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
⑴ 安行探访丨上汽大众新能源打响“模块化”进阶之战
作为国内 历史 最悠久的 汽车 合资企业之一,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市场成绩斐然,旗下桑塔纳、朗逸、帕萨特、Polo等经典车型,成熟而有口皆碑,有着极大的市场保有量。上汽大众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德系机械工业带来的优秀制造品质之外,大众MQB模块化平台的建立,功不可没。
大众尝试模块化平台建立始于80年代,从PQ系统平台技术进行改进提升到MQB、MLB等模块化平台。与传统平台技术不同,模块化平台使得 汽车 制造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平台出色的延展性能满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品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进一步缩减。据了解,从2012年至2019年,MQB平台上生产的车型从1款增至11款,这种1年1-2款的速度,为上汽大众的燃油车市场带来了不少红利。
就在上汽大众燃油车之路高歌猛进的时候,2009年,国家为进一步节能减排,密集推出一系列新能源 汽车 扶持政策,新能源 汽车 市场悄然崛起。为了能早早地分到“蛋糕”,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企业,纷纷入局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此刻的景象就如同当年的国内燃油 汽车 的红利期,只要进入就能分到一杯羹。可就是如此的诱惑下,不少人发现上汽大众并没有入局?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嗅觉敏锐的上汽大众会没有发现?一时间不少人哗然。
难道上汽大众不想抓住机遇吗?其实不然,在上汽大众眼中,大机遇也面临着大挑战,新能源 汽车 电池安全问题频出,如何提升质量的同时确保用户用车安全 and 用电安全? 这 是一个比市场互相竞争分羹更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根本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即便是短时间能获得红利,未来如何发展之路上也会碰壁。而且上汽大众不像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在电池技术上有着自己的专利,想要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杀手锏”。这个时候,“模块化”概念再次成为上汽大众发展新能源车型之路上的重头戏。
有句老话叫“术业有专攻”,攻克燃油车模块化平台的大众集团,在新能源模块化平台的建立上更加得心应手, 2015年 就打造出全新的新能源模块化平台,称之为MEB平台。据悉,MEB平台采用专门针对电气化动力系统的设计理念,一切都环绕电池而造,同时又抛弃掉内燃机与油路,带来更加宽敞和灵活的全新空间布局,还可复制传统车领域研发造车的优势与市场基础。一方面,通过采用平板式电池模组布局方式,使车辆拥有更长轴距与更短前后悬尺寸,轴距和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相比有很大提升,内部空间更加宽敞。同时,纯平的设计使得原来的中央地台从此消失,后排中间乘客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的腿部空间。另一方面,电池包完全嵌入车底,显著降低车辆重心,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
这种突破传统燃油车内部空间使用限制,又能将电池安全摆在第一的平台,真正打开了大众的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之路,同时也开启了上汽大众国内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大门。
好的工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上汽大众新能源造车又何尝不是呢?有了MEB纯电模块化平台的支持,2020年大众在海外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量产车型ID.4,作为ID.家族首款车型,新车也肩负着开启大众 汽车 电动化新时代的 历史 使命。此后,上汽大众在国内建立属于自己的MEB工厂,并推出旗下全新纯电SUV车型ID.4 X,吹起向国内新能源市场进军的集结号。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ID.4 X是颠覆性的。首先是命名方式,这种字母+数字的简单搭配,紧紧贴合新能源车型“减”字当头的主题,也跳脱出上汽大众传统 汽车 的命名方式,富有独特的意义。其次,ID.4 X有别于传统的“油改电”车型,是真正意义上的100%纯电动 汽车 ,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ID.4 X颠覆传统新能源车型以“里程”为核心的主攻方向,将电池安全摆放在了第一位。得益于上汽大众MEB平台自身优势资源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优势,ID.4 X车型的电池包在设计时,仿若拼凑乐高一样,在底盘中间位置留有一个安放电池包的位置。而周边框架则采用铝合金进行打造,底部则由高强度的铝冲压底部装甲构造,内部使用高压横排连接设计,可谓将电池包进行分割后,再重重包裹在“装甲”内。而在电池包上部,线路版上除了安装有智能操控芯片外,还设有2毫秒级高压切断机关,可在突发状况下,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电池包覆盖的上层盖板,上汽大众使用三重密封壳体包覆,并加以三重防护呼吸阀,保护好座舱内部乘员的安全。对于这样的设计,上汽大众将其称之为360 全方位保护装甲。
电池本身,上汽大众ID.4 X的电池包由宁德时代提供,这是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型的供应商,也是全球顶尖的电池供应商。为了让电池能承受极端情况下的各种环境压力,其本身经过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338 项电池安全测试项目,超过国标 285 项(国标仅 53 项)。 在电池包的封装工艺上,上汽大众还采用铝材MIG焊接、RIVTAC铆接、Micro-Mig焊接等全新工艺加强电池包的强度。
在电池安全技术中,我们常常听说电池中置技术、电池智能冷却系统等等,可真正能保证100%电池安全的技术并没有,只有为了加强安全防护等级而做的多重措施。不过,“起步容易,精品难”,为了提升那一丝安全概率,车企都在细节上下狠功夫,而上汽大众基于MEB平台,从安装位置、封装工艺、电路控制等多方面来进行保障,致力解决新能源车型电池安全矛盾为用户带来的困扰。 这足以看出 上汽大众在打造新能源车型时想要颠覆安全防护的决心。对此,2021安行中国在各大城市宣传安全行驶重要性时,最主要的目地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上汽大众算是以身作则做到了这一点。
其他产品层面,ID.4 X采用全新设计语言,传统燃油车的进气格栅不再占据车头多余的面积,封闭简化后的单横条格栅,将两侧车灯进行相连,既拉宽了整个车头的视觉效果,又不再累赘。而横条与“VW”车标上新增设灯带,随着大灯将会一同开启,视觉效果更加出众。同时下方的格栅变得比以往厚重,主要用于凸显其SUV的身份,增加运动效果。
车身侧面,上汽大众特有的高腰线设计得到保留,但为了增加 时尚 元素,ID.4 X采用上下两侧撞色搭配,车顶又采用黑色,这种多层次颜色的不同叠加,打破以往大众燃油车传统的风格,尤其是尾部贯穿式的尾灯,与车头一样,logo上也设有灯带,用以彰显品牌情调。车身尺寸 方面 ,ID.4 X的长宽高分别为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虽然是紧凑型的车身,可是其轴距却超越以往燃油车,这里面MEB架构特有的空间优化能力功不可没。
车辆内部,ID.4 X将颠覆效果进一步扩大。这种与以往上汽大众截然不同的内饰风格,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车内采用简练的横向线条构造出整个中控造型,悬浮式的中控液晶大屏变得尤其醒目,而一侧的5.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不再镶嵌在中控内部,采用的是与中控屏一样的悬浮式设计,搭配车内心情炫彩氛围灯,以及取消挡把后更简洁的操控台,未来感极为浓厚。按键布局,半触控式按键取代了以往的实体物理按键,弹指间的操作或许就能感受到ID.4 X的 科技 感。另外,车辆还将配备AR-HUD增强抬头显示功能,全面提升车辆的 科技 感。至于车辆的换挡按键到底在哪?ID.4 X选在了仪表盘的右侧,这是基于国人操作习惯进行设计,比较方便。
配置部分,ID.4 X将搭载上汽大众打造的IQ.Drive系统,全新的车载辅助系统、舒适系统、信息 娱乐 系统、控制和显示系统,都在这个系统内都有所继承。与此同时,在主动驾驶安全层面,诸如ACC全速域自适应驾驶、车道偏离预警等达到L2+级别的高阶ADAS驾驶辅助功能都将出现于ID.4 X车内。
然而,上汽大众ID.4 X仅仅是个新能源开始,随后在2021年6月17日,上市推出的ID.6 X智能纯电SUV,将目标放到二胎家庭,7座大空间的布局以及更大里程的续航标定,进一步扩大上汽大众在新能源 汽车 各大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根据大众未来的战略计划,上汽大众还将基于MEB平台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届时ID.家族的阵容会愈发强大。
或许在不少人眼中,上汽大众入局新能源市场较晚,竞争优势并不大,可上汽大众当的并不是“搅局者”,它更像是一个“终结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像是一个“先驱者”。“终结”的是大众以往单一燃油车战略的时代,“先驱”的是品牌新能源未来的发展之路。而且在上汽大众看来,竞争只会徒增市场内耗,在这个能源革新的时代,引领新能源市场共同进步才是关键。
上汽大众一直以来都在讲求如何充分地融入中国本土市场,MEB模块化平台的到来,使得国内多款国产车型有了更好的发展,随着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开疆拓土”,或许在燃油车市场上汽大众“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新能源市场也能重现。
写在最后:
新能源 汽车 将是未来国内 汽车 市场的重要发展领域,也是众多车企看重的核心竞争之地。上汽大众带着MEB模块化平台入局,不以竞争者的身份去抢占市场,相反却想的是如何优化电池安全,带领新能源 汽车 市场向上发展,这是开启市场良性竞争的开端,也是上汽大众作为龙头传统 汽车 企业的责任感。
或许上汽大众入局晚了,可它带来的MEB平台技术以及产品却并不“晚”,ID.4 X出色的品质与安全性能,向众人展示了品牌想要做好车的自信,或许在不久,我们能看到上汽大众在新能源市场厚积薄发,书写企业新篇章的传奇。
⑵ 丰田卡罗拉一家新能源车插电的有个标志bc m代表什么
汽车bcm意思是车身控制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离散的控制功能,对众多用电器进行控制。主要控制汽车车身用电器,如灯具、雨刮、门锁、电动窗、天窗等。
现在普通汽车甚至货车基本都设计有车身控制模块,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车身电器在车上的 应用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了成本增加、故障率上升、布线复杂等问题。于是,需要设计功能强大的控制模块,实现这些离散的控制功能,对众多用电器进行控制,这就是车身控制模块( BCM)。
车身控制模块的功能包括:电动门窗控制、中控门锁控制、遥控防盗、灯光系统控制、电动后视镜加热控制、仪表背光调节、电源分配等。
车身控制模块(BCM)通过信号来协调车内不同功能。它们管理众多车辆功能,包括门锁、报警声控制、内部和外部照明、安全功能、雨刮器、转向指示器和电源管理等。被绑定到车辆电子架构的BCM在减少必需插件连接和电缆线束数量的同时,提供了最大化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⑶ 电动车pcm模块是什么
电动车pcm就是发动机控制模块。
ECU 车身电脑(车载电脑)汽车上所有其他模块都要与ECU进行通讯的 PCM 发动机控制模块。PCM会接受传感器信号,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控制燃油的供应量,空气的配给(电子节气门),喷油及点火的时机,进气压力的调整,还要根据温度、负荷、爆震、燃烧状况等来决定发动机的补偿控制系数。
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AutomobileEngineControlMole)是发动机控制的核心部件,根据各传感器的输入信息,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刻,并为其他输出装置提供最佳的控制指令。
另外,ECM还对自身故障、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串行数据线、故障指示灯(MIL)电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故障时,ECM记忆相应故障码并采取有关措施。发动机控制标定程序存储在电可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中,它是一个焊接在ECM上的一个永久性存储器,不可单独更换。更换ECM时,新的ECM需按所配置车型编程后才可使用。
⑷ 模块化架构为什么会成为汽车制造业的“网红”
模块化架构造车,通俗来讲,就好比乐高玩具。不同的动力模块、电器模块、底盘模块、车身模块等都可以在同一个架构上如乐高积木般随意组合,各模块接口在架构设计之初就实现了标准化和共享化,自由度非常之高。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就将模块化架构形容为“百变的智能造车魔方”。
IMC架构在设计之初就将人机互动和自我进化视为标准架构的主要模块,虽然在某些程度上与传统燃油汽车厂商所使用的生产架构类似,但其在拓展性、智能化方面的领先性、以及人机互动的多样性、车载系统平台的可进化性方面,具备超越同级的领先优势。
⑸ 奇瑞艾瑞泽5e新能源车身控制模块在什么位置
在仪表台左侧下靠近开前引擎盖拉手的地方。一个装饰板拆开,就可以看到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是发动机控制部件的核心,根据各传感器的输入信息,控制发动机燃油喷射和点火时间刻,并为其他输出装置提供最佳的控制指令。
奇瑞瑞虎5保养
日常保养,即例行保养,是指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操作,由驾驶员进行。运营中心的内容是清洁、补货和安全检查,这是维持车辆正常工作状态的常规和必要工作一级维护由专业维护企业进行。除日常维护作业外。
奇瑞瑞虎5七万公里保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机滤,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空调滤清器。奇瑞瑞虎5七万公里保养总费用材料费及工时费合计为7430元目前4S店在实际保养时,采用的保养周期与官方手册上一致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
⑹ 比亚迪e5新能源micU模块在什么位置
仪表盘内。
micU模块是仪表盘配电盒里面内置车身控制模块。
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imited)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创立于1995年2月10日,总部设于广东深圳。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比亚迪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
⑺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有几个功能模块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有3个功能模块。
汽车电控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基本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驱动器和控制程序软件等部分组成,与车上的机械系统配合使用,并利用电缆或无线电波互相传输讯息,进行的“机电整合”。英国的汽车发展历史悠久,汇集了世界领先的企业、大学、赛车产业及自主项目,已经具备实现转型研发的实力。专业知识和前瞻性的思维是英国开发核心汽车技术的独特优势。
英国汽车的制造能力世界排名靠前,从产品的制造范围和所涉及的行业品牌规模便可见一斑。英国汽车的制造范围涵盖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公交车、客车等多领域英国拥有可进行批量生产的7家乘用车制造商、8家商用车制造商、11家公交车客车制造商、逾10家大型高档车兼跑车制造商。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与交易商协会的数据,2013年,英国共生产整车160万辆,相当于每20秒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其中77%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英国的汽车制造水平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顶级制造商。
作为全球汽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的中心,英国的动力总成设计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在发动机设计方面优势显著。2013年,英国总共生产255万台发动机,占整个欧洲发动机生产总量的30%,其中更有62%的发动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
⑻ 电动汽车的bcm如何被唤醒
bcm进入休眠状态前,关闭所有输出信号,可以通过车钥匙唤醒,整车控制接收信号后,各单元同时唤醒。
⑼ 提新车过新年,3款2021年高关注度新能源车值得一看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根据2021年全年的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总量达到了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市场渗透率更是由2020年的5.8%增长到14.8%。这一切都说明了,新能源车正在以越来越高的接受度走进千家万户。
还有几天,农历虎年春节就即将到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欢庆时刻,许多人已经准备提一辆新车,踏上归乡的旅途,为自己动荡不安亦或是收获满满的2021年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今天“汽扯扒谈”就为大家推荐4款在2021年获得了超高关注度的新能源汽车,以供大家参考。
极狐 阿尔法S
NEDC续航:525/603/708km
第一款车型之所以推荐极狐阿尔法S,主要原因就是其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该车在外观、内饰、配置、动力和续航上相比同级车型都有着较强的优势。
动力续航部分,新车拥有单电机(180kW/350N·m)和双电机(360kW/700N·m)可选,续航方面则提供了600km、650km和1008km三个版本。
AION LX Plus为消费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动力、续航选择,甚至是一些消费者在意的智能化配置方面也能够满足需求,可以说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尤其是千里续航版,再也不怕春节回家路上充电桩排队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⑽ 纯电动汽车由哪几个模块组成
您好,纯电动汽车主要包括:电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整车控制器和辅助系统。相对于传动内燃机汽车,由于取消了发动机,所以底盘上的传动机构相应地发生改变,增加了电源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①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机以及辅助动力源等。
动力电池是BEV的动力源,能量存储设备,也是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目标是: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对动力电池的端电压、内阻、温度、电解液浓度、当前电池剩余电量、放电时间、放电电流或者放电深度等状态参数进行监控,同时也兼备各种保护和反馈功能。
车载充电机是把电网电能转换成动力电池能接受的电能,即将电网交流电转换成相应的直流电,并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其充电电流。
辅助动力源一般为12V或者24V的直流电源,主要给动力转向、制动力调节控制、照明、空调、电动窗门等各种辅助用电装置的供电。
②电机驱动系统
包括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
电机控制器是按整车控制器的指令、驱动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反馈信号等,对驱动电机的转速、转矩和旋转方向进行控制。
驱动电机在BEV中具有电动和发电的双功能,在正常行驶时发挥电动功能,在减速和下坡滑行时进行发电,将惯性动能转换为电能。
③整车控制器
整车控制器是根据司机给到的油门和刹车的信号,向电机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对电机进行启动、加减速、制动等控制。在电机进行发电时,整车控制器需配合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发电回馈,使动力电池反向充电,同时对动力电池放电过程进行控制。还要与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进行互动。
④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导航系统、空调、照明以及除霜装置、雨刮和收音机等,借助这些辅助设备来提高汽车的操作性和舒适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