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电动汽车未来2年

电动汽车未来2年

发布时间: 2022-11-25 00:39:18

『壹』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家庭以便携出行、自驾旅游为目的的购车,都会带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用车成本,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都在争先恐后的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产能如何呢?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让新能源在汽车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呢?
第一,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非常可观,新能源汽车也的确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些消费行为都促使了车企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现退坡现象,很多消费者享受不到优惠,购车成本也就明显增加,购买能力相应的也减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也就没前几年那么可观,工厂自然也会出现了很多的库存。
第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存在很多限制,毕竟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充电桩等设备都建设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后服务都跟不上,所以导致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能力不足。很多车企为了打开这些区域的市场,做了很多努力,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会导致产能过剩。
第三,虽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因为一些政策的变动,甚至是一些硬件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跟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仅仅面向国内销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时还有共享汽车、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等项目的带动,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会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和前景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优胜略汰,对于一些自身条件过硬、实力较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它们的未来依旧是具有优势的。

『贰』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车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汽车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汽车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汽车的前景光明。

虽然说纯电汽车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

『叁』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具体是怎样的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会大步前进,有望取代燃油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1、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有更高期待。这也倒逼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变革,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协同创新,让中国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2、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瞄准技术制高点,企业要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下功夫,推动品牌建设,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能源车

『肆』 你觉得现在的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吗

一定不是,将来应该会重点发展氢能源

电动 汽车 补贴新政策是什么
按照相关规划,2020年之后电动 汽车 将不再享有补贴政策。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由大于等于80km提升至100km,同时在行驶速度方面,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应不低于100km/h。

以2019年的补贴政策来看,只有续航在25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才能获得补贴。另外,补贴也分档位,续航250-400公里补贴1.8万元,400公里以上补贴由此前的5万降至2.5万,取消地补。补贴在慢慢缩减,而到2020年年底,电动车补贴政策或将取消,2021年将完全取消电动车补贴。补贴退出是必然趋势,补贴的初衷就是为了刺激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化与普及化,起到扶持作用,而现在新能源 汽车 制造与消费的进展程度,已经走入正轨。

目前国内新能源 汽车 比例已经占据到全球的50%,说明补贴已见成效。丰厚的补贴款额,导致部分企业贪图利益,存在一些企业骗补、消费环境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困境,有必要进行整治。如今补贴缩减,意图就是倒逼企业自身造血,让有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更有助于新能源的发展。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观点,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电动 汽车 仍然存在充电不便、里程焦虑、购车成本高等问题,这一切都看似不太乐观,为什么还说电动 汽车 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

一、电动 汽车 电辆效率高

EV、 FCV的车辆效率远高于燃油 汽车 。普通燃油 汽车 (TanktoWheel)的实际效率仅为16%,采用混合动力后车辆效率达到30%。EV的车辆效率及 FCV(燃料电池 汽车 )分别为81%、50%。EV、FCV以“化学能—电能—机械能”代替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方式,以“电能”为媒介的转化效率会高达90%,而“热能”为媒介的转化方式最高也就是40%。

电动 汽车 的综合效率同样高于普通燃油车,燃料制备效率提升将进一步拉大与燃油车差距。综合效率,EV、FCV比普通燃油 汽车 分别高出15%、14%。目前以化石燃料燃烧制电以及制氢的效率虽然低,但是,核电、绿色能源的应用效率、氢气制备技术进一步提高, 汽车 电动化的综合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汽车 的电动化实现车辆高效,带来能量的高利用率,减轻平民大众“钱袋子”。至于大气污染、能源危机、二氧化碳排放等等高大上的论调,也无非是能量综合利用率的问题。

二、电动 汽车 构造简单

汽车 电动化将使零部件减少1/3。普通燃油车的零部件数量一般认为是30000个,其中发动机类占比约22%、驱动操控类占比19%、车身占比15%、悬架制动占比15%、照明及线束占比12%、其它电子装备占比10%。对于EV,发动机的22%、电子产品的7%、驱动传动系统的7%等被去除。而电池、电机、DC/DC转换器、电动刹车等至多增加100-200个零部件。综合来看, 汽车 电动化将减少11000个零部件。

构造简化将带来成本降低、操作方便及更大的内外观美化空间。 汽车 电动化使零部件大幅减少,对企业意味用更少的人力、场地、设备、管理,更快、更高效的进行量产,节约成本。对消费者,意味更廉价的 汽车 。而且,电动模式带来更加简单、响应速度更快的操控。轮毂/轮边电机、电池高能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给车辆设计提供更多的改良空间,可能提升车身美感及舒适性。

三、电子化、智能网联发展的要求

对车辆性能的要求,使整车的电子信息设备配置率大幅提高。电子设备的增加,能提升车辆效率,加强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据估算,1980年, 汽车 电子设备的费用占比约为3%;2000年,电子设备的占比达到20%;2015年,车辆电子设备费用占比上升至30%。相 汽车 电动化将新增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费用占比将超过65%。

车辆的智能网联化进一步加大信息处理量。整车电子系统已经延伸至“人—车—环境”的立体式信息处理,对道路路况、周围行人与车辆的信息处理提高驾驶安全性,对周边充电桩、停车场、商铺、电影院的信息处理,提高使用便捷性。这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传感器、控制器、芯片等,同时需要不停的完成信息处理及计算。

庞大的车辆信息处理需要足量的电能支撑。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我们处理逸散的信息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将越多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化成越有规律的可用性信息,耗能就越大。电子产品配置增多,智能网联化的客观要求,迫使未来的 汽车 需要配备容量足够的的储能电池。

四、能源结构调整

以 “电”为媒介的 汽车 电动化实现能量的无固定区域及形式的输出及输入。 汽车 电动化的本质是利用电能来进行机械驱动。当储能系统把化学能直接通过电流与外部直接互通时,我们的能源选择就不仅仅限于像汽油这样的某种物质,即产电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途径,而电的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取。这意味着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调控和选择能源方式,最终优化能源结构。例如,家里的储存的太阳能可以去充电 汽车 或是卖给电力公司,地沟油可以燃烧变成电再驱动 汽车 等等。

所以说发展电动力 汽车 是推动时代车轮向前的必然趋势,因为国内有些很多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像BYD,小鹏,吉利等,对于目前存在的里程焦虑等问题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完美的解决。

首先,新能源是国家大力推荐的发展行业,当然,主机厂也会抓住这个风口,毕竟对于企业来说,国家补助的钱比卖车挣的钱容易多啦。

第二,主机厂并没有把主力研发团队放在新能源研究上。更多是采购去开拓更多的系统集成商来给我们做配套服务,这样时间更短,新车型推出的时间越短。

第三,其实一直在大力发展氢能源。包括我们已经研究很久了,很多工程车已经路测,但是一直不对外公布,原因大家都懂。

政策导向和自然发展趋势是两回事,充电的问题和电池衰减更换成本解决不了,一窝蜂扎进去就是死,老百姓真的很不容易,还做不到六年换半台车,怎么趋势,年年补贴还是免费换电池还是充电设施全面建设,路要一步一步走,只能说新能源是趋势,但电就不一定了,毕竟中国的电也很紧张,电动普及,电从哪里来,烧煤水电不破坏环境吗

电动 汽车 一定会是未来的趋势,不能说未来的新能源车全部都是电动车,但其肯定是会占很大比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吧!

1,因为环保需求,中国政府(国内也需要弯道超车,毕竟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差的太远)和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决定了电动车会在未来10年内大规模发展,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禁止燃油车销售的时间表,从目前来看,只有电动车是最成熟的新能源车,尽管他还有一系列缺点。

2,无人驾驶,车联网,共享 汽车 一定会在10年内某一天实现,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需要出行时,你拿出手机,输入位置和目的地,一架无人驾驶 汽车 就开到你面前,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而电动车的优势在于,自动到充电桩无线充电,电机智能化控制比汽油机更灵敏,行车更安全,如此,人们的出行成本会非常低,公共交通也变得更加便利、高效、环保。

3,核聚变技术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这将是革命性的新能源,到时候电能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新能源。

4,电池技术也必将有所突破,从而把目前的短板补齐。

以上来看,不管是未来10年,还是更远的未来,电动车必将是大势所趋。

楼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楼主,电动车是趋势这是一定的,最起码在我国是趋势,如果这些里面纯电的优惠最高,价格最实惠,并且只有纯电的车享受国家能源补贴和各地方政府的特殊补贴,你说你会选择纯电吗?

可能你会有疑问,为啥会这样说。

大背景,国际上好多国家都已经制订了退出燃油车制造的时间,其中就包括德国,当然你会说以上的几种车都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燃油车呀,都符合他们的初衷,当然你这样说也对。听我接着讲

为什么美国没有制定计划表?另外为什么中美的摩擦这么严重?其实可以当成一个事情来看,那就是美国要保证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这样才能保证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而中国的日渐强大,会逐步的削弱他的话语权,所以他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压制中国,包括制裁华为,制裁高精尖的科研院校等。扯远了,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发战争财,一下子陡然而富,这个时候他看到了石油是全世界发展的命脉,所以他和那些中东石油出口大国有协议,就是你不用发展军事,我保护你,就一个条件,那就是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你要是打破这个协议,我不光不会保护你,可能还要打你,和打伊拉克,伊朗一类的行为一样,就是保护自己在世界上的话语权,OK,话说回来,你知道中国一年进口石油多少吗?



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13.6%至3.81亿吨 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了5.06亿吨,进口额达到了 1.66万亿元,占2019年我国商品进口总额的11.6%

据美国能源基金会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机动车目前已消耗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5%。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其中汽油占26%,中等提炼油(包括柴油,喷气机燃料和煤油)占33%,燃料石油占12%。

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6亿吨,其中一半是我们 汽车 用的汽柴油消费。2017年我们有多少车呢?两亿一千五百万辆车。2019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到两亿五千万辆车,估计今年年底我们一定会超过美国的两亿六千万辆车。车越来越多,油耗也越来越大,可这些油从哪里来的呢?这其中70%都是进口的,这就是我们的能源安全问题。

上面的数据说明什么呢? 汽车 的燃油消耗量远远的超乎你的想象,那么中国就不得不像中东国家进口石油,也就摆脱不了美元的控制。



那么之前没有办法,现在有办法了,我们要抓住机会,全面转换新能源纯电 汽车 目前来看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这个不解释啦,疫情期间你的家乡是不是又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第二,帮助摆脱美元控制

上面分析完了

第三,实现 汽车 制造业的弯道超车

燃油 汽车 别人多少年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10年内是不可能赶超合资车的。现在机会来了,抓住机会,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那么咱们做了那些政策呢?

第一,能源车有补贴

第二,新能源车免除购置税

第三,对 汽车 制造厂补贴

第四,各个一线城市,主动抛出各种政策,上海10万车牌的地方,新能源车可以直接上牌,北京不限单双号,广东深圳对新能源车有特殊补贴等。

为什么要引进特斯拉

因为前几年国家烧钱,但是有些企业就是在拿补贴,磨洋工,来了特斯拉这条鲶鱼,一定会冲击传统燃油车市场,给那些车厂就两条路,要不就跟上,要不就几年后再见。这可以大大推进国产新能源 汽车 的脚步。



能源车的弊端

新能源车说的再多,什么充电桩少,什么续航少,其实总结下来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好了,那就是电池

两个方面,三个方向

不换电池组

第一,超级充电模式,特斯拉在做

第二,增加电池容量,特斯拉在做

换电池组

蔚蓝在做



所以在等技术突破,如果有一天你充电5分钟,可以续航200公里,你不觉得香吗?如果你换个电池组就三千二千,你还觉得后期维护费用贵吗?

污染问题

这个暂时没好的办法解决,后期电池处理是个问题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帮到您

电动 汽车 有很多优点,环保静音,起步速度快,平稳,越来越多车主选择了电动 汽车 ,国家也大力扶持电动 汽车 ,免购置税和上牌政策,现在人们最多的顾虑是续航问题和充电是否方便,还有电池的安全稳定性,但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顾虑将不再困扰我们,大家应该多一些期待与支持。

解决不了电池的技术难关新能源就是个笑话

666

『伍』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发动机的气缸数,排量,很多时候比男人的肾还重要。因为这些参数决定了你的气场,层次跟尊严。但几天前的一场会议,法国,德国等都拟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判了燃油车的死期。甚至连摩托车都还没整明白的印度,都决定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高转的尖叫,炸街的排气,都会慢慢离我们而去,不过,也许未来更有趣呢?

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这对于一直苦苦追赶合资车的自主品牌来说也是一个天赐良机。因为燃油车是高等数学,我们却只有中学水平,最起码连一个优良的AT变速箱都无法搞定。但纯电动 汽车 省掉了三大件中的两大件,什么阿特金森循环,涡轮增压,什么AT,CVT,DSG统统滚蛋了,这意味着巨大的变革,也意味着反超的希望。

硬性指标国内外相差不大

纯电动 汽车 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为了增加续航而努力。不过受限于当前电池技术的瓶颈,不管是售价几十万的特斯拉,还是只卖几万的小知豆,大家的续航里程跟充电效率并不如价格的差距那么巨大。

定位高端的特斯拉理论续航超过了400KM,国内的比亚迪,荣威的纯电动车也能达到300KM以上的续航。国外销量最好的日产聆风续航为250KM,国内的北汽,吉利等主流厂家也能达到。二三线的众泰,江淮,也有150KM以上的续航,宝马i3甚至赶不上很多国产车。综合不同驾驶习惯造成的衰减,我们并不落后。

慢充充满电的时间,除了腾势在5小时左右,其他都是在6小时以上。甚至有十多个小时的,很参差不齐。从这些非常粗浅的数据中其实看不出哪一家有特别的优势。没有了V12的高贵,没有了V8的残暴,电动车的世界里,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核心技术供应商的强势崛起

懂一点 汽车 行业的都知道,牛逼的燃油车零配件企业甚至比主机厂还要霸道。小到开关灯泡,大到发动机变速箱,配件商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程度都是顶尖的。大众宝马背后站着ZF跟博世,丰田背后站着爱信跟电装。我们什么也没有,甚至还要靠外资的大品牌供应商作卖点。

但纯电动 汽车 最关键的大件变成了动力电池,这个领域我们不仅不落后,居然还有两把刷子。比如比亚迪,大家对它的熟悉已经超过自己的身体。还有一家不熟悉但更具实力的宁德时代,这个公司一战成名是因为它是宝马新能源车在国内的独家供应商。目前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向外国车企提供电池系统的企业,大众,标致都在跟宁德时代谈合作。

2017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货量达328245kWh,市场份额占比达26%,超越比亚迪成为第一,合作伙伴包括了绝大多数的自主品牌。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来说,宁德时代的地位堪称日本电装,德国博世。

国家层面积极扶持

任何时候国家的政策都没毛病,一直在扶持自主品牌,毕竟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聪明漂亮呢?但燃油车是在国外高度进化超过一百年的产物,哪怕每年国家给一汽这么多资金,请外国设计师,砸钱搞V12发动机,却始终收效甚微。但党的智慧是无穷的,补贴就是一招妙棋。

不限牌,不摇号,还有补贴,大大提高了大家的购买热情。最重要的是补贴仅限于纯电动跟插电式混合车型,于是将九成九以上的合资车拦在了门外。大家可以参一下2017年第一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公布,纯电动乘用车几乎全是自主品牌。插电式混合也仅仅只有宝马一家合资厂入选,实际意义为0。大规模进入中国的丰田混动,一毛钱都得不到。

更狠的是,2016年国家设立了电池企业准入目录,采用目录以外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无法获得补贴。二师兄根本记不住这么多家公司的名称,只知道目录上没有一家国外公司,这么明显的护犊子,国家真是操碎了心。

未来到底属于纯电动还是氢燃料电池,还没有个定论。但是在以通勤为主的城市中,纯电动 汽车 肯定会占据不小的份额。对了,德国纽博格林赛道最快电动 汽车 圈速创造者不是特斯拉,而是中国蔚来的EP9。

二师兄总结: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现在到了最好的时刻。一方面我们对于传统燃油车有了相当的积累,除了动力总成以外的很多方面甚至已经不逊色于合资车。另一方面我们有较为成熟跟先进的供应商,造一台高品质的电动车已经不是问题。加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自主品牌在普通民用电动车上定能打一个翻身仗。

传统能源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国家的石油储备也受制于国际形势,所以新能源的普及和使用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走向。

后续待光伏能源的技术和成本上有更大发展和突破之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就会替代传统能源,随之而来的也自然是电力 汽车 的全覆盖。

所以,新能源电动 汽车 的到来,不是噱头,是必然。在传统燃油车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时候,电动车的市场反而无限大,这也会成为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就像哪家企业能作为先行者了。目前看好比亚迪,如比亚迪秦、唐、宋之类新能源 汽车 已经在新能源市场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先上结论:中国的电动 汽车 市场很有前景。

理由有以下几条: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蓄电池的成本将会出现显著下降,降低电动车的价格,增加电动车的性价比,从而增加民众购买积极性。

2、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给电动车充电也将不再成为难题,进一步增加了电动车的实用性。

3、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 汽车 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这也将会是电动 汽车 的一个主要爆点。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 汽车 销量将增长至3360万辆,占 汽车 总销量的比重约为30%。而中国电动 汽车 销量也将逐步上升,并占据全球市场销售份额的大部分。而且,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将增长至460万辆,占据中国 汽车 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电动 汽车 有前景!目前欧盟已经确定在2020年全部停产停售柴油汽油车!

中国也会跟进,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价格推广问题,目前高档的纯电动 汽车 如特斯拉,都得80多万以上,

别的品牌的也得20多万以上

同等档次的纯电动车要比传统燃油车贵了不只一倍,

尽量三年还算有所降低,但是还是价格偏高

第二,技术还是不成熟,尤其核心的电池技术,续航里程是硬伤,充满电200公里左右就不错了,只是理论数据,时间情况可能更低,

另外还受温度的限制,温度低的北方冬天续航里程伤不起

三,配套充电桩非常少

四,维修售后

等等好多因素限制,希望纯电动车越来越好

毫无疑问,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 汽车 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 汽车 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 汽车 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 汽车 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 汽车 的前景光明。

但是目前电动 汽车 想要全面推广开来,还是存在着层层困难的。

首先就是价格上,高档一点的车型,像特斯拉这类纯进口品牌,动辄万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而国产车型的纯电动车,就算有政府补贴,终端售价仍然要达到二三十万,而看看相同车型的燃油车却只有十来万甚至几万块钱,消费者心里不平衡肯定就不会想买。而低端的电动车售价低廉,只需要几万块,由于品牌混杂和做工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又不能接受,只能活跃在广大偏远农村乡镇地区,使用者大都都是上年纪的老年人,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老年代步车。

由于目前中国的 汽车 厂商在蓄电池的开发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导致实际续航能力非常差,蓄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流失电量,进一步降低续航能力。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太长太久,并且电池在达到使用寿命以后,需要二次更换电池,这也必然需要一大笔费用。诚然,随着 科技 的进步,这些技术短板相信也能慢慢被克服。

虽然说纯电 汽车 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

电动 汽车 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并没有到大力推广的时间。另外充电桩的不足,会造成续航能力的不足,只能做小范围的代步之用。后期维护费用太高,电池老化速度快,几年就需要更换,更换又要几万块。

看看我们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如何?国家是支持并且有强烈的意愿往电动 汽车 发展的,这对于电动 汽车 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推动,再者目前新能源 汽车 也越来越多,对新能源 汽车 的配置上也要求慢慢提高,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2020年在电池储蓄和充电设备上会很大的提高,至少在使用上是更方便,不担心电源问题!

以我个人的观点,电动 汽车 以后肯定是有前景的,但是在当前这个以传统能源,石油,煤炭火力发电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我们都知道电动 汽车 是需要充电才能行驶的,但是电又是需要燃烧煤,石油来提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池使用寿命问题,这些都是待解决的。不过目前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以后有一天彻底取缔了以传统能源发电,而且电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传统烧油 汽车 很快被淘汰,电动 汽车 必是主流。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电动车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向好的。目前汽油车整体销量下降,市场不被看好,而新能源的销售市场一直在保持高增长。随着国家针对于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续航标准再次提高,新能源 汽车 只要在续航,电池电芯密度方面,以及充电桩的这些安装方便性的短板。或者通俗一点的来说就是,新能源 汽车 目前比较明显的几个短板就是续航问题,还有就是充电桩安装问题,以及充电花费的时间多的问题(汽油车加完油几分钟就够了)。这几大问题,随着 科技 的发展,这些难点不断的被解决掉的时候。正常汽油车相对于新能源车就没有太多优势。在目前发展的这个阶段来看,新能源相对来说还有些消费者暂时不能接受。但不代表它就不是发展的趋势,就跟当时电动自行车淘汰两轮摩托车和助力车那种趋势是一样的,一开始也是担心续航充电的问题。但最终问题只有一个,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

有!这个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因为我在 汽车 电池行业实习了已经7个月了,也接触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另外,我弟弟也在一家国营的电动车公司上班,下面我具体来讲讲吧!

先说说我这个电池行业,目前电池行业已经开始加大质量的提升,不再是仅仅打价格战,各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工具比如六西格玛、精益等都被运用。电池质量提高了,电动 汽车 能开的远、用的长并且马力也够!电池行业属于电动 汽车 支持行业,发展了电动 汽车 也会得益!

再说说我弟弟那个行业,他是去年加入的公司,那个公司刚成立,是公家出钱办的,工资也不低。据我弟弟说,目前主要是租赁,而且租的人也不少。政府也在投资,说明未来这一块很有可能会大力发展。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依据,所以电动 汽车 必然会火!

『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和前景

能联网的未来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的高度,纷纷布置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接智能化网络技术成熟、嵌入式传感器、雷达等新部件,更致力于为产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生产方面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柒』 新能源电动汽车未来的出路在哪!

其实第一辆电动车是由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间发明的,比内燃机汽车早了半个多世纪,内燃机汽车后来者居上的。

由1799年伏特利用金属和盐制造出电池,1821法拉第制出电动机模型后不久,1834年安德森制作出第一台三轮电动车。

1842年达文波特和戴维森一起制造出第一辆有真正意义的电动车,他们首次使用了不可充电电池。1847年,法莫制造了第一辆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可携带两人的无导轨电动车。他把电动机装在一个轮车上,由48节格鲁夫电池供电。这是美国第一辆为世人所知的电动车。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比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其后,从1880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从一次电子表池发展到二次电池,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

         1888年,华德电气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时速可达11公里的电动公共汽车,用于伦敦的公共交通。

         1893年莫里斯&萨罗姆电动客车与货车公司开始推动电动运输车。

         1896年莫里斯&萨罗姆在纽约创建了第一支电动车出租车队。

         1897年伦敦也出现了消防车队。

         1897年电动消防车在德国纽伦堡服役。

     由于世界油田发现提炼技术的发展使汽油越来越便宜;另外电动机带动内燃机的发展,使其生产加快,成本下降;在20世纪30年代,电动汽车基本绝迹。

          第一次  发生在一百余年前,由于当时电池和电动机比内燃机发展更为成熟,且石油的运用还不普及,使得当时电动车在早期汽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第二次   机遇是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开始考虑用其他能源代替石油,包括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再生能源。

           第三次  机遇是在环境污染被日益关注的今天,各国开始以开发生产零污染的代步工具成为追逐的目标。

电动车和内燃机汽车的历史可以说在历史各有胜负,然而到今天,汽车仍然占据着主要交通工具的位置其实很大原因在于电动车的不可持续使用,和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其实单单电动汽车的使用优点其实还是很多的:

      1、 车身: 电动车车身轻盈而且震动小; 而汽车的车身笨重,易损坏路面。

       2、 动力机: 电机的噪声小,动力足,操作方便,且没震动; 而内燃机的噪声大,易发热,动力差,震动大,预热时间长,操作性能差,等问题。

       3、 清洁: 电机只需在电机注入油膏,运转时不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最多油膏溢出造成,造成电机头尾脏; 内燃不仅需要油膏,机油,冷却液,还需要汽油,运转时燃烧汽油产生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并芘及固体颗粒物等,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等。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另为内燃机的多种油质容易造成车身脏,而且不易清洗。

       4、 维修: 电机结构简单,易拆卸,并且零件少; 内燃机,结构复杂,不易拆卸,零件且复杂,并对钢铁部件要求极为苛刻。

电动车有那么多有优点为何还是不背市场接受,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 续航能力差,充电时间长。

由于全球工业,经济的协作越来越密切,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并范围越来越广,电动车的不方便就体现出来。

      1、续航能力差:电动车最高达到480公里以上;而汽车,平时可达500公里,高速路可达700—800公里。

       2、添加能源慢:电动车必须要找到充电桩而且长达8—12小时的充电时间才能充满,出远门或出差时极其不便;而汽车,只需找到加油站,经过几分钟的加油,油箱就可以满了。

        3、协作网络差:电动车找个充电桩极其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是停着车就是坏了,并且还要交停车费;汽车加油站特别多,每十多公里就一家。

要让电动汽车普及,就必须先解决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差,添加驱动能源慢,协作网络差等问题。

特斯拉和极其多的汽车公司推出了 太阳能车身,车板,车膜等等方案 。但是我想问的是如果连续几天阴天或是遇到雨季,我们该如何解决。另外也有公司也想用 风能代替 ,汽车行驶中确实能产生巨大的风能,可是转换能力不高。

而且不管是风能还是太阳能,对于汽车的 造价提高了不少成本 ,另外 占用的空间也很大 ,因为不管风能还是太阳能都需要能源转换机器。

另外也有最新还在研发的空气电池,石墨烯电池等等新电池方案,可惜还未能实现生产,另外推向市场成本也是很高的。

在这里我相出了两个方案:

       1、直接将车轮做成电机:直接将车轮的轮盘做成点击,这样四个车轮的同时驱动,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解决了电机占用的空间;用这些空间直接增加电池的存放空间,增加续航能力;可是存在问题是若是突然一个电机坏了,容易造成车身不稳,引发交通事故。

        2、将轮轴直接改成电机:在汽车的两个轮胎之间有一根粗壮的轮轴,平衡车轮的转速。将中间的轮轴直接改装成点击,这样前后共有两个电机同时驱动;这样若是其中一个发动机坏了,另一个发动机也可以起到暂时的驱动作用。但是对于轮轴的工艺要求非常更高,因为轮轴中间将有一段极为细长的部份,用来缠绕铜丝,制作成为发电机。

以上两种方案无疑对电机的工艺要求极为苛刻的,将电机改到车盘下方, 电机必然会受到许多飞尘和水等等的入侵 ,如果密封性能不好,很容易短路或卡死。

另外汽车的前轮必须承担汽车左右移动和转弯的职能,因此能不能装也是问题。

 当然在这里我只是提出了可行性方案,至于能不能做和实现将由汽车研发人员决定。

目前市场上的添加能源方案主要在于无线充电器技术和加快充电方案,但是无论哪种,充电再快,最少也要近1小时才能充满(目前快充可以达到半小时80%,慢充6-8小时。),而且快充容易产生极高的热量,容易爆炸或者自燃,容易产生人身安全或是造成重大财务损失;同时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是有很大的伤害。

在这里我建议:建立统一的电池标准,直接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替代充电方案,将电池更改到前车箱或后车箱(当然藏在车身或车盘也可以,只不过更换电池更难);根据电池寿命每三年缴纳一次买电池的费用,每次更换电池只需缴纳电费。

  当然对于不常使用的汽车的用户或许每三年缴一次购买电池费用是极其不公平,所以我这以也准备了另一套方案,根据电池的更换次数来缴纳电池费用。你使用越频繁,缴纳次数也就越高。

当然还需要 一些其他制度和约定来配合 ,比如你把电池的电能直接透支,导致电池损坏等。

如果使用充电桩,那么你必须和各个停车场配合,由于国内的停车场物业公司或开发公司非常多,而且收费和制度各不相同,所以布置充电桩,签合同和各类程序都是十分繁琐的。

若是使用更换电池可以直接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合作,要知道我们国内的加油站可是拥有很多的剩余空间可以使用,增加一两台更换电池的机器不在话下。

同时因为加油站基本都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因此不管是制度和程序都不必如此繁杂。

『捌』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充电设施保有量持续上升,补贴幅度退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幅度大规模退坡,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完全取消,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为250km,最高国家补贴减少了一半,为2.5万元,依然是400km以上车型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幅度的大规模退坡表明将迎来全行业大洗牌,拥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生存,靠补贴生存的、靠地方政府政策补贴的车企将面临较大挑战。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遇到较大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汽车的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将逐渐提高。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玖』 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吗

不是。

车在未来发展的趋势不是电动而是电气化。这一字之差确实两种不同的能源,电气化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形式。而电气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也是有理有据的。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便利性的问题,介于电动汽车的续航和补充能量很难,甚至稍微有一点恶劣天气就顶不住。这是电动汽车最大的难题,可以说如果是一辆电动车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都会受到影响,而如果没有充电桩的话,甚至不敢跑太远。

纯电动汽车注意事项

过度放电、充电不足都会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同时充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过度充电,使车辆电池发热。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超过55℃,应停止充电。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注意事项——保护好充电器,尽量避免充电器颠簸振动。为了降低成本,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基本上都没有做高耐振动的设计,很多充电器经过振动后,其内部的电位器会漂移,导致整个参数漂移,致使充电不稳定。

『拾』 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已经在加速,各国纷纷推出相应的严格排放标准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技术分别是燃料电池技术,纯电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优胜劣汰一次在新能源汽车界也同样适用,但是目前三大技术各有亮点所以前景的发展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这三大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的,
如果从短时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上看,混合动力技术应该是占据优势的。不过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纯电技术比较有前景。因为目前阶段处于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过度时期,电动车的能耗确实低而且能做到无排放。但是制约纯电动车发展的不仅是充电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这也是很多消费者选择纯电车时最忌讳的问题。
混合动力车型很好地弥补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混合动力车型毕竟不是纯电车型,其主要动力还是要依靠汽油而且在近年来国家对纯电汽车的支持来看,混合动力汽车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未来如果纯电技术有很大突破,相关设施法规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被淘汰的几率很大。
关于燃料电池技术,目前主要是指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排放物是水,因此也是很洁净的能源。不过目前氢燃料技术的推广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制氢技术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目前氢能源技术氢气的来源主要是工业收集和水的电解。电解水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电解水对于电力的消耗巨大,目前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要发电技术,电力过多消耗无疑是“变相污染”。
同时,氢燃料电池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氢气的存储。虽说存储技术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其设备和加氢站的制造成本高昂,相比起传统的加油站或充电站,加氢站的制造成本是它们的五倍之多!因此短时间内很难进行推广使用。

热点内容
邯郸江淮皮卡4s店电话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10 23:26:44 浏览:238
皮卡在上海能上牌吗 发布:2025-02-10 23:08:13 浏览:647
娇羞皮卡丘磁铁 发布:2025-02-10 22:56:49 浏览:827
皮卡堂管管的qq 发布:2025-02-10 22:54:24 浏览:857
15款轩逸新车价格多少钱 发布:2025-02-10 22:51:26 浏览:969
长城房车垫子尺寸 发布:2025-02-10 22:51:23 浏览:486
厦门的自驾游路线 发布:2025-02-10 22:46:53 浏览:644
域虎皮卡首付 发布:2025-02-10 22:43:23 浏览:631
皮卡改装效果图 发布:2025-02-10 22:34:02 浏览:157
科三捷达和皮卡 发布:2025-02-10 22:28:08 浏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