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隆新能源中国汽车报
⑴ 比亚迪、银隆重回三甲 5月新能源客车品牌影响力格局大变
【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2020年5月国内10家新能源客车品牌新闻传播整体点评:
在2020年5月(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31日)的四周内,国内10家主流新能源客车品牌的“第一影响力指数”总得分为1719分,环比2020年4月(2020年3月30日-2020年5月3日)的五周得分(1306分)上升32%,同比2019年5月(2019年5月29日-2019年6月2日)的五周得分(1268分)增长36%。
就各家传播表现而言,今年5月,宇通客车的传播力依然最强,以拉开第二名144分的大比分差距,毫无悬念的以349分获得冠军;银隆新能源以205分的成绩排名第二;比亚迪以200分的成绩排名第三。相比4月,5月新能源客车行业格局大变。时隔一年,银隆与比亚迪双双回归三甲,都让本月榜单充满看点。
出口大单、服务两会 宇通5月很“忙”
2020年5月,宇通客车再次蝉联“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的冠军。5月,宇通客车的传播热点主要围绕《宇通连续16年主力服务全国两会 238辆用车占比近七成》和《央视两次报道!760辆宇通客车勇夺疫情后大中型客车出口第一大单!》为主。
5月份,新能源客车大单继续频频出现,海外市场尤其火热。5月上旬,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今日环球》和《中国新闻》栏目两次播报宇通客车出口哈萨克斯坦760辆燃气客车,为宇通客车复工复产成绩点赞。据报道,这也是2020年截至目前中国大中型客车海外市场的最大批量订单。可见,宇通的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外市场持续提升。
2020年5月“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备注:“微信阅读传播”由本站根据第三方统计网站“新榜”得出
同时,保障服务全国两会的召开也为客车品牌传播再添一把火。对客车企业来说,能够担任两会服务用车,既是荣耀,也是实力的体现。今年,宇通继续作为主力服务全国两会。238辆宇通客车亮相全国两会,占据整体服务用车66.7%,压倒性的占比,在所有客车品牌里“一骑绝尘”。
银隆夺得亚军?比亚迪重回三甲
2020年5月,银隆新能源夺得“新能源客车第一影响力指数”亚军,这也是其在一年之后再次重回三甲。在10家新能源客车企业中,银隆的行业新闻发布数量虽然最少,但在微信阅读传播和实际新闻发布数量方面,显然银隆占尽优势。从企业传播影响力持续得到提升可看出,在经历诸多争议之后,银隆已重整旗鼓,再次大规模向新能源客车市场出发。
其中,银隆新能源5月份有影响力的传播事件,包括《双向发力 组合出击 银隆新能源微公交洛阳“上岗》和《川蜀之行——体验银隆新能源公交车手记》等热点。
5月份,比亚迪扬眉吐气。在连续几个月排名第四后,比亚迪本月终于夺得第三。比亚迪在本月的传播热点侧重于客车订单交付和市场表现,媒体发布文章包括《总统见证!比亚迪向乌拉圭交付20台纯电动大巴》、《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再出口 这一地累计斩获订单突破290辆》、《订单不断 销量攀升 比亚迪客车业务逆势增长》等。在海外市场多点开花的比亚迪,品牌影响力也随之不断加大。
结语
随着疫情的减退,5月的新能源客车市场已逐步恢复常态化。全国两会的召开,海内外市场的订单交付……都让各大新能源客车品牌牟足了劲,以各种形式提升各自品牌的市场影响力。6月,新能源客车市场,传播力度数据能否再创新高,又将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第一商用车网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李秀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
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
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万达意不在造车,而在于参与汽车的销售环节。依靠资源打造用车服务或许是万达的下一步棋。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
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1
万达接连成立6家汽车科技服务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0万,法定代表人均为曾茂军,6家新公司均由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天眼查App显示,2月22日至2月25日,沈阳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贵阳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长春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银川万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万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接连成立,注册资本均为500万,法定代表人均为曾茂军,5家新公司均由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22日,法定代表人为曾茂军,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机动车充电销售等。
该公司由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5%,泰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5%。公司对外投资企业6家,包括北京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
早在2021年10月11日,大连万达集团宣布与中国一汽集团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同时,王健林宣布由本人亲自带头,万达副总裁以上高管全部换乘红旗汽车。
更早的2021年8月20日,王健林曾访问中国一汽,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9日,在2021广州国际汽车展上,曾茂军与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共同发布“红旗用户体验生态”三项全新权益:
从2022年初起,新红旗车主可在万达集团旗下各场景,享受免费观影、免费停车、万达酒店万悦会铂金卡等多项优惠政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万达意不在造车,而在于参与汽车的销售环节。万达拥有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以及文旅项目,依靠这些资源打造用车服务或许是万达的下一步棋。
而从北京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今年1月8日,王健林乘红旗汽车前往北京丰科万达广场,为在这里开业的首个万达红旗体验中心“站台”。
媒体报道称,北京丰科万达红旗旗舰店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由地上展示中心与地下服务工区组成。展厅内不仅有畅销车型,还推出了尚未上市的新款,同时还有红旗的未来概念车。
在地下服务工区,除了满足新车交付、试乘试驾、美容贴膜、二手车寄售以及轻维修保养功能外,还可以体验自动泊车、自动洗车、自动充电等多项汽车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万达集团还跟随董明珠入股了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银隆新能源是一个专注于新能源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经营范围包含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销售等。银隆新能源在被格力耗资18亿收购后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而万达集团也在股东行列。
据启信宝股权穿透图显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由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5.99%,董明珠持股17.46%。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现身股东行列,持股3.73%。
有评论指出,卖车而不造车,有宝能与恒大汽车的前车之鉴,王健林学会了克制。
另一个现象是,当下越来越多的汽车开进了商场。
把打造汽车服务圈的模式,搬入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沈阳、贵阳、长春、银川和天津这次算得上是赶上了第一波。
可以预见,未来逛商场,商业综合体,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展厅。
毕竟商场有人气,拉近消费者距离。
可远观,亦可亵玩焉。
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2
2022年以来,受困于流动性压力的开发商依然忙于自救,而早年间断臂求生成功实现“轻资产”转型的大连万达集团,则在马不停蹄的完善“卖车”产业链。
企查查显示,2月22日至25日,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万达汽车”)接连投资成立了5家新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0万元,法定代表人均为曾茂军,也即现任万达文化集团和万达影视集团总裁。
上述新成立的5家公司分别为长春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沈阳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贵阳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银川万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万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涉及汽车新车销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汽车拖车、求援、清障服务、洗车服务、停车场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二手车经销,礼仪服务,电池销售、充电桩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等。
在经营范围上,上述5家新增公司与去年11月刚刚成立的万达汽车颇为类似。据企查查,万达汽车的经营范围同样涉及汽车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机动车充电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家用电器销售、软件开发、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等。并且,由曾茂军担任法人代表。
站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风口之上,“跨界”对于汽车圈而言并非陌生词汇。早前,恒大、宝能、碧桂园、华夏幸福、万通等皆曾纷纷布局汽车产业。不过,评论指,与恒大、宝能等的造车之举不同,万达意在“卖车”而非“造车”,新增成立的几家公司,也是在进一步完善汽车销售产业链。
“卖车”事业缘起
万达“卖车”意图的兴起,或与和一汽红旗的合作有关。去年10月,万达与一汽红旗正式开启战略合作。按照计划,前者旗将依托万达旗下的商业广场等业务板块建设红旗商超体验店。2022年,60家万达红旗体验店将在全国各城市陆续开业。
此外,一汽红旗还将借助万达的线下物业及渠道优势,在全国主要城市的7000多个停车场及智慧停车系统的基础上布局充电桩、智慧停车等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以期为红旗车主的出行保驾护航。
随后,万达汽车成立,并挖来了前现代汽车商务副总裁、素有汽车营销领域变革“老手”之称的李宏鹏,负责公司的多元化运营。
在股权架构上,也可窥见万达的“卖车”意图。企查查显示,万达汽车由大连万达集团和泰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泰庆科技”)分别持股65%及35%。其中,泰庆科技的实控人为山东泰岳集团董事长岳曰安。
资料显示,岳曰安背后的山东泰岳集团在汽车销售经营领域经验丰富。2004年,泰岳集团成立了东营市第一家4S店,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30余家4S店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服务对象包含北京现代、一汽红旗等在内。
业内认为,万达虽“卖车”经验不算丰富,但泰岳集团在汽车销售经营领域的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万达汽车更快速地进入汽车销售领域,实现跨界。
种种迹象表明,万达“卖车事业”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今年1月8日,万达红旗汽车旗舰店在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开门营业,意味着一汽红旗与万达集团的战略合作正式落地实施。此番连增5家新公司之举,也被外界解读为此前合作的新进展。
为何卖车不造车?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销持续增长,增势良好,直销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所采用。而这一模式的线下渠道主要是商业中心和超市店面,这正是万达集团的资源优势所在。20余年发展中,万达广场所累积的丰富零售经验,有望为万达“卖车”提供独特的渠道优势。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年中,万达已在全国204座城市先后开业了380座万达广场,年覆盖消费人群超50亿人次,出租率达97.7%,排名靠前,是人们日常消费中,优先选择的城市综合体。
当前,商超渠道的汽车营销,转化率越来越高,万达汽车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自营、合营、出租场地等方式来拓展商超售车模式,不论万达汽车如何经营商超售车这一渠道,都有望在该渠道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或丰富汽车流通的运作模式。
况且,从轻资产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服务赛道盈利空间尚可,依靠丰富的商业综合体及文旅项目资源,进入该赛道有望丰富万达既有的业务板块,有分析称。
万达也曾有过“造车”经历,但并不成功。时间回溯至2016年,彼时王健林曾携手董明珠、刘强东等共同出资成立银隆新能源公司。不过,该公司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创造出一定的高度,反而因为技术落后等诸多原因,濒临破产。王健林所投资金也付之东流。
吸取此前教训,万达此次再入汽车圈,有意选择了更加克制的第三种路线,将上游造车、研发等高投入的环节交给了一汽红旗,自己则发挥所长、从销售产业链这部分更“轻”的业务切入进了汽车行业。
整体来看,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风口,万达的布局谨慎了很多,但最终是否能“吃到肉”,还需时间检验。焦点财经也将持续关注。
万达不造车只卖车,已成立6家汽车公司3
不到十天,万达把汽车公司开到了6个城市。
长春、沈阳、贵阳、银川、天津之后,最新成立这家,是太原万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100%持股。
自去年下半年与中国一汽红旗宣布合作后,万达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开始逐渐显露,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便是去年11月与红旗及红旗伙伴共同成立汽车服务公司。
早在2016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出5亿投资了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储能的公司——珠海银隆,持股比例是3.73%。
跟他一起的投资伙伴还有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对于这次投资,王健林对外的解释是“信任董明珠和格力”。
几乎没人把那次投资,看作王健林“汽车梦”的开始。但当2021年10月,低调多年的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从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手中接下一把红旗轿车的钥匙时,外界才确信,这次进军汽车,王健林认真了。
他当场宣布,“亲自带头,万达副总裁以上高管全换红旗汽车”,这句话很快成了很多家媒体的标题。有人说,不愧是地产界顶流IP之一。
据说不到一个月,万达集团员工就订购了1000辆。
2022年初,第一个万达红旗汽车旗舰店已经在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开业,履历上全是奔驰、福特、现代等大车企名称的知名汽车经理人李宏鹏也宣布加盟。
在汽车这条路上,人们已经能听到万达的马达声。与杀进“造车”大军的各路人马不同,万达的选择是,“卖车”。
道不同
“以后到万达广场不仅可以逛商场、看电影、吃饭,还可以买辆汽车开回家。”这是万达官方描述的有关汽车的场景。
2022年1月8日,被定义为“首个新能源汽车服务生态”的万达红旗汽车旗舰店,在北京丰科万达广场正式开业。
67岁的王健林到了现场,剪彩结束时,现场金花四散,站在中间的他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据万达官方报道,这家店的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由地上展示中心与地下服务工区组成。“除了满足新车交付、试乘试驾、美容贴膜、二手车寄售以及轻维修保养功能外,在这里你还可以充分体验自动泊车、自动洗车、自动充电等多项潮流汽车科技。”
跟一汽在新能源车方面的合作,按照万达的说法,“将是一次新能源汽车整合营销创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将带来汽车销售服务的一次革命。”
“这是万达轻资产运营的进一步深入体现。”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对《凤凰WEEKLY地产》称,与当前很多企业进军制造领域的重资产投入不同,万达主要是以终端的展示、销售为主,目标是为汽车制造商服务的轻资产运营服务模式。
“这也丰富了万达商业业态的表现。”他说,在很多商业中心已经出现了汽车展厅的业态,新零售模式,尤其是体验式生态商业模式兴起的大背景下,运营商必须要做出的改变,未来销售与服务分离的城市展厅,将会与传统4S店的经销商模式各顶半边天。
万达的“汽车元年”
万达在汽车领域的启动,从去年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2021年7月,万达集团、一汽红旗和泰岳集团就在北京进行了战略合作会谈;8月,万达集团和中国一汽在长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0月11日,两家公司官宣合作正式启动。
最初外界都在猜测,“万达到底要干什么?”
在启动仪式上,官方给出了回答,称将与红旗及红旗伙伴共同成立汽车服务公司,同时将“依托万达旗下商业广场和文旅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全新红旗商超体验店’,成为建设红旗用户体验生态的载体”。
11月22日,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的股东有大连万达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5%及35%。而泰庆科技,隶属于红旗经销商的泰岳集团。
同时,万达汽车的经营范围主要是汽车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机动车充电销售等。其最近成立的子公司,经营范围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
“红旗作为央企,当前发展势头较好,产品信赖度较高。”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对《凤凰WEEKLY地产》分析称,“此外红旗客群定位或与万达的客流具有一定的重合性,有利于销售,也有利于万达企业存量资源的盘活。”
不久后,万达汽车的“带队人”就现身了。
2021年12月,曾担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首席商务官的李宏鹏,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将在2022年1月加盟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出任总裁职位。
资料显示,这位从业近30年的知名汽车经理人,自1991年从业以来,先后服务于北京梅赛德斯-奔驰、福特中国和现代中国等知名车企,并担任重要的销售和管理职位,有着丰富的销售经验。
有报道称,李宏鹏最擅长的就是建立整合销售渠道,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任职期间,他曾通过建立一整套的销售体系,让奔驰首次在单一市场实现了60万辆的年销量。
抢"蛋糕"
“从我做销售的经验来看,尤其是对于著名品牌和新能源类型的汽车,在商场销售似乎比在4S店能吸引消费者。”一位万达广场汽车展厅的销售人员说。
来商场卖车后,他能明显感觉到销售情况变好了:“路过展厅时很多人都想来看一看车,看的人多了,买的人自然而然地也就多了。”
在不少业内人看来,这代表着一种趋势。
“新能源汽车销售势头正在变强,这是万达汽车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梁楠分析称。
从万达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深圳龙岗万达广场自2021年9月17日开业以来,截止到12月31日,共销售电动汽车1037台,平均每月销售超过300台。
“即使在年底这样的销售旺季,我们店内的销售量也基本就是在每月80-100台左右。”北方三线城市的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一家商场每个月300台的销售量,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多了。”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就达到了340万辆,同比增长了1.5倍。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将达到5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
3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和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会实现预期目标,可能会大幅超出预期目标。”
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万达的商业综合体分布较广,增设卖车服务无需太多的成本投入,有利于实现轻资产运营,同时也为自身增加了一个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梁楠说。
截至2021年底,万达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已经开业了418座万达广场,每年有50亿人次的消费人群。
据报道,2020年9月,万达商业的物业销售收入已降至为零,而商业物业租赁管理收入则上升至92.77%。此前,王健林曾说,要实现万达租金收入千亿元的目标,让万达“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宋红卫认为,万达会专注于卖车,“这会增加万达商业盈利。”
他分析称:“汽车展厅的模式与商圈结合,不仅会互相引流,有流量红利,还可以从车企收取租金。此外,随着定制化服务的出现,比如说给展厅汽车品牌设置充电桩或者预留停车位,也会从企业制造商获取一定的收益。”
面前的“山”
然而汽车销售领域的赛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切入。
此前,苏宁布局线下汽车销售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7年6月,苏宁首家汽车超市就已经落户南京;同年11月,官方正式宣布成立苏宁易购汽车公司。但在进入2019年之后,关于汽车超市的信息便越来越少,苏宁在汽车销售上的发力点,也从线下逐渐变成了线上。
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万达“卖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传统的4S店。
宋红卫表示:“从数量上来讲,万达汽车展厅的数量依赖于万达商业的数量,肯定会远小于4S店的数量,覆盖面及触达区域受限;从功能上来讲,展厅与4S店的服务功能有很大的差别,即使从展厅订购车辆,后期的保养及相关服务还要依靠4S店来实现,因此不会实现对4S店的完全替代。”
而4S店的日子,也并没有那么理想。
根据机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年共有3920家4S店退出或关闭。一位汽车销售人士坦言:“最近几年,汽车销售领域确实是不太好做,市场很难再出现此前那样火爆的销售场面了。”
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但万达除了万达,还有王健林,那个曾经在地产行业叱咤风云,每个动作都引发关注的“金牌”人物。已年过花甲的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恐怕还会是万达系最大的“代言人”。
⑶ 多款新车首发!宇通/比亚迪/福田/金龙等齐聚 道路运输展31款客车
【第一商用车网原创】
11月18日,客车界一年一度的盛典——2020北京道路运输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自2009年创办以来,道路运输车辆展一直秉持“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办展原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客车第一大展”。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道路运输展依然火爆,包括宇通客车、比亚迪、福田欧辉、金龙汽车集团、安凯客车、银隆新能源等多家客车企业都带来重磅产品参展。那么,这些企业今年究竟带来了哪些展车呢?下面,就让第一商用车网带您一探究竟。
宇通客车:新品为主参展阵容强大
本次道路运输展,宇通客车展出5款产品,包括宇通T7E纯电动商务车、L4级自动驾驶巴士“小宇2.0”、智能网联公交U12、双层巴士ZK6100BEVGS以及旅游客车ZK6137HQ五款产品。
北方BFC6120L1D6豪华旅游客车
结束语
本届道路运输展,有超过10家客车整车企业的30余款产品亮相展会现场。不仅新品迭出,还有不少自动驾驶产品前来炫技。怎么样,本次道路运输展,你get到了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合康新能源再次涨停收盘 美的造车路被资本看好
4月1日合康新能,受到美的股份收购的利好消息影响,高开4.35%,最终报收4.3元,当日上涨0.39元,涨停收盘。合康新能于3月25日晚间披露了美的集团拟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购其控股权的消息后,次日一开盘,合康新能便一字涨停。分析方认为,这是美的再次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次尝试,对于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有一定的肯定。
家电厂商造车美的并非首次。在此之前曾经参与过造车项目,运作过商用车的制造。作为家电行业的竞争对手,格力也曾大力投入进入客车新能源领域。
2016年12月,董明珠携10亿元,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共计30亿元共同入股银隆新能源,开始了漫漫造车路。初期银隆新能源还是在行业内非常有声量,但是从近期的销量来看,并不出色。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最新数据,2019年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达2708辆,同比下滑高达62.8%。值得注意的是,银隆新能源对国家补贴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2019年4月25日,银隆新能源在其微信公众号上透露,银隆新能源前高管涉嫌骗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金额高达1.12亿元。
家电企业涉足汽车行业并非易事,但此次美的集团仅涉足新能源零部件或者配套产业,投入并不大,所以是一个业务拓展的需要考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珠海银隆普工上班怎么样
待遇不错,是伟创力的子公司。
普工的工资待遇是不好确定的,因素很多:比如加班多少的不同,岗位津贴的不同等等!具体就 看你的加班多少和岗位津贴多少了
1:底薪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底薪支付!
2:岗位津贴、生活补助、技能加给,全勤奖等福利,依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你个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你们部门主管给你的的考核指标而定
3:加班情况不太确定,各生产部门均有多多少少的差别,总体说,淡季加班少工资就少点,但 是旺季还是比较忙的,加班多,一般都是9点半或者10点半下班
⑹ 董明珠自称“决策没有错过”格力手机和银隆新能源两个项目如今怎样
董明珠无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女企业家之一,在她的执掌下,格力从一个年产不到2万台的空调小厂,成长为千亿家电巨头。而提到董明珠投资上的失利,就绕不开格力手机与银隆新能源。
近日,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在《杨澜访谈录》中表示,格力有9万员工,工作肯定不能有失误。自己不是神,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偏差,但要及时纠正。制造业是要用数字说话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董明珠强调,自己一般的决策是没有错过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力不够。员工如果不敢指出自己的问题,那是员工没有责任心。
董明珠举例称,格力手机没有错,如果格力选择做手机企业垮掉了这才是决策错误,但是格力没有。距离格力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手机已有6年时间,期间格力陆续推出多款手机产品,但一直不温不火。
此外,华为、小米、网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造车,同为家电巨头的创维集团、美的集团也加入战局。此时,董明珠投资银隆新能源的教训也被反复提及。
这两个董明珠的决策项目,如今怎么样了?
做格力手机
智能装备板块仅占总营收0.47%
2015年,在录制深圳卫视 财经 节目《百佬会》,谈及雷军的小米手机时,董明珠突然表示:“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做手机肯定会超过小米”。
谁也没想到,两个月后,在中山大学博学大讲堂“传统企业的突围成长”现场,在演讲结束互动交流中,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来了,“我已经在使用”。
很快,格力一代手机通过官方备案,出现在工信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网站上。外观造型中规中矩,颜色是前黑后白,背壳上印有“GREE”的Logo,尺寸为139 70 8.8mm,重量是118克。
配置方面采用5.0英寸、720P的屏幕(TFT技术),搭载1.2GHz高通四核处理器,1GB内存+8GB机身存储(最大支持32GB扩展),相机组合为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运行Android4.4.4系统。
在此之后,格力陆续推出多款手机,但配置基本都落后于华米VO等主流手机厂商,售价还并不便宜,被网友们吐槽“高价低配”。此外,格力手机从未举行发布会,而是依靠董明珠一人的发声进行宣传,在渠道上也鲜有布局。
2016年格力手机二代发布,搭载骁龙820处理器,配置相比一代有所提升,定价却高达3599元;2017年,格力色界手机对外亮相,仍旧搭载骁龙820处理器,售价3200元;2019年,格力手机三代发布,采用当时落后已久的骁龙821处理器,售价仍旧高达3600元。
格力手机的销量一直是个谜。最初,董明珠说格力手机可以卖1亿台,但她也对外宣称格力手机不对市场销售。格力手机还被曝出强制员工和经销商购买。对此,格力电器在官方微博回应称此为不实消息。
珠海格力手机客户服务中心 图据格力手机公众号
2020年12月,格力旗下首款5G手机上架,品牌由格力手机更改为大松手机。配置SA&NSA双模5G芯片,搭载高通骁龙765G处理器、5000mAh大容量电池,售价2699元起。格力商城页面还重点介绍了大松5G手机的“智慧互联”功能。
虽然这款大松手机在配置和性能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与竞品相比,销量依然惨淡。
2020年年报显示,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板块营收仅占总营收的0.47%。
网络上对格力手机的质疑、担忧一直没有停过。但董明珠坚持,格力手机一定要做,而且必须做。她指出,在未来智能家的时候,如果没有手机完整地来控制它,是不行的。
3月27日,格力电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以物联网设备、手机、芯片、大数据等为主的通信设备领域是公司着力发展的四大产业板块之一,手机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连接中枢,是“格力零碳 健康 家”五大控制入口之一。公司重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着力打造格力智能家居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此前公开了一项关于折叠屏设备的设计专利,名称为“可折叠屏幕以及折叠屏移动终端”。也许格力推出折叠屏手机的时机也会很快到来。
投资银隆新能源
企业陷拖欠货款、销量下滑、管理层出事泥潭
2019年,董明珠在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采访中被问到投资银隆 汽车 的问题,主持人问她怎么看待“这段时间的事实证明董事会(拒绝收购银隆)的决定是正确的”。
董明珠回答称,为了格力更长远的发展,必须要进入 汽车 领域。常年来格力在 汽车 空调业务上没有得到认可,但是银隆提供了一个 汽车 空调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格力 汽车 空调的门打开了,这才是真正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旗下拥有广通 汽车 、奥钛储能两大品牌。2010年,银隆斥资5700万美金(约合4亿人民币)收购美国奥钛53.3%的股份,由此拥有了打造纳米钛酸锂电池的技术实力。
银隆电池产品 图据官网
正是这项核心技术,让正在寻找新机遇的董明珠看重,并不惜一切投资了珠海银隆。
2016年,董明珠宣布,格力电器准备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的股权,但遭到董事会极力反对,最终失败。
2016年12月,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董明珠个人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天眼查APP显示,董明珠对银隆的持股份额达17.46%,成为第二大股东。
之后的两年,银隆迎来辉煌。2017年,银隆新能源客车以6626辆的年销量排行全国第四,2018年则以7278辆仅次于宇通、比亚迪排第三。
但是,成也电池,衰也电池。钛酸锂电池技术的能量密度低且成本高,目前的主流电池发展路线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2019年,银隆的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年销量仅为2708辆,同比下滑62.76%,位列新能源客车销量榜的第十位。“银隆艾菲”新能源MPV,售价高达43万元,销量惨淡。
不仅是电池技术路线的问题,银隆的管理层也在拖后腿。
2018年初,银隆被爆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10亿元;5月,银隆新能源的上市辅导被终止,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7月,南京产业园一度被法院查封;11月,大股东银隆集团以及银隆集团实际控股人魏银仓、前高管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
银隆还曾经历了9次股权拍卖,只成交了3笔,股权均价从最初的每股35元跌到27元。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银隆新能源共计有两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执行标的总金额超5000万元。
不过董明珠并未放弃造车。
银隆管理层“格力化”;增加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推出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客车;公交车、市政环卫车交付;银隆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签署2000台钛酸锂纯电动重卡合作协议……
格力还参投了贾跃亭创办的FF(法拉第未来);日前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铁芯冲片、定子铁芯、电机及新能源 汽车 ”的专利。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针对“是否造车”一问,董明珠表示,不盲目跟风,格力在2017年投资的银隆,实际上看的是这个方向,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新能源是不是从技术储备包括使用场景、需求,是一个渐进过程。
董明珠的判断到底有没有错,还有待时间检验。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⑺ 宇通/中通/金龙/福田等11家推健康客车 返程复工谁是最佳方案
【第一商用车网原创】
近日,客车圈里的关键词是什么?
健康客车!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向好,各大企业复工复产,人流逐渐汇集,出行安全关系着人们的健康问题,也影响着全国的疫情防控大局。为更好保障在疫情期间的公共出行,客车企业纷纷推出具有特殊防护功能的“健康客车”。
截至目前,已有宇通、中通、金龙、欧辉、海格、金旅、中车等为代表的11家客车企业推出了健康客车。相比寻常公交车和公路车,这些健康客车被赋予了更多的智能科技。与其说,它们是一款款健康客车,还不如说是各家客车企业针对防疫期间的交通出行解决方案。那么,您认为哪个是返程复工交通出行最佳解决方案呢?
宇通客车:“全副武装”
作为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宇通客车不但积极生产和捐赠救护车,还在第一时间里推出了“全副武装”的健康客车。
总结
这是一场必胜的战“疫”。结果很明了,过程让人动容。从连夜赶制负压救护车驰援湖北,到精心研发出健康客车助力公共交通出行,中国客车企业体现出来的责任、担当和技术实力,让人感动、让人敬佩、也让人震撼。
相信,后面还会有其他企业推出健康客车;而所有这些健康客车也许长着不一样的面孔,防护功能各有特色,但它们将构筑成最结实的“壁垒”,充分保障乘客特殊时期的安全出行,助力全国打赢这场疫情防护攻坚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董明珠的造车梦彻底失败了吗
据最新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所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厂区大面积停工,欠薪员工出走、扩张过快等。如今,关于新能源车企不被看好的新闻此起彼伏。而自带流量IP的董明珠女士因为频频提出“中国制造”,却没有在自家企业得到任何建树,更是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现已成为网红的“董小姐”面对这些质疑,好像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不仅在寻求补贴方面没有优势,因钛酸锂电池储能续航不足,导致银隆新能源生产的广通汽车销量受阻。
精明强干的董明珠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没有被市场击败,却被国家政策给了一个下马威。而且国家政策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车企的风向标,车企不跟着走,只能被淘汰。在这个时候,董明珠没有把握住机会,了解好政策动向,可能想再创一个类似的“格力奇迹”已经落后了一步。
⑼ 新势力造车爆雷 南京重蹈汽车产业之殇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它曾经见证了从东吴到南朝陈国三百多年的兴衰,也在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中,南京这座城市也见证了众多车企的兴衰,南京城的汽车梦也随之起起落落。
南京所经历的只是中国新势力造车的一个缩影,在大浪淘沙、资本退却的今天,很显然新势力造车将会困难重重。想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仅仅靠补贴和政策就能一蹴而就的。留给中国,留给南京的时间都不多了,在外资品牌蓄势待发新能源的今天,用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豪赌新势力造车已经毫无意义了。回归初心,让资本落到实处,发挥我们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优势,以技术为导向,让造车回到正轨上来,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懂车周报|小米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84"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40a7d99ff9a7c0f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小米集团官方宣布,“小米 汽车 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出任法人代表。”据悉,小米 汽车 团队目前已搭建起近300人的团队。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72" img_width="127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8b692ffc19326c6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了解,宣布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 汽车 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调研访谈2000多次,拜访并深度沟通交流了10多家业内同行和几十家产业合作伙伴,同时紧锣密鼓地推进 汽车 的产品定义和团队搭建。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717"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61d5e2093921b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官宣正式注册“小米 汽车 ”的微博下方,雷军还配上了一张17人合影,这些人将会是小米 汽车 的核心主创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17人的小米 汽车 智能驾驶团队中,唯一一名“外援”便是前宝马iX的外观主设计师李田原。加入小米 汽车 后,他将大概率负责整车外观设计方面的工作。
然而,近日据天眼查显示,多个“小米 汽车 ”的商标状态变更为“驳回复审中”,商标的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广告销售等。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822" img_width="1236"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ede06e9df43f35c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一汽马自达于2005年3月1日在吉林长春诞生,随后也生产了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车型产品,包括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6,也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一代神车”,再到2014年,马自达阿特兹焕新登场,成为B级轿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款车型。再到2016年,一汽马自达推出轿跑SUV——CX-4。
8月31日, 财经 媒体《 财经 汽车 》报道,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于当天上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会上共有三项议案,包括财产管理及变价方案、成立债权人委员会两项议案,以及核心议案——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799"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d398d3e2051f6dc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悉,经由债权人表决,三项议案全部通过。但宝马中国收购“中华”品牌的议案通过率不高。据消息人士介绍,宝马中国对华晨中国的收购将花费16.33亿元,其中,资产部分的评估价格为12.33亿元,其次还有4亿元的溢价是用以购买整车生产资质。
目前,宝马中国方面对此回应,项目仍在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宝马在辽宁省的业务。同时希望使用华晨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严格意义来说,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不是“中华”品牌,而是中华品牌 汽车 生产相关资产以及华晨 汽车 制造股权。
8月31日,路特斯 科技 正式宣布成立,其全球总部也确定落户武汉经开区,路特斯全球智能 汽车 工厂也将落户武汉。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表示,Emira的发布就是路特斯向燃油车时代的告别,如今路特斯 科技 的成立,意味着路特斯已经开启了深度转型。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800" img_width="819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b86263b7dfc754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18" img_width="2676"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606ed360c0d0d49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了解,路特斯在未来5年将推出4款全新电动车型:2022年,内部代号Type132的E级纯电智能SUV、2023年,内部代号Type133的E级纯电智能四门轿跑、2025年,内部代号Type134的纯电智能新物种、2026年,内部代号Type135的纯电智能小跑。
此外,路特斯还将推出EPA边缘进化架构,此架构将针对路特斯的超高端智能纯电 汽车 进行开发。冯擎峰表示,十年之内,在路特斯智能驾驶的协助之下,只要你拿到驾照,就能跑赢F1冠军,“这就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也就是说,路特斯的智能驾驶将向运动性能倾斜。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98" img_width="262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8d48a2f7edf726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 汽车 创始人李斌也以投资人的身份现身发布会现场,据了解,蔚来参与了路特斯 科技 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后,路特斯估值达150亿元人民币(23亿美元)。
日前,多家造车新势力正式发布8月交付数据。其中,理想 汽车 8月交付9433辆,再创单月交付新纪录。销量高速增长,让人眼前一亮。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 汽车 销量位居第一。
小鹏 汽车 8月交付7214辆占据第二位,连续2个月超过7000辆,其1-8月累计交付45992辆,同比大增334%。作为品牌旗下的主力车型小鹏P7,在8月份交付了6165辆,连续4个月创 历史 新高。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393" img_width="70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6cc9953e885262f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 汽车 8月新车交付量为6613辆,同比增长449%。相比于7月份销量的6011辆,哪吒 汽车 8月份成绩实现环比10%的增长,再创新车交付记录。在“造车新势力”销量中排名第三位,超蔚来赶小鹏。
在理想、小鹏、蔚来、哪吒四大品牌中,蔚来在8月份交付量垫底,其8月交付量为5880辆。其中,8月交付量中蔚来ES8交付了1738辆,ES6交付了2342辆,EC6交付了1800辆。
整体上,从今年前8个月累计交付量来看,蔚来仍位列第一,且是唯一破5万辆的新势力车企。据数据显示,蔚来、理想、小鹏 汽车 今年累计交付量分别为55767辆、48176辆、45992辆。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其近日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约18.3亿元人民币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份,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并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董明珠将其持有的17.46%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所有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813"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8e447db1defeb3f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也意味着格力电器成为银隆新能源第一大控股股东,银隆新能源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早在2016年,董明珠曾想以130亿元价格收购银隆新能源的“造车计划”被股东否决后,董明珠自掏腰包斥资10亿元获得银隆新能源7.46%的股权,随后经过两度增资持股比例增至17.46%,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董明珠还拉来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一起投资。时隔5年,格力终于将银隆新能源囊括旗下。相比5年前130亿元收购,如今花费18.3亿元成为控股股东明显省下不少钱。
格力电器认为,银隆新能源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钛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和产能,二是拥有闭合式循环式的新能源产业链。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65"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4e55b8678973f0a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一代CS55 PLUS已于此前开启预订,推出3款自动挡车型,预售价为10.69-12.19万元。按照一般的预售政策推测,正式上市时售价或将有小幅度下调。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蓝鲸7DCT动力总成,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9升,最大功率138千瓦,相比在售车型搭载1.5T发动机提升了6千瓦。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66"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548208c01e4f3ed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小众的越野硬派SUV市场中,哈弗H9一直是自主品牌中大型硬派SUV代表之一,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新款哈弗H9也正式亮相。新车售价或为20.98-27.28万元。哈弗H9首次发布于2014年,并在2019年推出了中期改款车型,这款车发布时坊间认为是本代哈弗H9换代前的最后一款改款,但从长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显然还希望本代车型继续在市场征战几年。
日前,比亚迪基于全新e平台 3.0打造的首款车型——比亚迪海豚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9.38万-12.18万元。新车将推出搭载最大功率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以及最大功率130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的永磁同步电机。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66" img_width="232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2e5319f6357ed80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1日,长安 汽车 官方宣布,2022款CS75 PLUS正式上市,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79万元起。作为年款车型,新车主要对设计细节进行了更新,配置方面也有所调整和升级。动力方面,传动系统继续匹配爱信6AT手自一体变速箱,并取消了手动挡入门款车型。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50" img_width="14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b285d136af10d4d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0日,我们从五菱 汽车 官方获悉,旗下五菱征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58万-9.0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非封窗版车型价格均为7座车型价格,8座版和9座版分别需要加价1000元和2000元。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36" img_width="1284"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e0c355216da69b4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Stellantis集团官方公众号宣布,正式任命张俊担任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执委会成员、阿尔法·罗密欧中国区总经理,此任命自2021年9月1日起生效。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211"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4c6118c16c1283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未来,张俊将向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奥立维(Grégoire OLIVIER),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全球CEO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同时汇报工作。
张俊的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他拥有在美国、日本及中国 汽车 市场的职业经历。曾在日产、奥迪担任过一系列重要职位,在市场营销、供应链及车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新能源 汽车 及销售战略规划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懂车帝从通用 汽车 中国官方获悉,9月3日,通用 汽车 宣布斯图尔特·诺里斯(Stuart Norris)正式出任通用 汽车 中国及国际部设计副总裁。他将负责通用 汽车 在北美以外的设计运营并向通用 汽车 全球设计副总裁辛科(Michael Simcoe)汇报。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3592" img_width="359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f100c7ad8279f94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诺里斯在大学毕业后先后加入了宾利和捷豹的设计团队。他于2004年开始了在通用 汽车 的职业生涯。2012年,诺里斯出任通用 汽车 韩国前瞻设计和架构设计总监,为通用 汽车 的全球品牌 探索 未来产品与技术。期间,他领导的团队设计了雪佛兰Bolt电动车。
另据了解,原通用 汽车 中国及国际部设计副总裁潘凯斯(Ken Parkinson)已于近日退休。
9月1日,懂车帝从地平线官方获悉,前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博士加入地平线,出任地平线公司总裁。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750" img_width="5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7/249a6da01a98963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官方介绍,陈黎明博士于1995年加入博世集团,曾任技术专家,研发高级经理、总监和副总裁,他领导创建的博世底盘控制系统研发中心是博世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