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少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少

发布时间: 2022-12-14 00:32:44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什么不足

经过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热潮,普及程度逐渐消退,车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多纯粹为了应对市场而成立的品牌开始退出市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不足。让我们仔细看看。

新能源汽车的第一个缺点是使用不方便,尤其是 纯电动 汽车,主要体现在续航里程上。虽然现在有些新能源汽车能跑500或600公里以上,但不管实际能跑这么多,能跑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大部分纯 电动车 的续航还是在300公里左右,不算太多。另外,实际的电池寿命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所以跑长途显然是不够的。没电的时候,不仅充电时间长,而且充电桩也不好找。虽然家用车很少跑长途,但也不需要很多。一年一次,有理由拒绝新能源。

另一个缺点是新能源的质量。虽然燃油车也有故障率,但 新能源车 进入市场的时间相对较短,各方面的成熟度远不及燃油车。此外,一些新成立的品牌更多的是为了政策红利。车辆所做的真的很难恭维。各种配件都是组装的,能做的调整和测试很少,所以新能源对应的故障率比较高。

还有,价格太高。本来是有补贴给消费者福利的,但是很多车型在定价上都去补贴了。显然,消费者不愿意看到高价,所以高价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劣势。

还有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现在新能源汽车三年平均保养率只有32.31%,是平均值。也就是说,保养率只有10%以上到20%以上的车型还有很多,一辆10万元的车三年后只能卖一两千,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劣势。

除了质量不可靠,主要原因是电池容量缩水,尤其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下降相对明显,相当于燃油车发动机的问题,保值率不会好。

这些都是新能源的缺点。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②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与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在危机与挑战中持续升温,市场总体呈现出超预期的表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一抹不可忽视的亮色。

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与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在危机与挑战中持续升温,市场总体呈现出超预期的表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一抹不可忽视的亮色。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2022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表示,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消费乃至整个消费的亮点和新增长点,自2015年以来保持60%的复合增速。2021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前11个月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已由过去的以政策驱动为主转向了市场驱动。
展望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判,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300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销量为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
峰会上,比亚迪乘用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熊甜波对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预判是,局部变量,前景可期。其中“四新”值得关注:一是新拐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符合“S型曲线”,10%-15%是快速上升拐点;二是新认知:国货新潮,自主新能源崛起正当时;三是新增长:新能源阵营扩军,多元化产品聚焦各细分领域满足更多元需求;四是新服务:全渠道时代强势来袭,构建新消费体验。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量将达到500万-520万辆。
陈士华认为,从长期发展来看,当前我国汽车市场仍处于普及初期向普及后期过渡阶段,新车销售由增量市场逐步转向存量市场。虽然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出现了波动,但纵观历史,汽车发达国家在普及阶段也出现2-4年左右的波动。根据这一规律判断,我国汽车市场产销目前已处于短期调整的尾声,未来将保持温和的增长态势。
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其专业、权威的预判,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走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③ 新能源车,为何政策火热,市场遇冷

我觉得应该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我觉得是虽然说政策火热,但是它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它的价格与正常的燃油汽车还有一定的差距,人们追求的还是费用的节省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它的续航能力,它的电池续航能力,而且电池的抗低温能力都很差

第三个原因就是车辆的保值一般,目前来说,最保值的就是可能是未来车,未来如果车整车30万,第二年她折就五折,这是他目前所有新能源车当中最保值的,可想而知,其他的车嗯,能贬值到什么程度?所以说综上所述是市场遇冷的原因

④ 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形势如何

新能源汽车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形势如何呢?大家请看我接下来详细地讲解。

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需求偏好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从社会整体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在过去三年呈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4万辆,销量约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年产51.7万辆,销量50.7万辆,同比增长36.8%。和53%;在2o17年,产量达到79.4万辆,销量达到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

⑤ 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面临又一年萎缩

意义:

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在经历了2014年至2018年的扩张期后,2020年将再次面临产量销萎缩。2019年,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首次出现萎缩,销量同比下降4%。

展望:

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降9.3%,至109万辆左右,随后在2021年将强劲反弹72%,至187万辆。纯电动汽车仍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预计2021年产量将超过142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首次出现萎缩,销量同比下降4%。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量将同比下降9.3%,至109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下降15.2%,至84万辆左右。尽管上市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有很多,但新能源汽车产量的预期下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零售市场的需求下降,主要是因为私人购车者对于纯电动汽车这一中国市场比重最大的新能源车型仍然缺乏兴趣。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最好的几家车企,针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偏好提供一些见解。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全国乘联会数据,特斯拉国产Model3轿车在市场上的销量超过了众多竞争对手。今年上半年,Model3在中国的总交付量为43,744辆,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纯电动汽车。仅6月份,Model3的销量就达到14,954辆,创下了这款入门级特斯拉车型自今年1月开始交付以来的月度新纪录。比亚迪中型轿车比亚迪秦同期销量为20,990辆,其中6月份销量为4,303辆。广汽埃安S轿车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8,211辆,排名第三。埃安S在6月份的总销量为3,695辆,远远落后于Model3。奇瑞微型电动汽车eQ1销量为9,788辆,排名第四,紧随其后的是与eQ1尺寸类似的长城汽车欧拉R1,上半年销量为9,372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的中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S6今年上半年共销售11,711辆。其中,6月份共销售2,476辆。北汽集团入门级电动汽车EU系列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该系列总销量为11,722辆,其中6月份销量为2,339辆。在今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十排行榜上,奇瑞EQ1、欧拉R1、上汽科莱威和宝骏E100这四款车型被划分为微型电动汽车。

在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上,以宝马和大众(VW)为首的合资汽车制造商表现最为出色。今年上半年,宝马5系插电混动版车型销量为13,564辆,排名第一,随后是大众帕萨特插电混动版车型(6,386辆)。比亚迪唐DM的总销量为5,167辆,排名第三。上汽荣威ei6上半年总销量为4,703辆,在该市场排名第四。大众途观L插电混动版车型上半年总销量为3,753辆,排名第五。另外进入2020年上半年销量前十的插电式混动汽车还包括大众探岳GTE、迈腾GTE、卡罗拉PHEV、上汽荣威eRX5和比亚迪宋ProDM。

IHSMarkit观点深度解析

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降9.3%,至109万辆左右,随后在2021年将强劲反弹72%,至187万辆。纯电动汽车仍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预计2021年产量将超过142万辆。

随着特斯拉在过去6个月里大幅降低了Model3的售价,预计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将继续保持。新华网今年5月曾报道,特斯拉计划最早在6月将其上海超级工厂的周产能提高至4,000辆。另外,上海超级工厂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工厂扩建后将使特斯拉能够在中国开始生产利润更加丰厚的ModelY纯电动SUV,以实现其定于2021年初交货的目标。

Model3强劲的销售表现表明,如果车企向消费者展示足够引人注目的产品,市场将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了保持竞争力,广汽集团等本土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基于专用纯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一代车型。广汽埃安系列目前拥有两款SUV和一款轿车,与广汽早期推出的基于传统燃油车型打造的电动汽车相比,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然而,从它们的销售表现来看,这些车型在短期内都无法成为Model3的有力竞争者。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继续致力于生产微型电动汽车,可能只是一个短期提振销量的解决方案。五菱MINI-EV和宝骏E100等车型十分适合在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出行使用;然而,这类车型很难成为电动汽车购买者的主流选择。

如果有更多激励措施来加速纯电动汽车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电动轻型商用车(LCV)将为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做出更大贡献。目前,轻型商用车电动化的举措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通过政府主导的采购来替换传统燃油公共汽车、特种车辆和运输卡车。到2023年底,纯电动轻型商用车预计将占中国轻型商用车总产量的6%,相比之下,2019年占比仅为2%。

本文内容来自IHSMarkit?[Automotive]收费内容

文章版权归微信平台IHSMarkit[Automotive]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下滑的担忧,市场如何保持景气

我认为应该从新能源汽车企业自身找出路,同时还要从政策角度出发保护优质车企,这样才能让市场保持高景气状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来看,两者并没有出现矛盾冲突,而且新能源汽车也没有出现产能过剩的状态。其销量下滑的很大原因并不是消费者难以承受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而是其产品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燃油车,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要从自身找原因,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在薄弱环节上有新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销量。

⑦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加之新能源的相关核心技术本身就较为复杂,现阶段我认为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种:

1. 基础设施缺乏

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产品发展和推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数中小城市并没有足够给汽车充电的设备,多数充电桩均是在公交车站,而对私家车来说并没有专用的设备,这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出租车因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为充一次电排上几小时的队,但这对私家车来说就极其不便,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又一大阻碍。

第二,新能源汽车价格较高。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方面,研发和推广费用较高。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多方面研发都属于探索性尝试阶段,因此需要较高的费用支撑,也因此推高了汽车的成本和市场价格。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多数关键组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也推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商家认知存在误区。部分生产厂家认为新能源汽车属于新时代技术条件下的新型产品,因此一味追求高的价格,却没有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对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反而不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

⑧ 为什么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后,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会降低

先说结论: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力会下降,对新能源车的需求会下降。

⑨ 特斯拉变相降价,新能源汽车为何竞争这么激烈

新能源车的产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增涨不快,所以竞争特别激烈。

特斯拉变相降价引起了多方关注,让人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其实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早就出现端倪。随着汽车行业的改革,新能源汽车想要占据汽车市场的主流,但燃油汽车还没有完全退出市场,而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纷纷推出,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饱和状态,各大品牌只能想尽办法占据市场,拉拢客户。

国内多数车主还是喜欢燃油车,虽然新能源车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没有获得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有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政策,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能落地实施燃油车退出市场,那个时候新能源车的竞争应该会变小一些。

⑩ 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全年或现负增长

没有想像中的金九银十,可能也不会迎来往年显著的翘尾效应,数年来涨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9年甚至有负增长之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增幅仅有3.6%和1.3%。而11月的销量还有没超过10万辆,同比跌幅超过四成,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如果12月仍然不能止住颓势,全年销量负增长几成定局。7月份成为一道分水岭。2019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依旧保持快速增长,6月份销量涨幅甚至一度超过80%。7月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同比降幅逐步扩大,从3.8%、21.7%、34.8%到10月份已呈腰斩之势,达到46.0%,11月份才略微收窄(见图表1、2)。从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销量几乎一路走高,即便是近几年国内汽车行业进入微增长时代,到2018年甚至迎来了当时28年来的首度新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也一直是相对低迷的整体车市中的一抹亮色。它为何会在2019年出现前所未有的“五连降”?当前的市场形势是在哪些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市场格局正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按照之前国家规划好的排放标准升级时间表,从2019年7月1日起,国内开始正式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排放新规,即从7月1日开始,国五排放标准的新车停止上牌登记。有些城市甚至采取了提前实施的措施。

但一份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19年4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经销商新车销售几乎无利润可言,而库存预警又连续17个月居高不下,其中“国五”车型压库严重。对于经销商而言,大幅降价促销成为快速清理库存车的必然选择,市场上在5、6月份甚至出现“买一辆送一辆”的打折法。

这种降价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不少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即从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转向购买超低价格的国五传统燃油车。而有的消费者面对这种情形更加迷茫,继续观望。

“新能源汽车其实也受国六标准的制约,很多企业受到国六标准的冲击,导致传统产品跟不上,老产品又必须清库,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崔东树认为,国六标准的实施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清退的过程,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受到严重影响。插电式混动车型在10月份出现同比下降44%的情况,也是受到这一政策的后续影响。

3.第三个政策因素则与正在实施的“双积分”政策相关。一些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正在实施的“双积分”政策没有发挥预期的巨大“威力”。

发布于2017年9月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被业内视为补贴退出后鼓励车企继续生产新能源车的接档政策,意在通过积分交易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该政策对年产量或进口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徐长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波动式发展,取决于双积分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如果不严格执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将充满疑问。

从目前来看,虽然“双积分”政策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无论是当前表现出来的积分交易价格,还是在倒逼车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入、推动扩张市场份额的力度上,业内一些专家都认为略显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车双积分交易金额超7亿元人民币,每分仅850元,预计2019年年末将上升到2000元以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明确指出:“现在的‘双积分’政策效率是不高的,应该研究调整‘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方案,通过‘双积分’政策来保障实现电动车占比逐年上升的目标。”

2019年是“双积分”政策实施的元年,工信部已经两度调整,并拿出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双积分”政策还在调整完善之中。据了解,本次修改意在引导节能汽车的多元化发展,给车企的新能源积分考核和来源要求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以求对行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第二,从消费市场来看,2019年主要有三重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

1.近年来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已经影响了整个国内汽车市场。

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对汽车等行业而言,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就是国内消费受到了严重挤压,居民的家庭资产负债出现严重问题,打击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在购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叠加影响下,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难以像往年一样独善其身。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市场研究部部长赵新智也分析认为,因为很多家庭是第二辆车用户,随着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下降,导致购买力不足。

2.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起火等安全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从5月到8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车辆中,41%的车辆处于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于静止状态、19%的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事故车辆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占比达86%。

近三年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持续提升对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年一个台阶快速升级。为了达到补贴的标准,车企多采取高能量密度电池,但验证工作严重不足。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续航里程已有大幅提高,但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已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车。另据了解,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车辆占比近两成。

3.目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型的保值率状况堪忧,而保值率恰恰是消费者购车时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多数目前在市场上热卖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1年的保值率就已经低于50%,续航能力在300公里以下的更是仅有两、三成。即便是表现最好的特斯拉MODELX,1年保值率仅为67.46%,其次分别为特斯拉MODELS与蔚来ES8,它们的保值率分别是65.32%与51.28%。

“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下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残值率低,而且还需要专业人士对其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定价。即便是电池使用状况还可以,但是二手车买家不认账,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也提不起来。”崔东树表示,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销商不好出手,回收的时候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车主不接受便会私下交易,对二手车市场和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都十分不利。

以上三点因素,加上政策的变动及不确定性,让更多消费者暂停购买计划,处于观察和观望状态。

第三,从供给端看,一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动力转弱,减少了对市场的产品供应。

国内一家整车厂销售负责人甚至表示,“从单车成本而言,目前是卖一辆亏一辆,有的已经暂时停卖了。”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有的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可拿到7.5万元,到6月26日前已经降到4.5万元,之后继续降到2.5万元。崔东树分析指出,这个调整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是难以承受的,也导致了现在艰难的困局。

据赵新智透露,相对于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退坡幅度达60%-80%。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因此必须对低价车限产、提价。

市场格局演变:传统自主车企份额跌破9成

历经数年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打破原来的局面,各参与方、各种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力量对比也正在变化之中。

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的较量中,传统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正受到冲击。

“2019年可能是近年来传统自主品牌车型占比首次低于90%的一年。”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2019年会长、中海同创集团董事长李金勇在2019中国车商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国内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已经逐渐进入市场,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占比达到9%,也逐步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

从2010年到2015年之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传统自主车企的天下。但从2016年开始,跨国车企巨头明显加快了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向中国市场投放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规划力度也明显加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主任、总工程师黄永和观察到,从2013年到2015年,虽然很多合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都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但车型上市还比较少。但从2018年开始,在市场上的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明显增多。2019年1-10月,合资品牌产品占比已经超过了10%。他担忧的是,根据市场调查,在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的意识中,已经把特斯拉和BBA并列为豪车品牌了,这可能会影响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针对年轻一代的细分市场。“应该对我们的市场冲击比较大。”

从各类细分市场看,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到2019年11月已经同比下滑超过40%。而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中,A0和A00级车型的下滑尤其明显。

这两款车型一直是近年来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主力。在2017年,A0和A00级车型总销量一度占据纯电动乘用车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到了2018年开始收缩,特别是A00级产品的市场份额少了接近20个百分点。2019年,A00级车型的市场占有率降幅扩大,目前仅占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A级纯电动乘用车的占比明显提升,已占据当前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半壁江山。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种市场格局的演变正是近三年国家补贴政策不断调整的结果。崔东树指出,另一个因素是一批分时租赁企业倒下,其产品被大量退租并流向市场,大量低价处理。A00级电动车一直是分时租赁场景的主要运营车辆,“因此A00级车增长压力巨大,市场表现低迷。”

进口车、出行市场承包年度亮点

尽管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下滑,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仍然不乏亮点。

第一是新能源车型进口量增长迅猛,成为进口车市场的亮点。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车总进口量约4.9万辆,同比增长191.7%。其中,特斯拉总进口量约3.33万辆,同比增长了184.1%,成为进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品牌。

第二是出行市场特别是出租车、网约车市场,但这种市场表现是否可以称之为亮点,业内争议不小。

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曾在2019年广州车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国卖给私人用户的电动车仅十余万辆,其余的70多万辆全部投放给B端的出行市场。不少行业人士在看到这一信息后纷纷表达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质疑与担忧,他们认为,这没有反映出私人用户的真实需求,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更加悲观。而1-10月的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则显示,过半数纯电动乘用车是营运车辆及由单位购买的非营运车辆。

出行市场特别是网约车、出租车已经成为消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主要渠道。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失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亮点。崔东树透露,目前纳入监控范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201万辆左右,其中出租车、网约车、公务租赁用车占47%,而私人用车占了53%。

从运营的里程来看,用于网约车、出租车的车辆的运营里程占60%、55%左右。“网约车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10%以上,出租车则达到了6%左右,主要车型包括北汽EU系列、帝豪EV系列、比亚迪e5、e6等,网约车、出租车是新能源汽车真正推广的活名片。”

因此,崔东树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主要卖给了出行公司应当是一个亮点而非问题。因为这恰好说明出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特别是运营用户对其认可,电耗比油耗更有优势,如果网约车运营而没有达到合理的经营情况,用户是绝对不会愿意使用的。这本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亮点。

当前,新加入的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车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在司机收入方面,新能源网约车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占据优势。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大量使用应当被视为到目前为止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专家观点: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预判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会有大幅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可能会因为多重因素出现翘尾迹象,但是即便出现年末的销量小幅上扬,也无法直接带动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出现的“五连降”会让政府、车企、消费者等多方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政府会推出更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销量提升的政策,车企也将根据市场调整生产节奏与产品布局,而消费者也将更为理性。因此,进入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会有太大提升,仍将会处于一个调整期。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出现26%的正向增长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的目标,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以上。按照2019年近130万辆的销量计算,2020年到202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这个目标对企业的引领作用很大,会推动企业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0万-200万辆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2019年会长李金勇

2020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起步年。未来B端市场将继续坚挺,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成为必然趋势。限购城市市场有望出现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北京增加4万-10万辆)。未来随着积分价值提升,电池成本下降,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将回暖,非限购城市销量增加。随着特斯拉国产、部分造车新势力车型上市,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用户扩大,预计增加10万辆以上。2020年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后的盛宴,最后一个年尾效应显现,有望增加20万辆销量。

2020年仍是调整期,实现微增长

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市场研究部部长赵新智

2019年和2020年是市场的调整期,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110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80万辆。明年有望微增长,纯电动汽车约有6%的增幅增加到85万辆。未来市场会进入一个增长期,2021—2023年增速约为17%-20%。到2023年以后预计可达200万辆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 发布:2025-02-07 20:01:37 浏览:799
大公牛125cc4轮沙滩车价格 发布:2025-02-07 19:54:31 浏览:593
我的儿子皮卡背叛的们门牙 发布:2025-02-07 19:29:04 浏览:318
自由舰换刹车价格 发布:2025-02-07 19:20:56 浏览:946
凌派内饰异味大 发布:2025-02-07 19:10:17 浏览:605
雪铁龙c5天逸低配内饰 发布:2025-02-07 19:07:11 浏览:426
海陵越野R5摩托 发布:2025-02-07 18:49:13 浏览:857
澳洲5月份旅游 发布:2025-02-07 18:41:59 浏览:486
豪车不熄火 发布:2025-02-07 18:26:12 浏览:817
江淮m3面包车价格图片 发布:2025-02-07 18:16:51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