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车生产数量
A. 安徽省汽车保有量
安徽各市汽车保有量
排序 城市 汽车保有量
1 合肥 90081
2 六安 81141
3 阜阳 60527
4 滁州 46741
5 宣城 41278
6 安庆 39349
7 蚌埠 38883
8 芜湖 38647
9 淮南 34922
10 宿州 28295
11 亳州 26669
12 巢湖 24823
13 马鞍山 24420
14 黄山 21868
15 淮北 17650
16 铜陵 14126
17 池州 12513
排序 城市 万人拥有汽车数
1 铜陵 199
2 合肥 197
3 马鞍山 197
4 芜湖 173
5 淮南 165
6 宣城 150
7 黄山 149
8 六安 116
9 蚌埠 113
10 滁州 108
11 淮北 87
12 池州 81
13 阜阳 67
14 安庆 65
15 巢湖 55
16 亳州 49
17 宿州 48
05年的。
B. 深挖:究竟蔚来缺合肥,还是合肥缺蔚来
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的消息一透露出来,有网友就评论说“要给蔚来的企划人员加个鸡腿”,这言外之意就是蔚来用了全球总部、中国总部和分公司三种名义分别在合肥、上海和北京落脚了,而且还不带重的。正如网友调侃,下一次蔚来汽车或将还有一个亚洲总部需要落角,各位金主爸爸要等好了,对于行业来说,调侃归调侃,但是这些年来蔚来的困境真的是一波接一波。
当然合肥引进蔚来汽车也有它自身的原因,除了引进的蔚来汽车以外,在安徽的汽车企业还有像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安凯客车、华菱重卡等。从上世纪90年代,安徽省开始大力培育汽车产业,江淮、奇瑞应运而生。如今,安徽省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依然很重视,无论是推动江淮大众合作项目,还是此次战略投资蔚来中国总部项目。但是细观在目前各大城市相继引入新能源车企时,安徽在这方面确实没有拿的出手的,而蔚来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还算比较靠前的车企之一,当然合肥也没有白给。对于合作后的经营预期,合肥市政府在现场做了相关规划。据媒体报道的信息显示:蔚来中国预计2020年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这就对蔚来汽车的汽车销量和产品的投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蔚来汽车量产的车型仅三款,ES8、ES6和EC6,如此来看,蔚来汽车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或许就是加快新品的投放,以销量提营收。
当然蔚来中国落户合肥,不论是对于急需资金的蔚来汽车,还是对于想继续扩大汽车产业布局的安徽合肥来说都是一种在困境中抱团的思路,未来双方的路是否能顺利的走下去,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合肥掉出新一线城市行列,合肥此前是靠什么挤进新一线城市的
新一期的城市排行榜出炉,这也是该榜单的连续第六个年度的发布。一线城市还说那四家,只不过排位稍微变化,从北上广深变成上北深广。
合肥从新一线跌落至二线,这个还是有不小的震动性的2020年当选新一线别的变化不大,唯一见涨的就是房价,现在直奔两万,政务区片区更是高达三万,这对于普遍收入只有四五千,收入还不及沈阳大连的合肥其实是层层加码。
合肥首要做的还是稳住房价,然后留住人才,尽可能吸收安徽流出的一千多万人口,不被江浙沪虹吸走。给合工大安大等真正造福合肥的学校多一些照顾,而不是一味给对于合肥而言基本是空中楼阁的科大砸钱。合肥需要的是稳一稳,等到发展成熟到像长沙,沈阳等不靠房价拉动经济的时候,新一线自然就实至名归了。
D. 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新项目于8月底开工建设
在2020年末,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就已经落户合肥。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主要是关于新能源电池电芯、模组等重要产品的制造。目前,合肥已经汇集了蔚来、江淮、大众汽车(安徽)、安凯、长安、奇瑞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注册经营范围看,合肥比亚迪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包装服务,物业管理、电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齿轮及齿轮减、变速箱制造等。
E. 合肥正式成为,蔚来ES8蔚来汽车总部及生产基地!
深入基地的质量中心,听听质量专家的介绍,了解获得J.D.power质量大奖及“轩辕奖”的蔚来ES8/ES6的质量控制过程。从1000多道精细的检测工序,到精良的质量仪器,再到严格的整车CQA体系等角度展示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的质量体系建设,谈谈“质量是信仰”这一蔚来制造信条。
F. 一周汽车圈丨蔚来中国落户合肥、下周新款奔驰E级等新车发布……
过了艰难的二月,迎来了崭新的三月。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汽车行业开始逐步恢复,包括吉利ICON、捷达VS7、广汽威兰达等新车接连上市。然而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对整个汽车行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本于三月份举行的日内瓦车展宣布取消,多家海外车企被迫停产……一起来看看本周汽车圈内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吧~
本期的内容有:
本周——2020年日内瓦车展宣布取消、国家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蔚来汽车总部宣布落户合肥、一汽丰田计划投建20万产能新能源车工厂、本周吉利ICON/捷达VS7/广汽丰田威兰达等新车上市……
下周——奔驰新一代E级车发布、一汽奔腾T77Pro上市……
2020年日内瓦车展宣布取消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此前定于3月3日-3月15日举办的日内瓦车展取消。瑞士政府称,为了阻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瑞士禁止举办所有超过1000人的大型活动,禁令将至少持续到3月15日。禁令发布之前,不少汽车品牌就已经打消了前来参展的计划。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69马力的1.5T发动机代号CA4GB15TD-30,较现款1.2T的143马力有着显著的提升,这也是新款车型命名为T77Pro的由来。此款发动机的功率也超越了捷达VS5的1.4T发动机,与传祺GS4的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相同。
此前一汽奔腾T77就以靓丽的外观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和选择,而T77Pro在动力增强后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上市后的表现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合肥,西安争夺新能源汽车之都,花落谁家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 汽车 工业百废待兴。一汽长春,二汽十堰等 汽车 制造基地崛起。那个时候的 汽车 制造基地的选址,主要是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工业基础,像是长春,就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也得到过苏联的工业援助。二是要考虑国家安全,毕竟当时还处于冷战时期。要保护还比较脆弱的,刚刚开始崛起的重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之后,情形又发生了变化。东南沿海的上海,广州,等地区率先开放,吸引外资。于是沿海开放城市成为了 汽车 制造业中心,比如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丰田等等。
最近20年,随着自主品牌崛起, 汽车 制造业也开始从东南沿海,向内陆逐渐转移。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广西柳州,虽然城市不大,却依靠五菱 汽车 的大卖,成为全国闻名的 汽车 城市。另一个是河北保定,依靠长城 汽车 ,迅速发展了起来。
未来,新能源 汽车 时代到来之后,中国很多的城市开始想要抓住这个机会,成为中国新能源 汽车 之都。最近我就看到很多城市在争相成为新能源 汽车 之都,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是合肥。一个是西安。
合肥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方面,有哪些领先的地方?
为什么合肥号称自己是新能源 汽车 之都呢?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最大的是蔚来 汽车 ,蔚来 汽车 已经与合肥市签署了关于蔚来中国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蔚来 汽车 的总部落户合肥。
其次,江淮 汽车 的总部也是在合肥,而江淮 汽车 也已经与大众 汽车 合资,今后大众新能源 汽车 将会在合肥落地。
第三,是新能源 汽车 中最重要的动力电池,在电池方面,国轩高科是合肥企业,是中国实力仅次于宁德时代的新能源 汽车 电池供应商。而国轩高科也已经与大众 汽车 展开了合作。今后增长的潜力不小。
此外,长安 汽车 二期等50多个新能源 汽车 重大项目,也都在合肥。而合肥重点聚焦蔚来、江淮、国轩高科等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还有一个与新能源 汽车 不太沾边,但是又有点儿联系的是科大讯飞,中国最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目前不管是新能源 汽车 还是燃油车,都开始支持语音识别了。科大讯飞,也是合肥的企业。
西安与合肥争抢新能源 汽车 一哥?
另一个号称要打造中国新能源 汽车 之都的城市是西安,其实说到西安的时候,我们脑子里是想不到有什么重要的 汽车 厂商的,陕汽算一个,但主要是生产商用车,而不是乘用车。
其实最近几年西安在 汽车 产业的布局也有不少。还是先说整车企业。2018年,宝能新能源 汽车 落户西安,总投资达到400亿元。这是宝能在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重大布局。
而传统 汽车 厂商方面,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制造基地已经建成,吉利 汽车 西安基地,今后也会主要生产新能源 汽车 ,具备30万辆的产能。由于陕汽是西安当地企业,因此可以通过新能源,实现产品在重卡、轻卡、客车及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的覆盖。
说完了传统厂商,再说说供应商。最重要的还是在电池方面,三星SDI的电池是全球最知名的电池供应商,也已经落户西安。此外,包括国能、德飞等动力电池,以及捷普电机等电机、电控企业也已经落户西安,可以说在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链上,也已经是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基础。
所以合肥,西安,这两个城市都已经把打造新能源 汽车 产业,当时是重中之重。做法也都差不多,就是吸引重量级的企业落户,然后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那么这两个城市,大家更看好谁今后的发展呢?
H. 蔚来中国总部拟落户合肥,协议细节料5月敲定
与上次和北京亦庄的框架协议相比,无论从出席领导、签约地点,还是协议细节的披露,此次蔚来与合肥市的框架协议签约都显得更靠谱。
2月25日上午,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于合肥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正式举办。本次集中(云)签约包括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在内的8个项目,总投资1020亿元。蔚来EC6量产项目也同步启动。
与蔚来中国项目落地合肥同时,EC6量产项目正式导入江淮蔚来工厂。蔚来公关稿这样表述:这不但展现了合肥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高效的复工能力,也标志着江淮与蔚来战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EC6是蔚来在合肥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量产的第三款车型,新车已于2019年NIODay亮相,预计在今年7月公布价格和配置,9月开启交付。两年之内三款车型成功启动量产,证明了蔚来与江淮汽车“互联网+先进制造”战略的前瞻意义。
此前蔚来通过可转债形式融资2亿美元。根据此前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的表述,蔚来2020年-2021年两年还需要融资10亿美元。如果蔚来中国落户合肥项目融资达成,融资获得的14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亿美元)将使蔚来今后几年资金方面较为安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新能源汽车之都”花落谁家
新能源汽车制度呢应该是。花落合肥安徽。
J. 蔚来中国总部正式启用 上海、南京、合肥三地全面布局
10月9日,蔚来汽车官方宣布,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的蔚来中国总部正式启用。
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目前,蔚来中国的业务已经全面展开,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在内的核心业务稳步推进。其中,蔚来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及用户体验中心位于上海,承担整车研发、制造运营、营销和服务职能。三电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基地——蔚来南京先进制造技术中心除了EDS电驱动系统和ESS储能系统两大生产线以外,还搭建了全铝整车试制产线。蔚来和江淮也已经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基地的扩建工作。随着蔚来中国总部的启用,蔚来会增加合肥团队规模,不断深化与本地供应链的合作,更加深度地扎根合肥,加快企业发展节奏。
在刚刚过去的9月,蔚来交付了4708辆新车,实现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前8月累计交付量超越2019年全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2.64万辆,同比上涨113.7%。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蔚来中国将努力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蔚来中国的落实,意味着蔚来在中国大陆的融资有了具体的实体公司,也有了一定资金,够逐一展开接下来的动作。
据介绍,蔚来计划到2023年,将合肥蔚来中国总部的员工数扩充到2000人以上,绝大多数都会是新鲜血液。“目前和即将入驻的有中国研发中心(规格要比全球研发中心高),软件与智能化研发中心,用户运营中心(承担销售和市场职能),服务运营中心,管理支持中心(财务法务人力行政)等,都将蔚来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将与合肥市建投集团下属合肥充电公司合作推广建设换电设施,在2020、2021年集中新增换电设施,目前已初步选定首批拟建的20座换电站地点。通过充电+换电互补模式的布局,进一步强化合肥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充、换电网络的领先地位。
随着蔚来中国团队逐渐走入正轨,蔚来下一代的新车型也将在合肥开始研制,并且随着蔚来中国和蔚来总部的发展,“蔚来将在明年开始逐渐走入全球市场,欧洲市场是第一步。”李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