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触电标准电动汽车
A. 2021年新国标电动车标准
2021年新国标电动车标准:
(一)具有脚踏骑行能力;
(二)具有电驱动或/和电助动功能:
电驱动行驶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电助动行驶时,车速超过25km/h,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
(三)装配完整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小于或等于55kg;
(四)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V;
(五)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400W;
(六)在正常使用、合理可预见的误用以及故障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应当保证不会发生危险。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产生的热量造成材料变质或人员烫伤;在充电、行驶等过程中引起燃烧、爆炸、触电等;因整车或部件发生断裂、松动、变形及运动干涉等情形而导致的人身伤害。
(七)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能力;
(八)电动自行车除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要求外,其整车及部件(如∶蓄电池、车载充电器等)还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安全要求。
B. 电动汽车发生触电时,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
2) 劝退现场闲杂人员。
3) 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4) 向领导报告,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昏迷、痉挛,直至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险象,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如果未见明显的致命外伤,就不能轻率地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施行急救。
有效的急救在于快而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多
C. 维修新能源汽车的绝缘工具能承受多少伏电压
新能源汽车绝缘故障解决方法如下:
由于电池内部电解液泄漏造成绝缘故障,导致液体渗出。液体渗出到一定程度后,绝缘层将遭到破坏,此时电池模组和单体都有导电环,故障提示将自动打开。
可能的原因:熔断。问题处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端电压,如果有电压输出则正常,则熔断熔断、电池组接插松动或电池组损坏。也许原因:电线插头松动。检修:检查电源开关插头。也许是因为电源开关坏了。
3.电池内部:这部分我们仔细展开,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电解液泄漏,外部液体进入,绝缘层被破坏后,电池组和单体都有一个导电环。此类故障发生后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主要是造成模块内单体短路烧蚀)。
扩展:电动车的一个潜在的最大威胁就是电击。因此,有了一项专门针对车辆电气安全的安全标准,《GB/T 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三部分:人员触电保护》。其中关于电气安全的部分有不少,其中对于绝缘故障可能造成高压电暴露,造成人身伤害。这一起始阈值也是最小规定,动力系统在测量阶段的最小瞬间绝缘电阻是0.5 kΩ/V交流,直流0.1 kΩ/V。每一整车厂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则根据各自设定的电压等级确定其绝缘电阻报警阀值,另外,绝缘检测策略及容错策略也十分重要。
D. 北汽新能源e260绝缘故障还能开吗
肯定是不可以开的。
属于一级故障,动力电池就会下电。是非常危险的。 说明高压线路有老化问题。或者是长时间摩擦绝缘性能下降。
纯电动汽车是以纯电池动力来驱动车辆运行的,其动力电池的输出电压大部分都在DC/72 V至DC/600 V之间甚至更高。根据《GB3805安全电压》的要求,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DC/36 V。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区间已远远超过了该安全电压。因此,国家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标准对人员的触电防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对绝缘电阻值的最低要求。根据GB/T18384.3-2001第6.2.2条规定,动力系统的测量阶段最小瞬间绝缘电阻为0.5 kΩ/V。各整车厂开发的纯电动车辆,则根据各自设定的电压等级来确定动力系统的绝缘电阻报警阀值。
E. 纯电动汽车电池人触碰会电人吗
摘要 亲不会的
F. 新能源汽车等电位连接技术是怎样的
触电防护是动力电池系统电气安全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两类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接触防护,如绝缘设计、屏护防护(遮拦/外壳,IPXXB/IPXXD等);二是间接防护,包括等电位连接、电气隔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这里谈谈对等电位的一些理解与认识。
什么是等电位连接?
在电工术语中,等电位连接,也叫保护接地,《雷电与避雷工程》一书对等电位的定义如下:“等电位连接是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如混凝土内的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及其它金属管道、机器基础金属物及其它大型的埋地金属物、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零线、建筑物的接地线统一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焊接或者可靠的导电连接)使整座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物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
在国标GB/T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中,将等电位连接(电位均衡)定义为: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电位差最小化。
为什么要求等电位连接?
在电气安全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更新的进程中,人们注意到,大量电气事故是由过大的电位差引起的,比如雷击伤亡事故就是因为雷电所产生的上万伏特电压直接加诸到人体和大地之间,巨大的电位差产生瞬间大电流,造成受雷击的人因呼吸停顿或心脏麻痹而伤亡。与雷击事故相比,全球有更多的人因为遭受民用电或工业用电的电击而伤亡,其原理与雷击事故相同,均是由于带电物体在人体不同部位产生了巨大的电位差,进而造成严重伤害。
国际上非常重视等电位连接的作用,它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等电位连接后,可防止系统电源线路中的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
等电位连接的作用主要如下:
防止人身遭受电击:将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导体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以保护人体的安全,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电力系统接地一般为中性点接地,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很小,因此中性点与地间的电位差接近与零。
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雷击时会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物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摩擦而引起的静电,都可能造成电击或是火灾的危险。
在电动汽车产品中,如果整个电池组的最大电压超过60V(DC),就已经超过了人体安全电压的范围,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以确保使用安全。
在等电位连接的情况下,即使电池组的正极或负极与电池组壳体的绝缘因故障而失效,由于车辆上所有的裸露金属部件都已经通过等电位连接达到了同一电位,因此人体接触这些金属部件时,不会有电流产生,人体在车辆上面仍然是安全的,不会发生电击事故。
与电动汽车相关的等电位连接标准有哪些?
①GB/T 18384-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②EN 1987-3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afety-Part3:Protection of users against electrical hazards
③ISO 6469-3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Safety specification-Part3:Protection of persons against electric shock GB/T 18384-3对等电位连接的设计要求、测试要求在标准6.3.1和6.9中做了明确规定。
G. 电动汽车国家标准
电动道路车辆用 铅酸蓄电池 "GB/T18332.1-2001
QC/T 742-2006 "
电动道路车辆用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B/T18332.2-2001
QC/T 744-2006 "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18333.1-2001
QC/T743-2006"
电动道路车辆用 锌空气蓄电池 GB/T18333.2-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仪表 GB/T19836-2005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4094-1999
GB/T 4094.2-2005"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 GB/T18387-2008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 18384.1-2001
GB/T 18384.2-2001
GB/T 18384.3-200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19751-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GB/T19755-2005
H.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一、控制车速,不可擅改原有配置
按有关规定要求,电动车车速限制在25公里/小时之内,但很多电动车都按远远高于2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由于电动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电动车的速度最高一般达到4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在这样的速度下,电动车的刹车却采用的是自行车的刹车,电动车的摩擦制动工具也不够灵活,制动效果自然不太理想,稳定性较差。因此,当紧急刹车时,驾驶人员难以控制车辆。
二、刹车时松开速度控制把手
在电动车交通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驾驶人操作不当引起的。当电动车驾驶人发生险情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拉手刹,同时转方向,却忘了一个重要的操作程序——松开速度控制把手。正确做法是,刹车时,千万记住先要松开速度控制把手,以免电动车在制动与运转相矛盾的状态中发生事故。另外,在骑电动车转弯过程中,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周围情况。
此外,在电动车购买人群中,有一小部分人没有熟识《道路交通安全法》,他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普遍较差。广大电动车用户首先要在安全上引起重视,切不可麻痹大意。希望大家在购买电动车后,务必尽快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知识,懂得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在适当安全场所练习操作,熟练之后再上路。
I. 防触电保护关于电动汽车防触电这一单有什么样的要求
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触电防护装置,包括通断模块,与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组相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组的通断;驱动模块,用于发出驱动控制信号,驱动通断模块动作;本实用新型使电动汽车的高压蓄电池组分组接通和断开,每个高压蓄电池组分组的电压为人体的安全电压,当行驶时,所述电动汽车触电防护装置可快速将各高压蓄电池组分组连接起来,以满足整车的高压供电需求,行驶中若供电系统绝缘超标或其他需要断开供电系统时,所述电动汽车触电防护装置使高压蓄电池组分组断开,达到保护人员的目的。
J. 在电动汽车上+假设人触电时的电压为直流500V+要保证能够摆脱接触电源+那么此
摘要 亲,你好1、抢救及时并坚持救护是非常重要的。对触电人(除伤情转轻者外)都应进行现场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切不能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触电人当时已经没有呼吸或心跳,便擅自判定伤员为死亡,继而放弃抢救。应注意,除伤员已有明显的外伤死亡症状(如头颅摔开等)外,通常只有医生才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