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汽新能源汽车
Ⅰ 华晨集团正式破产重整,负债千亿困局,旗下版图涉百余公司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称,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华晨集团作为辽宁省属国企,直接或间接控股、参股四家上市公司,并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与宝马合资成立华晨宝马公司。有中华、金杯、华颂三个自主品牌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
据辽宁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华晨集团长期经营管理不善,自主品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负债率居高不下。2018年以来,辽宁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努力帮助华晨集团解决现金流问题,但其债务问题积重难返。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华晨集团自主品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爆发。据华晨集团今年半年报,集团层面负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失去融资能力。为解决债务问题,有关方面成立了华晨集团银行债委会,力求债务和解,但未果。
根据法律规定,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指定华晨集团管理人,全权负责企业破产重整期间各项工作,包括受理并认定债权人债权申报,编制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等。债权人将根据法院最终批准的重整计划获得偿付。
华晨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作为宝马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集团重整后有望实现重生,尽最大努力挽回债权人损失。同时华晨宝马仍然是其未来稳定的利润来源,而且还将不断推出新产品,扩大规模。
作为我国 汽车 产业的主力军,华晨宝马背后的华晨集团 历史 可追溯至1949年。
华晨集团是隶属于辽宁省国资委的重点国有企业,目前华晨集团在辽宁、四川和重庆建有6家整车生产企业、2家发动机生产企业和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旗下有华晨中国、金杯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 汽车 ”)、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华控股”)和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晨动力”)4家上市公司,160余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此外,旗下“中华”、“金杯”、“华颂”等自主品牌以及“华晨宝马”、“华晨雷诺”等合资品牌,覆盖了乘用车、商用车全领域。
对于此次破产重整风波,已经传导至上市公司。
11月15日晚,申华控股和金杯 汽车 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华晨集团于11月13日收到沈阳市中级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华晨集团债权人格致 汽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对华晨集团进行重整。申华控股称,若华晨集团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公告中表明,目前华晨集团尚未收到沈阳中院正式受理重整的裁定书,债权人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沈阳中院受理、华晨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重大不确定性。
据悉,华晨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申华控股4.46亿股,占总股本的22.93%,处于冻结状态的股权占其持股总数的24.13%,占申华控股总股本的5.53%。
在业绩方面,申华控股称应收华晨集团及其关联方收款1.4亿元,主要形成原因为日常 汽车 购销;申华控股对华晨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余额44565.48万元,其中4亿元为公司向华晨集团为公司融资担保提供的反担保,4565.48万元为公司为原子公司华晨租赁提供的存续担保,若华晨集团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申华控股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家间接控股的公司金杯 汽车 在公告中表示,华晨集团全资子公司沈阳市 汽车 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金杯 汽车 2.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32%,其中1亿股用于融资融券,占其持有金杯 汽车 股份总数的37.53%,7360万股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占其持股金杯 汽车 股份总数的27.63%。
金杯 汽车 应收华晨集团账款5007万元,应收华晨雷诺金杯 汽车 有限公司2677万元,均为日常 汽车 零部件购销形成。若华晨集团进入重整程序,金杯 汽车 可能计提大额坏账准备;此外对华晨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余额5.3亿元是否顺利解除存在不确定性。
11月16日,金杯 汽车 和申华控股开盘双双低走。截至下午收盘,金杯 汽车 扩大跌幅至7.13%,报于5.21元;申华控股跌幅为0.53%,报收于1.88元。不过,17日,申华控股和金杯 汽车 收涨,涨幅为1.05%和0.19%。
而截至11月17日收盘,华晨中国下跌1.43%,报收于6.9元,新晨动力跌幅为4.48%,报于0.32元。
11月13日,传闻不断的华晨集团再度出现新状况。
企查查数据显示,格致 汽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吉林省辽源市,是一家从事 汽车 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的 科技 企业,为华晨集团的供应商。
实际上,早在11月初就有消息称辽宁省政府考虑对华晨集团进行司法重整,以解决债务问题。当时有消息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辽宁省政府近期已与金融监管部门就华晨集团重整进行沟通,不过尚无明确重整方案,相关事宜仍在讨论中,因此仍有变数。对于重整传闻,辽宁省国资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不清楚此事,华晨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没有接到相关的信息。
华晨集团重整求生,难掩的是早已爆发的债务危机。华晨集团公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华晨集团总负债1328.44亿元,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华晨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1.4%,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6.77亿元。东方金诚指出,截至10月22日,华晨集团存续债券规模为172亿元。
10月23日这一天,华晨集团规模为10亿元的债券17华汽05到期未兑付,华晨集团发布公告承认目前流动性紧张,资金面临较大困难。
今年8月华晨集团旗下多只存续债券大跌,频频低价卖出,被业内债务风险或出现恶化的信号。全联车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华晨集团进入破产重整是大概率事件。从华晨集团本身的财务来看,很难偿还债务,接下来很可能是以辽交投为主体进行重整。
据悉,今年以来华晨集团也进行了内部改革,包括管理架构调整、聚焦整车和零部件业务;聚焦入门级电动车,升级中华品牌等策略。但业内普遍认为,华晨集团最主要的问题是自主品牌赢弱,盈利严重依赖华晨宝马,但华晨宝马股权调整期限越来越近,想要依靠华晨宝马将华晨拉出泥潭根本不现实。
目前,华晨集团旗下有华晨中华、华颂、金杯三个自主品牌;其中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华累计销量为3186辆,平均来看月销量500余辆。2019年全年,华晨集团乘用车实现销量72.18万辆,商用车销量7.86万辆;但值得注意的是,华晨宝马54.55万辆的销量占华晨集团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高达75%。
东方金诚在研报中分析称,“在疫情影响下,华晨集团自主品牌的销量、业务收入持续下降,获利能力仍比较弱。”
近年自主品牌的羸弱,迫使华晨集团在发展上呈现出过度依赖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单一板块的局面。华晨宝马堪称华晨集团的“利润奶牛”。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华晨宝马每年为华晨集团贡献的利润额平均在17亿元-55亿元之间,在华晨集团的净利润占比也逐年上涨,平均在94.9%至119.6%之间,基本都在90%以上。2019年华晨集团的全年营收为40.27亿元,税前利润是62.92亿元,其中华晨宝马是华晨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2019年华晨宝马的净利润是76.26亿元,由此可见,如果剔除掉华晨宝马的净利润,华晨集团的税前利润是呈现亏损状态的,亏损额超过10亿元。
此外,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华晨集团尚无车型。华晨集团副总裁齐凯曾公开表示,“华晨集团合资公司华晨新日预计今年年底投产第一款新能源车。”
对于华晨集团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加快脚步。 汽车 市场的淘汰赛已经开始,今年以来众泰 汽车 、力帆 汽车 等弱势品牌接连重整,游离在主流市场边缘的华晨集团亟须加速。
Ⅱ 千亿国企竟然债务爆雷,华晨“被破产”给谁敲响了警钟
深陷千亿债务泥淖的华晨汽车集团这回面临着“被破产”,申请者正是它的合作伙伴兼债权人,一家汽车冲压模具研产商——格致科技。
身为国有企业,华晨汽车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走到破产这一步,但改革重组不可避免。
2018年10月,华晨与宝马达成协议,以36亿欧元转让华晨宝马25%的股份给后者,这也意味着华晨将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华晨宝马贡献的利润也将大大缩减。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华晨汽车累计发行债券34只,存续债14只,存续债余额共162亿元。从到期分布看,华晨汽车到期及回售压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涉及债券分别为4只、8只。也就是说,华晨汽车明年的压力会更大。
作为累赘的自主板块,必须动刀。
毫不客气地说,在与宝马合资19年来,华晨汽车虽然也曾换来一星半点的技术,但自己实在太不争气。
华晨汽车引进了宝马的发动机生产线之后,并未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智能化、新能源等领域做大力研发,始终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整个华晨系缺乏核心技术支撑,这也是中华、金杯品牌走向衰微的原因。
前华晨集团掌舵人祁玉民曾说:“我梦想有一个产品,它的底盘是保时捷调校的;它的造型、内外饰是意大利搞的;它的发动机是和宝马合作的。三大资源一整合,是不是一个好车就出来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祁玉民崇尚“拿来主义”,根本不注重自主研发,这也导致华晨汽车自主板块没落的原因。
如今,长安、广汽、上汽、一汽的自主板块各有亮点,吉利有CMA平台,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出蓝鲸发动机,而华晨什么都没有。自主研发技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华晨现在再发力已经太迟,市场不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华晨洗心革面,身负千亿巨债的华晨也没有足够的研发费用。
?既然加法做不了,华晨汽车可以做减法,比如剥离自主板块业务,学学力帆,给中华和金杯找个实力强大的好东家,不失为一个多赢的选择。只是不知道现任掌门人阎秉哲有没有这份果敢和魄力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投资不过“山海关”
自主品牌缺少进取心,只是一味的过于依赖“奶瓶”,正是华晨汽车如今虚有其表、危机四起的根源。与其说是合资部分强势的掠夺,不如说是宝马和辽宁政府从一开始就“惯坏”了华晨汽车。若是早些脱离这样一种不劳而获,躺着就能靠宝马赚钱的状态,华晨汽车或许能早些感受到生存的危机而觉醒,如今的局面让人唏嘘不已。
华晨汽车只是国营合资企业的一个缩影,又有多少个“华晨”早已放弃自力更生,而等待着外资反哺和政府的“不抛弃不放弃”呢?华晨到了该痛下决心,扼腕断臂的生死时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2020年,已经倒闭或准备破产的车企,望各位谨慎出手
2019年全球经济下滑严重,全球车市迎来了寒冬,整个 汽车 行业均遭遇了“重创”。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让一小部分本已经负载债累累的车企更是雪上加霜,只有一部分品牌力强大及风控能力足和且资本雄厚的车企对此次遭遇影响不大,这些品牌尚能“度过难关”,但是那些原本就没有多大品牌影响力的部分车企来说,由于销量断崖式下滑,技术含量又不高,质量常年投诉居高不下的这些车企终究还是没能挺住。最终走向了破产或已经申请破产重组的公告了,对于传统 汽车 圈来说,是被新势力(电动车)之后又一次从新洗牌。
2021年刚开始,对想要购买新车或者二手车的朋友必须注意了,以下这些已经倒闭或者已经申请破产重组的品牌,需要“慎重”选择。以免到时候售后服务、维修保养、质量维权等等都不知道去找那个地方了。
力帆 汽车 介绍:
力帆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 汽车 品牌,主要生产货车、卡车。
2020年8月11日,力帆集团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因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力帆之所以选择破产重整,重点在于谋求破产,从而变卖家产,抵消债务。
据媒体报道称,本次庭审力帆方面的法人主体是力帆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销售公司),庭审主要内容是明确债权总额,为力帆重整指定负责机构。截至今年9月30日,管理人共收到489家债权申报,申报债权总额11.28亿元,最终核定债权总额6.99亿元。
力帆集团也曾有过无限风光。进军乘用车领域后,力帆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在中国 汽车 工业大浪淘沙、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成为掉队一员,那么力帆为何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呢?
猎豹 汽车 是湖南猎豹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一家集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 汽车 厂商,隶属于长丰集团,总部设在湖南长沙,拥有湖南永州、湖北荆门、安徽滁州三大整车制造基地。 湖南长沙、衡阳、永州及广东惠州四大零部件生产基地,具备年产15万辆轻型越野车、SUV及5万辆皮卡车的生产能力。
长丰猎豹的军工品质,一直以来都是它的宣传点之一,网络上对其的评价,好评多数集中在看重其军工品质以及外观上。然而,这个自主品牌也经不住车市的打击了。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团与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沙市人民政府在长沙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托管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湖南猎豹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工厂。吉利正式托管长丰猎豹 汽车 工厂后,将从事新能源 汽车 整车的生产和销售,导入新能源 汽车 产品及技术,推进资源整合。这标志着“猎豹” 汽车 已经被淘汰了。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华晨集团自主品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暴发。据华晨集团今年半年报,集团层面负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失去融资能力。为解决债务问题,有关方面成立了华晨集团银行债委会,力求债务和解,但未果。
2020年10月下旬,华晨集团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兑付,引发关注。
2020年10月23日,华晨集团就因未能按期兑付规模10亿元的私募债券“17华汽05”,而发生实质性的违约。随后华晨集团主体信用等级多次被降,大公国际和东方金诚最终将其信用评级从最初的AAA级一路调低至CCC级。
2020年11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的案件编号(2020)辽01破申27号显示,格致 汽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破产重整。
铁牛集团旗下有大名点点的皮尺部“众泰 汽车 ”和“汉龙 汽车 ”。
日前,众泰 汽车 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发的《民事裁定书》,公司控股股东铁牛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且无继续经营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终止铁牛集团有限公司的重整程序,宣告铁牛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针对公司控股股东铁牛集团破产,众泰 汽车 表示,公司与铁牛集团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处于停产状态,铁牛集团破产后续处置可能会引起本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变化。
由于因经营不善,华泰屡次陷入欠薪丑闻,被员工声讨并索要薪资及赔偿。另外,家族式经营模式使得内部经营难形成同意意见,外聘人才流失严重,市场策略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并执行,导致对市场判断滞后。
5月29日,华泰 汽车 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
2020年11月13日,东风裕隆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庭申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11月14日下午,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股东东风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意味着如今只活跃在“网络段子”中的纳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2015年,纳智捷品牌年销量高达6万台,其中优6 SUV的平均单月销量近4000台,相当于如今一个二线豪华品牌最畅销车型的销量。
2016年开始,纳智捷销量开始大幅下跌,进入2019年,东风裕隆境况仍未好转,全年销量已不足1947辆。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东风裕隆的产销量分别为22辆和77辆。
研发停滞、产品落后等问题,纳智捷的用户口碑随即崩塌,破产也是在所难免。
1、赛麟 汽车 :
7月2日,赛麟 汽车 董事长等人因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挪用巨额资金被公安调查,已限制高消费等;诸多员工在6月30日已集体离职;
2、拜腾 汽车 :
6月29日晚,拜腾官方宣布7月1日起暂停中国业务,为期6个月;
3、前途 汽车 :
6月8日,前途 汽车 董事长第3次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前途K50的销量不足200辆,是为那些车主高兴还是悲哀呢?毕竟他们买了就成了全球限量绝版。
厂家倒闭/4S店关门,“售后承诺无法兑现”
伴随着众多车企陷入生死一线状态,不少4S店会因此突然退网或者关门,更多经销商维权事件也频频爆发,主要围绕2个方面:
1、4S店退款问题。包括品牌保证金/建店保证金、剩余车款、返利等;
2、 车主售后问题。包括售后配件供应、车主维修保养项目及质保等善后动作。
以上车企的破产,主要证明了没有技术含量,迟早还是会面临洗牌,一个 汽车 品牌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力。否则,终将会被淘汰。
退市品牌产品虽然看似物美价廉,但是否适合购买绝对是一个值得三思的问题,只有把产品的故障率,后续的维修保养等问题一一落实清楚,才可能真的捡漏,否则很有可能变成花钱买罪受,切忌看到大幅优惠就盲目下手,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
Ⅳ 成也华晨、败也华晨 祁玉民的“前世今生”
“80个日日夜夜,把我一生的判都谈完了”。
言犹在耳,这位促成“股比放开第一例”的汽车圈老将在退休一年多后,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而这一次,有关他的新闻只有短短一句话: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没有祁玉民,在股比限制放开后,也会有更多合资公司面临同样的困境。中国汽车市场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的时代,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利润较高,逐渐进入市场红利期,可以说扛住了疫情与车市大环境的双重威压。在此情形之下,外资不会放弃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国品牌则要慎重考虑由财务投资向自主研发转型的必要性了。
在股比放开限制一事上,产品技术、营销渠道、品牌溢价等等因素,都将成为中外双方股东谈判的重要筹码。显而易见,华晨集团的“放权”乃至降价策略最终令这个企业一败涂地,新的竞争格局中,自身的研发和技术水平决定着谁将掌握更多话语权。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放开股比限制,尽管从经营层面来看会对中方企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也倒逼车企加快自主研发的速度,在核心技术及零部件上掌握更多话语权,才不会一味地以合资品牌盈利输血为生,最终沦为合资品牌的代工厂。当然,这些话对于华晨集团来讲,或许为时已晚。
#写在最后
是非成败转头空,属于祁玉民的“前世今生”已经落幕。辉煌过、悲壮过、无奈过、落寞过。从危机边缘活过来,最终又走向破产重整,华晨集团走到今天,非一人之功,也非一人之过。但不知祁玉民是否会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形式,在时代的印记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华晨汽车集团正式破产重整,重组后是否有实现重生的可能
对于华晨集团重整的方向,崔东树认为主要是债务重组,核心是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减轻企业压力。而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羸弱是华晨集团的标签,对于华晨集团重整后能否在自主能力方面能有所突破,沈萌对此持保留态度。
“自主品牌一直是国内车企的短板,没有能和一线外资品牌抗衡的自主品牌,华晨集团并不是个案。目前华晨面临债务重组,做大自主品牌的可能性非但很小,反而更可能突出华晨宝马的贡献度。”沈萌表示。
重整最可能的方式是引入大型战略投资者注入资金并输出管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远比传统燃油车火热,传统车企自身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因此想找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并不容易。
华晨中国称,法庭裁定受理格致汽车提出的对控股股东华晨进行重整的申请。截至本公布日期,公司业务如常运作,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上述事件的进展,以及及时履行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信息披露义务。
Ⅶ 10亿元债券违约被停牌,华晨集团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祁玉民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任务,把一个陷入困境的企业转变成了一家营收超2000亿的大型汽车集团,帮助宝马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历史性的份额。但是对于华晨自主板块而言,祁玉民却失败了。
尽管在祁玉民的口中,华晨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用市场换来了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但华晨除了引进了宝马的发动机生产线,并没有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设计以及前沿的智能化、新能源领域大力研发。
以至于中华和金杯市场份额在2013年走上巅峰后开始持续萎缩,中华品牌除了在SUV市场井喷的2016年短暂爆发外,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
有人说,仰融的悲剧决定了华晨的悲剧,但也不全是。华晨从诞生起就已经成为了交织各种利益的漩涡,作为后来者的祁玉民,在这漩涡中也会身不由己。纵使手握一手好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