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电动汽车空调
⑴ 丰田凯美瑞油电混合动力车空调加那种冷气
你好!雪种用的是134的。但雪种没一定要用OIL-11型的,否则麻烦很大,4S店人员建议。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⑵ 5年后普及100万EV车型 50年后CO零排放 2020丰田技术空间
6月份的时候,丰田技术空间展如期而至,与公众分享了他们布局长远的纯电战略。近日,我们有幸在北京试驾了丰田EV元年首发的三款代表车型:一汽丰田奕泽E擎、广州丰田CH-REV、雷克萨斯UX300e。
总结:
尽管丰田电动化战略,尤其是纯电车型战略启动较晚,但得益于此前混动技术的积累和丰田极具灵活和延展性的架构平台,丰田电动化战略除了明显提速外,其发展前景也是外界一致看好好。而这次2020丰田技术空间,其实只是展现战略初步成果的开始,相信未来丰田一定不会另大家失望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丰田雷凌双擎用车篇:油耗满意、隔音略差、配备8个气囊厚道
在锐车评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购买这辆广汽丰田雷凌双擎的经历(网友购车经历:15万预算为何最后选了这款日系车? )。在本篇文章中,车主详细谈了一下用车感受。
车子刚提出4S店的时候就在隔壁加油站加满95号油,刚好那段时间油价处于低价位,也就没考虑加92的,等过了5000公里首保后再加92。从六月中旬提车到八月底,已经开了五千公里了,是时候总结一下用车心得和这款车的优缺点。
首先是油耗,双擎的雷凌油箱官方显示是43升,不过我每次加不到40升就加满了。市区行驶是混动车的最大优势,油耗可以低到百公里4.3升,高速高一点,因为主要是汽油机运行,油耗大概是4.7L百公里。一箱油可以跑800公里以上,对于一个新手司机来说,这油耗让我非常满意。
对比我表哥的朗逸,市区7.5个油,高速6个油,雷凌双擎可以说是非常省油了,丰田的混动技术确实名不虚传。看了很多论坛帖子,有些老司机都能开到一箱油将近1000公里,油耗低至4L百公里以下,看来我的驾驶技术还需磨练。
动力和操控性,雷凌双擎的净车重就超过1.42吨了,后悬也换成了独立悬挂,比换代后的全新朗逸重了将近200公斤,相当于三个成年人的重量,跑高速的时候没有键盘车神所说的日系车轻飘飘的感觉。油门很线性,没有顿挫感,只是高速急加速的时候汽油机会发出干吼的声音。短程加速非常强劲,每次红绿灯基本都是第一个冲出去,除非是电动车和超跑。市区驾驶非常惬意,走走停停也不会有不舒适感,这就是混动车的最大优势了吧。方向盘很轻盈,适合刚上路开车的新手。不过在开启主动巡航后,方向盘要时刻保持在车道中央,不然偏离一点摆正有点吃力。
空间内饰方面,中控台的用料,丰田没有大众和通用做得好,不过我每次上车也不会摸着内饰开车,所以见仁见智,这对我来说几乎不会成为购车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是雷凌豪华版那个中控屏有点突兀,有人说是旧时代的CRT大彩电。屏幕分辨率不高,支持网络carlife,只能连安卓手机。除了连接手机蓝牙音乐和倒车影像,其他功能几乎不用,平时导航我用的是手机。
前后排USB接口各有一个,前面点烟器接口我用了一个54W双口一拖二充电器,行车记录仪用了一个接口后,前排还剩两个,也足够用了。后座没有空调出风口,4S店说加装要1800,没有搭理他。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空调开26度,后座都是凉飕飕的,丰田车空调制冷效果出众名不虚传。
得益于TNGA架构,雷凌的电池被诺到了后排座椅下方,后备箱也跟汽油版差不多大小,平时家用足够,如果是用来装货搬家可能会捉襟见肘。后排地板中间突出比朗逸小,但做不到兄弟车型的全平,这是一点小缺憾。家里人都没有超过一米七的,也没有胖子,所以这个空间对我们来说是富余的。
座椅是织布的,靠背角度有点直,而且不能调整角度,但是可以放倒连接后备箱,拉长物品还是很有优势的,上次就把大框的结婚照拉回家了。看了很多车主买回来就去淘宝买皮套套上,我没打算去套,就是细碎的东西容易掉进缝隙,不好清理,每周用家里的吸尘器套上专用吸管,全车吸一遍还是很干净的。
舒适性方面,大家普遍反映的就是噪音有点大,不管是胎噪还是风燥。发动机在高速急加速的时候有干吼的声音传进来,不过在市区行驶就安逸很多了,很多时候只能听到很小的电机的声音。由于采用的是后独立悬挂,个人感觉遇到颠簸路面还是能处理的很好的。等轮胎用得差不多的时候,换个静音胎试试,看会不会有什么改善。
主被动安全,这车全系标配8个安全气囊,同价位紧凑型轿车无出其右。个人认为,气囊只能多不能少,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不过在出事故的时候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雷凌最好用的还是丰田的TSS2.0系统,据说是和斯巴鲁合作开发的,前面带了一个毫米波雷达和一个摄像头。这套原本在高几个级别才会使用的主动安全系统现在统统下放到了紧凑型轿车上,不得感叹 科技 的日新月异。高速行车的时候开启它,简直不要太舒服,晚上也能很好的识别路线,大部分路段都可以解放右脚了。
主动刹车在市区还没有触发过,因为市区行驶走走停停我基本都是带点刹车。自动巡航的跟车距离即使调到最短,还是有人会插队,看来国内相当一部分车主的素质还是让人堪忧的。
其他方面,其实当初选这车的时候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摇广州的节能牌(非绿牌)。这算是本地的照顾性优惠政策了,而且中签率很高,基本都有6成左右,摇个两三次就可以了,这比汽油车少得可怜的几率强太多了。
提车到现在将近6000公里了,上周去了4S店免费保养,只是加了玻璃水和换了空调滤芯,其他都是良好状态,机油要等一万公里的时候再换。都说日系车耐用保值,现在暂时看不出来,跑个五六万公里以后再观察是否属实,一般来说国产车在一万公里以内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下次跑一万五千公里做保养的时候再写一篇更详细的用车感受。
⑷ 一汽丰田出新招,奕泽E进擎黑科技解析,特斯拉还能坐得住吗
在2014年特斯拉Model S正式进入中国后,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就迎来了一场血雨腥风。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品牌,各路资本都纷纷涌入,最疯狂的时候,品牌在短期内就增加到了大几十个,非常的夸张。
但还是那句话: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当初那些品牌存活至今的已然所剩无几。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使是现在,那些以造燃油车起家的车企,除了一些国产品牌,真正的国外老牌车企其实并没有急于去大规模推出纯电汽车。
大家所熟知的丰田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最近丰田品牌的首款量产纯电车型就要上市了,那就是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
前面为什么要提特斯拉呢?首先特斯拉作为纯电动汽车品牌的标杆,必然也是传统车企在推广纯电动汽车的道路上总也绕不过的对标品牌。
毕竟特斯拉的销量摆在那儿,只有做的跟它差不多或者更好,才会有竞争力可言。奕泽E进擎首先在电池上用的是与特斯拉同品牌的松下电芯,电池总容量54.3Wkh,NEDC续航400km。
但与特斯拉使用的动辄4500-7000颗圆形电芯不同,奕泽E进擎使用的是288颗方形电芯。相比之下更为先进,在等体积下,电池包整体能量密度更高、散热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安全。
在续航能力上,有了特斯拉这几年在电池抗衰性方面实际的考验,奕泽E进擎肯定是只会好不会差,甚至丰田还承诺“十年后电池容量维持率达到80%以上”,除了利用丰田在混合动力车型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外,有这个自信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冷媒式冷却。
大家都知道,温度对于电池的使用寿命、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最适合电池的温度应该在15-35°之间。根据下图实验室对于电池衰减到80%电量在不同温度下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看出,23°是非常适合电池使用的温度。
除了极少数地区,其他地方很少能在夏天和冬天保持在这个温度区间,这就需要有加热和降温措施来保证电池的温度。加温系统就不细说了,因为正常车企出厂的纯电动汽车都有这个功能,奕泽E进擎主要的区别是在每个电池单体的下方都装载有电池电加热装置。
降温方式就有好多种了,其中风冷和现在车企(包括特斯拉)常用的液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缺点就是制冷效果看天吃饭。
再怎么厉害,极端温度下都会对降温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存在失效的风险,而奕泽E进擎所使用的冷媒式冷却就更加的稳定。
采用和室内的空调系统共用的方式,将电池冷却专用的蒸发器设置在电池包内,分别对电池单体的上下同时吹冷风,以此来达到为电池降温的效果。
这种方式不仅降温效果好,电池内部各部分的温度也很均衡。只要空调制冷剂充足,就可以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限制。
另外,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所要格外重视的部分,毕竟关系到了车内以及附近人员的安全。就拿特斯拉来说,随随便便在网上搜“特斯拉、着火”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得到非常多的搜索结果。
并且其他品牌像大家熟知的蔚来以及理想智造也都发生过自燃的情况。奕泽E进擎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更好的保护车内乘客,使用了三种手段来应对。
将冷风管作为缓冲吸能区
保护电池在撞击时尽量避免挤压变形是防止电池起火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车企研究升级的方向之一。
丰田的工程师在奕泽E进擎电池组的外沿,也就是下图蓝色部分,还布置了冷风管路进行辅助降温。
在遇到撞击的时候,这个管路就能起到一定的吸能作用,增加电池对侧面碰撞的承受能力。而且高压管路布置在电池单体中间,还能进一步降低碰撞引发的危险。
将电池包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
刚刚说了,电池巨幅变形是有可能会引起自燃的。冷风管作为缓冲吸能区有效防护来自车辆侧面的意外撞击。
奕泽E进擎在白车身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两横两纵的骨架结构,并在底部还采用箱梁结构的增强材料覆盖,防止意外的拖底和撞击。让电池组形成了和车身一体化的构造,从而提高了对电池包的防护性能。
这一点设计对于电池的保护不仅是前后左右,甚至是上下,全方位的。另外电池包被设计成了密闭结构,密封材料采用密封胶条,同时兼顾了防水和防尘性能。同时,在电池包底部进行了相当于常规做法2倍厚的防锈涂装。
而且好处不仅如此,奕泽E进擎车身扭转刚性相比汽油版车型提高了20%,重心降低了14%。操控更好的同时,还提升了车辆翻滚时的安全性。
为什么是翻滚时的,看了下面特斯拉Model X的翻滚测试就知道了。因为重心低的原因,不同程度的测试都没有让Model X四脚朝天。这样可以在发生事故侧翻时有效的避免车身结构变形,防止出现车门等不容易打开的情况。
电池包三重安全监控系统
毕竟电池包也是相对精密的部件了,所以对于电池包内的各种零件进行监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电池管理系统(BMS)了。电池管理系统实际就是一个能检测、评估电池状态,并给出相应措施的电子部件。
而奕泽E进擎拥有领先的电池包三重安全监控系统,可对电池包内各个电池单体和由数个单体电池构成的组块及总电压进行监控,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有异常发生时,可以及时进行控制。
有人可能会怀疑丰田在制造纯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其实是不用担心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丰田就开启了研发电动车的道路。新能源汽车在当时还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而丰田敢将利润投入到这个未知收益的项目,足以证明丰田眼光的独到。
关于混动系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世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另一种是其它,由此可见大家对于丰田新能源技术的认可。
从上面丰田的电动化汽车史中可以看到丰田在1997年推出了第一款量产混动车型普锐斯,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型,在2000年销量就突破5万台,截止2017年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400万辆。
自那以后,丰田的混动技术不断地进步升级,车型也越来越丰富,到现在已经进化到第4代THS-Ⅱ混动系统。经过20多年的技术沉淀,丰田在电池、电机、动力控制单元等电动化车型的核心技术上拥有很深厚的造诣。
背后拥有全球1500万HEV、PHEV、EV、FCV用户基础,电池0安全事故做背书,可以说奕泽E进擎的EV技术是十分成熟的。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车辆装配工艺方面的水准还是比较低的,各种接缝对不齐,后备厢渗水、牌照框不在正中位置等等,简直就是一车一况。现在网友都调侃,只要自己的特斯拉有发现任何装配工艺问题,那么恭喜你买到了正品。
而丰田作为一家1933年成立的汽车公司,造车那么多年,经验丰富到不能再丰富,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反正我是没见过有多少人吐槽丰田装配工艺的。
并且奕泽E进擎将在丰田海外首家完整的TNGA全新工厂制造,这种全新工厂先后制造了亚洲龙旗舰车型,制造实力肯定比特斯拉强。
特斯拉还有一个大硬伤,那就是毫无预兆的官降让你防不胜防。以进口版Model3后驱长续航版车型为例,该车型当时起售价为40.7万元,包含AP驾驶辅助系统后裸车价为43.48万,新车落地价48.18万元。
但国产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起售价格为补贴后30万出头,并且标配AP。一年时间,这台Model 3损失近15万+,你永远买不到最低价的特斯拉。
除了这个看得见的损失,新能源品牌的车型超高的贬值率在无形之中让车主雪上加霜。
以蔚来ES8为例,一年半的车贬值率就高达将近50%,特斯拉要相对好一些。蔚来这种贬值水平放到燃油车上起码也要3-4年的时间,更别说那些保值的车型了。
而保值率一直是一汽丰田车型的优势,下到卡罗拉,上到普拉多、威尔法等车型,那保值率还是非常让人欣慰的。虽然还不确定纯电版的车型保值率实际如何,但小编的感觉,即使没有同型号汽油版高,可也绝不会低到蔚来这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毕竟特斯拉也算是纯电动汽车里最保值的,而用了同是松下电池但更先进的奕泽E进擎,必然是要比特斯拉要好上不少。
总结下来,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作为丰田首款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达到400km,还是处于中上等水平的。并且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以及寿命也下足了功夫,比如说冷媒式冷却、将电池包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等等。
丰田作为老牌车企,同时也算是第一批研发新能源的车企,不论是经验还是实力都是蛮可靠的。非常适合想购买纯电动汽车,但又追求稳妥的车主去进一步了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丰田车空调耗电不耗油是真的吗
你好,绝大多数汽车的空调都是利用发动机的动力带动压缩机工作的。所以只要你开空调。就会给发动机造成负荷。就会消耗比平时多的燃油。电的消耗微乎其微。。。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惑。祝你用车愉快!!【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⑹ 丰田油电混合ev模式空调吹多久
在汽车有电的情况下可以一直开。
EV模式其实就是纯电动驱动。在车辆电量不足的时候,车辆会自动开启发动机来驱动,同时也会给电池充电,将车辆电池达到可用的数值后,发动机会自动关闭,车辆会以纯电模式继续行驶使用。
⑺ 丰田凯美瑞油电混合动力车空调用那种冷气
你好,雪种是134a的,但是冷泵油是不一样的,因为电动的空调泵,所以用绝缘性能更好的油,普通的是8号的,混动的用11号的冷泵油,希望对你有帮助【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