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商用
⑴ 在未来,你认为电动汽车是否会像手机一样实现无线充电
目前已经进入实验阶段,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量产。其实无线充电技术并非什么高大上的技术,它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或者磁场共振原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以前没有的现在都变成现实了,以前的有线电脑现在也不用拉密密麻麻的网线了,这个世界什么都皆有可能。说白了就是由与电网连接的充电器加装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波是具备并且可以传递能量的。终端设备在底盘位置电池组里加入振幅相同的线圈,通过发射端的电磁场作用而产生电流.
而在使用中位置摆放也会影响充电功率,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并不广泛。例如手机用的无线充电功率很难超过20w。而电动汽车功率非常大,电池容量也非常大。大陆集团展示了电动汽车感应充电技术,可使电动车充电速率最高达到11千瓦,在11千瓦的充电速率下,每充电1分钟可以提供行驶一公里所需的电量。无线充电也有好几种形式,不过基本道理都一样,本质都是利用了交变电场和电磁感应来实现传输的,有感应式,磁共振,微波形式,电场耦合等,汽车上的基本上是感应式和磁共振形式。
⑵ 汽车无线充电的原理详解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而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
当开始充电时,电力发射器PTx通过其线圈产生交变电流,从而根据法拉第定律产生交变磁场。该磁场又由电力接收器PRx内的线圈拾取并由功率转换器转换回可用于对电池充电的直流电流。
磁场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可以穿过任何非金属非铁质材料,如塑料、玻璃、水、木材和空气。换句话说,电力发射器PTx和电力接收器PRx之间不需要电线和连接器,从而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
(2)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商用扩展阅读:
应用
沃尔沃在其经典车型C30上加装一个无线感应充电装置,让司机给汽车补充能量时只需要将车开到固定位置,而不接触充电电缆。
该装置由电池、充电感应器、交直流转换器和控制系统组成,以地面充电板作为媒介给电池“喂食”交流电,大约2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如果用家用的照明电,则一般要6-8小时才可以充满。
⑶ 未来的电动汽车有可能做到随时无线充电吗就是说边驾驶边充电。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无线充电的发展沿革及其原理说起。
一、无线充电的发展历史
1.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就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流。
2.19世纪90年代,爱迪生光谱辐射能研究项目的一名助手尼古拉•特斯拉就曾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
3.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许树源教授在早几年曾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需要产品与充电器接触,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场电磁耦合原理。
4.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Soljacic)等人在无线传输电力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用两米外的一个电源,“隔地”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
5.最近,有几家公司已经生产出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式电脑。
二、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现状:
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Consortium)成立于2008年12月17日,其使命是为了创造和促进市场广泛采用与所有可再充电电子设备兼容的国际无线充电标准Qi。以安全性,能源及充电效率为出发点,无线充电联盟宣布将近距离电磁感应技术作为低功耗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的国际标准
1.2010年9月1日,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在北京宣布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率先引入中国。信息产业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加入该组织
2.无线充电技术采用统一的工业标准,未来几年,手提电话、PMP/MP3播放器、数字照相机、手提电脑等产品都可以使用全新的低能耗、高兼容的相同的无线充电器。
3.这个充电器类似一个托盘直接插到电源上,获得联盟认证的带有“Qi”标识的不同品牌的手机直接放在上面就可完成充电
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无线电波式
1.电磁感应式充电
电磁感应——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钟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2.磁场共振
原理——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3.无线电波式充电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将无线电波转化成直流电的接收装置,可在约1米范围内为不同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
四、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实际结构及原理图(附注)
系统由位于汽车外部主级电路和位于汽车的内部的次级电路、整流器以及驱动系统构成。通常在充电的时候,带有扁平铁芯的主级线圈,即耦合器,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被插在次级铁芯中一个缝隙处,这样,能量就能够从安置在底层的主级电路被转换到电池中。
五、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展望
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系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送电距离比较短,如果两个线圈的横向偏差较大传输效率就会明显下降。目前来看只能实现传输距离为10cm左右,而底盘的距离明显与这个距离有着非常大的距离,因此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考虑很多的散热问题,比如线圈之间的发热。2.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耦合的辐射问题,电磁波的耦合会不会存在大的磁场泄漏。电磁感应在线圈之间传输电力,如同我们的磁铁一样,在外圈有一定的泄漏,人如何避免受影响是个很大问题。3.线圈之间也是有可能有杂物进入的,还有某些动物(猫狗)进入里面,一旦产生电涡流,就如同电磁炉一样,安全性问题非常明显。
磁场共振式供电充电系统:
目前技术上的难点是,小型、高效率化比较难。现在的技术能力大约是直径半米的线圈,能在1m左右的距离提供60w的电力。
一般来说,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供电技术最具现实性,并且现在在电动汽车上有实际应用;磁场共振方式,则是现在最被看好、被认为是将来最有希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一种方式;电磁波送电方式,现在则提出了利用这种技术的“太空太阳能发电技术”。这种技术能应用的话,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力问题。
远程无线充电:
1997年由美国的罗纳德·佩里斯等研究人员在底特律汽车工程师协会展览会上提出。具体方案为:佩里斯设想利用一台无线发射器将电能转换成一种符合现行美国技术标准的特殊的微波束给移动中的电动汽车充电,汽车只要进入发射器工作范围,用安装在车顶的专用接收天线接收微波束即可。这样,给车辆充电就像使用车载电话一样方便。
应用:市内的公共电车上,发射器就安装在公共汽车站附近,这样行车途中就不必担心没电了。
太空发电站:
1968年,美国人格拉泽最早提出在离地面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的构想。构想具体为:利用铺设在巨大平板上的亿万片太阳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电流,将电流集中起来,转换成无线电微波,发送给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后,将微波恢复为直流电或交流电,送给用户使用。
无线供电,使得电动汽车可以提供这么一种可能:一辆电动汽车从出厂到它报废为止,终生不用你去理会电力补充问题
电动汽车,在太阳能电池技术、无线供电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下,完全可以颠覆现在的交通概念
N年以后,在高速公路上,车在自动行驶,而汽车、电脑、手机需要的所有电力都来自从路面下铺装的供电系统、或者来自汽车上的接收装置接收的电磁波。
个人理解: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是逐步进行的,小型的电子设备会是一个突破口。如果在手机、相机等一些便携设备上实现了无线充电,相信会对电动车的无线充电技术革新甙类一定的冲击。不过,就目前电动车得普及程度以及目前汽车工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短期内汽油被淘汰还是不太可能的。正如前面所述,任何一项技术都是逐步发展的,相信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利益前景并吸引更多的商家加入,无线充电技术必定有着广阔的利用空间。
附注:说明一下,我对这一块具体了解也不是很多,不过,恰巧我这里有一些文档。这些文字大都是从那个文档上面截取过来上的,当然由于一些图片无法发表上来,所以看起来有些累。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的话,网络hi我吧!或者联系[email protected]也行,我手上有些研究性的文档,相信对你有很大帮助的。祝周末愉快,也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对楼主有一定帮助了。
⑷ 汽车无线充电怎么使用
汽车无线充电使用方法:将充电板上的所有物品拿走;将手机正面朝上,放在充电板充电符的上方;显示充电符号:绿色充电符号表示手机放置正确且正在充电。黄色符号,则没有充到电;如手机已放在充电板上,但未显示充电符号,将手机从充电板上移开,旋转180度,等待三秒,再把手机放在充电板上。
无线充电技术(英文:Wire le 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 es s charge technology )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
小功率无线充电
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 中兴 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的感应式。
大功率无线充电
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图/文/摄: 黎彩英) @2019
⑸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有那几种
目前,电动汽车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很多人基本都选择 电动车 ,而且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不断增加,续航能力也不是电动汽车的短板。然而,相应的,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最近汽车编辑看到了这样的问题。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汽车编辑器。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家用充电方式?
电直接取自低压照明电路,充电功率小,由220V/16A的标准电源供电。典型的充电时间为8 ~ 10h。这种充电方式对电网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满足照明所需的供电质量就可以使用。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小型充电站?
小型充电站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充电方式之一,充电桩设置在街道、超市、办公楼、停车场等。电动司机只要把车停在充电站的指定位置,接上电线,就可以开始充电。充电方式多为刷卡,充电功率多为5 ~ 10 kW。典型的充电时间是充电1 ~ 2小时,充电5 ~ 8小时。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快速充电。
DC电动汽车充电站,俗称& ldquo快速充电。它是一种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部并与交流电网相连的电源装置,可以为非车载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DC电源。DC充电桩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制AC380V & plusmn15%,频率50Hz,可调DC输出,直接给电动车动力电池充电。由于DC充电桩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可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大范围调节,可以满足快速充电的要求。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无线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是近年来国外的一项研究成果。它的原理就像车内使用的手机,将电能转换成符合现行技术规范要求的特殊激光或微波束,在车顶可以安装一个特殊的天线接收。借助无线充电技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或双能汽车可以通过安装在电线杆或其他高层建筑上的发射器快速为电能充电。电费将从安装在汽车上的预付卡中扣除。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哪些:移动充电方式。
索瑞德DC便携式移动充电器由智能高效模块、主控单元、人机交互接口和充电接口组成。
连同计量和计费单元、通信接口等。,组成一个小巧便携又多功能的DC充电器;友好的人机界面便于用户操作使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设备扩展和维护;支持全自动充电模式;便携式DC充电器抗震能力强,保障功能齐全,满足客观条件、恶劣户外移动环境和应急需求的要求;方便客户快速应对突发情况,测试充电电能。同时可以有效弥补与各种充电桩软件兼容导致的无法充电。
今天,汽车系列的分享到此结束。以上就是车系共享的电动车有哪些充电方式。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是和自己的出行有关,不过不用太担心。电动汽车目前的续航能力还是不错的。希望车系的分享能帮到你。
⑹ 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 无论是使用16A、10A电流的传统方式,还是使用高充电电流的快速充电,其都会受到“线的羁绊”,充电装置以及充电时使用的线路令其多少会受到场地制约,无线充电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无线充电也称作称无线供电WPT(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是以耦合的电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传递。对于 电动车 用无线充电,多通过布置在地面的供电线圈及车辆底部的受电线圈,通过线圈间产生的磁共振取代传统输电线为车辆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对于供、受电线圈的间距要求较高。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巨大需求使得相关技术研发应用相当活跃。
无线充电主要有3种方法:
1.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该技术目前已商业化,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及大功率无线供电系统。缺点有传输距离较短,如果有异物,将会产生涡流导致发热,安全性差。
2.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 该技术安全性高,实现了磁场的高效率耦合和中等距离能量的高效传递,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3无线电波式无线充电,该技术不适合于大功率、中等传输距离的电动车充电。 无线充电 @2019
⑺ 行业资讯 | 真的要来了国标委发布4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
另外,现阶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仍面临着成本高和品牌兼容度的问题,据悉,由于上下游产业链还没有打通,预估7.7kw的私人无线充电售价在1.2万元左右,即便未来无线充电达到100万套数量级,其费用依然高出传统充电桩30%左右。对于消费者担心的电磁辐射安全问题,本次出台的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电动汽车内、外的电磁环境限值和测试方法,具体列出了在多种频率范围下及相应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指标。但是,安装10台、100台后叠加的情况如何,现在还没有进行大批量的测试。不过大方向来看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如果到了量产推广阶段,势必会改变电车车主的行车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空气充电共享无线充电好不好呀
空气充电共享无线充电,使用起来还是比较便利的而且也符合科学,安全以及高科技的应用要求和标准,所以是充电方式,不错的选择。
对于不同产品设备的使用,一定要提前和专业的人士学习,了解,掌握它具体的状况和使用的方式。和别人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认真的聆听,倾听的方法有以下这些。
1、首先我们要认识何为倾听。
倾听,是以对方为中心,在一旁认真耐心的听着他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慢慢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的身份感受对方的心情感受。
2、倾听需要耐心。
在倾听别人的倾诉时,请给对方时间。对方想跟你倾诉,说明对方很希望你能了解他的感受,请给他一些时间让他慢慢表达。
3、倾听需要你的认真。
无论是谁,请在倾听的时候,请带上你的认真,而不是一脸的不耐烦,不是嗯,哦,呃,呵,一句句的敷衍,这是对倾诉者的不尊重,亦是一种伤害。
4、倾听需要你暂时放下自己。
聊天,尤其是倾诉,最无趣的甚至说最禁忌的就是一个点抛出来,分裂成了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对话,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你会发现这种交流毫无意义,如果刚好是两个同样希望别人倾听自己的人,估计对话到了这里不会再继续。
5、倾听要把对方当作主角。
当别人在跟你倾诉的时候,你可以边听边问问题,让自己更清楚的了解对方的倾诉,也让你们的聊天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等对方发表完他的观点后,再发表你自己的想法,不要急着讲个不停而不给对方任何说话的机会,不然会让人觉得这种聊天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