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佳工作温度
A.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现在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相比电动车刚发展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对于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依旧是车主们关注的问题,新能源车实际续航是多少呢?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1
一般厂商宣传的续航里程水分是最大的,因为很多的汽车厂商喜欢用理论状态下的续航里程来做宣传,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往往要比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缩水15%-30%左右,甚至还会更多。
因为厂商测试续航里程一般都是用综合工况测试的,但是这和我们日常的用车条件相差很大,因为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的因素很多,例如气候温度、路况‘、驾驶习惯、车辆负重等等。
首先是气候温度,在低温情况下会导致电池电量减少,续航能力变差,而且温度越低电池的衰减幅度就越大。一般新能源汽车的理论最佳工作温度是25℃左右,当环境气温低于-1°的时候,电池的衰减就超过了15%。在北方极寒地区,缩水30-50%都很正常。
并且在冬季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开启暖风,新能源汽车的暖风是通过电加热来实现的,所以如果暖风会大量消耗电池的电量,据我本人测试,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开暖风和不开暖风的情况下,续航里程能够相差20%以上。
最后是路况,如果车辆频繁的急加速上下坡就会使得电机输出更大的功率,自然会加快电池的放电速度,就会造成续航能力下降。然后车速的影响也很大,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效率是相对恒定的,如果车辆长时间高速行驶,那么电机要输出更大的功率,也会加剧电量的消耗。
所以我们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不能够去相信汽车厂家公布的官方续航里程,我们要有实际续航里程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买到真正实用的车型。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2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标准怎么来的?
1、宣传营销策略
消费者在买新能源车的时候,对于新能源车最大的续航里程是最关心的。所以厂家往往就是喜欢用最大的续航里程来做宣传。实际上这个本身就是个营销的噱头,理论上是没有什么实际参考意义的。
2、最有利条件下测试
这个最大的续航里程,是厂家对所有的新能源车在最有利的条件下测试出来的。比如说特定的时速、特定的温度、特定的轮胎,不能开空调用电子设备等等。在所有条件都是在对电动车最最有力情况下测试得出来的结果。
3、工信部NEDC不准确
我国新能源车在工信部测试续航里程,参考的是的是欧盟的那套NEDC测试标准,就和我们普通汽油车上面的工信部油耗测试差不多的,如果消费者想开出这个标准上面的数据,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NEDC整个测试过程是在滚筒台架上原地进行的,然后就是进行了几组特定工况的加减速循环,完全没有模拟我们日常驾驶走走停停的真实路况,所以测试结果并不是特别准确,也没有参考的意义。
4、北汽EU5 R500实测冬季缩水接近一半
我们拿北汽EU5 R500举一个例子,工信部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经过实测,在常温下有441续航里程,在高温下有367续航里程,在冬季低温下有228续航里程。最长续航里程和最短续航里程有接近相差一半的距离,差距实在有点悬殊。
哪些因素影响续航里程
虽然工信部给出的NEDC续航里程可以给我们作为参考,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续航里程,导致这个电动车续航能力进一步缩水。
1、车速影响续航里程
车速对于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是很友好,只不过对于汽油车的影响没有新能源车那么厉害。新能源车的电动机效率相对是恒定的,它不会像发动机那样,高速的时候效率就大大增加,所以说高速的副作用是很明显的。
比如说一直很火的蔚来ES8,NEDC综合工况续航是355公里,但是一上高速直接就只有200多公里了,相差还是蛮远的。
2、温度影响续航里程
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在冬季温度很低的时候,电池里面的活性物质会降低,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导致电量减少、续航变短。
曾经有一份专门对汽车动力电池性能的测试报告。结果显示,新能源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是25℃。如果以25℃温度作为基准,中央气象台公布的中国冬季平均气温-1℃,电池的低温衰减幅度就超过15%了,而如果是北方-20℃的话,衰减就更厉害了,超过57% ,缩水超过一半。
3、新能源开暖气消耗大
冬天新能源车开暖气的话,比传统燃油车消耗还要多。因为新能源车它是没有发动机的,没有发动机来产生热量,所以额外要使用一个PTC加热器,也就是根电热棒来产生热量。
这个加热器就要消耗3000W左右的功率,跟夏天的空调功率差不多,也会影响续航。而汽油车只要等发动机预热到正常的温度,把发动机热量传递到车内就好了。
4、充电限制使用
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等新能源车把电全部充满在去使用的,每次理论都是在电量80%左右去使用。因为80%之后,充电的功率和速度都大大的滑坡,达不到理论最大的充电功率,费时费力。
5、驾驶习惯影响续航里程
很多消费者特别喜欢频繁的急加速、上下坡等操作。因为电动车扭矩大,加速一般比传统的汽油车来的更快快,很容易让人上瘾。殊不知这样会影响新能源和的续航里程,往往得不偿失。
6、电气设备耗电大
平常我们开车时开音响听歌、手机充电、行车记录仪等都是很耗电。特斯拉官方给了一个数据,空调开的时候model S车型的续航里程下降12%左右,这个能耗和汽油车开空调耗油差不多。所以开新能源我们都要小心翼翼使用电气设备。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还需要长足的发展才能够和传统燃油车平起平坐,现阶段如果不是刚需或者为了政策牌照的话,还是不推荐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实际续航3
新能源汽车的顾虑是什么
第一,充电问题。
有了新能源汽车,首先解决的就是怎样给汽车充电。在家可以充电,但是有安全隐患,除非有自己的固定车位,但是出了你固定车位行驶范围怎么办,有一些地方有公用充电桩,但是电价高,充电速度慢。你有没有想过,突然有一天,你想自驾去向往已久的西藏跑到半路你上哪里去充电。就算每个加油站都有充电桩,但是你也会发现,你真个旅途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的路上。
第二,电池能不能回收再利用,会不会造成更大的电池污染。
记得有些80后的都有这样一个记忆,身边的大人会说,用完的电池扔远点,会有污染,也会致癌的,一节小小的电池会造成几十种重大疾病。当然,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会致病。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科学调查表明,一颗普通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就算这也没有得到证实,那么大体积的电池如果不能回收,也会造成垃圾污染。
总结:
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得到最真实的数据,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标注续航里程应该表明测试路况以及气温等各种影响电视寿命的因素条件。
第二,继续研究,怎样才能快速充电,我相信如果在充电桩完全普及,充电电价价格透明,五分钟就能充满整个电池等情况下,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得到普及。
第三,解决污染,虽然我们不知道电池到底能造成多大的污染,但是我们不能一种新的污染代替另外一种污染存在,毕竟,我们大想要蓝天绿林。
绿色能源,但愿能还原大地的绿色,也能还原梦想中的蓝天。
B. 新能源汽车夏季充电要注意什么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保有量也在逐步增加。根据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6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44万台,占据全球总量的60%以上。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多,用车就成为了消费者关心的重点。那么新能源汽车在夏季充电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温度方面。夏季的气温一般较高,在阳光直射的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充电很可能造成动力电池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燃的风险。因为动力电池对温度比较敏感,当电池在的环境温度超过60度时,就会存在过热燃烧或爆炸的风险。所以在夏季充电时,尽量避免在户外阳光暴晒下长时间充电,而这样也有利于防止车漆因暴晒遭到损坏。其次,下雨天充电更应注意。虽然说现在的纯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在防水设计上等级较高,但是毕竟是涉电设备,如果雨水流进充电枪口,很可能导致短路现象发生。轻者对汽车造成损坏,严重的很可能危及到充电人员。尤其是在暴雨天气或者充电桩被雨水淹没的情况下,更应该加以注意。最后,充电应当每天进行。对于动力电池的充电应当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浅循环状态充电。不要等到动力电池电量耗尽,再进行充电。因为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会对动力电池的内部造成损伤,从而减少蓄电能力,影响续航里程。所以在驾车中也多次提醒,不要等到车辆趴窝再充电。总 结除此之外,在充电时也应该把握时间和次数,过度充电和充电不足都会对动力电池造成一定的影响。不知大家还有什么理由呢?欢迎留言讨论! 随着夏天的来临,外面的气温也会逐渐升高,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会面临着室外充电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夏季充电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从此充电的本质上面来说,充电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在充电的过程当中对于电动动汽车而言,尽量不要在户外有阳光的状态下面去,长时间充电,本身温度高,加之在充电的时候,快充的过程当中,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水加速分解为氧气、氢气以至电池容易充鼓。会对于电池而言产生一定的问题。其次,建议尽量选择有这个遮阳设施的地方,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充电,这样可以保证充电的时候有着适应的温度,可以为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其次车辆在高速行驶以后,对于车辆而言需要静置一段的时间,这样可以保证电池有个最佳的充电时机,另外按照车辆的充电时机来说,充电时间不要过长。一般电动车电池充电时间不应该超过5到 8 个小 时;而当电池充满电后,应及时拔掉电源,虽然充电桩有着自我断电的功能,但是为了安全需要注意。在为电池充电时,若遇到充电器插头在不断地发热,而且发热的时间比较长,需立即检查是否是插头短路或者接触不良,及时的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在平常充电的时候,需要要正确掌握充电时间,要养成使用车辆后及时充电习惯。 目前,对于以电能为驱动能源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利用充电桩充电是其获得能源补充的主要方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的充电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可能会造成电池损坏,甚至引发燃烧事故。进入夏季,接踵而来的就是高温多雨天气。夏季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要注意什么呢?1.防暑降温。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是18-25℃左右,在此温度区间工作,锂电池的性能最稳定,使用寿命也最长。数据显示,锂电池在55℃以上的环境下以1C的充电速度连续充放电50次以上,电池容量明显下降,电池寿命相应缩短。当环境温度超过60℃,电池就会因温升过大而产生过热燃烧、爆炸的风险。电池充电时是会产生热量的,如果在阳光直射处充电,不但会使漆面和电路绝缘层加速老化,而且可能使电池温升加快,散热不良,从而造成电池热失控。所以,夏季应将车辆转至阴凉通风处充电,避免在阳光直射处充电。2.注意散热。动力电池在放电时,也是会发热的,而且电池温度可能比充电时还高。如果用车完毕立即充电,很可能因电池散热不良而使电池温度继续上升,损坏电池,甚至造成热失控。因此,夏季用车后,应让车辆停放30分钟左右,让电池温度充分下降再充电。3.少用快充。快充充电时,由于充电电流较大,电池温升明显快于慢充,比慢充充电更容易损坏电池,使电池容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4.谨防雷电。夏季雷雨天气多发,虽然雨天充电不会对车辆造成不良影响,但雷雨天气充电,可能会使车辆遭雷击,除了造成车载电器损坏,还可能引燃车辆。所以,雷雨天气不建议充电。5.避开低洼。夏季经常出现突如其来的暴雨,所以停车充电要注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点,避开低洼地段,以免充电时突降暴雨,车辆被困水中。6.严禁飞线充电。一方面,如果突降大雨,飞线充电容易进水引发短路或触电事故;另一方面,飞线充电电缆线绝缘层在阳光暴晒下特别容量老化,再加上与外墙的摩擦,老化加速,极易引发短路。7.避免过放过充。一定要养成浅放浅充、随用随充的习惯,以免出现过放过充。过放过充对电池使用寿命的损害非常大,而且还容易引发电池燃烧事故。 在如今的高温天气,电动汽车尽量不要在户外阳光直接暴晒下长时间充电,一是更好的保养电动汽车,二是规避电池损坏甚至自燃的风险。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对温度比较敏感,目前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而电池在环境温度超过60°时,随着电池工作的升温,锂电池有过热燃烧、爆炸的风险,但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概率是极小的,如有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线路老化、遇水短路造成的。车辆本身和充电设备都会有过温保护,并配备有BMS系统,控制电压、电量,协调车辆需要和供给平衡。理论上来说,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是很安全的,但不排除汽车在高温暴晒下会造成线路老化等损害。首先我们要知道电费的价格。民用电价格一般峰谷电价分别为一度电0.6元和0.4元上下,国家电网直流充电站价格一般在一度电0.4-0.9元之间浮动,第三方交流充电桩一般电价 服务费在一度电1.2-1.8元之间。充电效率,交流电充电桩一般效率能达到88%,直流电效率大概在93%。新能源汽车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续航在100到500公里之间,各个充电充到满价格不一样。以200公里车为例。采用充电桩充电,目前主流充电桩充电一度电价格在1.6元到1.8元之间,充满电大概需要31度电左右,价格在49.6到55.8之间。而如果使用的是家用充电桩的,价格统一是在0.58元左右,充满的话大概的价格是在18元。还是比较便宜的,而且采用家用电充电的话,每个城市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城市价格甚至只有五毛钱,而充满电仅仅只需要15.5元,真的非常实惠。但是如果你在三用充电桩充电的话,抛去电费成本以外充电桩商家,每度电一般还会收取几毛钱的服务费,因此对于一辆续航能力为150km左右的新能源汽车,一次从零到100%所需要的费用也才30元左右,所以从动力成本上计算还是相当划算的。而且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都是靠电来提供动力的,所以不需要保养,只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就好了。大家都知道汽油车保养的话,还是比较昂贵的,一次就要好几百,甚至上千。而从这方面来看的话,真的便宜不少。新能源汽车夏季充电注意什么——隐患问题1、高温天气不可在阳光暴晒下充电,不能在行驶后立即充电。2、电时尽量选择阴凉通风的环境,太过闷热的环境不利于充电状态,还会破坏电池和减少充电器的寿命。3、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充电时间和充电次数。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和充电不足会缩短电瓶寿命。4、建议每天充电,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这样电池的寿命会延长。5、在为电池充电时,假若充电器插头在不断地发热,而且发热的时间比较长,需立即检查是否是插头短路或者接触不良,应该把充电器拔出来,检查插头上面是否存在氧化物,如铁锈之类的,然后立即清除掉。 新能源汽车,它这个下跌的充电一般情况下就是主要得多,还有这个雨水,尤其是。下雨天的时候最好是能有一个遮挡的地方,把充电桩给遮盖起来。 一、关闭车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建立私人充电桩,而这些充电桩一般都安装在地下车库,在充电时为图方便,一些司机会在充电时打开车灯照明,但离开或者回家的时候切记要将灯光调至AUTO或者关闭状态。而且电动车没有发动机怠速,离开车之前记得检查是否关闭车辆的电源。一般新能源汽车车灯和车内低功率电器设备是由车辆蓄电池供电的。若长时间开启,蓄电池很容易亏电,一晚上过后,动力电池的电是充满了,可是蓄电池的电被耗光了,就会出现发动不了车的现象发生。二、车辆充电尽量不开空调、不使用车内设备在给电动车充电时有许多车主会选择在车内等待,但由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个时候能否开空调呢?答案是能开,但是尽量别开。这是因为电动汽车同时进行充电放电,会造成电池组使用寿命下降。三、快充和慢充桩如何区分一些新司机连快慢充插孔都不知道,就更不要说快慢充电桩了。很多人会把快充桩称为直流桩,会把慢充桩称为交流桩。看充电桩枪头的大小是最准确的区分方式,大的就快小的就慢。但是当你进入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后,如何能够快速区分快充桩以及慢充桩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观察体积来区别。一般慢充桩由于电流和电压输出较小,不需要大体积的变压器,因此可以将充电桩的体积做得很小。不过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很多运营商都开始设计小体积的快充桩,这样可以为用户节省更多的空间。以艾参崴为例,其公司就设计出迷你充电桩以及便携式充电枪,其中便携式充电枪只需接入家用电,甚至省下了安装充电桩的空间。其实如果想节省充电时间就选用功率大的电桩,每个快充桩都是有相应功率的,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观察充电桩上的铭牌,其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当然还要看您的车最大能接收多少,不用想那么多,找功率大的准没错。慢充桩也有功率之分,不是每个慢充桩的输出电压都是220V,输出电压都是32A,还有16A的。如果有你的车也就三十多度电的话,选哪个都无所谓了,毕竟四个小时充满和五六个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如果你的车是六七十度电以上的话,那您就得选择高功率的充电桩了,因为用慢的一晚上充不满。 新能源汽车夏季充电要注意什么?新能源时代就是现代我们所拥有的时代,新能源汽车也随着大流来到了我们的生活。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汽车市场上的运用也日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选择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车主的选择。无论是纯电动车或是插电混动车型充电问题则是广大车主最关心的话题。那么车主们在夏季充电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在夏季高温天气天气的时候,电动汽车尽量不要在户外阳光直接暴晒下长时间充电,一是更好的保养电动汽车,二是规避电池损坏甚至自燃的风险。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对温度比较敏感,目前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而电池在环境温度超过60°时,随着电池工作的升温,锂电池有过热燃烧、爆炸的风险,但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概率是极小的,如有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线路老化、遇水短路造成的。车辆本身和充电设备都会有过温保护,并配备有BMS系统,控制电压、电量,协调车辆需要和供给平衡。理论上来说,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是很安全的,但不排除汽车在高温暴晒下会造成线路老化等损害。1、高温天气不可在阳光暴晒下充电,不能在行驶后立即充电。2、电时尽量选择阴凉通风的环境,太过闷热的环境不利于充电状态,还会破坏电池和减少充电器的寿命。3、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充电时间和充电次数。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和充电不足会缩短电瓶寿命。4、建议每天充电,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这样电池的寿命会延长。5、在为电池充电时,假若充电器插头在不断地发热,而且发热的时间比较长,需立即检查是否是插头短路或者接触不良,应该把充电器拔出来,检查插头上面是否存在氧化物,如铁锈之类的,然后立即清除掉。 @2019
C. 特斯拉电池最佳工作温度
15-40度。
温度对电动车_电池_有影响_ 这个_我找_对蓄电池_保养 关于温度_我有圈起来蓄电池_维护_保养
(1)当仪表盘红色欠压显示灯发光时,表明电量进入饥饿区,应及时充电。及时充电将可极_延_电池寿命。每天对电池进行_次完全充电,每次充电时间应为8-12_时,让电池随时保持丰电状态,对其寿命有极__处。如果骑行后_及时充电,将会极__影响电池_使用寿命,严重情况会造成电池报废;
(2)电动自行车启动时,应缓慢加速;在较_坡度路面__逆风行驶时,最_能足蹬辅助,避免蓄电池_电流放电,以延_蓄电池_电机_寿命,并可避免烧_电器元件;
(3)蓄电池_期_用时,应充足电存放,并做到每月对电池进行__于_次_补充充电;
(4)蓄电池在充电时应在空气流通_环境中进行。避免_火源,充电时最_将电池组取_,以利散热;
(5)蓄电池在最佳_工作环境温度15℃-40℃。在此温度范围之外,将影响电池_正常工作;
(6)_能使蓄电池正负端_路,以免发生危险;
(7)只能使用厂家提供专用充电器进行充电;
(8)蓄电池_专用电池,请_要作为电动自行车以外_电源使用,以免造成蓄电池_损害;
(9)_能使用有机溶剂清洗蓄电池外壳。发生意外火灾,_能使用_氧化碳灭火,而应使用_氯化碳之类_灭火器具;
D. 新能源汽车当动力电池的温度过低时,是否能够完成充电
不能。
在低温条件下,动力电池部分材料性能会严重影响,使用寿命降低,因为大部分车辆动力电池是锂电池,随着温度降低,电池中的金属锂会产生沉淀现象,不在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石墨负极的动力与热力特性进一步变差。
(4)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记得要避免电池包碰撞
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一般设置在承重体的底部。当车辆通过一些坑洞时,记得要注意底盘的划痕,因为底盘的划痕很可能会损坏动力电池组。此外,在车辆碰撞事故后,必须检查动力电池组的损伤程度,否则动力电池组可能是由于碰撞变形,这将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的权力,并最终引起局部过热和自燃。
2、记住电动汽车清洗时,动力电池组不能进水
虽然汽车防水和密封很好,但清洁电动汽车时,最好不要把水枪直接动力电池清洗,否则它可能是因为单个组件和密封不严水短路,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所以在电动汽车清洗的过程中,注意清洁部分和高压水枪的压力。
3、注意电动汽车的使用温度
电动汽车的最佳工作温度为10-30℃,并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动力电池充电不足,容量下降,在放电过程中容易导致电池寿命降低。同时,环境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动力电池过热失控,在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膨胀,损坏动力电池。
4、避免过度放电,注意电表电池电量显示
电动汽车在日常使用中,更要注意电表的电池电量显示。最好不要等到动力电池耗尽后再充电,因为动力电池的过度放电会极大地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应注意电表上动力电池的剩余行驶距离。充电前的行驶距离不应超过全功率条件下最长行驶距离的2/3(例如车辆在全功率条件下的最佳行驶距离为150km,最好不要让车辆行驶超过100km)。
5、避免电动汽车长时间存放
尽量避免长时间储存电动汽车,因为长时间储存会因长期充电不足而降低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存储电动汽车时,动力电池必须充满电,并且动力电池必须每月重新充电一次。
6、动力电池过热报警,记得要停止散热
电动汽车操作电脑在保护动力电池不过热方面做得很好。因此,当车辆动力电池过热报警时,记得停车并动力电池充分散热。不要走自己的路,动力电池过热报警仍然在行驶,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过热甚至车辆自燃。
7、消防设备必不可少,装药设备精度高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都有一定的自燃风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所以车内应配备消防设备,灭火器、逃生锤等消防设备应随时在车内,以防紧急情况发生。另外,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充电精度必须要高。最好使用原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高充电精度对动力电池有很大的好处。
E. 磷酸铁锂电池正常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是多少
工作温度范围宽,-40℃至55℃;(3)可在-20℃下充电;低温磷酸铁锂电池在-20℃温度下以0.2c放电的循环试验曲线,经过300个循环后,仍有93%以上的容量保持率。
(1)小电流充放电
这个情况下的使用,基本都是用在3C类电子产品上,在这一领域应用上磷酸铁锂电池正常使用的话,如果是电池品牌厂商实力比较强的,质量好的,基本都是2000次以上的循环寿命;小型锂电池厂商,质量稍次一点的也有1000次以上的循环寿命。
(2)高倍率稳定充放电使用
高倍率放电的应用,大多数是动力型锂电池,多数是应用在给电机提供动力的应用上,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渔船机电电源等。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多数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加快了电池材料衰减时间。
循环寿命是急剧下降的,质量差的电芯,可能也就500次左右的循环;实力强的磷酸铁锂电池品牌厂家,在设备技术和材料应用上会比较好,电芯质量就会好些,但循环寿命也就在800次左右。
想这种情况下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寿命会更短,300次左右差不多就报废了。电池使用的不稳定放电,时高时低,对电池衰减促进作用会更大的。
F. 新能源车冬天的真实续航到底如何
新能源车冬天的真实续航到底如何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新能源车,现在普遍受制于电池技术,所以标称续航,是不包含用电器使用的情况下测出来的情况。400多的续航本身就很少,然后天冷的时候,电池需要保温,座舱需要加热,这些都需要用电。所以续航减少是正常的。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了
G. 新能源汽车当动力电池的温度过低时,是否能够完成充电
不能。
在低温条件下,动力电池部分材料性能会严重影响,使用寿命降低,因为大部分车辆动力电池是锂电池,随着温度降低,电池中的金属锂会产生沉淀现象,不在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石墨负极的动力与热力特性进一步变差。
(7)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记得要避免电池包碰撞
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一般设置在承重体的底部。当车辆通过一些坑洞时,记得要注意底盘的划痕,因为底盘的划痕很可能会损坏动力电池组。此外,在车辆碰撞事故后,必须检查动力电池组的损伤程度,否则动力电池组可能是由于碰撞变形,这将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的权力,并最终引起局部过热和自燃。
2、记住电动汽车清洗时,动力电池组不能进水
虽然汽车防水和密封很好,但清洁电动汽车时,最好不要把水枪直接动力电池清洗,否则它可能是因为单个组件和密封不严水短路,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所以在电动汽车清洗的过程中,注意清洁部分和高压水枪的压力。
3、注意电动汽车的使用温度
电动汽车的最佳工作温度为10-30℃,并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动力电池充电不足,容量下降,在放电过程中容易导致电池寿命降低。同时,环境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动力电池过热失控,在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膨胀,损坏动力电池。
4、避免过度放电,注意电表电池电量显示
电动汽车在日常使用中,更要注意电表的电池电量显示。最好不要等到动力电池耗尽后再充电,因为动力电池的过度放电会极大地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应注意电表上动力电池的剩余行驶距离。充电前的行驶距离不应超过全功率条件下最长行驶距离的2/3(例如车辆在全功率条件下的最佳行驶距离为150km,最好不要让车辆行驶超过100km)。
5、避免电动汽车长时间存放
尽量避免长时间储存电动汽车,因为长时间储存会因长期充电不足而降低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存储电动汽车时,动力电池必须充满电,并且动力电池必须每月重新充电一次。
6、动力电池过热报警,记得要停止散热
电动汽车操作电脑在保护动力电池不过热方面做得很好。因此,当车辆动力电池过热报警时,记得停车并动力电池充分散热。不要走自己的路,动力电池过热报警仍然在行驶,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过热甚至车辆自燃。
7、消防设备必不可少,装药设备精度高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都有一定的自燃风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所以车内应配备消防设备,灭火器、逃生锤等消防设备应随时在车内,以防紧急情况发生。另外,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充电精度必须要高。最好使用原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高充电精度对动力电池有很大的好处。
H. 新能源汽车什么温度最节能
25摄氏度左右。
受电池材料及制作工艺的影响,电池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温度对电池活性的用途最为明显,直观表现就是夏季要比冬季跑的的更远,但是这种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温度越高电池活性越强性能就越好。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最佳使用温度为25摄氏度,假如温度过高,有可能破坏电池的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温度越高,电池活性就越强。
在日常使用新能源汽车时,虽然无法保证电池的工作温度稳定在25摄氏度,但是可以尽量靠近这个温度标准,杜绝在极端温度下用车,这样才能在保证电池使用效果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
I.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电池会爆炸吗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新能源 汽车 的电能来源是锂电池,目前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遭遇外力破坏后会剧烈燃烧,但是因为车上并没有油箱,没有燃油的情况下车辆也只是自燃而已,而不是爆燃也不会发生二次爆炸。
虽然不会爆炸,但是燃烧的速度非常快,
几分钟就可以把一辆车烧毁。因此新能源 汽车 一旦燃烧,没有任何救下来的可能。
但是新能源汽并没有事故引发爆炸的案例。原因就是锂电池没有爆炸的条件,事故中锂电池会剧烈燃烧,把整辆车烧毁为止。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就是容量密度高,而且容量密度还在不断刷新,只有密度上去了续航能力才能提上去。因此锂电池发展的方向就是不断的提高容量密度,那么锂电池为什么会自燃呢?我们看一下锂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锂电池结构与电解电容高度相似: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绝缘片构成。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紧紧的卷在一起,就像电容一样一层层的缠绕在一起,层与层之间由隔膜绝缘,外壳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电解液外漏,电池芯整体泡在电解液中。我们再看一下锂电池工作原理:
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液进入到负极板中,此时负极材料富锂,正极材料脱锂,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负极,以确保电荷的平衡。 放电时正好相反,锂离子从负极逸出,经电解液进入到正极内,正极富锂。当电池有异物刺破后,例如针刺。这时候就相当于在电池内部直接把正负极短路,锂电池短路电流非常大,因此会从电池内部开始剧烈的燃烧:
电池刺破
后剧烈燃烧是锂电池固有的缺点,目前比亚迪的铁锂电池做的比较好。
其他的诸如三元锂电池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例如提升外壳硬度、为电池做一个坚硬的外壳避免电池被异物刺破,降低爆燃的几率。或者想办法把电池装到不容易碰到地方,但是电池组体积非常大 、只能把电池放在底盘上,仍然有被异物刺破、挤压破裂的风险,这也是大多数新能源 汽车 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即使是特斯拉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其实传统燃油车爆炸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虽然汽油是易燃易爆
的危险品,但是现实中很难看到 汽车 因为事故而爆炸的例子。
上图中这种爆炸往往是电影里为了烘托气氛而刻意制造出来的爆炸。 汽车 想要爆炸也很难的,油箱破裂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燃烧、汽油消耗完毕后也就结束了。
事故导致油箱破损汽油泄露,这时发生爆炸往往都是空气中油气浓度足够高的时候导致的闪爆。但是油箱内燃油有限、户外有足够多的空气,汽油很快就挥发掉或者燃烧掉,空气中油气浓度很难达到闪爆的临界点。所以 汽车 爆炸只发生在电影里,或者战乱地区用炸弹引爆,而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 汽车 爆炸!
可以肯定的和你说,新能源 汽车 一定会发生碰撞爆炸。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至于那些说不可能的人,麻烦你们仔细的想一下,只要关于电子产品之类的东西,就一定会爆炸。更何况是 汽车 ,你见过哪款 汽车 不爆炸?我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超过五辆的新能源 汽车 因为充电而导致爆炸,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东西充电过多,也会导致爆炸。
在今年的六月份,特斯拉的一辆 汽车 发生了自燃现象,整辆 汽车 烧的只剩下 汽车 的架子,左香并没有人员伤亡。而像特斯拉自然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不在少数。
在上海有一个特斯拉的客户,将自己的爱车停在地下车库的某一个位置,从监控可以看出,车子是慢慢的开始冒烟,然后开始走火,最后烧的只剩下一副骨架。而 汽车 公司露出官方回应,是这位用户的电池,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得电池变形,维修人员没有检查到,导致事故的发生。虽然这些事情都是小概率发生的。但是也会发生。
先说答案:不可能
再说原因
你可以去网络一下关于爆炸的4个前提条件:可燃物、助燃剂、封闭空间、火源
再不考虑新能源车(这里仅限纯EV车,不包括燃料电池)自身的一些防护手段(例如BMS等),就单纯电池自身以及其使用的工作环境而言,封闭环境是一个最难以满足的条件
当电池包装破损,电解液流出,电池发生自燃的时候,由于电池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所以热量不会出现蓄积,所以即便会有明火,但也不会出现因压力增大而爆炸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燃油车,燃油车爆炸的条件也很苛刻,就一个封闭环境就限制住了
大部分车辆自燃的结果就是一把火烧了,出现爆炸的可能性非常低
目前唯一有可能出现爆炸的车,就是包括天然气、氢气(燃料电池)在内的燃气能源动力车
气体压缩本来就是一个封闭且高压的环境,所以一旦出现碰撞破损,压力瞬间释放遇到明火,爆炸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常温常压储存技术也很成熟,所以未来包括氢气在内的大部分燃料电池车都可以做到安全性和普通电动车一样
不可能
近几年能源车起火事故视频让消费者非常紧张,新能源车主担心自己的车容易起火,其它车主也害怕新能源车起火而不敢将自己的车停在旁边,那么到底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安不安全? 现阶段采用不同形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都是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的?
两大阵容PK,谁能登顶?
● 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形式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主要采用三元锂电池,而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是商用车以及一些低端的微型车(比亚迪最新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暂不讨论)。
将上述表格解读一下:
1、硬壳电芯(方形电芯)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毕竟铝合金/不锈钢壳子本身硬,而且厚度大,甚至连针刺试验的钢针都无法刺穿,但是硬壳电池的整包能量密度普遍不高,太多重量被用来保护电芯本身。这是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选择。
2、软包电芯的本体大家都见过,不少数码产品的电池就是它,软包电芯重量较轻,单体电芯一致性非常好,问题是加上温控系统之后的轻量化优势不多了。目前主要有通用、爱驰、前途等车企选择使用。
3、圆柱电芯的运用最广泛,而且散热好,能量密度较高。除此之外圆柱电芯的供应商特别多,中日美韩都有成熟的圆柱电芯生产企业,而使用圆柱电芯最出名的车企就是特斯拉。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主要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就是燃烧甚至爆炸,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
一般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25℃左右,即使车辆在静置状态,电池也不会完全断电,电池管理系统会根据情况自动调整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当电池包发生不可控的外力撞击或者内部短路时,电芯本身会不断发热,若无法及时将热量控制在合理温度,便会导致由内到外的燃烧。由于锂电池本身自带氧化剂,所以使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隔绝氧气的传统方法对其完全没用,只能用大量的水降温等它自己熄灭。
热失控的源头可以分为三大类:
1、电芯受外力挤压;
2、电芯内部短路;
3、电池管理系统(BMS)失控。
想让电芯不受外力挤压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在车体以及电池包的外层设计出有效的防护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就能抗下所有冲击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电芯受到外力的挤压。
动力电池普遍安装在乘员舱的正下方, 汽车 原本的结构就能够对前、后方的冲击起到有效的缓冲防护,一些车型甚至还额外进行了加固。例如奔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QC就在车头设计了由多条钢管组成的安全笼结构。
而当面对来自侧向的冲击时,除了依靠车辆的B柱以及车身框架作为缓冲之外,电池包外壳的两侧还会额外设计有类似防撞梁的吸能结构,能够抵御对电池包本体的冲击。 但光应付外部的冲击还不够,内部也需要有框架来进行固定,即使冲击已经传到内部,也能保证电芯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以蔚来70kWh的电池包为例,采用尺寸规格为PHEV2,容量50Ah的VDA方形电芯,4P96S电芯排列方式,即96颗电芯为一个模组,4个模组组成蔚来电池包,共计384颗方形电芯,每个电池模组内置有3个电芯温度传感器。
液冷恒温系统对纯电动车来说非常重要,蔚来将铝制液冷板铺于模组下,在模组与液冷板之间加入一层导热垫,并在液冷板与壳体底部之间再铺设有隔热和绝缘材料,进一步确保电池整系统的恒温和安全。工作时, 电芯的温度传递到模组与冷板接触的底部,再通过导热垫传给液冷板,液冷板外壁再把热量传导到冷却液,而在电池温度过低时也可以反向给电池加热。
通用旗下别克VELITE6使用的则是软包电池,内部的一片片软包电芯如同扑克牌一样竖直排列在一起。两个软包电芯、一片冷却片,再加上一个模组框架和一片隔热泡棉组成一个完整的“MINI堆垛单元”,而一个电池模块总成由26个“MINI堆垛单元”组成。此外,也可以通过线圈加热冷却液,使电池升温,即使在极端寒冷环境下,也能确保电池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
虽然软包电芯的电池一致性相比硬壳要稍差,但可以通过良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来解决。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特斯拉了,由数千颗21700锂电池组成的电池包拥有超高的能量密度,散热能力也更强,但过多的单体电池导致一致性非常不理想,这对电池热管理系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这正是特斯拉的强项。
在特斯拉的电池包内,所有圆柱形电池都被灌注水乙二醇的导热铝管所环绕,铝管外还有一层橘黄色的绝缘胶带,更大的散热面积加上强大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让特斯拉在实际用车中很少因为电池过热出现问题。
过度充电是使用锂电池包方法不当行为中危害最高的一种。由于过量的锂嵌入,锂枝晶会在阳极表面生长,有刺穿SEI膜的风险。其次锂的过度脱嵌也会导致阴极结构因发热和氧释放而崩溃(NCA阴极的氧释放),并加速电解质的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由于内部压力的增加,排气阀打开,电池开始排气。电芯中的活性物质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发锂电池的燃烧起火。
所以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同样会设置好最高以及最低电池SOC,并实时监测每个电芯以及模组的电量、温度等,避免过充过放,从源头抑制热失控。一些搭载高容量电池的中高端车型也会选择将部分电量隐藏,例如奥迪e-tron搭载的电池包容量为95kWh,但为了保证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在正常情况下的可用容量只有83.6kWh。
● 我国电动 汽车 首批强制性标准
即使已经做了如此多的努力,但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能100%确保纯电动车不会发生起火事故,但通过电池内部的阻燃材料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出的预警,我们可以尽量将电池从升温到最终燃烧的时间延长。
在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 汽车 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标准,计划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特别是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足够的逃生时间。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是否会爆炸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是从概率上分析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大家看到过很多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件,但据我所知国内还从未发生一起新能源 汽车 碰撞后导致人员死亡的事件,虽然说电池在受到冲压、碰撞、变形后会存在短路自燃的风险,但是电池包的抗击打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并且国家对动力电池还有相应的国标,下面看看威马 汽车 的电池包测试。
1、高空跌落
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从 3米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上。据说3米大概是一层楼的高度,很多立体车库也差不多这么高,跌落后的电池包,外壳出现了轻微的凹陷,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异常情况。
既然从3米的高低跌落的电池包没有问题,那好奇实验室就把高度翻倍——提升到了6米。6米的高度大概是两层楼的高度,也是一般高架桥的高度。令人“失望”的是,摔下来的电池包外观仍旧正常,没有起火、没有爆炸,触摸时也没有漏电现象。
2、挤压。
把电池包抵在破碎机的率带上,然后用机械臂进行挤压,将电池包挤压到变形量超过30%的时候停止。据说挤压威马电池包的这台破碎机,平时是用来拆房子的。
挤压后的电池包一侧已经完全塌陷了,而变形最厉害的一面就是电芯所在的位置。虽然被挤得很惨,但是整个电池包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既然机械臂不行,那就换破碎锤的金属尖头(没错,就是拆房子的时候用的那个很粗的金属头),直接挤压电池的上壳体。挤压过后,电池包凹陷得很厉害,但是仍旧很稳定,没有起火,没有爆炸。
3、浸水 。
搭建了一个泳池,在泳池中倒入粗盐,使得泳池中NaCl浓度高于国标浓度。然后把威马 汽车 电池包直接浸入泳池水中三小时。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涉水的情况,如果电池包遇到积水,会不会短路起火?观察在盐水中浸泡三小时后吊起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发现电池包外壳完好,没有冒烟、起火,也没有漏电的现象。
4、高温灼烧。
在油桶里倒入汽油,点火。然后在火焰燃烧最大的时候,把全新的电池包放在火焰上方烧烤。火势慢慢变大,窜起的大火把电池包完全包在里面,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电池包表面的温度达到了217℃。
150秒后,把电池包移开,底部依然有零星的火焰,待火完全熄灭后,可以看到底部的涂层有些烧化。除此之外,电池包的外形结构依然完好,底部也没有烧穿,也没有出现起火、爆炸的现象。
不论是跌落还是挤压,是水泡还是火烧,经过这样摧残后的威马 汽车 电池包,都没有出现起火、爆炸、漏电的现象,可以说在安全性上是非常的利害了,所以说新能源 汽车 在发生碰撞之后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小。
你担心多了,国家有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