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新能源汽车发展建议
❶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在业内普遍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主流企业均加快了新产品上市的节奏。中国品牌方面,2018年江淮汽车有5到6款新车上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广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外资企业方面,大众、日产、丰田等外资企业也加快了在中国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步伐。
二是技术升级加快。有车企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新能源车技术升级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三大变化。首先是到2020年新型动力电池将实现产业化。其次是轻量化,产业将逐步形成以铝合金、复合材料为主的整车轻量化技术平台,推动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链形成。再次是智能网联化,产业逐步实现驾驶辅助技术产业化应用,形成部分自动驾驶技术平台。
三是自主品牌将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发展也迎来了契机。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经济支柱产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国际化合作。
❷ 国内新能源汽车会怎样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❸ 充电10分钟续航可达500公里,丰田将开创新能源汽车新时代
众所周知,新能源 汽车 电池技术一直是当下各车企重点研究的项目。尽管比亚迪、特斯拉、小鹏 汽车 等众多 汽车 品牌将自己的续航里程提高至 600KM 以上,但是依旧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纠结甚至不买单,如今新能源 汽车 续航问题成了众多消费者心中买车的一道坎。
近日,就在大家都在围观丰田章男炮轰电动车事件的时候,大家可能没有注意丰田公司计划将在 2021 年推出新型固态电池原型车。据了解,这种电池充电 10 分钟,续航可以达到 500 公里。如果一旦量产,那么这项技术将会给新能源 汽车 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可以说这种技术将是革命性的进步。
何为固态电池?
在工作原理上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差不大,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解质。传统锂电池采用隔膜和呈液态状的电解质,固态电池则是固体电解质组成。简单地说,就是在同样体积内,固态电池能量是现有 汽车 电池的 2 倍之多。
当下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分为两种,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就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密度不高但是不易发热安全性高,缺点是续航有限。
最受欢迎的特斯拉 model3 则是采用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高,理论上续航能力高于刀片电池,但是容易发热并且有自燃的风险。尤其是现在的锂电池在加入快充后,因隔膜损害温度过高导致自燃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固态电池相比于传统 汽车 电池,它更紧凑,充电速度不仅快而且还更安全,并且还拥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不难发现,固态电池优势明显优于传统电池。
固态电池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这样一款革新技术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它确实存在了。此前也有固态电池报道传出,例如大众预计在 2025 年生产出固态电池,福特则是在 2027 年生产,三井物产、汽油公司 Idemitsu Kosan 和住友化学等工业企业都在准备生产固体电解质 …… 可以看出各大厂商其实已经开始着手于固态电池研发的争夺战。
但是丰田却是将在 2021 年亮相推出首款原型车,注意,这里并不是概念车而是原型车,原型车即是测试车,原型车在经过测试后,通过完善细节上的不足就可以推向市场。
在电动 汽车 领域,从丰田推出混合动力技术以来,丰田就一直作为领跑者。此次固态电池有着突破性的进展,依然是丰田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丰田公司介绍,目前丰田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这款电池在 30 年的使用寿命内保留 90% 的电池性能。
为了帮助加快该技术的开发,日本政府正考虑将新设立的 2 万亿日元脱碳基金的一部分用于固态电池的生产。并且根据官方消息透露,这款电池将会在 2021 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期间亮相。
充电在 10 分钟,单次行驶距离达到 500 公里,30 年使用寿命可达 90%,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这不是 汽车 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已经是一场革命的开始。
❹ 丰田公司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尽管日系车销量持续走低使得丰田在中国的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但这并未让丰田汽车调整原有的中国市场既定战略。在丰田中国率先做出不改变对中长期既定目标的声明下,丰田的坚守也让业内看到了它仍将中国作为最重要市场的信心。
今年年初,丰田中国在北京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未来的“丰田中国云动计划”,在这份规划明确的中长期计划中,丰田中国表示,未来将主要围绕“环保技术、福祉车、商品、服务、事业、社会贡献活动”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速在中国的事业步伐,并制定出全新的战略和目标。
作为“丰田中国云动计划”的一部分,环保技术被丰田汽车作为最重点的事业放在首项位置,这也明确显示出,今后在中国市场,丰田汽车将不遗余力地推广相关的环保技术车型。丰田中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混合动力车型将是我们新能源事业今后在中国市场的一个重点。”
事实上,早在“丰田中国云动计划”发布前,丰田中国就已经开始规划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战略。随着该计划的发布,丰田中国也开始了全面实施这一新能源战略计划的步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丰田中国了解到,除了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推广和上市混动车型外,丰田中国也加速了混合动力车型关键零部件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今年10月22日在江苏常熟举行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工程开工仪式上,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就明确表示,该研发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实现丰田混合动力关键动力总成的本地化生产,这更可见丰田力求拓展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战略决心。
混动为主导
从丰田汽车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产品来看,其在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就是先期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主导,利用混合动力与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在电机、电池、电控等方面拥有共通的核心基础技术这一特点,再由混合动力嫁接发展成为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随着时机的成熟,丰田汽车再相继推进其他新能源技术车型,这首先得益于丰田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成熟混动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上,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全球最成熟最先进的环保技术。丰田早在40年前就开始潜心研发能够普及的新能源技术,特别是对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上。丰田油电混合动力技术采用电动引擎和燃油发动机相结合的模式,运用在汽车上就是在起步和低速行驶中使用电动引擎,并且这种电动引擎可以在启动的瞬间产生强大的动力,因此加速更快;在高速行驶时,汽车则采用成熟的燃油发动机,动力也更稳定,因此燃油经济性能高。和同级别的车型相比,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消耗也更低。时至今日,丰田的这套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发展至第三代,并且经过多年在车型的实际应用中证明了其技术的成熟性。
近几年来,丰田汽车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及混合动力车型。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基于成功的推广,仅在今年1-10月,丰田旗下的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为102.8万辆,年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据悉,今年在丰田销售的车辆中,混合动力车已经占到其全球销量的14%。与此同时,丰田混合动力车自1997年上市以来,全球累计实现销量已达到460.3万辆。
正是这种混动技术的成熟性以及混动车型的全球销量提升,在燃油能源不断紧缺的今天,丰田汽车更是看好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将这种混动技术应用到更多的车型上。之前丰田混合动力车型仅有普锐斯一款,后来在普锐斯的成功基础上,丰田更是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丰田的其他车型身上,其中包括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
在中国市场,丰田中国也在不断加大对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在国内市场已经正式引进了第三代混合动力技术的普锐斯新车,也推出了混合动力版的凯美瑞车型,不过雷克萨斯品牌在国内已上市的混合动力车型则更多。截至目前,雷克萨斯品牌在国内共推出CT200h、ES混动、GS混动、LS混动、RX混动等系列。此前,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郎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今后雷克萨斯的所有系列车型均将配备混合动力技术。
记者了解到,作为丰田中国混合动力战略的一部分,今年雷克萨斯将2012年定义为混合动力元年,大力引进了3款全新混合动力车型。1-10月,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已经超过雷克萨斯整体销量的22%,占整个豪华车市场混合动力车型销量的80%以上。从明年开始,雷克萨斯依旧要稳步推进在中国市场的混合动力战略,并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车型在整体销量中的比例。
丰田中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混合动力的基础上,丰田汽车要继续扎根于中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而混合动力将更能成为丰田汽车高品质车型的形象代表。
加速本地化
除了在中国市场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和推出混合动力车型外,丰田中国的新能源战略还将根据云动计划,加速实施混合动力技术的本地化生产。
今年早些时候,丰田中国宣布在国内建立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据了解,该研发中心由丰田汽车独资投建而成,总投资额为6.89亿美元。其主要业务内容就是要建成丰田“最先进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特别是混合动力技术核心组件国产化、混合动力系统与整车的匹配性,开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各种新能源车的实证行驶实验及传统发动机车辆的研发等方面。
据了解,基于丰田混合动力关键总成的本地化,丰田汽车计划将于2015年实现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混合动力车型的国产,这实际上也为丰田今后在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做好铺垫。此前雷克萨斯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混合动力车型在其所有在售车型中比例仅为22%,在丰田云动计划的推动下,丰田希望将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型的销售比例提升到50%以上。
分析认为,目前丰田混合动力车型销售比例偏低的主要因素在于混合动力的普及程度不够以及混合动力车型的价格过高。在实施本地化战略后,丰田汽车除了希望通过混合动力组件在中国的国产带来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进一步降低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成本和价格。随着混合动力关键零部件的国产,未来丰田汽车的所有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和价格也将进一步降低,这对消费者来说势必带来更大的吸引力。
❺ 丰田的新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会成为日本的未来吗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丰田给大家带来了第2代氢燃料电池车,该车目前已在日本上市,一共推出了5款车型,售价710~80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4.5万到50.5万元。这辆车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氢燃料电池,是基于雷克萨斯LS同平台打造,综合续航里程相比上一代提升了30%,能够达到850公里。
这样一款与众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会是日本的未来吗?在我看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大厂商会不遗余力在续航以及动力方面进行完善,丰田这一次的成果足够亮眼,也可能会引领行业向前发展,但我们依旧相信,丰田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❻ 1.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上,为什么丰田汽车公司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而通用汽
你好,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续航和充电问题,而混动汽车就可以实现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混动汽车分插电式混动与非插电式混动,插电式混动为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混动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邯郸北方学校温馨提示)
❼ 丰田新能源汽车怎么样丰田雷凌新能源汽车车型介绍
丰田新能源汽车怎么样?在汽车市场有争议,也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那么,这辆车怎么样?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丰田Ralink新能源汽车:动力RalinkTwinEngineEdition搭载由1.8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99马力,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72马力。官方公布该车百公里综合油耗为4.2L/100km。丰田Ralink新能源汽车:外观RalinkTwinEngine在普通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全新的设计。进气格栅的镀铬装饰条更厚,与全新的LED大灯融为一体。大嘴的正面,尺寸做了调整,增加了梯形装饰条勾边。雷凌双引擎增加了独特的星云紫色配色方案,拥有7种颜色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丰田拉林克新能源汽车:发展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丰田新能源汽车。这款车在动力和价格上相对合适,喜欢的消费者可以多了解一下。
❽ 丰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2021年丰田在中国公布了bZ 纯电动专属系列首款车型 bZ4X 。其中bZ代表着“Beyond Zero”。bZ4X预计于2022年中旬开始在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上市销售。
在此期间,丰田还诠释了“丰田心系守护地球家园,始终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为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的价值主张。多名媒体人说,丰田纯电动汽车转型步伐在加快。
简评:
在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和通用的天下,近几年来,以吉利、长城为代表的自主车企开始崛起。
丰田也开始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发力,实际上,中国市场已经从德系时代、美系时代开始进入了全新的日系时代。
丰田品牌诚然不用多说,但TNGA架构之下的每一款产品都焕发着以往的不同,更加个性化的设计、更加豪华的内饰、更加强调操控,这就是丰田对应全新时代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千万别小看丰田电动汽车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丰田BZ纯电动车细节大公开
❾ 请你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
我不是工程技术人员。但是,我认为电动汽车是一项简单的工业技术。之所以是简单技术,只要我们看看众多老百姓天天骑行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就理解了。一个低直流安全电压的电动机与小体积的干式电瓶及简单的控制电路就驱动行走了。外配一个几十元的电瓶充电器(家庭手工作坊都能够买电子元件组装)。时速可以50公里长时间行使驶,家庭电路普通插座4小时充满电里程50公里。电动轿车应该与它是大同小异的动力系统。为什么专家认为是高技术与复杂技术,因为专家的高地位,他们不使用电动摩托车,他们脱离了实践。他们不去用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物辩证法思想去研究开发新事物。燃油汽车技术最复杂。因为发动机最复杂,已经使用有百年了吧。发动机上配套的就有发电机与直流电动机(启动机),还有电瓶。还有雨刷器控制电路。铁路与码头装卸已经使用电瓶叉车可能有50年了,老式的硫酸液体电解液电瓶组充电与行驶和起重使用经验有50年了吧。可控硅调速技术在电瓶叉车和有轨与无轨电车上使用足有45年了吧。还有理由鼓吹电动汽车技术没有攻克吗?如果这样说,只能是证明电动汽车结构发展路线方向没有切合现有电动驱动行驶基础配套实际现状。燃油汽车除了污染,人们都能够满足使用心理。一个小于像床头柜大小的桶,隐藏在车体里面,装40公斤危险液体(汽油,柴油,或者高压天然气气体)。除了价格是人们犹豫的外(虽然有污染但只是嘴上说,没有构成人们使用心理障碍)人们没有其它心理担心障碍能够阻挡了使用燃油汽车。换上电瓶替换燃油,没有污染与噪音,并且日常使用费用也比燃油的低,电动汽车为什么就没有路面保有量呢(看不见)呢。外认为就是电动汽车没有做到像燃油汽车一样的不间断行驶保障。简单例子:燃油汽车从黑龙江省可以一口气不停留开到海南岛(几次的非常暂短的加油时间必须停留下来,人们心理能够接受容忍)。而电动汽车即使是电瓶一次充满电能够做到行驶1000公里,中途也得必须长时间停留下来继续充电,让人心理忍耐不了的就是这个充电时间。人们都了解的事情,一个手机充足电还要1个小时呢,何况那么大的汽车电瓶呢,笨人也能够知道充电时间不会比手机短。况且连续里程达到1000公里的电池电瓶即使开发生产出来,按照现在的市场规律,得多少钱啊,大众能够接受得起那个电瓶价格吗。因此,电瓶使用实行俱乐部模式,配套沿途几十公里设立一个电瓶更换站的续能(电)方式才是电动汽车进入人们购买使用心理的正确路线。 我不是电动汽车专业人员,我在网上粗略地看了看人们对于有关政策与部门现状的描述,给我的印象是,一,国家的政策偏向于充电桩模式,例如,电池充电规定2c,3c充电电流,意味着必须达到快速充电。我认为这个方向是不能够促使电动汽车发展的。二是,工信部没有发挥好中央权威国家计划一盘棋的思想。本位利益高于了社会利益。如,我看到的此网上介绍的国度电力公司实行的做换电模式的电动汽车续电架构,由于生产汽车企业不能够赚到电瓶的现实与后续利润,就不与国度电力合作,而工信部站在汽车企业立场,使国度电力放弃换电模式,而走向充电桩模式。我认为,是方向错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走换电模式的架构,充电模式只能够是换电模式的附属。否则,电动汽车难于被人们接受其续航性能与价格据高不下的现状。电瓶与车必须分开。石油与电力部门是换电站,充电站的主要建立部门。工信部制定好电瓶电池充电接口标准与电瓶框外观标准。充电电压应该以220为标准。只有这样,投资建设才能最低廉。如果采取高压充电,汽车与电力投资变得巨大与不安全。大电流快速充电,也会要建设新电力电路,投资巨大,占地增加。电瓶成本也会高高上升。只有换电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民用电力设施,而且最主要是,换电模式,能够保障电动汽车不必纠结行驶里程。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应该不是新技术。因为我国铁路装卸部门早在70年代初就使用电瓶叉车了。最少已经近50年经验了。他们有大型充电房间,当时是老式的液体硫酸电池组。电瓶叉车起重量一吨。有2个直流电机,一个运行,一个起重。电压可能是48伏(24个电瓶,每个2伏),是前轮驱动,后轮转向。前桥有差速器与半轴。早期是脚踏板动作转换开关(凸轮控制器原理的小机械式大电流触点式开关)切换用铸铁做的电阻片通断而改变电阻进行走行调速,负载最大时,是前面叉子举着一吨重的货物,进行转向与行走,货物能被举高2米。76年实现了可控硅调速。去掉了转换开关与电阻片。只用一个电视机顶盒大小的半导体电路板连接脚踏板,和电瓶与电机线,实现了无极调速(没有冲动与节能)。已经有45年的经验了。老式硫酸电瓶每班工作12小时,搬走货物达到50吨。如果作业量大叉车电力耗尽,就用另外一台叉车方便地吊出电瓶箱,马上吊入另外一个已经充满电的电瓶箱,只用拧3个普通螺丝(正付极和灯光线)。铁路几十年的电瓶叉车制造,使用与维护经验,完全能够为电动汽车的驱动与电瓶充电与维护提供现成的,及时的,免费的研发资料。因此,铁路部门进入电动汽车领域也是对更快地发展电动汽车,也是捷径。铁路叉车的经验也是极其重要的经验资料,尽快了解与收集,对于降低电动汽车成本是行之有效的路线。另外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已经广泛使用多年,这些生产单位的经验也必须立即借鉴。一个电动汽车卖价10几万,20几万,这么高价格,简直就是个笑话。
❿ 消息称丰田考虑重启电动汽车战略,这一看略会被看好吗
这个我是比较的看好的,丰田本来就是造车大厂,流水线还有技术都是很好的,转型电动车还是很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