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Ⅰ 突破临界值!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30%,这一数据你怎么看
首先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已经突破临界值。一旦突破这个数值,必然会对燃油车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渗透率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市场指标,一直受到各大车企的高度重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55.2%,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4.2%,不及自主品牌的零头。
要知道的是对燃油车行业影响巨大。三季度向来是车市淡季,但今年市场被新能源车彻底点燃。据该联合会分析,由于供应的改善和油价上涨的预期,市场很热。油价上涨,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业绩火爆。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环比趋势,政策推动明显。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消费,主流车企产量持续上升,改变了淡季规律,进一步拉动车市火爆。
Ⅱ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Ⅲ 新能源渗透率是什么意思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计算方法
有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应该经常会听到 “渗透率”一词,这个词的全名应该是“市场渗透率”,属于管理学营销学当中的一个概念,具体的意思是指:一个产品在某个时间段里面,在市场所有同类型产品中可能达到的比例。举一个例子:
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中的第三节提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也就是说,国家预测我们的新能源车到了2025年,渗透率可以去到20%。其中新能源车就是这个产品,到2025年是时间段,20%是比例。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计算方法是:预期市场需求/潜在的市场需求。要注意,预计市场需求与潜在市场需求都是预估值,所以算出来的渗透率并不是准确的,因此2025年渗透率达到20%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有可能达不到也有可能超标完成。
如果是准确的,那就应该叫做“占有率”,再举个例子: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的累计零售销量是1804.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累计零售销量是251.4万辆,在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当中的占有率是14%。
*上图中右边的表格,NEV代表BEV+PHEV,ICE代表燃油车
根据以往的数据,我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1%是在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渗透率才达到5%;到2020年底,渗透率一直无法突破6%;但现在2021年还未过完,渗透率已经飙升到14%,不需要到2025年,提前达到20%渗透率的目标似乎难度不大。
Ⅳ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2753万辆,比增436.3万辆,增长18.83%。其中,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966万辆,比增67.31%;二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904万辆,比增8.19%;三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883万辆,同比下降2.29%。
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7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数量为4.39亿人,占总数的92.14%。从驾驶人年龄看,26岁至50岁3.37亿人,占70.85%;51岁至60岁6699万人,占14.07%;60岁以上1714万人,占3.6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108%。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突破,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销量达352万辆。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基本上实现了车联网功能的全覆盖,部分头部汽车企业已经投放了搭载V2X技术的量产新车,L2级驾驶辅助系统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38%。
2021年,中国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一共70款,目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总量达到了289款,覆盖轿车、SUV、MPV基本上的全过程全部覆盖。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3.4%,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Ⅳ 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率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2025年预计会突破 30%。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一样。中国以纯电为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等。
Ⅵ 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大致为5%。不到一年,这个数字最高将超过20%。10月29日,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数据,新能源汽车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智能汽车专委会预测,2021年纯电动乘用车终端销量将达到200万辆。
从2021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售数据来看,今年国内乘用车终端市场有两级分化的趋势。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乘用车终端销量从542.34万辆下降至476.06万辆。其中燃油乘用车降幅最大,三季度销量较一季度下降101.34万辆。
相应地,新能源乘用车终端总销量呈现持续大幅增长,从一季度的43.19万辆增长至三季度的75.22万辆,市场渗透率也从一季度的7.96%增长至三季度的15.8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136.7万辆的总销量,远高于年初很多机构的预期,也印证了年初预测的“市场化元年”的判断。智能汽车专委会预测,2021年乘用车终端市场纯电动乘用车数量将达到200万辆。
Ⅶ 深圳:2022年新能源车增加22万辆/渗透率达57%
能实现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也离不开诞生于深圳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的助力。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这十年,比亚迪与深圳市共同努力,走出了一条新能源汽车变革之路。”目前在“双碳”目标的促进下以及汽车行业的新能源转型浪潮之下,比亚迪已经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在国内市场更是拿下了四分之一市场份额。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06.7万辆,同比增长1倍。而前11个月,比亚迪162.83万辆,排名国内第一。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即将上线,为用户带来当前市场中热门畅销新车的全方位实用评测,彻底解决你的选车、购车、用车疑惑。
Ⅷ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居世界第几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居世界第一。
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5.5万/70.8万辆,环比变动9.3%/6.3%,同比增长110.0%/93.9%。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71.7万/456.7万辆,同比增长120.0%/110.0%。
渗透率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9月27.1%,2022年1-9月达23.4%,继续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整体销量抬升,欧洲9月7国新能源整体销量19.94万辆,同比增长12.43%,环比上升66.80%。
新能源汽车前三名:
1、比亚迪。
比亚迪在1995年成立,如今业务横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和电子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具备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的核心技术,车型更是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从系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比亚迪的销量每年都名列前茅,可见它的市场认可是比较高的。
2、特斯拉。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并且汽车销量也不低,排名仅次于比亚迪。在续航和电池使用寿命方面,特斯拉是有一定优势的,这得益于其bms技术,能做到对每一颗电芯进行独立监控,以此大幅度提升续航和的电池的表现。
3、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在2002年成立,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它是由上汽、通用、五菱三家汽车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目前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柳州、青岛和重庆。在发展上,上汽通用五菱有着集三方资源、南北联动、东西呼应的优势。
Ⅸ 新能源车渗透率是多少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20%。新能源的普及率意味着一种新科技产品在人们中的受欢迎程度。新能源普及率目前为13.7%,与历史数据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以下是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采用常规车用燃料和新型车用动力装置),集成了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等先进技术,具有先进技术原理、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新能源汽车包括: 混合动力 汽车(HEV)、 纯电动 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
Ⅹ 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渗透率迈过20%。
新能源汽车进入陡峭的增长曲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7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2倍。
从渗透率来看,1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17.8%,高于10月份。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19.5%,高于10月份的18.2%。另据乘联会的报告,在零售端,新能源乘用车在11月份已迈过20%的门槛,达到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