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柔性化生产
❶ ID.4 CROZZ投产,一汽-大众加速电动化攻势
本报记者付鸿烈
继去年年底在德国投产ID.3之后,大众汽车终于也在中国市场开启了MEB平台车型的投放。两周前,大众汽车在深圳发布了ID.纯电动品牌的首款车型ID.4,这款车型的投放延续了大众汽车在华惯用的“双车战略“,以一汽-大众ID.4CROZZ和上汽大众ID.4X两款车型入市销售。
MEB平台技术创新,全新E3电子电气架构都是服务于一汽-大众践行新能源发展战略。事实上,一汽-大众一直坚持绿色发展,致力于“goTOzero”战略目标,通过构建全新NEV生态系统,实现电动产品战略升级。
但在一汽-大众看来,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和能源的变革,更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发展。针对新能源产品,一汽-大众推行新零售模式——代理制。在充电服务上,一汽-大众通过家庭充电、公共充电以及应急充电向用户提供360°全场景充电服务解决用户充电顾虑。
本文图片来自一汽-大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上饶吉利新能源上班辛苦吗
上班都辛苦。
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是我省、市的重点转型项目,2017年,吉利汽车晋中基地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项目已全部投产。
用车项目具备了甲醇、电动、汽油轿车整车柔性化生产能力,达到了月产1万台的量产规模,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全年共计生产整车86168台,实现工业产值82.58亿元,实现税收5.6亿元。同时,吉利集团全新研制的GE12纯电动车已开工建设,配套车间主体基本完工,有望在今年5月投入生产。
❸ 新能源汽车底盘与传统汽车有区别吗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底盘与传统汽车有区别,底盘系统包含了悬架、制动、转向等子系统,在传统意义上它影响着整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与操控性,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它的影响更加深远。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系统需要适应于车载能源的多样性、适用于高度集成的系统模块,同时不限制汽车内部空间与外部造型的设计。
底盘零件新材料、新工艺和稳定性的总体要求轻量化和新材料汽车底盘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便是汽车轻量化,对于轻质合金材料和高强度钢的需求量在未来将会大大增加;底盘上对于铝合金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多;镁合金的需求量也呈增长的态势。但是,也要不断研究一些新型设计来满足汽车零部件重量轻的需求。
稳定性底盘零件的稳定性就是汽车的安全基础,要做到强度、柔韧性、抗疲劳、抗损坏等性能,汽车车架和车桥对于管材液压成形技术的运用也会越来越频繁,压力加工技术向着高效、自动减轻汽车重量、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
铸件底盘铸件正在向高性能、薄壁、轻质、精(确)尺寸、优良切削性能方向发展;铸造生产过程向清洁、废物再生、高效、节能、节材、环保的绿色铸造方向发展。
机械加工底盘零部件的机械切削加工技术已经抛弃了传统模式,而发展为柔性技术为特点的生产线生产的生存模式。高效、精密、柔性化、自动化是切削加工技术变化的主要趋势。高速加工技术、敏捷制造技术、智能化加工技术、绿色加工技术等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表面处理汽车零件的防护性电镀由原来单一的镀锌钝化工艺,向耐蚀性能更好且具有耐热、低氢脆性、良好加工性能及环保性能的锌合金镀层及无铬达克罗工艺发展。在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获得很大提高的同时,正向镀层耐热性能好、低摩擦系数方向发展。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❹ 国产新能源汽车爆款频出,这两台SUV的较量最值得期待
备受瞩目的2020年广州国际车展已经于11月20日正式开幕,本次车展是本年度汽车行业最后一次汽车展会,因此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重磅车型,出场的车型达到100多款,其中新能源车占了很大比例。无论是比亚迪这个公认的自主品牌领先者,还是上汽大通MAXUS这样新生的重量级玩家,都得到了消费者的持续关注。
EUNIQ6PLUGIN诞生于上汽大通MAXUS位于南京的“灯塔工厂”,该工厂能够满足用户的精细化定制需求,生产出极致个性化的汽车产品。基于该工厂强大的柔性化生产能力,上汽大通MAXUS为用户提供了“蜘蛛智选”功能。EUNIQ6PLUGIN的客户可以通过蜘蛛智选平台,自由定制外观、内饰以及各种功能配置,并且可以在网页上直观地看到亲手定制后车辆的三维模型和内饰全景图。百种配置,自由选择,这种独特的由消费者直接参与设计的C2B模式,代表着工业4.0时代最新的设计理念,显然不是比亚迪宋ProDM等采取传统生产模式的车型所能比拟的。
小结:比亚迪宋ProDM和上汽大通MAXUSEUNIQ6PLUGIN都有着强大的产品力,又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同为新能源SUV,EUNIQ6PLUGIN有着一定的后发优势,不仅空间更大,续航里程更强,还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智能定制等最新潮的服务模式。这两款车如何挑选,就要看大家更重视用车体验的哪一方面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iX3首发之后,宝马亮了亮新能源家底
[汽车之家行业]?在华晨宝马的大本营沈阳,初秋的桃仙机场已经挂起了iX3巨幅海报:“天生电动”标语自i3、i8之后,复刻到了宝马这款全新的电气化车型上。9月13日,宝马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X3在沈阳工厂首发,并公布预售价47-51万元。翌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也正式建成投产,成为宝马集团全球首个生产第五代动力电池的生产基地。
为期两天的发布会中,华晨宝马密集地介绍了新产品技术特点、研发中心、动力电池工厂、充电、销售服务网络等相关布局,展现完整的电动化体系。这意味着,新能源行业竞赛的难度进一步升级,不只看产品的表现,更关键的是考验企业体系作战能力。
据官方介绍,华晨宝马电池系统的生产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是标准化模块确保了生产中统一的质量标准,并为广泛适应宝马新能源车型打下基础,模块化概念也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二是铝制外壳的尺寸、形状及所用的模组数量可以按需适配于各款宝马车型。
除了产品方面加强攻势,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华晨宝马也在将此前的自建充电桩战略加速转向与充电桩巨头联合。今年6月,华晨宝马宣布与国网签署合作协议,到2020年底将在全国范围为车主提供27万个充电桩,其中将包括8万个快充直流充电桩,即届时80%国家电网充电桩可供车主使用。
2020年1-7月,宝马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销量位居第四名。在中国市场,宝马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7.5万辆,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增长49%,其中5系PHEV车型交付了10650辆。宝马的目标是2021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百万辆,2023年全球提供25款新能源车型。
在新能源拓荒时代,i系列为宝马验证了技术。进入到接下来的全面电动化战略,宝马作为老牌汽车厂商仍是非常谨慎并经过反复验证。从iX3开始,宝马再次给旗下新能源车型冠以“i”的前缀,意义深远。正如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所说,“它展示了我们从设计、生产到整个价值链的电动化进程、以客户为中心所构建的完整新能源生态系统。”(文/汽车之家杜俊仪)
❻ 宝马推“纯电版X3” 专属电动架构仍未明确
iX3问世,延续了宝马保守的“油改电”电气化战略。
9月13日,宝马在中国发布全新纯电SUV宝马iX3。根据宝马官方介绍,iX3是首款搭载最新第五代BMW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的车型,今年下半年将在中国率先上市,并以沈阳为唯一生产基地出口海外。
这是自i3传出不会有下一代车型,以及i8停产导致i品牌沉寂许久以来,宝马在i品牌之外,首次发布电气化领域的战略车型。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以49.7万辆销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同年,宝马汽车在华销量为46.3万辆,时任宝马集团高级副总裁的齐普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在最大单一市场生产和出口新一代iX3,一方面是因为华晨宝马成立以来,宝马与华晨在辽宁先后成立两个整车生产工厂和一个发动机工厂,大幅提升了国产车型的产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也逐渐趋于成熟,以动力电池为例,供应链本土化能获得价格优势,也为整车生产提供了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iX3并非来自于i3和i8的纯电平台,更像是“油改电”的延续。根据宝马的说法,iX3在X3汽油、柴油、插电混动同平台的基础上,采取“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技术,该项技术也同样面向燃油、插混和纯电等车型。
今年2月,宝马重申立场,表示将延续原先的电动化布局,不会效仿奔驰和奥迪采取的策略(指研发纯电汽车专用电子架构)来和特斯拉竞争。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OliverZipse)称,因集成平台可兼容电动车型和内燃机车型,宝马将坚持在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上使用制造商的集成电子系统,并且这可能是宝马的独特卖点之一。
但在宝马内部,该技术路线一度备受质疑。今年6月底,宝马集团工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如果宝马想要和诸如特斯拉的电动车企后起之秀抗衡,就必须自己专门打造一个电气化平台,而不是使用“油改电”的传统集成架构。对此,宝马发言人回应路透社称,公司目前处于战略“最佳位置”,并拒绝就此事引发的猜测进行评论。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大众、奔驰等为了维持自身优势,纷纷打造专属的电气化平台。2018年,大众推出支持柔性化生产的MEB电动平台,主要供大众/斯柯达/西雅特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使用;2020年3月,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和奥迪宣布将共同开发全新的PPE平台,供大众集团旗下豪华车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使用。2020年2月,梅赛德斯-奔驰也宣布,将最新一代的模块化电子架构EVAII平台用于支持今年即将上市的EQS车型。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节约研发成本是宝马走油改电路线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成本角度出发,“油改电”更符合汽车电动化初期的市场特征。宝马认为,电动汽车上市的初期,消费者对内燃机驱动和电池驱动的偏好容易起伏,新技术、新工厂的巨额投资将具备极大风险。“建立新工厂将耗资约10亿欧元,而增加现有设施生产纯电汽车的投资将达上千万欧元——主要用于车身和组装。”一位生产部门工程师对外透露。
财报也显示,宝马近年在全球市场销量虽一路走高,但净利润大幅下滑。今年3月19日,宝马集团发布2019年财报,包括宝马汽车、摩托车、Mini以及劳斯莱斯在内的营收达到了创历史新高的1042亿欧元,同比增长7.6%。但在营收破千亿欧元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28.9%的下滑,跌至50.22亿欧元。
巧合的是,高管风格或许也在其中发挥作用。过去十几年来,宝马的CEO们,从雷瑟夫到科鲁格,再到现任的齐普斯,都是从生产部门负责人晋升而来,对成本的控制、采购和供应链更加敏感。
分析师张翔认为,开发全新的电气化专属平台,不仅意味着大笔投资、长周期的开发,还意味着高风险。从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在现有燃油车平台上改装,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相比之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及时推出纯电车型,继续投身纯电赛道,对于宝马而言迫在眉睫。
有业内人士认为,宝马目前采用兼顾燃油和插混同平台的所谓“柔性生产”路线,实际上是一种妥协,短期内可以降低成本、迎合资本市场追求盈利的诉求,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有可能损害竞争力,并最终影响电气化转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合资新模式:越开放,越融合
文|阑珊
2020年的开年有点难。
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让全球汽车工业先后陷入了停摆,截至3月20日,海外车企关停或计划关停的工厂已经超过了100家,经销商也纷纷闭店谢客。
只有较早受到疫情影响的中国汽车,产业已在逐渐恢复当中。
上个月,据工信部统计,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超过80%。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全国经销商综合复工效率达到了60.79%。
各家车企已经开始通过一系列举措,重振2020年的车市信心。
比亚迪试图开发新的销售渠道,他们加大了线上服务的力度,在自建电商、入驻电商、与商家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同步开启了线上营销、上门试驾与新零售业务。
上汽通用五菱开始拓展新的海外市场,临危应变优先启动了海外车型的生产,1000多辆宝骏530已经从柳州启程,发往中东。
而北汽新能源,则在分品牌运营战略的基础上,启动了事业部制改革。3月12日,北汽新能源成立了ARCFOX事业部。这就意味着ARCFOX品牌作为北汽新能源向高端进军的重要战略布局,将从现在开始,独立发展,走中国自己的高端纯电动汽车进化路。同时,ARCFOX将在今年推出首款产品。
这其实非常符合ARCFOX的品牌定位。
此前,ARCFOX可以说一直是北汽新能源旗下最具创新精神的品牌,其“无边界”的家族化设计理念、对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的创新性应用,都在业内开了先河,还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明明是个中国品牌,车却生产自国际化的合资工厂。
过去,我们的合资工厂都是生产国外品牌汽车,这是唯一一个生产中国品牌汽车的合资工厂。而且ARCFOX的合资对象不是整车厂,是全球第三大零部件供应商的制造大将——麦格纳。
如果你对汽车行业足够了解,一定知道麦格纳何许人也。
百年欧洲造车经验
为麦格纳带来了什么?
下面这些车型里,我猜或许有你的梦想车型:
奔驰大G、MINICOUNTRYMAN、宝马5系、宝马X3、宝马Z4/丰田Supra、捷豹E-PACE、吉普大切诺基、克莱斯勒300C……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些车型其实全部出自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斯太尔工厂,是各大品牌委托麦格纳代工生产的。其中的宝马X3,早期甚至是由麦格纳和宝马联合研发设计。
没错,麦格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没有自己品牌的汽车生产商。
2020年的车市前景并不算光明。
因为疫情关系,市场数据分析机构LMCAutomotive已经将今年的全球汽车销量预期下调了35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的预计降幅占一半以上,而且,“不排除情况会随疫情变得更糟”。
但显然,ARCFOX作为新品牌中的一员,仍在努力创造新的可能。其在生产方式与产品性能上的种种创新,让我们看到了汽车市场新的希望。
或许ARCFOX的品牌发展模式,也诠释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越开放、越融合,才能越成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
作者吴庆国?版权归电动新视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录
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二、纯电动商用车电机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新能源商用车电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现状
五、总结与建议
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2020年8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企业加快实现复工复产复市,稳岗就业扎实推进,同时伴随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消费信心得到提升,部分消费者被抑制的需求也加快释放,汽车市场逐步恢复。
1.1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2020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累计分别增长15.6%和19.3%。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6万辆和48.6万辆,同比累计分别下降31.7%和32.8%。
1-7月,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完成5万,同比累计分别下降24.5%和26.6%。
5.2行业现状及应对建议
行业洗牌加剧,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做好客户背景调研,选择优质可持续发展客户。
新能源车企众多且技术布局各异,但市场小无法规模化降本。“?”柔性化生产来应对小批量多样化。
零部件行业提前进入价格战,产业链降本压力白热化。“?”精益化生产,降本增效。
整车厂自建供应链导致市场机会被压缩。“?”发掘市场需求空白点或者向整车厂出让部分股权,成为整车厂供应链的一员;入不了整车厂法眼的中小企业加强深度合作或建立产业联盟。
市场换挡&结构升级&多技术路径探索使企业不堪重负。“?”简化审批流程,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新能源技术路线的不确定,尤其是集成化路线。“?”零部件企业应及时跟踪技术动态,防止提前过多投入或投入滞后。不可完全抄袭,一定要有所优化升级甚至是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
行业变现能力差,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商用车不买账。“?”供应链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运营公司,减少客户用车顾虑,增加整车厂销量,盘活供应链产业资本。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平台删除或者商讨版权授权事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合创Z03在广乘杭州公司下线 实现与燃油车柔性共线生产
易车讯 6月6日,合创Z03在广乘杭州公司正式下线。广乘杭州公司是以广汽生产方式体系构建的世界级智慧工厂,经过广汽乘用车、广乘杭州公司及合创汽车的共同努力,仅用时1个月就完成现有生产线升级改造,实现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柔性共线生产。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合创Z03车型的热度在同级别竞品中排名第35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