密度,而是通过调整和优化传统电池模组的结构,提高电池组的体积利用率,为电池减负和减重,从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这些大部头企业不仅能引领技术趋势,能引导产业走向,更能引导消费市场对电池的认知,这一点就比较厉害了。

所以,现在电池市场最残酷的事实不是市场集中度有多高的问题,而是中小企业玩不起的问题(这是题外话,后续再详细聊)。

在现阶段,纯电动乘用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产品会逐步提升,但短期内主要还是在低端产品和低续航版本中应用。从2020年已发布的推荐目录来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乘用车占比已经提升到了20%左右,这部分车续航主要在400km以下的A00级、A0级车型。

但在中高端车型中,磷酸铁锂电池要实现高续航还有难度。

一台的纯电动轿车尤其是目前市场比较主流的紧凑型轿车,要实现NEDC续航500-600km级别只能通过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来实现;小鹏P7一台轴距将近3米的轿跑车型,用高镍三元电池也只能装下81度电,才能实现NEDC续航700km以上,比亚迪汉EV采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能实现的电量是77度电,续航也在605km水平。

因此,在高能量密度和安全可控之间,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电动 汽车 的安全性任重道远,包括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上下游也一直在共同努力,期望能通过这类强制标准,技术门槛的设定,鼓励少数领先的企业在新技术、安全等各个方面快速落地,为生命护航。

⑷ 强制3大标准 电动汽车加强防范起火风险

夏季以来,一系列火灾事故再次将电动车安全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确保安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5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的公告:在《公告》产品准入管理中,提前实施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中热事件的报警信号要求,可以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加强整车的防水、绝缘电阻和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方面的安全风险。优化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等测试方法,提高测试精度,确保整车高压安全。

针对电动客车乘客量大、电池容量大、驱动功率大的特点,《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对电池舱碰撞、充电系统、车辆防水试验条件和要求等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并增加了对高压部件的阻燃要求和对电池系统最小管理单元的热失控评估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动客车的火灾事故风险防范能力。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不仅优化了电池单体和模块的安全要求,还强调了电池系统的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的要求。测试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灾、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浸水、外部短路、超温和过充等。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热失控后5分钟内电池系统不起火不爆炸,并为乘客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从2021年1月1日起,上述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取代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的相关标准和《关于贯彻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要求。

以上标准主要针对动力电池组件。从近年来的事故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大多与电池有关,但也存在充电设备、车辆装配工艺等问题。装备一师表示,近期将联合组织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事故调查、动力电池厂家延伸检查、充电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 @2019

⑸ 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功能安全设计有哪些

消费者买了一辆车,也就购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舒适与愉悦,更重要的是购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安全感,这是汽车制造商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
一.汽车功能安全标准诞生的背景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始终和驾驶者、乘客以及车外的行人的安全息息相关。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并且是大批量工业产品,必须要保证各种复杂路况环境下汽车的安全性。尤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汽车上使用的电子器件,电气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越来越多,汽车系统也随之越来越复杂。有鉴于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参考已经实施多年的电子、电气及可编程器件功能安全基本标准 IEC61508,制定了专门针对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国际标准 ISO26262。这个标准是一个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适用于道路车辆上所有提供安全相关功能的电力、电子和可编程电子器件等组成的安全相关系统。
希望能帮到你!

⑹ 郑州新能源汽车凌晨自燃消防员10分钟扑灭,新能源的车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61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引发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充电时起火、电池推进或放置起火、碰撞翻车起火、涉水起火等。

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纯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也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电池内部出现小短路时,新能源汽车容易起火。如果说长期充电会导致电池过热等,那么车主就应该按照车辆说明书给车辆正确充电。

总的来说,电动车虽然越来越普及,但是它的安全性问题依然没有被很好的解决。购买了纯电动车型的消费者在使用当中必须要多加注意。



⑺ 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汽车制造商向自主研发方向转变,通过创新技术强化电池包整体安全性,进而促进整车结构优化,完善主被动安全配置的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安全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客车上的超大电池组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回路,车辆应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漏电,将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伤害。

而目前国家关于新能源客车的技术标准侧重于研发、生产、制造阶段,运输储存、使用维护保养阶段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不完善,工程中心制定的3S安全技术要求,将有效地帮助广大新能源客车用户选好车,维护保养好车,安全监控好车。

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工程中心从电池安全、高压安全、功能安全、涉水安全、碰撞安全、电磁兼容和防火安全的角度制定选车技术要求,确保用户选用安全车辆。

针对新能源车辆防火安全问题,电控中心制定了在车载能源装置、车辆碰撞等方面的防火安全技术要求,确保新能源车辆满足防火要求。每一大项其中又分许多小项,每项都有详细的技术要求说明,力求让广大客户一目了然,选车用车做到心中有数。

⑻ 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大家怎么看

5月12日,工信部组织制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 18384-2020《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此前我国已有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实验方法》、《电动 汽车 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新规定是在此基础上制定,并首次进行强制技术要求。

这三项标准分别都要求了什么?

一、《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

(1)如果电池发热,车辆必须及时提醒驾乘人员,每辆车将强制配备『电池发热预警』功能。

(2)不管是下雨、涉水还是意外致使车辆被水泡,车辆的防水和绝缘功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

(3)电动车存在强电和弱电,需要耦合或隔离。新国标优化了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等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检测精度,保障整车高压电安全。

二、《电动客车安全要求》

由于电动客车的电池容量更大,电机的功率更大。在安全上,风险会比一般家用纯电动车更大。所以对于电动客车,新国标对电池仓受到碰撞、充电过程、整车防水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强制性要求。

这一部分,其实是在第一部分的《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基础之上单独对电动客车进行更进一步的要求。

三、《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第三部分就是专门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新国标优化了电池单体,模组安全方面的要求。此外还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发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还有功能安全的要求。另外试验要求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试验。

新国标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明确要求电池单体发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目的是为乘员预留出必要的安全逃生时间。

————————

此次颁布的三项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要求,目的是对电动车产品的安全性做到基础性保障,加强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心。在此之前,各个企业对电动车安全的执行标准各有不同,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不利作用,如今规范新标准之后,电动车的安全属性又将进一步提升。

电动 汽车 的安全性,整体来说,比较成熟了, 不必担心 ,但安全是相互的,不能只是厂家把车做到了安全, 车主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安全驾驶、及时维修保养等 ,爱护车子。

关于纯电动 汽车 的安全,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4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有: 电池漏电不安全、电磁产生辐射不安全、电池爆炸起火不安全、自动驾驶不安全。


我们分别来说一下。

1、电池漏电不安全,不必担心 :电池如果漏电,就不会通过质检,而且如果电池漏电,那些制造工厂岂不是时时刻刻都危在旦夕?因此,这一点不用担心。而且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对于一个新能源 汽车 制造企业来说,都是最基础的制造工艺;

2、电磁产生辐射不安全,不必担心 :虽然纯电动 汽车 会产生辐射,但是经过专家的测试与验证,这个辐射杀伤力简直弱爆了,比手机的辐射都小,因此,纯电动 汽车 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电池爆炸起火不安全,不必担心 :同样地,虽然动力电池会爆炸、起火,尤其是三元锂电池,其化学特性决定了它易燃易爆,但它能比汽油更易燃易爆吗?既然汽油加进车里,都能让它不爆炸起火,那三元锂电池也是一样,现在制造商的智能温控管理系统都非常成熟了。

4、自动驾驶不安全,不必担心 :虽然特斯拉发生了多起因自动驾驶引发的安全事故,但问题都是司机本人太轻信自动驾驶了,司机只要记住:目前的自动驾驶都是狗屁,还没到解放双手的年代,不要使用自动驾驶相关配置,那就万事大吉了。


纯电动 汽车 发展到现在,各种技术已经算比较成熟了,毕竟经过了市场验证,大家不必对纯电动 汽车 的安全性抱以过多担心,放心去享受纯电动 汽车 生活吧。

优点:

一、电动 汽车 的优点首先是节约能源,因为电动 汽车 的主要能源是电力,也就是说根本不会用到汽油,这样的情况下电动 汽车 的污染排放量几乎是零,对于保护环境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属于环保出行工具。



二、中国政府目前对于电动 汽车 政策方面有一些扶持,虽然力度已经减小,但是起码在一线城市的话,你会得到一些好处。首先你上牌的话会比较容易,其次税费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对拿不到车牌的老百姓比较有吸引力。

三、电动 汽车 驾驶起来比较方便,目前电动 汽车 就是一个档位,也就是说几乎不需要怎么样操作。前进的速度方面主要看你踩加速的力度而定,因此驾驶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容易上手。



缺点:

一、电动 汽车 的缺点也比较多,首先电动 汽车 市场方面使用的人比较少,因此电动 汽车 维修的费用高昂,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那么必须去4S店面进行保养,这样一次下来价格至少在一千元左右。

二、电动 汽车 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因此保值增值率更加低,一般新买的电动 汽车 ,只要一到消费者手里,直接贬值百分之六十以上,这样下来买车的消费者损失惨重,只能自己使用,卖掉的话可以说极不划算!

三、我们知道电动 汽车 只有一个档位,因此驾驶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的驾驶感,同时电动 汽车 的方向盘指向模糊,因此驾驶起来只有一种方向性,而没有 汽车 精确的指向性,因此电动 汽车 被誉为老年代步车。



四、电动骑车冬季驾驶的话,电池的消耗很大,一般来说一辆官方宣布续航里程三百公里的 汽车 ,冬季的时候至少会消耗三分之一的里程,因此也就能跑二百多公里,因此买电动 汽车 可以说驾驶的问题很大。

五、电动 汽车 的电池消耗问题也值得人们考虑,一般来说一组电池价格至少为三千元左右,这样换算一下,你的电动 汽车 更换电池至少六七万元!这个价格几乎可以买一辆汽油车了,因此购买的时候一定考虑这方面的成本。

六、电动 汽车 充电的过程很麻烦,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可是这属于快充。对 汽车 的电池损耗很大。可是适应慢充的话,一般是八个小时以上。这样的话有任何紧急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处理。


其实人们对于新能源 汽车 电池的顾虑完全在于,它毕竟是跟电相关的东西,它稳定吗会不会漏电,它会不会爆炸,会不会有辐射之类的。

其实我们可以首先了解一下现在电动车电池的材质和构成,现在的电池基本上使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是不含任何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是经过设计师严格选取的材质,跟普通电池相比,还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其次我们担心的漏电问题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的,动力电池从设计到装车都是经过层层严格把控的,尤其是关系到民众安全问题,国家对于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各大车企绝对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去损害自己的名声的,所以漏电问题是基本不会发生的。


至于新能源 汽车 电池的自燃自爆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说完全没有,在新能源 汽车 技术刚起步时这种问题谁都不敢打包票,绝对不会发生,但随着现在新能源电池技术不断地发展,电池已经越来越成熟,现在这种问题已经基本可以杜绝了,尤其是在如今各大新能源车企竞争激烈的时候,各大车企对于新能源 汽车 技术都在争相研究,使得现在新能源车辆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辐射的问题,这个是不可避免的,毕竟电流巨大,肯定会有一定的辐射,但绝对不会到危机我们安全的程度,因为经过相关的研究,电动 汽车 的辐射甚至比我们的手机辐射还要小,所以是不足以威胁到我们的安全的。


总的来说,在新能源 汽车 刚起步的时候电池可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蒸蒸日上,新能源电池技术已经在不断地走向成熟了,现在已经是相当安全的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这些问题。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电动 汽车 安全性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了,提及电动 汽车 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动 汽车 自燃事件”,也正是自燃事件让很多消费者打消购买电动 汽车 的欲望。

网上确实有很多电动 汽车 自燃的事,但燃油车其实同样也会自燃,并且按照概率来说燃油车自燃概率并不比电动 汽车 低,只不过因为电动 汽车 是一个新新事物,消费者天然就会带着批判和怀疑的眼光看待它,燃油车自燃大家习以为常,电动 汽车 自燃大家口吐芬芳, 长期以来大家就会给电动 汽车 打上“自燃”的标签。


我认为,目前市面上绝大多电动 汽车 在安全性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能上市的车型也都通过了国标测试,但是达到标准并不意外着绝对安全,电动 汽车 的核心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温度过高会起火甚至爆炸是化学反应,而如何将动力电池变得可控就成了关键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 汽车 品牌车型繁多,各个品牌及车型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策略和逻辑不同,有责任心的车企会下足了工夫提升电池管理的技术,而很多不良商家就只企求考试及格但不要求满分,这就导致各品牌各车型的安全性有非常大的差异化,所以如果要购买电动 汽车 一定要看这个品牌对安全性方面的态度以及实际做出来的成绩,选择市面上安全性高的车型。

威马EX5自上市以来从未出现过动力电池异常导致车辆自燃事件,并且也是首批获得C-NCAP碰撞测试“五星”的车型,电池包防尘防水测试也达到了行业最高水准“ip68”,威马 汽车 也是造车新势力中首家自建整车工厂和电池包工厂的车企。

碰撞安全性,就还好吧,一个普通家用买菜代步车,碰撞安全性说得过去就行了。但是,这种车,尤其自主品牌的,自燃的,出现各种严重问题的,就比较多了。如果是这种安全性,我个人的意思就是,很垃圾。

网上经常看到电动车事故起火或者充电自燃,个人觉得电动 汽车 的安全性有待加强,各位怎么看?

确实有安全性问题,但是不影响电动 汽车 的发展,而且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10年内电动 汽车 与油车车比例相当是大概率事件。

⑼ 电动汽车真的安全吗

新鲜事物的出炉一般都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像汽车这种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大件,一定是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才会上市的,所以是不用担心的。

自燃这种事情,燃油车不见得比电动车少,但是强大的阴暗面放大效应导致电动车自然更加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更加吸引大家的胃口。毕竟每个人只看自己想看到的。

想想最近的德国某车企

举一个例子:

7月13日,2019年第二批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测试结果公布,小鹏G3以综合得分率92.2%获得C-NCAP测试五星评价,成为2018版C-NCAP测试规则发布后,首批参与测试并获得五星评价的纯电动车型之一,同时,在综合得分率及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分项得分率中,均位列纯电车型第一名,获得全满贯。(测试车型为2019款小鹏G3智享版)。

⑽ 想要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应该怎么保证呢

从这五个方面来看,设计出非常好的电动汽车,少量试生产,目前看来,这幅画的浅色部分是我们国内企业能力比较强的。黑暗部分需要大量生产时,要如何保持产品的一致性,确保产品的所有核心参数都在非常严格合理的区间内。蓝色部分的质量工具是目前我们认为国内企业能力弱的方面。其次,产品安全设计,中间V型是中国典型的传统V型设计过程,蓝色是电动汽车领域现有V型设计过程的重叠,通过包括BMS、MCU、VCU在内的功能安全目标设置和系统安全概念、硬件和软件实现,软件,我们想强调的是,功能安全在电动汽车的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这可以有效地减少硬件和软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风险。

看看我们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事业的价值链。从设计到最终销售过程,最重要的是在前面的研发阶段。刚才另一位嘉宾也提到了第三方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应该说,我们可以和制造商在这个阶段进行很多沟通。我们可以咨询。我们都可以讨论并且我们可以逐一考虑所有需要考虑的部分。(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市长/市场认证体系给了我们电动汽车体系的门槛,提供了护送作用。最后,在这个运营过程中,企业职员将提供相应的认证工作,让我们在整个价值链中安全地开始,实际上在工作中包括安全意识,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我们的电动汽车的核心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热点内容
有点像皮卡的豪车 发布:2025-02-07 11:13:33 浏览:326
皮卡车要喷放大字吗 发布:2025-02-07 11:06:49 浏览:143
四十万左右能拓展的房车 发布:2025-02-07 11:05:59 浏览:458
本田大众混动汽车价格表 发布:2025-02-07 11:00:46 浏览:348
大型三轮房车图片 发布:2025-02-07 10:55:57 浏览:715
皮卡传动轴拆卸 发布:2025-02-07 10:55:22 浏览:394
房车牵引上牌 发布:2025-02-07 10:31:03 浏览:901
成都到西藏9天自驾游路线 发布:2025-02-07 10:18:57 浏览:129
广汽吉奥mpv商务车 发布:2025-02-07 10:08:59 浏览:929
雅安到贵州自驾游旅游攻略 发布:2025-02-07 10:04:34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