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牌照

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牌照

发布时间: 2022-11-01 01:32:04

A.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什么怎么获得啊

2015年6月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制定下发《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简称27号令)。除了以前的整车企业,想生产新能源车的新入行企业,需要通过27号令的审核。企业在满足27号令中的具体细则要求后,递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才可以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目前只有四家企业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北汽新能源、长江EV、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其中北汽和奇瑞是以其旗下新能源品牌申请,长江EV隶属五龙电动车集团,长城华冠是唯一一家非传统整车制造车企,之前主要提供汽车设计服务,现在推出的纯电动车品牌叫“前途汽车”。

B. 现在哪几家车企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了有人知道吗

现在一共有四家车企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北汽新能源、长江EV、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北汽、奇瑞都是传统整车企业。长江汽车之前是生产客车的,在被五龙电动车集团注资重组后,发力于电动汽车。长城华冠是唯一一家非传统整车制造车企。其旗下的前途汽车是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品牌,首款车是前途K50纯电动跑车。

C. 河南速达获取第12张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牌照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对河南苏达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车的批复。自此,河南苏达成为第十二家获得新型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此前,新建纯电动生产合格企业:BAIC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民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杜云、郅都共11家。河南速达于2014年10月28日申请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从申请到获批用了3年时间。关于河南苏达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车项目核准的批复据河南苏大官方消息,2016年7月14日,河南苏大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开发最新管理规定,通过车辆正向开发、数据锁定、模具开发和标定以及8000余个零部件的采购,完成了20辆纯电动汽车原型车的生产任务,并正式交由国家检测中心进行验收和抽查。

D. 开办电动汽车生产厂,生产电动汽车,应该具备哪些证件

办理电动车生产厂需要向国家提交:

  1. 生产许可证

  2. 注册商标、

  3. 如果是在工业园区办厂 还要到当地工业园区办公室,了解当地政策! 还有工商局。

  4. 车子生产以后在去车管所检测中心申报车子型号上牌!要是想办个 小厂也可以贴牌,找个摩托车厂家的牌子,一年给他多少钱,直接用摩托车的牌子!

  5. 电动车厂其实很简单,一个销售部(3个业务员划区分配销售,从本地做起),一个成品仓库(每天进出货管理),一个生产车间(人工组装或者流水线装车),配件仓库(售后服务),财务室(货到付款),两辆送货货车,(用电焊,焊2层的架子,起步销量不好的话可以先租用),一名设计师(负责车子的贴花设计,网站维护,新款拍照处理,帮客户设计喷绘门头,设计好交给 广告公司做出来,)如果附近有做贴花的也可以承包,可以省去一个人的工资!根据实际需要来定!

E. 新能源车产销资质大起底,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暂停发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车“准生证”,最近由前途汽车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审批后,新车量产上市将被开绿灯。然而,缓慢的资质发放频率,对大批对产销资质渴望的新能源车企,包括新造车势力来说,就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悬挂在它们的颈脖上。

“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在日前举行的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解释了相关部委暂停发放资质的原因所在。从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大门已经关闭了整整一年时间,背后原因众说纷纭,但都避不开对已领取生产资质的15家新能源车企项目进展不一、表现悬殊的问责。

一方面是部分获得资质的企业,迟迟未进入市场,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众以及知豆,其他企业丝毫没有成为市场主流车企的迹象。

另一方面,对资质近乎“饥渴”的新造车企业,尤其是产品进度推进较快,以及融资金额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队,却又迟迟无法得到资质。为了抢新车上市的进度,一些新造车势力甚至被倒逼迂回生产——— 寻求代工或收购有资质企业。可以说,近两年冒起的新造车势力,如果说之前仍处于“PPT造车”阶段时,没有领到生产资质实属合理,那么过去一年资质发放近乎停摆后,让逐渐走向量产、走向市场的新造车企业,无奈地成为了被“歧视”的一方。在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把资质给到对的人,依旧有待破局。

停审现有新能源产能严重超标

从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获得最后一张生产资质,短短14个月时间,发改委共发放15张新能源牌照。业内曾经普遍认为新能源生产资质发放10个最合适,随着兰州知豆拿下第11张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纸准生证的新造车势力欣喜若狂,加快递交申请,以期占得先机。然而,这扇资质大门却在江淮大众领到第15张牌照之后,在没有正式文件的情况下关闭了,至今仍无重启的迹象。

为何发改委暂停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这必须从发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说起。

发改委发放新能源生产资质,本是为了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也即是“鲶鱼效应”来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过,从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业的进展来看,产品推出普遍缓慢,竞争力弱,根本无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更遑论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完全辜负了国家的期望“目前审批工作处于暂停状态,主要原因是之前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审批规则相对宽松,审批速度过快,获批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一位消息人士解释说,发改委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从2017年5月开始暂停审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汽车产业链三大势力划分的话,传统车企势力有5家企业,分别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江铃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车势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云度新能源、河南速达、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国能新能源;剩余的万向集团、长江汽车、敏安汽车则属于汽车产业链势力。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这15个获得新能源准生证的“天之骄子”,现有产能加起来达到9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正在排队等待资质审批的新进入企业超过了20家,产能是这15家车企的两三倍之多。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200万辆,而现有的新能源产能已经严重超标。新能源造车热急需降温,从狂热回归理性。

事实上,拿到发改委生产资质的15家车企,并非都可以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他们还需通过工信部的考核,产品被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产资质”,方能上市销售产品。而这15家车企中,获得工信部生产资质的只有6家,分别是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原因是很多车企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始终无量产车影踪。

尴尬15家车企仅6家有车在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领取牌照超过一年时间以上的今天,有量产车型上市销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等6家车企,另外还有前途汽车、江淮大众、合众新能源、陆地方舟4家车企计划在今年推出首款量产车型,而其余5家车企中,除了重庆金康此前表示首款产品将于明年推出市场之外,敏安、万向、速达、国能都尚无十分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也常被称为“僵尸企业”。

有产品在售的6家车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均出自传统车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瞩目的大事并非产品或销量,而是上市。事实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创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团规划为未来独立上市公司来运营,甚至从2014年开始筹备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与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锋)的关联交易方案获批,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这一国内新能源整车巨头终于登陆A股。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明确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时间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达到了10.3万辆,位居比亚迪之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第二。依托传统车企的开发平台和技术沉淀,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也双双排进去年新能源销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销售3.68万辆新能源汽车,江铃则售出3万辆,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车企中,有四家车企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铃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两年在新能源市场大放异彩的知豆。兰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车型上市,2017年实现销售4.25万辆,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铃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仅次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车。成立于2015年的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过12亿美元,目前累计销量逾10万台,占据新能源乘用车逾10%的市场份额,纯电动乘用车13%的市场份额,足迹遍布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科技部、中关村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知豆以宁波首家“独角兽”企业的身份亮相,未来发展前景备受看好。

云度新能源则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产电动车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并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全球首发A+级纯电SUVπ7,据称这款车将于明年上市销售,将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涉足乘、商两个汽车领域的长江汽车,也高调参加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带来9款产品,包括3款乘用车和6款全新纯电动物流车。据了解,长江汽车依托母公司香港五龙电动车集团在电池材料、电池生产、乘用车/商用车/客车生产、汽车设计全产业链的优势,目前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天津、辽宁建立了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重庆建立了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在中国、昆明、贵州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甚至在美国有海外生产基地,整车年产能达10万辆,在15家获资质车企中与江淮大众并列第一。

统筹策划:南都记者 钟键挺 张泽彤

采写/制表:南都记者 何羽 钟键挺  实习生:贡芊芊

编辑:张泽彤

F. 新能源车必须上绿牌照吗

新能源车必须上绿牌照。以下是新能源牌照申请资质的条件:,1.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2.申请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其中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具备外接充电功能的串联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并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车辆。以下是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介绍:,1.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2.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渐变绿色。,3.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黄绿双拼色。,4.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第一位先启用字母D、F(D代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F代表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5.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第六位先启用字母D、F(D代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F代表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G. 新能源电动汽车需要考驾驶证吗

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需要驾照和上牌照,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属于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第十九条第一款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2016年9月8日,财政部曝光了**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个别企业已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
新能源电动汽车需要驾照,C1可以驾驶新能源小型汽车,A本可以驾驶新能源大型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也属于机动车,电动汽车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统称。电动汽车的车长、车宽,包括车速都和机动车一样,最高时速每小时60公里,所以电动汽车还是机动车,驾驶者必须持有C类驾驶证才能上路行驶。C1是小型汽车驾驶证,准驾车辆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载货汽车、轻、小、微型专项作业车,还可以驾驶C2、C3、C4车型。A1是大型客车驾驶证,准驾车辆为大型载客汽车,还可以驾驶A3、B1、B2、C1、C2、C3、C4、M车型。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八条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第二节机动车驾驶人
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发给中国的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简要总结:
新能源电动汽车需要考驾驶证吗?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需要驾照和上牌照,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属于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第十九条第一款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H. 生产新能源汽车需要哪些资质,具备哪些条件

1、拥有良好的个人征信。

2、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且最近24个月内连续在本市缴纳社保满一年的非本市户籍人员。

3、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并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的外籍人员。

4、个人消费者名下无在上海市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等等。

落户上牌:当事人外地户籍,在上海办理落户上牌手续,需要当事人出具身份证,以及在上海的居住证,带车一起,以及车辆购买手续证件票据,到上海所在地车管所申请办理机动车落户上牌手续。

(8)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牌照扩展阅读:

新能源车的补贴

标准规模

补助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财政补助采取退坡机制。试点期内(2010-2012年),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助标准。

中央财政根据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数量和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采用电池租赁方式的企业,补助数量按其服务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确定。

申报下达

根据试点城市论证通过的实施方案和资金申请,财政部通过省级财政部门将补助资金预拨给试点城市。

试点城市财政部门根据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情况,据实拨付补助资金,并在月度终了后10日内将月度拨付情况上报财政部。补助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试点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年度终了后30日内,试点城市要认真总结全年推广情况,编制补助资金清算报告,由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上报财政部,财政部根据地方上报情况和专项核查结果对补助资金进行清算。

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企业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产品一致性负责。对产品与申报材料不符,性能指标没达到要求,以及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补助资金的,将视情节轻重对申请企业给予追缴补助资金、通报批评、取消资格等处罚。

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将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I. 新车企如何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第一支传统动力的汽车生产背景的车企所成立的子公司,第二支队伍则是瞅准新能源汽车机遇的新造车企业。

不过,新能源汽车固然是大势,想要进入这个竞争队伍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今年8月12日,国家工信部于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共包含17项准入条件,从技术、资金到研发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有8项“否决条件”,申请的企业只要超过两项的“否决条款”未达标,就会被认定为不符合“准入条件”。而这8项“否决条款”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技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这些严格的规定无形中就让那些没有集团背景的中小型企业和新成立的新造车公司处于劣势。

目前,获得正式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北汽新能源、五龙长江EV、长城华冠前途汽车,现在奇瑞新能源的生产项目已获发改委通过,相信在不久之后发改委也会发布相关公告。

这四家企业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分别是北汽集团和奇瑞汽车旗下子公司,也就是第一支队伍——有传统动力汽车生产北京的车企的子公司,长江EV其实也是属于第一支队伍,只不过其母公司五龙电动车集团是以生产新能源商用车为主,而非乘用车。只有长城华冠前途汽车,是一家此前没有任何整车生产背景的新造车企业,这也正是为何前途汽车获得“准生证”引发业界强烈关注的原因。

业界曾盛传发改委只发放10个准入名额,不过这一说法后来也遭到发改委工作人员的辟谣。尽管如此,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门槛会越来越高,国家会合理控制进入门槛生产的企业数量。

因此,还有哪些企业能获得为数不多的新能源汽车“准生证”,成了业界热议的话题。

在第一支队伍中排队的企业不在少数。因为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传统动力汽车主机厂都进入了新能源领域,不过各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同,有的是把新能源汽车开辟成一个部门,希望能把新能源业务逐渐发展成与传统燃油汽车同等重要的部门,有的则是选择把新能源汽车业务单拎出来,成立集团之外的新的公司独立运营,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均是如此。而目前很多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其实都没有独立的新能源生产资质,都是通过借用母公司生产资质或合资股东生产资质等形式生产销售,如上汽、一汽、广汽、吉利、江淮等都依靠母公司。

目前呼声最高的是长安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长安集团于2008年便成立了独立的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安也已宣布未来十年将投资18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车领域,目标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

相比长安新能源,吉利新能源还只是吉利汽车的一个项目,不过吉利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去年11月18日,吉利汽车发布其新能源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并斥资300亿元在浙江义乌规划兴建了新能源基地。今年4月,吉利又投资80亿元在杭州大江东落户了新能源整车项目,10月,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也正式发布,加上知豆、康迪的业务,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其实也不小。按照吉利汽车此前的规划,要在2020年实现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达到90%以上。

其他尚未单独开辟公司的上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江淮新能源则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目前来看暂且还是保持借用母公司生产资源和资质的状态。

说完了看起来最有实力的第一阵营,下面再来看看第二支队伍:新造车企业。

说起新造车企业,就更多了,主要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联网造车公司,一类是汽车供应商造车。前一类以乐视、车和家、开云汽车、云度汽车等为典型,后一类则以万向汽车、亿纬锂能、成飞集成为典型。

乐视自然不必说,一场bigbang发布会之后大家对贾跃亭的造车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工厂有了!8月10日,乐视超级汽车工厂在莫干山落户,一期项目投资60亿元,年产能为20万辆整车;二期扩产产能20万辆整车,项目投资60亿元。同时,乐视还与浙江省政府合作,在莫干山建立了涵盖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制造、生态展示、观光体验的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体验园区。

车和家是李想的第三次创业,他一直坚定着要自己建厂、自己生产的决心。和乐视在莫干山工厂落户同一天,8月10日,车和家位于常州武进的智能汽车制造基地在正式奠基并开工建设,工厂的设计产能将达到30万辆,整体投资50亿元人民币,一期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竣工投产,率先投产SEV,先形成2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等到天时地利人和,车和家便会向发改委申请资质。

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同样也有一个造车梦,手握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在2013年收购了美国锂电池生产企业A123,2014年收购了破产的菲斯科汽车,并改名为卡玛,正式进军造车领域。不过万向的造车之路却格外坎坷,高调收购菲斯科之后,却迟迟不见具体的整合动作。直到今年10月,才宣布Karma国产项目将在杭州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能为5万辆的增程式纯电动新能源车。

其他开云汽车、云度汽车、亿纬锂能、成飞集成则不在此一一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著名的互联网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则不在排队队伍中,因为它已经选择了代工模式。今年4月,蔚来汽车宣布与江淮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整体合作规模将达到 100 亿元。据悉,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为蔚来汽车首款批量生产的电动乘用车,预计将于 2017 年底上市。

J. 能源绿牌车下面有个wh开头的白色小牌

新能源车必须上绿牌照。
以下是新能源牌照申请资质的条件: 1.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 2.申请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其中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具备外接充电功能的串联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并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车辆。
以下是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介绍:1.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 2.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渐变绿色。 3.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为黄绿双拼色。 4.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第一位先启用字母D、F(D代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F代表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5.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第六位先启用字母D、F(D代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F代表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热点内容
白动驾驶房车 发布:2025-02-13 15:20:49 浏览:902
标致408的内饰感觉很老 发布:2025-02-13 15:03:37 浏览:498
皮卡上高速要封闭吗 发布:2025-02-13 14:26:09 浏览:660
518上海房车展齐星新全顺房车 发布:2025-02-13 14:08:40 浏览:892
五十铃皮卡换索菲姆发动机 发布:2025-02-13 14:04:14 浏览:103
盐城出租车价格计算方法 发布:2025-02-13 13:38:18 浏览:108
北汽e系列两厢内饰 发布:2025-02-13 13:12:36 浏览:722
2019北京皮卡进城要求 发布:2025-02-13 13:06:06 浏览:159
福田485柴油货车价格 发布:2025-02-13 13:03:42 浏览:639
北京开车自驾游贵州路线 发布:2025-02-13 12:59:19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