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
1. 比亚迪唐EV将出口挪威,欧洲新能源市场为什么会如此火热
近日,挪威一名 汽车 博主Kris Rifa,在当地拍摄到了一辆比亚迪的纯电动车。新车虽然全身上下的所有车标、标识均被贴纸遮盖,但对电动车有所了解的朋友来说,能够看出这是一台比亚迪的唐EV600。换句话说,比亚迪唐EV甚至更多的比亚迪车型将出口到挪威。
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3月份全球多数市场的 汽车 销量纷纷下滑,然而欧洲新能源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欧洲电动 汽车 市场已经延续了三个月的快速增长态势。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会选择出口挪威?整个欧洲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为什么会如此火热?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今年3月对挪威来说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当月,挪威共卖出9358辆新能源 汽车 ,占新车销量的75.2%,这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换句话说,每售出4辆新车就有3辆是新能源 汽车 。
在这其中,卖的最好的是奥迪e-tron,其销量为1,681 辆;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共售出997辆;第三名是大众e-Golf共卖出629辆。
不仅如此,事实上挪威目前是世界上电动 汽车 拥有率最高的国家,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报告显示:挪威的电动 汽车 数量占所有 汽车 数量的百分比高达50%,这就意味着在挪威的所有 汽车 中,两辆车中就有一个是电动 汽车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挪威超过德国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电动 汽车 市场。
之所以能够成为电动车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与挪威自身的条件和政策是分不开的。首先,挪威人口少、面积小、全国地理环境差异不大,非常有利于推广普及电动 汽车 。
其次,挪威政府对电动 汽车 的支持和扶持,要远早于其他国家,从1991年就开始对电动 汽车 进行免税或补贴了,而且为了让更多市民接受电动 汽车 ,停车费、过路费统统有优惠,而且加强充电网络建设与改造升级,可谓是用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推广普及电动 汽车 。
由此可见,作为电动车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且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挪威已经成为了电动车的天堂,各大新能源车企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这里有一席之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比亚迪要把唐EV出口到挪威。
实际上,不仅是挪威,整个欧洲地区都在经历一股电动化的浪潮。在整体车市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欧洲电动 汽车 市场仍能保持向上势头,有多方面原因。但是这其中,碳排放标准急速加严和“禁售燃油车”政策,是欧洲电动 汽车 发展的最大外驱动力。
去年底,欧盟启动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计划,该地区希望在本世界中叶之前实现碳中立。此前车辆制造商在欧洲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如果他们不能大力推广零排放车辆,他们就要向欧盟支付高额罚款。
与此同时,欧洲多国如法国、英国、挪威、西班牙、荷兰等,都提出了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部分城市开始划定燃油车的禁行区域。政府的“禁油”力度也极大推动了欧洲各国电动 汽车 的发展。
当然,与中国情况相同,欧洲电动 汽车 初期发展迅速,也离不开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
作为欧洲最大的 汽车 市场,德国新能源 汽车 的情况值得关注。去年底德国政府宣布延长电动车补贴政策至2025年底,并且售价低于40,000欧元的纯电和插混电动车的补贴都能相应提高50%,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补贴;而价格处于40,000欧元至65,000欧元的纯电和插混则的补贴分别提高至最高5,000欧元和3,750欧元。
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3月,德国整体车市销量同比降幅达到38%。但是电动 汽车 销量为19755辆,市占率达到 历史 最高值9.2%。根据相关人士分析,即便是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德国的电动 汽车 市占率也能达到10%。
相比之下,疫情对法国整体车市的冲击极大(新车销量跌72%)。或许是因为法国政府为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6,000欧元的奖励(最高可达14,500欧元补贴),以及免除进口税、增值税和道路税等优惠政策的原因,3月份法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受到的影响较小,3月销量同比上涨12%至7,740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318辆,约占当月乘用车总销量的11.7%,创下 历史 新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2020年,法国电动 汽车 的市占率有可能达到10%。也就是说,法国全年电动 汽车 的销量大约为15万辆-20万辆,有望成为欧洲仅次于德国的电动 汽车 大国。
2018年开始,英国逐步取消了针对混合动力 汽车 的补贴,仅为纯电动 汽车 提供了最高可达3500英镑的补贴和返款。作为欧洲第二大 汽车 市场,英国车市受到了“退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3月份,虽然英国整体 汽车 销量受疫情影响同比下跌44%,但电动 汽车 销量和市场份额却仍然保持了惊人的增长。当月英国共售出18,512 辆电动车,创 历史 新高,较2019年同期同比增109%,电动 汽车 销量的增长,也给车市的总体衰退带来了一些缓解。
荷兰虽然是个欧洲小国,但在电动 汽车 销量上的表现,远远超出了预期。当前,荷兰提供了多种优惠措施,其中包括对于每辆电动 汽车 ,其售价处于5万欧元以下的部分,将享受比燃油 汽车 低得多的销售税率,以及免征公路税等。
今年3月份,荷兰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25%,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仍然实现8%的正增长,达5,102辆。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到17%,仅纯电动 汽车 市场份额就达14%。
虽然北欧作为欧洲最大纯电动 汽车 市场的位置在去年被德国夺走,但作为电动 汽车 普及率最高的地区,北欧国家很早就开始为消费者提供购买补贴。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挪威之外,在瑞典,电动 汽车 买家可以享受最高6万克朗(约6300美元)的奖励。
在丹麦国内,该国政府取消了此前计划的对电动 汽车 征收税费的决定。并且为驾驶电动 汽车 上下班的车主提供税收减免。
通过销量数据可以看到,今年3月,瑞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再次创下新的记录,共售出7,794辆,同比增幅高达79%;市场份额也接近创纪录的28%。与此同时,丹麦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不仅上升,而且还占据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上个月,丹麦一共销售了1,758辆新能源 汽车 ,占 汽车 总销量的12%,大约每售出8.3辆车就有一辆为新能源 汽车 。
总的来说,比亚迪选择把唐EV出口到挪威,看中的是挪威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希望凭借自身的实力在遍地都是电动车的挪威占据一席之地。而欧洲新能源市场逆市上扬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欧洲已经进入电动 汽车 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然,考虑到当前欧洲的疫情较为严重,今年欧洲市场的新能源车整体销量都会受到不小影响,可能会无法达到此前预期的水平,但这改变不了欧洲电动化进程加快的大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洲和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截然不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欧洲的新能源 汽车 的整体销量的确可能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2. 2019至今销量最好的6款纯电动车都在这了,最便宜的一款不足5万
尽管现在新能源 汽车 层出不穷,各种造车新势力以及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都争相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车型。靠着炫酷的设计,超前的智能 科技 ,舒适的驾乘体验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具体是不是切合实际,还是要看销量说话。而且一般大家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所以,销量也一定程度的代表着大众消费的观念,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9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数据,看看哪些新能源乘用车更受大家的喜爱呢?
首先,新能源乘用车总的市场表现是向好向上发展的,2019年第一季度销量比去年增长了116%,其中纯电动车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幅达到了151.5%,所以能够依托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延续期的利好,有着如此优秀的表现,纯电动车型也是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那么,具体有哪些车企的车型进入了榜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NO.1
比亚迪-元新能源
3月销量:8100辆 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24446辆
补贴后售价:7.99-13.99万元
比亚迪是自主品牌中最早涉及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尽管这些年的发展,不管是纯电还是插电混动,各种新能源车型都有,已然成为了新能源车方面的标杆,在入门层面的新能源车型,7.99万元起步的元EV对于想要尝试新能源车,同时也希望产品有一定实力和保障的消费者是颇有吸引力。最低305KM的续航里程和舒适的驾驶体验都比较扎实,适合城市日常代步需求,但是缺点是只有高配车型才有高功率电机,选购时要注意。总的来说,还是性价比之选。
NO.2
北汽新能源-EU系列
3月销量:6808辆 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20231辆
补贴后售价:7.98万元
北汽新能源属于为政策而生的产品,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号难求的情况,市场也比较依赖于纯电动车型的需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领跑了销量榜。而且这几年不断的推陈出新,为了配合B端市场还推出了快换版本,也是深受网约车或者共享 汽车 企业的喜爱, 汽车 的质量肯定是可以经受住考验的。EU系列的新品EU5续航已经可以达到416公里和460公里,补贴后售价在12.99万-16.19万,也是相当划算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北汽新能源在纯电动领域苦心经营多年,售后服务维修体系的搭建也是较为完善的,总的来说性价比挺高的。
NO.3
比亚迪-比亚迪e5
3月销量:4800辆 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14527辆
补贴后售价:12.99-13.99万元
比亚迪多款车型都受到消费者的喜欢,销量也不断攀高,旗下也有很多优质的纯电动 汽车 可供选择。比亚迪e5就是其中之一,补贴后12.99-13.99万元的售价也是符合大家心目中合适的价格定位,续航方面,400KM的续航也是足够大家日常用车了;外观内饰也中规中矩,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加分不少。而且扎实的三电系统,对于用车量大的出租用车非常合适,所以销量高不是没有原因,总的来说,也是一款性价比挺高的车型。
NO.4
吉利 汽车 -帝豪新能源
3月销量:3600辆 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10677辆
补贴后售价:12.58-15.58万元
NO.5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200
3月销量:3400辆 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10284辆
补贴后售价:4.98-6.48万元
宝骏作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自主品牌,自上市以来就以亲民的价格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宝骏E200作为首款纯电车型E100的升级款,是一款城市通勤的两座微型车。既然如此,续航里程自然不是很高,仅提供210KM与250KM两种车型选择;价格呢是真不高,补贴后4.98-6.48万元的售价,也是大多数上班族可以负担的起的。但是呢,这辆车的地域性比较强,除了在广西地区外,其他地区见得不多。总的来说,价格亲民,城市通勤无压力。
NO.6
奇瑞新能源-奇瑞eQ1
3月销量:3100辆 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9370辆
补贴后售价:5.98-6.98万元
奇瑞eQ1又被叫做小蚂蚁,一度作为微型电动车代表车型,凭借较低的售价,个性的设计,以及停车方便等优势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续航里程301KM也是基本满足了城市通勤的需要,而且配置也不少,简单实用易操作。不过长城欧拉R1作为奇瑞eQ1的竞对车型,内饰做工方面要优于小蚂蚁,这是值得提高的方面,毕竟落后就要挨打了。总的来说,城市通勤方面比较实用,看上去也比较可爱。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3. 长安汽车3月销量
2022年3月份,长城汽车汽车销量100930辆,同比下滑8.86%;其中海外销售10535辆,新能源汽车销售15057辆。
1-3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283500辆,同比下滑16.32%;其中海外销售累计29322辆,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5404辆。产量方面,长城汽车3月份共生产汽车103957辆,同比减少5.54%;1-3月累计生产285906辆,同比下滑14.16%。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今年3月份长城汽车的整体销量依旧有比较明显的下滑,虽然长城汽车也表示:“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多地疫情影响,长城汽车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受到波及,导致工厂产能受限”但,主力品牌哈弗和皮卡二大销量支柱下滑,仍是导致长城汽车同比下滑的主要因素。
具体车型方面,2022年3月份,哈弗品牌3月份共计销售54534辆,同比下滑18.83%,今年1-3月份,哈弗品牌累计销售166756辆,同比下滑25.13%。神车哈弗H6在3月份的销量为21633辆,可以说已经无缘SUV领域冠军的争夺。
4. 越用越贵、越卖越贵的新能源车,销量为何也是越来越高
依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信息,3月份小汽车销量排名榜前五名车型之中就会有三款是新能源汽车,她们分别是宏光MINI、特斯拉汽车Model 3及其byd秦。而这三个车系的销量对比以往同时期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反过来的是,像轩逸、大众朗逸、雷凌的传统汽油车,都出现了同比下滑。而新能源汽车这里,近期的涨价潮主要还是遭受电池原材料涨价影响的,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锂电池电芯成本从去年的105美金/kwh飙涨到160美金/kwh。这就意味着一辆配备9.2kWh聚合物锂电池的宏光MINI EV,出厂价保守估计也要增涨个500美金。而电池电量越大的车系,成本费上涨的力度也越大,这种上涨的电池成本,最终也毫无疑问会转嫁顾客。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罗俊杰在2022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状况发布会上表明,在2022年一季度,全国各地总计完工各种汽车充电桩49.2万部,同比增加3.6倍,在其中公共性桩有8.5万部,个人桩40.7万部。由此可见国内基本充电桩建设已经迅速地合理布局,将来纯电车充电只会越来越便捷。而除了汽车充电桩之外,一种的全新补能方法——换电,还在密锣紧鼓地布置中。4月18日,赣锋锂业集团旗下的EVOGO换电服务项目在厦门全面启动,第一批可能运行4座快换站,预测到今年底将会在厦门市进行30座快换站的基本建设。依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中国建成的汽车充电站有154座,同比增加1.6倍。将来,换电或许会变成纯电车填补能源的一种常用形式。
5. 长城汽车销量2022年3月
2022年4月10日长城品牌公布了3月份销量报告,数据显示,3月份长城汽车再次突破了10万辆大关,达到了100390辆。
本次销量报告包含长城旗下的油车以及新能源品牌,涵盖了哈弗/欧拉/魏牌/坦克等品牌、长城皮卡系列以及海外市场车型。
通过数据统计,2022年长城汽车3月份销量为100930辆,环比2月份增长了43个百分点,海外市场再次销量破万,占总销量的10%以上。2022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的累计销量高达283500辆,柠檬系列、坦克销量和咖啡智能系列都有出色表现。
车型表现
1、哈弗汽车
哈弗品牌3月共销售54534辆,环比增长29.9%。主力车型依然是哈弗H6,月销21633辆;哈弗大狗月销9313辆;哈弗神兽月销4598辆。哈弗H6的销量收到产量的限制,依然达到2万多辆的销量实属不易,另外哈弗品牌多点开花,大狗神兽等系列的销量都有所提升。
2、欧拉
3月份欧拉品牌的销量是14264辆,欧拉好猫3月份销量为6374辆,1-3月份累计销量为19460辆,同比增长240%,环比增长56.8%,2022款欧拉好猫3月初开启预定,售价区间12.19-15.19万元。
3、魏派
魏牌3月销售4755辆,环比增长7.3%,今年1-3月魏牌累计销量14285辆。魏派新能源车型在3月份的销量可圈可点,拿铁DHT的3月份销量为2576辆,环比2月份增长8%,另外新车型摩卡DHT-PHEV也开始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4、坦克
坦克品牌3月销售8922辆,全部是坦克300车型,坦克300销量环比增长38%。最新产品坦克500已于3月正式上市,但是3月尚未开始交付,首批车辆预计在4月中下旬开启交付。
6.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新能源车企掀起涨价潮,而从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来看,似乎短期并未影响终端消费热情,不过后续影响仍有待时间验证。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1
短期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继续上涨。从部分车企的终端反馈来看,价格上调并未对他们的订单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焦虑下的订单”。
清明节小长假结束之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个头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
4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当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计交付超过3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7.7%,环比增长0.5%。
4月5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当季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8.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23%,环比增长7.6%。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它们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目前,行业尚未发布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但从这些头部企业的表现来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爆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面临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等压力,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车企先后多次宣布涨价,不过一轮又一轮大幅的涨价并未对今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产生明显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抢订潮”。
在油价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被看好。4月6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涨价基本不会对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带来影响。汽车流通领域人士、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上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已达30%
3月销量的持续回暖是支撑一季度整体销量向好的重要因素。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0.5万辆,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18.8%,占一季度整体销量的37%。
实际上,4月以来,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3月份及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与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增速放缓相比,3月各家车企交付量环比均大幅改善,多家车企创下业绩新高。
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在刚刚过去的3月,小鹏汽车交付1.5万辆,同比增长202.1%,环比增长147.6%;理想汽车交付1.1万辆,同比增长125.2%,环比增长31.1%;蔚来交付9985辆,同比增长37.6%,环比增长62.9%。
近段时间刚刚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也交上了相当靓丽的成绩单,哪吒汽车交付1.2万辆,同比增长270.5%,环比增长69%;零跑汽车首次月销破万,同比增长908.9%,环比增长192.8%。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3月份交付达20317辆,同比增长189%,也创下了品牌销量新高。
各大新能源车企3月销量上涨,一方面是之前既有订单以及春节假期期间累积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当前的市场认可度空前提升。当然,3月销量也有一定特殊性,作为一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份,往往本身就是车企冲销量的关键时间节点。
不过,2022年的3月也有些特殊。有接近汽车流通行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新车销量中占比已达到30%左右。这个“非官方数据”尚未得到证实,不过如若属实,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小拐点。
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高,不仅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自身的增长有关,也与燃油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有关。据他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传统汽车品牌销量普遍有一定下降。
二季度销量或仍将保持高位
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销量整体依然乐观。
分析指出,尽管车企仍然面临缺芯、原材料及整车价格上涨等多重不稳定因素,但新能源汽车仍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双碳”战略、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规模化使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形成互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快速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还将保持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
乘联会也预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约为22%。
短期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继续上涨。从部分车企的终端反馈来看,价格上调并未对他们的订单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焦虑下的订单”,据称,某造车新势力曾在3天之内就接下了过去一个月的订单量。
孙少军则透露,过去销量不怎么火爆的大众ID系列,上周的付费咨询量在显著增加。“这波涨价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重新被用户关注。”他分析,油价的上涨让更多用户开始选择和接受新能源汽车,而从总体供应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并不算多,车源仍为紧俏,短期内订单并不会受到涨价影响。
实际上,很多车企在调价的基础上,也会通过同步扩大权益等方式维稳新增订单的表现。以一汽-大众旗下的ID系列车型为例,其近期推出了2022款全新车型,多款车型涨价5400元,但也升级了诸多配置,例如对A柱面料优化、增加车侧镀铬饰条和仪表台缝线、在车内增加顶棚USB接口,等等。
从车企的角度,他们更不希望调价之后销量下跌。孙少军告诉记者,即使订单短暂地受到影响,车企也会想尽办法去冲销量,因此就算有下跌,也不会在第二季度。
有券商分析师也称,鉴于调价导致的部分用户需求前置,叠加留存订单,预计产能以及供应链情况仍为短期内交付量爬坡的主导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整体格局也将更为明晰。上述接近汽车流通行业的人士认为,今年整体汽车市场并不乐观,在这样不确定性加强的行情之下,市场会呈现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更多用户涌向比亚迪和特斯拉,市场“两超多强”的格局会越来越显著。
不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多新玩家和产品。随着更多主流用户涌入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也将发展得更为完善和充分,上述人士预计,在8万以下、35万元以上的新车市场,也将迎来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2
4月初,多家车企一季度产销数据出炉,在此起彼伏的涨价潮中,新能源汽车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一季度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传统车企亦表现不俗,比亚迪3月份新能源车产销量更是突破10万台,创下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4月6日晚间,小康股份发布月度产销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480辆、7451辆,同比增幅分别为123.53%、164.69%;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7391辆、14200辆,同比增长296.87%、207.43%。其中主力车型赛力斯单月实现销量3160台,同比增长13倍,一季度累计销量为5044台,同比增幅约12倍。从车型占比来看,小康股份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3成。
同日,力帆科技产销成绩单出炉,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产销1010辆、5530辆,同比增幅达8.6倍、50.68倍,且产销量环比呈逐步上升态势。目前,力帆汽车在售的车型均为新能源车,之所以产销数据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部分由吉利汽车生产。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的转型力度颇为激进。据产销数据,公司3月份单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28.75万辆、28.63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倍,其中纯电动与混动车型各占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一季度燃油车销量仅为5049辆,同比大减89.78%,且3月份燃油车产销均已归零。
作为广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实力,3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89%。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小理”内部出现分化,小鹏、理想均保持高增长,蔚来增幅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哪吒、零跑等二线新势力车企迎头赶上,月销量均突破万台。具体来说,小鹏、理想、蔚来3月份交付量分别为15414辆、11034辆、9985辆,同比增幅分别为202%、125.2%、37.6%;哪吒、零跑3月交付量为12026辆、10059辆,分别跃升至新势力排行榜第二、第四。
当然,也有部分车企出现销量下滑情况。以极氪汽车为例,3月交付1795辆,环比下滑38.5%。公司表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与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预计4月交付量明显回升。
涨价潮影响几何?
近期,在锂电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压力下,新能源车企掀起涨价潮,而从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来看,似乎短期并未影响终端消费热情,不过后续影响仍有待时间验证。
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动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多家造车大厂纷纷公布燃油车停售时间表。4月3日晚间,比亚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将全面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此前北汽、长安均把燃油车停售时间定格在2025年;长城汽车则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80%;
国际车企方面,大众集团宣布将于2035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目前旗下大众、奥迪已停止内燃机研发;福特将从2030年开始在欧洲仅销售电动乘用车;本田汽车未来逐步提升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占比,并在2040年停产燃油车;丰田汽车近年来也加速电动化转型,表示至2035年旗下雷克萨斯品牌只销售电动汽车。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汽车涨价和疫情的影响预计在5-6月份有所体现,但在燃油车油价持续上涨和优惠幅度持续收窄的负面作用下,预计汽车消费将转向以电动车为主,车型的持续升级和消费者内心接受电动化是最强的驱动力,涨价不影响中长期需求,仍然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回升。
新能源汽车普涨催生抢订潮3
面对近期新能源车市场出现的较大价格波动,不少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他们都希望购买到一个“未涨价”状态下的订单,以规避由此带来的购车成本增加。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这个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万能的“黄牛”面前,不过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据悉,一些人通过销售“未涨价”状态的新车订单,每单就可轻松赚得上万元的好处费。由于市场过于火爆,甚至出现了一个新兴名词:转单费。
新车订单成为市场硬通货
“特斯拉Model Y的未涨价订单转让,意味着你可以用27.6万元的价格购买到该款车型,比官网优惠4.09万元,现在买到就是真的赚到。”在某二手互联网交易平台,一位重庆网友发布了一则新车订单交易信息,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在短短几十字的产品描述背后,有多位想要购车的'消费者在留言区咨询。
资料图片
事实上,这仅是市场私下新车交易的冰山一角。《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该二手交易平台发现,“随时匹配车辆”“无需多等待”“最快一周提车”等转让字眼随处可见,对于着急购车的人而来说,一辆“未涨价”状态的新车订单颇具诱惑力。
对此,消费者王若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感慨道:“涨价过后,方知未涨价新车订单的可贵。”
今年以来,汽车企业纷纷上调新能源车产品售价,叠加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下滑以及车企优惠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车价格上涨的滋味。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车企都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产品价格。比如特斯拉8天之内3次涨价、比亚迪(002594)旗下10余款车型价格上调等消息充斥着汽车市场。
作为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厂家,孚能科技高级副总裁张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今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得到缓解,明年年初原材料紧缺状况将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构成新能源车产品价格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车整体价格出现下调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原材料上涨波及程度较广,所以在短时期内,新能源车价格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车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新能源车产品价格越是充满不确定性,新车订单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车市场未能恢复正常前,“未涨价”状态下的新车订单格外受到市场追捧。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影响众多消费者购车计划的新能源车涨价潮,却成为了“黄牛”眼中获取利润的时机。一位倒卖车辆订单的“黄牛”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你不买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市场根本就不愁卖,价格没有可谈余地。”
消费者低价购车难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新能源车价格集体上涨背后,原本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背后交易成了这次产品涨价潮的最大赢家。”比较了解最近一段时间车市情况的消费者蔡旭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多位“黄牛”表示“拥有订单就是最大资源”,在苦苦等待购车的消费者面前秀起了“肌肉”。
蔡旭东表示,这些“黄牛”完全是抓住了消费者想要购买价格优惠车辆的心理。
据了解,目前“未涨价新车订单”的转单费普遍以万元起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与网友“啊烤炉”交谈中获悉,其转让的2022款Model 3车型未涨价订单价格为23.59万元,在保证可以落户的情况下,至少要花费3万元的费用购买这个订单,且不包括订金费用,他才同意转让。
据悉,目前Model 3车型市场售价为29.1万元,若消费者选择这一方式购车,在减去给卖家的3万元转单费用后,实际优惠则为2.51万元,优惠幅度低于给“黄牛”的价格。
实际上,转单费用往往是根据车型热销程度和市场定价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市场售价越高的车型,因为受众人群较少,所以转单费用也更便宜。比如,网友“你好胖子!”售卖的Model Y未涨价订单,由于产品售价较高,市场售价优惠近4万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万元的转单费即可成交。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车价格上调,主要是受整体市场供应链环境影响进行的调整。上涨的费用并非放进了车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担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支出。与此不同的是,市场上未涨价订单的定价并无规律可循,完全是由销售者自身心理价位所决定。
“销售订单的交易者本着只要比现在市场价格低,手中订单就有吸引力的原则进行销售,即便只低1万元,对于想要购车的消费者仍然是不小的优惠,所以他们会将大部分差价空间作为‘好处费’。”崔东树说。
制定规则才是根治乱象关键
其实,在汽车销售领域,“黄牛”现象由来已久。越是市场热销车型或因特殊原因市场出现抢购行情时,“黄牛”表现就越是活跃。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调查长城汽车(601633)坦克300时发现,北京部分长城汽车4S店对于消费者私下交易订单的行为表示默许。而正是来自车企和汽车经销商的默许,才给了汽车“黄牛”市场生存空间。
据记者了解,为了抑制“黄牛”现象,回应消费市场关切,汽车企业也在纷纷“出招”。
近日,特斯拉推出“不转卖承诺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需要签署这份承诺函,承诺自提车365天内(以第一次开票日期为准),不将任何车辆向任何第三方过户转让或实际转让,违反承诺的在7日内按每台违约车辆的开票价20%的金额支付违约金, 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
特斯拉公关部负责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该规则主要针对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陆续购买多台车的人,对常规消费者没有影响。
小鹏汽车则对产品订单均进行身份证实名关联,签订合同前均须核实身份信息,之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如有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蔚来汽车实行订单实名制,不支持私下转让。如果购车人被质疑为转让订单,有可能会无法成为该车的首任车主,购买者将无法享受主机厂官方仅针对首任车主提供的维保、充电等售后保障权益。
崔东树表示,只要车企和经销商对此类现象加以重视,制定更完善的新车购买规则,“黄牛”就没了生存空间。
7. 欧洲前5月销售超19万辆新能源车,德国排名第一,达4万辆
据外媒报道,2019年前5个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9.5万辆。根据全国销量排名,前五个月德国总销量达到4万辆,排名第一。▲前五个月德国新能源汽车注册情况最新注册数据显示,挪威前5个月累计销量约3.5万辆,排名第二。法国和英国的销量相对接近,分别为2.25万辆和2.2万辆,排名第三和第四。第五名的竞争非常激烈,荷兰和瑞典的销量数据都超过了1.5万辆,具体数据还不清楚。动力类型方面,前5个月西欧新能源汽车注册量超过19.5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64.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35.1%。但在英国、瑞典、芬兰、比利时等国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好于纯电动汽车。
8. 3月汽车销量解读征文
结合#3月汽车销量解读#,撰写方向:智能科技、双车对比、技术解读、市场解读、品牌解析。发布与主题相关的图文或者视频,并勾选对应车系,就符合任务参与要求。此次任务将有机会获得重点资源位的推荐。
活动时间:2022年4月12日—2022年4月30日
评选时间:2022年5月6日—2022年5月10日
公告时间:2022年5月13日
一、【内容要求】:
1、视频方面:
1)参与投稿的视频需为原创,画质清晰;
2)视频横竖屏皆可,且内容主题与活动征集方向一致;
3)视频经平台审核通过,不带任何商业推广信息。
2、图文方面:
1)曾参投稿的内容需为原创,字数不少于1000字。图片清晰完整且配图并不少于5张;数据配图需要使用易车销量榜销量配图;
2)内容经平台审核通过,不带任何商业推广信息;
3)内容需为原创,发布非原创内容将取消活动资格;
4)发布的内容必须与话题吻合。
二、内容方向:
围绕:乘联会3月新能源MPV车型销量TOP3对比、3月新能源SUV车型销量TOP3对比、3月新能源轿车销量TOP3对比、3月新能源车型与燃油车型销量对比以及3月厂商销量排行分析。
三、【参与方式】:
上传内容必须勾选#2022年3月汽车销量解读#话题。
9. 比亚迪 3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06658 辆 同比增长 416.96%,你怎么看
未来五年可以确定的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如果只是大家还不肯定,从现在开始,这个趋势已经100%确定。比亚迪都已经要停掉油车了。而欧洲的几家公司,未来几年也会逐步实现新能源化。这次因为俄乌局势导致的能源紧张,未来对于化石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担忧还会加剧,这些都会推动汽车产业进一步新能源化。汽车产业里,现在必须要有的要素之一是汽车的智能化。汽车是更大的、带着轮子的手机,可以拥有比手机更强大的性能,并且在汽车移动的场景下,还可以有更多的功能场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