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千万里远可以无线输电吗
A. 尼古拉·特斯拉的无线输电技术是真的吗
在19世纪末,尼古拉·特斯拉曾经进行过无线输电实验。在特斯拉的设想中,电力传到远方的用电设备无需借助导线传播,而是直接在空中传播,从而极大降低输电成本。
特斯拉的无线输电原理利用到了现在被称为舒曼共振的一种全球性的电磁共振。地球表面和电离层形成一个空腔或者说电容,闪电的放电能够产生和激发全球性的电磁共振,在7.83赫兹出有一个明显的峰值。
特斯拉设想,地球可以作为输电导体。通过地面的特斯拉线圈,交流电脉冲被输送到地面和电离层的谐振空腔中形成电磁共振,这样电能就可以在大气内不断传播,并且功率损失非常小。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类似的谐振电容天线,就能接收到空中的交流电。
为此,在1901年,特斯拉建造了一座大型高压无线电站,现在被称为沃登克里弗塔,他想以此进行远距离的无线输电和无线广播实验。因为无线输电和无线广播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依赖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不过,由于远距离的无线广播技术被马可尼先一步实现,沃登克里弗塔的建设失去了资金支持。不久后,沃登克里弗塔被拆除掉,特斯拉始终未能进行远距离的无线输电实验。
时至今日,特斯拉当年的设想一直没能实现。原因应该不是科学原理的问题,而是来自技术和成本方面。特斯拉的无线输电技术存在电磁辐射和效率的问题,电磁波会向外扩散开来,其效率会迅速下降,因为它遵循距离的平方反比定律。如果要建造一台百万瓦特的无线电力发射机,必须一直向它注入100万瓦的电力,即使用电端只想从它那里接收10瓦的电力。
不过,在短距离内实现无线传输电力是可能的,目前已经有这样的技术了。在2015年,日本三菱重工通过无线输电技术把500米外的灯泡点亮。不过,这种技术与特斯拉的方法并不相同,前者使用微波把电能集中起来输送过去。
B. 汽车无线充电的原理详解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而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
当开始充电时,电力发射器PTx通过其线圈产生交变电流,从而根据法拉第定律产生交变磁场。该磁场又由电力接收器PRx内的线圈拾取并由功率转换器转换回可用于对电池充电的直流电流。
磁场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可以穿过任何非金属非铁质材料,如塑料、玻璃、水、木材和空气。换句话说,电力发射器PTx和电力接收器PRx之间不需要电线和连接器,从而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
(2)新能源汽车千万里远可以无线输电吗扩展阅读:
应用
沃尔沃在其经典车型C30上加装一个无线感应充电装置,让司机给汽车补充能量时只需要将车开到固定位置,而不接触充电电缆。
该装置由电池、充电感应器、交直流转换器和控制系统组成,以地面充电板作为媒介给电池“喂食”交流电,大约2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如果用家用的照明电,则一般要6-8小时才可以充满。
C. 怎样用特斯拉线圈作为无线充电器给电动汽车远程充电
无线充电实际来讲就是远距离无线输电,这个构想是尼古拉特斯拉提出来的,当时他已经实际行动了,只是后来支持他的财团对他的构想不感兴趣,因为电传送出去供人们免费使用,根本挣不到钱,所以不再支持他,最后特斯拉只能放弃,记得那个发送电的塔叫艾森克里弗高塔。
那现在的特斯拉线圈相当于艾森克里弗高塔的缩小版。
D. 无线充电。最远能冲多远
一般在0.9-1.2米左右
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可达5米
E. 新能源汽车可以飞线充电吗
新能源汽车可以飞线充电,车载充电器的功率远大于普通家用电器,也超过大多数拖线板的功率限制,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原厂的充电线和充电桩能够承受其强大的电流,但普通的拖线板却难以承受,如果不遵守随车用户手册上的充电规范和流程,极有可能因电流过大而引发事故。
一、飞线充电的案子在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国标 (GB/T18487.1-2015)中,提到的充电模式是连接到电动汽车到电网(电源)给电动汽车供电的方法,共有4种,其中模式2是指:将电动汽车连 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在电源侧使用了符合GB2099.1和GB1002要求的插头插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并且在充电连 接时使用了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
1.荣威550PHEV使用模式2+外接拖线板放置于车内,从而在充电时过热导致内饰燃烧事故的发生。
2.比亚迪秦(参数|图片)模式2的原本规划,是面向具有独立车库的,使用任何延长线都是不允许的。
它的功能主要有:地线监测:对模式2与电动汽车之间地线连接的确认电动汽车与模式2的连接确认:通过PWM(Pulse Width Molation)的电压设定,来正确的给电供电/控制控制功能:控制供电和断电的过程漏电保护:线缆容易给车辆碾过,绝缘层长久使用下磨损(金属裸露)过流保护:因为很多电工为了怕麻烦,给经常跳闸的配电盒一般给多路10A的供电配16A的分断器,还有一个事,是怕车上充电机不按规矩走它使用的前提是使用专用交流电路和电源插座。
(图/文/摄: 问答叫兽) 奔驰S级 问界M5 理想ONE 别克GL8 小鹏P5 小鹏汽车P7 @2019
F. 特斯拉的发明有多少无线输电技术是真的吗
未存在准确性的说法,特斯拉从未尝试过远距离无线传输。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当年的愿景还没有实现。原因不应该是科学原理的问题,而是从技术和成本方面。特斯拉的无线传输技术存在电磁辐射和效率的问题。
电磁波将向外扩散,其效率将迅速下降,因为它遵循距离的平方反比定律。如果你想建造一百万瓦的无线电力发射器,你必须始终向其中注入 100万瓦的电力,即使电力终端只想从它那里接收 10 瓦的电力。然而,在短距离内实现无线电力传输是可能的,并且这种技术已经存在。2015 年,日本三菱重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点亮了 500米米外的灯泡。然而,这项技术与特斯拉的方法不同。
G. 汽车无线充电的原理详解
无线输电”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找到了“抓住”电磁波的方法,即利用物理学的“共振”原理——
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能高效传输能量。
系统由位于汽车外部主级电路和位于汽车的内部的次级电路、整流器以及驱动系统构成。通常在充电的时候,带有扁平铁芯的主级线圈,即耦合器,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被插在次级铁芯中一个缝隙处,这样,能量就能够从安置在底层的主级电路被转换到电池中。
日产魔方电动车:采用了可在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提供电力的电磁感应方式.即将一个受电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受到供电线圈的电流,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日本无线充电式混合动力巴士:电磁感应式,供电线圈是埋入充电台的混凝土中的。车开上充电台后,当车载线圈对准供电线圈后(重合),车内的仪表板上有一个指示灯会亮,司机按一下充电按钮,就开始充电。
H. 无线电力输送系统是什么原理,据说特斯拉曾经实现超远距离高压(上亿伏)无线电力传输!
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1890年特斯拉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
无线电能传输为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如电磁场能、激光、微波及机械波等),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通过接收器将中继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电能传输。
根据能量传输过程中中继能量形式的不同,无线电能传输可分为:磁(场)耦合式、电(场)耦合式、电磁辐射式(如太阳辐射)、机械波耦合式(超声)。
1890年,特斯拉就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特斯拉构想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把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8Hz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最终因财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胆构想没能实现。
(8)新能源汽车千万里远可以无线输电吗扩展阅读:
无线电力输送系统的主要应用:
1、通过海量能源节点的互联互通,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助力建设世界首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
2、创新“电力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模式,利用电力塔挂设运营商天线,在2018年7月建成国网系统内首座全扇区双平台共享基站,铁塔公司利用电力单管塔挂设基站,从需求对接到基站开通由两个月缩短至十天。
3、电力无线专网投运后,可以为电网建设和运行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以智能互联推动南京建成全球首个能源互联网典范城市。
I. 新能源车可以在户外充电吗
1、新能源汽车是可以直接在家用220V充电的,厂商会提供给你充电工具。
2、可以在外面建好的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刷卡充就可以了。
知识延展:充电式电动汽车是一种可以通过外界电源(比如墙上插座)充电的机动车。车内的蓄电池提供车辆运行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动力。充电式电动汽车是电动车的一种,其中包括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经过改良的混合动力汽车或传统内燃机车。
(9)新能源汽车千万里远可以无线输电吗扩展阅读
在充电方式中,新能源汽车充电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为桩式充电,一种为架式充电,另外一种就是无线充电。前两种模式对于场地的要求较高,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而无线充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J. 新能源汽车补电的方式有几种
你好,现阶段,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主要的充电技术有两种:传导式充电和非传导式充电。其中,传导式充电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非传导式充电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无线充电,包括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和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相比于传统的传导式充电有诸多优点,最大的好处就是无感充电,非常方便和快捷。甚至未来高速公路上都可以铺设无线充电网络,纯电动汽车都可以边行驶边充电。太阳能充电也是非常理想的充电方式:无污染,可再生。现在也有部分厂家在研发相关的太阳能汽车,也已经有一些样车出来了。
充电联盟预估的无线充电市场份额,还是有点乐观的。对于无线充电技术而言,尽管有这么多优势,但现阶段一直都没有大规模普及,主要原因有三点:缺少国家统一的标准,充电功率低,成本较高。
一项新的技术需要普及,标准必须要先统一,类似于USB接口标准,如果大家都不统一,每个电脑的USB口都不一样,通讯协议也不一样,那还怎么进行数据匹配和连接呢?
无线充电技术也是一样的,如果每家新能源主机厂的无线充电技术协议都不一样,那终端的无线充电设备就无法生产和普及。目前乘用车最高充电功率11kW,充电效率低于传统传导式充电,整体的设备成本也很大,一个3kW的无线充电系统一万多,同等充电效率的交流慢充桩一千多。高成本下,充电效率还这么低,足以见得,无线充电技术还是很难普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